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7286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解析.docx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解析

中考仿真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计28分)

1.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主宰(zǎi)   惆怅(Cóu)   亢奋(kàn)

B.恪守(kè)   泄气(xiè)  星宿(xiù)

C.殷红(yīn)   晌午(xiǎng)   熄灭(xī)

D.怂恿(rǒng)  寒噤(jìn)  归省(shěng)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  ①  壮阔,百年初心历久  ②  坚,常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我们  ③  持以人民为中心,永  ④  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澜  ②弥  ③禀  ④葆

B.①斓  ②弭  ③禀  ④保

C.①斓  ②弭  ③秉  ④保

D.①澜  ②弥  ③秉  ④葆

3.(8分)古诗文默写.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

(纪昀《河中石兽》)

(2)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善用色彩来描摹画面或传情达意.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________,________”用颜色描绘出动静相生、色彩分明的奇寒美景;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用颜色凸显老者艰辛困苦的生活,表达作者的深切同情.

4.(4分)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为什么一个原本正直、勤劳、朴实的年轻人会自甘堕落,最后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结合名著《骆驼祥子》相关内容,写写你的阅读认识.

(2)《海底两万里》中人物不多,请从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个,分析其形象.

①尼摩船长  ②康塞尔

 

5.(4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需要爱.没有了爱,谁也无法阻挡人生的风雨.爱如漆黑长夜里的明灯,为孤寂失路的人指引方向;爱如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为唇焦口燥的人呈上琼浆.我们①_______________在爱的怀抱中,②_______________能幸福快乐地成长.

(1)依次填入第①②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如果  ②就B.①不是  ②而是

C.①只有  ②才D.①不仅  ②更

(2)仿照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再仿写一个句子.(2分)

 

6.(8分)某校学生会举办“低碳生活在身边”校园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  3月30日晚,第6届全球能效大会在线上举办,国家发改委苏伟副秘书长出席大会并致辞,强调中国将继续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苏伟指出,节能提高能效是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完善节能标准体系,强化重点领域节能,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国际能效合作.

材料二  今年的“世界地球日”,某社区以“低碳生活”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旨在使公众认识到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例如,随手关灯,回收废品等,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再如,调低空调温度,减少私家车出行等,既节约环保,也有利于身体健康.习惯于低碳生活的人士都认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摒弃奢华的物质追求,能带来心灵的宁静.

材料三  低碳生活宣传画(下图)

(1)结合本次宣传活动主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2分)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说说为什么“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2分)

(3)介绍材料三宣传画的画面内容.(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计28分)

(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16分)

蒸饭匠

①在爷爷走后的第一天,家里的院子就来了专门做红白喜事的人.当第一顿午餐许多人都围在一个大木桶前盛饭时,大家立马就发现了这米饭的与众不同.首先是那氛围就很特别.有人打开木制的桶盖,热气涌上来.盛饭的人都要排队,用铁铲铲一碗,端着碗回到饭桌,香味自然就弥散在院子里.大家赞不绝口,你一言我一语.“这个饭香,用木桶蒸的.不是煮的!

”“蒸这个饭有讲究,要不停添水,跟一般的煮饭不一样.”“那个老师傅蛮有名的.他会烧.”我扒了一口米饭在嘴里,有木头的味道,也有空气的味道,(A)木香渗进了米粒的每一个分子,吞一口米饭,就像吞进阳光晒过的空气,太好吃了.

②饭后人们都围坐在木桶四周,听老人讲蒸饭的秘密.老人滔滔不绝,面带微笑,一边抽着烟,一边把木桶见底的米饭掀开——我们看到了一个竹制的筛子,蒸屉般兜住了上面的米.“噢!

原来下面没有底!

”大家惊呼.老人说这个蒸屉是他特别找来的,这样蒸饭不粘锅,透气.(B)他娴熟地用锅铲捣了捣米饭,就像农民给土地松土那样自然.第一晚的木桶蒸饭,很快就被干光了.

③第二天,我就走出院子,和蒸饭的老人聊起了天.老人姓孙,叫孙广禄,是溧水沙河孙家圩一带的人.问到他年龄,我吓了一跳,78岁,比我爷爷小10岁,但也年近80了,他竟然独自蒸几十斤的米,力气不小.他说做这一行已经有十几年了.十三四岁时就看人弄过(蒸饭),但直到60岁退休,才拾起过去的技艺,并越做越精,在县城做出了名.除了农村里的红白喜事,还有教堂里的做礼拜.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给教堂做饭.最多的时候600人,每年圣诞节24、25号两天,他要蒸180斤的米.一个木桶最多60斤,从凌晨开始,一桶一桶地依次蒸,到中午11点半,准时开饭.蒸一桶米,“规规矩矩要两个半小时,”他说.老人当然有自己的章法.他说什么事都要有规划、讲原理,掌握了原理去做,才会做得好.老人蒸饭讲究米与水的比例,讲究米的生长周期,讲究火候……满满的都是学问.

④此时,我对他只做蒸饭这一件事已经毫不怀疑了.院子里做菜的厨师,需要料理不同食材,煎炸烹煮,轮番上场;而78岁的老孙只面对一样东西:

米;只用一个手法:

蒸.这就是我感到最特别的地方.蒸一桶米饭,需要耗费的人工不小.别看他最后的成果就一样,但要做好上百人一天的饭,需要从凌晨待到夜晚,要有技艺,更要有耐心.

⑤老孙说他当了二十多年会计,也经营过饭店,当过农民,但他最想做的是一名老师.他喜欢读书,酷爱文艺.曾经读过一整本《水浒传》给村里的瞎子听,至今他还能流利地背出许多诗词.他最不屑的,就是肚子里没货的人.老孙说,有了文化和知识,他就掌握了原理,也就能做得比一般人好.包括他自学会计怎么算账、学习蒸饭怎么蒸得好,都是因为自己摸索出了规律,而规律来自于一样东西:

实践.他也劝诫我,写作也是要实践.写东西的人,只有经历了,才能写得好.练字也是一样,必须天天练.在老孙的说法里,什么都是“对称”的.对他来说,最对称的是个“人”字,也最难写.

⑥在我们交谈的三天里,爷爷葬礼上的哀乐和悲鸣声不断,一直是我们对话的背景.那场面是有点奇特的,在一位老者死亡的仪式上,和另一位老者谈论人生.蒸饭这门技艺,我想是老孙寄情于别处的一种方法吧.专注去做好蒸饭这件事,令他获得了成就感,也可以短暂忘却人生的宿命.而我坐在小板凳上,用笔记下他说下的那些话,专心听他讲一生的故事,也在弥补我没有记录爷爷人生的遗憾,也在转移我失去他的痛楚.我们俩就在这样一个悲哀的场合,找到了许多共鸣.

⑦走的时候,老孙收拾好自己的铁锅和木桶,放到了小三轮车上.我把小本子还给了他,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他说他看到我好学,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在爷爷的葬礼上,认识了这名蒸饭的老人.悲伤虽然弥漫在心里,但作为一名倾听者,我感到了踏实和宽慰.

7.请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4分)

8.品味语言.(4分)

①第②段画线句“第一晚的木桶蒸饭,很快就被干光了”中的“干”字极富表现力,请品析其妙处.

②试从修辞的角度,在(A)(B)两句中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

9.文中的蒸饭匠老孙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全文,概括其人物形象.(4分)

10.作者在结尾段写道“悲伤虽然弥漫在心里,但作为一名倾听者,我感到了踏实和宽慰”.请结合文章主旨,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文本一

“大语文”观认为:

语文教育,是以人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的,因此,语文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同时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与人文修养,将其称作“全人教育”“全人作文”.

“大语文”是情智双修的学科.我国语文教学界的泰斗刘国正老先生认为:

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不矛盾,“文”和“道”可以兼顾.“片面强调工具性和片面强调人文性都不可取,它们可以很好地融合.”

文本二

“大语文”让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可选择.守正创新的语文课程改革、教材教参及学习资源的科学化、教研培训系统的支持,让公立学校系统在十余年课改的基础上,已经出现了专题学习、整本书阅读、项目学习等富有成效的探索.

“大语文”让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化.例如在双师课堂、技术辅助课堂等方面,双师课堂让一个学生享有两个老师的陪伴.主讲老师教学经验丰富,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授课;辅导老师则在现场或网上陪伴学生,督促学生认真进入学习状态,课后还会把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的参与感、成就感和存在感都超过传统课堂的体验.

毋庸置疑,“大语文”的倡导已经引起全社会对语文的关注,语文课堂教学变革呈现出诸多有效的元素.正是因为这些新鲜元素的出现,“大语文”才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追捧.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育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怎样用教材来教“素养”,而不只是知识记忆、课文分析;如何借助教材拓展阅读资源、打开学生的语言生活,“大语文”还需立足实际,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才能确保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摘编自蔡可《课改深化,“大语文”大在何处》,有删改)

文本三

“大语文”不仅局限于有趣的课程名称,还贯穿于课堂的始终.语文教学过程的“字斟句酌”“咬文嚼字”,正是引领学生透彻领会词句含义、准确应用,改善过度积累与使用热词、新词带来的“领会精神”“心领神会”的模糊感,达到表达准确、生动、得体.

而语文课程还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人文性多数都是有“分量”的,是“厚重”甚至是“沉重”的.对这些内容领会、思考、内化的过程,不是单纯以生活化的语言、幽默的表达、轻松的氛围能够实现的.

在语言、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专注地聆听、冷静地思考和深入地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知识的授予、方法的总结,更要关注学习品质的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学习、生活、家国、生命,这些主题,都是需要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认知、体会、思考的.我们的课程也要在适当轻松、贴近学生之时,带领他们体会严肃、严谨、深刻、深入这些内容,才能让“大语文”在“分量”上成其“大”,就其深.

(摘编自李倩男《“大语文”,怎么学》,有删改)  

11.下列对三个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语文教育对人的培养是全面的,既包括语文知识教育,也包括思维、修养等方面的教育.

B.文本二第二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表明了“大语文”让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化.

C.“大语文”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追捧,是因为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呈现了诸多有效元素.

D.“大语文”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终身发展的目标只能通过知识记忆、课文分析来实现.

E.语文教学要在适当轻松、贴近学生之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助学生成长.

12.根据文本三,简要概括语文课程如何实现对人文性内容的领会、思考和内化.(4分)

13.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大语文”所具有的特点.(4分)

三、古诗文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共计14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10分)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列子曰:

“色

盛者骄,力盛者奋

,未可以语道也.故不班白

语道失,而况行之乎?

故自奋则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

(选自《列子·说符篇》)

【注】①色:

气色,血色.②奋:

奋勇.③班白:

这里指老年人.④自贤:

自以为贤.

14.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色: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B.乱:

行拂乱其所为                无丝竹之乱耳

C.苦:

必先苦其心志                 何苦而不平

D.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15.将语段

(一)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

(3分)

17.从语段

(一)和语段

(二)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强大的条件有哪些?

(3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4分)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8.品味颔联中“钟”字或“割”字的妙处.

19.名句恒久远.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四、写作(共计50分)

20.任选一题作文.

(1)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总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在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着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常常萦绕在我们的耳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题目:

我想与你共享_______________

要求:

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

【答案】B

【解答】

A项,“惆怅”的“惆”应读作“Chóu”,“亢奋”的“亢”应读作“kàng”;

C项,“殷红”的“殷”应读作“yān”,“晌午”的“晌”应读作“shǎng”;

D项,“怂恿”的“恿”应写作“yǒng”,“归省”的“省”应读作“xǐng”.

故选B.

2.

【答案】D

【解答】

“澜”的意思是大波浪,“斓”的意思是平行的系列条纹.“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故①处应为“澜”;“弥”本义为放松弓弦,用作副词时表示程度加深,有“越、更加”的意思.“弭”指平息,消灭.“弥坚”指越来越坚强,或越来越坚定.故②处应为“弥”;“禀”的意思是领受;向长辈或上级报告,“秉”的意思是拿着,握着;掌握,主持.“秉持”的意思是持有具有,故③处应为“秉”;“葆”的意思是“保持”,“保”通常用于“保护;保卫”,“永葆初心”指永远保持最初的心.故④处应填“葆”.故选D.

3.

【答案】

(1)可据理臆断欤,

(2)箫鼓追随春社近,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解答】

“臆断”“欤”“箫鼓”“辕门”“掣”“登”等字词容易写错.

4.

【答案】

(1)示例一:

我读《骆驼祥子》时,为祥子追梦的热情而感动,为他遭遇的种种不幸而愤慨.为他一次次重燃希望而高兴,也为他最终沦为行尸走肉而痛心.他从农村来到城市,怀揣梦想,像骆驼一样积极和坚忍,想要自食其力,开创美好的人生篇章,但生活却一次次打击着他,把他折磨得千疮百孔,使得他不再有梦,变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压垮祥子的,是那个万恶的旧社会.在那个时代,底层百姓总是无法通过个人的努力走向幸福.

示例二:

在万恶的旧社会,祥子一次又一次失望,他的梦想一次又一次破灭.他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可不论是通过勤俭奋斗还是借由他人之手获得的车,不是被劫就是被迫卖出;他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但虎妞的死去和小福子的自杀使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祥子的遭遇向我们展现了旧社会的黑暗,抨击了统治阶级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压迫.

(2)示例一:

尼摩船长是一位神秘人物,是杰出的建筑师、工程师、航海家和学者.他身材高大,目光犀利,有着哲人般的沉静,蔑视人类社会的法规.他勇敢刚毅,有着超人的智慧,乐观自信,富有同情心,崇尚自由独立,是一名富有正义感、反对压迫的战士.

示例二:

康塞尔年轻健壮、热情善良、处变不惊,对主人一片忠心.当阿龙纳斯教授意外被抛到海里,危在旦夕时,康塞尔勇敢地跳入海里,陪他一起游,直到获救;当“诺第留斯号”潜水艇撞上了冰山,无法换气时,康塞尔把仅剩的一点氧气留给了阿龙纳斯教授.

【解答】

(1)祥子出身于旧社会中国的下层劳动人民家庭,勤劳、善良、忠厚、朴实,注重信用和讲义气,有小生产者所共同的积极进取的求生意志和人生理想.在经历了三起三落后,他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最终自甘堕落,成为一具行尸走肉.祥子的遭遇和命运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符合名著内容,语言流畅,有个人认识即可.

(2)结合名著《海底两万里》相关内容来答.尼摩船长:

①从“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和反抗压迫的战士;②从“南极冰山脱险”中,可以看出他的英勇顽强,不畏艰险,镇定沉着;③从“智斗鲨鱼救采珠人”中,可以看出他同情弱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④从“击退土著人袭击”中,可以看出他知识渊博,有创造力和预见性(在船入口扶梯上装有高压电),遇事沉着冷静;⑤从“含泪掩埋同伴”中,可以看出他虽外表冷郁但内心情感丰富,重情重意;⑥从“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和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中,可以看出他的神秘、孤独和追求自由.康塞尔:

①从他愿意冒生命危险跟随主人参与捕鲸行动,看到主人落水后,勇敢地跳下去抢救,在南极缺氧的时候,把最后一丝空气留给主人这三件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仆人.②从他对各种水生动物进行分类并用专门的本子分类记录,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做事仔细认真、一丝不苟,精通分类理论的人.

5.

【答案】

(1)C

(2)示例:

爱如炎暑烈日下的树荫,为酷热难当的人提供清凉.

【解答】

(1)结合语境分析可知,“在爱的怀抱中”与“能幸福快乐地成长”之间为条件关系.

A项,“如果……就”表假设关系;

B项,“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

C项,“只有……才”表条件关系;

D项,“不仅……更”表递进关系.

故选C.

(2)画线句的句式为“‘爱如’+定中短语,‘为’+定语+‘的人’+动宾短语”,据此可以仿写为:

爱如炎暑烈日下的树荫,为酷热难当的人提供清凉.

6.

【答案】

(1)中国将继续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2)低碳生活是一种节约环保、有利健康的生活方式.

(3)在超市的柜台里,收银员正把一个塑料袋递给女顾客.柜台外的女顾客右手拎着自带的袋子,摆着左手,说:

“少用一个塑料袋,减少塑料污染”.

【解答】

(1)由材料一“国家发改委苏伟副秘书长出席大会并致辞,强调中国将继续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完善节能标准体系,强化重点领域节能,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这些语句可以概括出材料一的主要信息是:

中国将继续大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2)由材料二“随手关灯,回收废品等,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调低空调温度,减少私家车出行等,既节约环保,也有利于身体健康”可知,低碳生活有利于环保与健康,所以说“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

(3)首先,仔细观察漫画,看清漫画有哪些部分组成,每部分有哪些人、物或文字;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介绍.注意回答本题时,漫画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人物,二是文字.据此,画面内容介绍如下:

在超市的柜台里,收银员正把一个塑料袋递给女顾客.柜台外的女顾客右手拎着自带的袋子,摆着左手,说:

“少用一个塑料袋,减少塑料污染”.

7.

【答案】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爷爷的葬礼上,“我”与蒸饭匠老孙通过交谈产生共鸣,从而获得了踏实和宽慰的感觉的故事.

【解答】

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的方法进行概括,注意语言要简洁通顺.本文主要写了“我”在爷爷办丧事的几天时间里,认识了专管蒸饭的师傅,他以自己独特的蒸饭方式赢得了大家的好评,他为我们讲述蒸饭的技巧与秘诀.交谈中“我”了解了他的经历、爱好以及做人原则,我们俩找到了许多共鸣.作为一名倾听者,“我”感受到了踏实和宽慰.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8.【答案】

①极凝炼的动作描写,只一个“干”字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众人非常爱吃老孙蒸的米饭,从侧面表现老孙的木桶蒸饭可口,技艺高超.

②A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老孙的木桶蒸饭比作阳光晒过的空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蒸饭的味道独特,好吃可口,赞美了老孙的蒸饭技艺高超.

B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老孙蒸饭比作农民松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孙蒸饭技艺娴熟高超,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解答】

①“第一晚的木桶蒸饭,很快就被干光了”中的“干”字极富表现力,是极凝炼的动作描写,一个“干”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众人非常爱吃老孙蒸的米饭,从侧面表现出老孙的木桶蒸饭美味可口,老孙的蒸饭手艺高超.

②A处句子把老孙的木桶蒸饭比作阳光晒过的空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老孙蒸的米饭的味道独特,美味可口,赞美了老孙的蒸饭技艺高超.

B处把老孙蒸饭比作农民松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老孙蒸饭技艺的娴熟高超,表现了对老孙的赞美.

9.【答案】

①勤劳.从“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给教堂做饭”中可以看出.②技艺高超有耐心.从“要做好上百人一天的饭,需要从凌晨待到夜晚,要有技艺,更要有耐心”中可以看出.③好学、懂得实践,有钻研精神.从“他喜欢读书,酷爱文艺”“他也劝诫我,写作也是要实践”中可以看出.④生活积极,乐观开朗.从老孙蒸饭“面带笑容,滔滔不绝”,和“我”对话,畅谈人生等内容可以看出.⑤做事一丝不苟,作风严谨.从“老人蒸饭讲究米与水的比例,讲究米的生长周期,讲究火候”中可以看出.

【解答】

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文中第③段介绍“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给教堂做饭”,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劳的人;从“要做好上百人一天的饭,需要从凌晨待到夜晚,要有技艺,更要有耐心”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技艺高超有耐心的人;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