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线干线光缆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7083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既有线干线光缆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既有线干线光缆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既有线干线光缆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既有线干线光缆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既有线干线光缆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既有线干线光缆施工方案.docx

《既有线干线光缆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既有线干线光缆施工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既有线干线光缆施工方案.docx

既有线干线光缆施工方案

新建

武汉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工程

新增何刘站至高铁训练段

干线光缆施工组织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1.编制依据

1.1.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规章制度。

1.2.《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

1.3.《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501号)。

1.4.《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6-2009J949-2009)、《铁路通信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5-2009)、《铁路运输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5—2010)。

1.5.新建武汉高速铁路职业技能训练段工程通信图册(图号:

武枢高训施(通))。

1.6.新增何刘站至高铁训练段24芯干线光缆变更设计联系单(附件)。

2.工程概况

2.1.工程数量及进度计划

2.1.1.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开挖光电缆沟硬土深1.2米/0.8米并敷设24芯光缆

沟公里

0.7

既有线弱电沟槽敷设24芯光缆

沟公里

1

预埋管道穿管敷设24芯光缆

管公里

1

训练段内通信沟槽敷设24芯光缆

沟公里

0.8

光缆接头

1

光缆中继段测试

1

埋设标桩

10根

8

长途光缆通信站引入24芯

2

2.1.2.通信线路工程进度计划

新增何刘站至武汉高铁训练段24芯长途干线光缆施工包括既有线沟槽部分施工和既有线之外施工两部分。

具体工期安排为:

2015年12月19日,施工准备。

2015年12月20日,径路复测、施工调查、单盘测试。

2015年12月21日至2015年12月22日,既有线沟槽部分光缆敷设施工。

2015年12月23至2015年12月31日,既有线之外部分敷设施工、光电缆接续、引入。

2.2.施工地点、等级及影响范围

2.2.1.施工地点

何刘站至高铁训练段长途干线光缆径路3.5km。

2.2.2.施工等级

营业线天窗点施工及天窗点外施工两部分。

2.2.3.影响范围、限速行车方式及设备变化

施工对行车不产生影响,行车无限速、不改变设备现状。

2.3.线路概况

设计何刘站通信机械室至高铁训练段新敷设GYTA53-24B1长途光缆一条3.5公里,与原设计24芯干线光缆形成异侧保护。

光缆从何刘站通信机械室至铁路上线点采用硬土开挖0.7公里,直埋深度1.2米的方式敷设,经过钢管防护穿过涵洞,在路肩包封上线至武黄城际线光电缆沟槽,沿武黄城际线路沟槽敷设1公里下线,利用预埋地线管道穿管敷设1公里至训练段站场通信沟槽,沿段内沟槽敷设0.8公里至训练段35KV变电所通信机械室。

光缆在区间路基坡脚埋设深度根据土质及地形分别采用:

硬土1.2米,站场光电缆埋设深度不小于0.8米。

需要防护时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进行。

本工程内部分路段为既有线施工,保证施工作业安全,是本工程安全管理的难点。

3.总体施工现场组织安排

架子队的组建

架子队下设2个作业工班,负责本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协调、指挥。

通信架子队拟配置20人:

队长1人,副队长1人,技术员1人,安全员2人,通信工15人。

作业班组任务划分表

班组

人数

驻地

任务

线路一工班

15

训练段

负责硬土开挖敷设路段

线路二工班

10

训练段

负既有线沟槽敷设、穿管敷设、训练段沟槽敷设路段

4.主要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进度要求,通信工程按照既有线沟槽部分线路的施工,后完成既有线之外通信线路的施工,再进行光缆接续、测试顺序进行施工。

正式开工前做好线路的施工调查、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强调关键工序、关键工艺,兼顾整体创优。

光缆线路工程重点抓好埋深、防护、光缆的电气及传输性能;将光缆接续作为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线路建筑做到内实外美,强化标准线工作。

光缆线路的施工应按照施工规范有关规定进行,特别是光缆的接续、埋深、机械防护等应严格按要求执行,确保施工质量。

1、光缆埋深:

硬土不小于1.2米,沙砾土不小于0.9米,软石不小于0.7米。

光电缆通过公路、便道及沟渠不小于1.2米。

2、单条直埋光缆接续前,最外层金属护套对地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МΩ·km。

3、光缆接头处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护套外径的20倍。

4、光缆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的测试值应小于光缆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计算值。

5、一个光缆中继段内每根光纤接续损耗平均值应符合下列指标:

单模光纤a≤0.08dB(1310nm、1550nm);

6、光缆进入通信站引入室后应做绝缘接头,室内、室外金属护套及金属加强芯应断开,并彼此绝缘。

光缆线路施工工艺和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图

 

4.1.径路复测

以设计文件为依据,协同业主、监理对光缆径路进行复测,确定防护方式、数量、规格及施工方法。

确定光缆布放时卸车地点。

确定穿越公路、铁路的具体位置及施工方法。

4.2.单盘测试

对照订货合同核对单盘光缆的规格程式和制造长度,出厂测试资料及合格证是否齐全。

外观检查:

检查外包装有无破损,将外包装有严重损坏或外护层有损伤的重点进行检查。

光缆开盘后,确认A、B端并在盘上标注明确,用光时域反射仪测试光缆长度。

在1310nm、1550nm双窗口测试单盘光缆光纤损耗、每公里平均损耗及背向散射曲线的均匀性。

同时提前一天通知旁站监理工程师进行旁站,签认测试记录表。

4.3.光缆沟的开挖

开挖前,使用地下电缆探测仪进行径路探测,以防挖坏既有管线。

沿划刷白线进行开挖,沟底平直顺滑,开挖深度满足要求。

光缆沟的转弯半径不小于光缆直径的20倍,沟底平整,保证沟底宽度在30~40cm之间。

“沟直、底平、无杂物”,走向合理,深度合格。

特别注意有与地下管线、电力电缆交越的地方要小心开挖,先用扣槽电缆防护好,然后再进行开挖,避免对地下管线损伤,同时根据现场地形、土质及施工进度随时调整人力,保证下一道工序顺利进行。

既有线沟槽路段施工前,提前办理好天窗点申请手续,施工作业人员穿戴既有线施工作业防护服,对既有线沟槽盖板做好保护,光缆敷设结束后要恢复原样。

注意既有线上施工作业安全。

4.4.光缆的敷设与回填

本工程拟采用人工敷设的方法敷设光缆。

在既有管线附近人工开挖时采取轻挖轻刨的方式,既有光、电缆裸露时应先可靠防护后再施工。

在既有线上敷设施工时,应注意行车及人身安全,敷设后应尽快恢复,避免影响路基安全。

当遇到特殊困难地带不便整盘敷设时,宜采用倒出盘,倒“∞”字敷设。

敷设时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护套外径的20倍。

困难地段不小于护套外径的15倍。

敷设后测试光缆的对地绝缘情况。

外护套不能有损伤,敷设后当天应先回填30mm的细土,不使光、电缆在外裸露过夜。

接续前再次测试光缆的对地绝缘。

回填应先填细土,回填路肩时要分层夯实,回填土应密实,余土填至沟顶并高出地面10~20cm。

回填前有施工技术员、监理工程师和质量监督人员检查光电缆防护情况,确认合格签字后方可进行回填。

电缆标桩直线距离50米,埋设于缆沟正上方,在接续点及转弯、过轨、过桥及余留处加埋。

在站场沟槽以及既有线沟槽敷设施工时,应注意轨行车辆及人身安全,敷设后应尽快恢复,避免影响线路安全。

光缆沟回填时沟内不得回填石块和腐蚀性物质,一般地段挖出的土全部回填在缆沟上。

对路肩、桥头、护坡、水沟、道路等影响铁路路基稳定危及行车人身安全的地方应按要求分层回填并夯实整平,运走余土,将破坏的路面、水沟、护坡按标准修复完整。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组织并由专人指挥。

使用良好的联络手段,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上岗,严禁在无联络的情况下作业。

4.5.光缆接续引入及成端

光缆接续采用熔接,光纤接续的环境必须清洁,接续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潮、防尘、防震。

光缆各连接件及工具、材料应保持清洁,确保接续质量和密封质量。

光纤接续时,采用OTDR进行监测。

双向平均接续衰耗值合格后,才允许按工艺要求安装于接头盒内,接头盒安装完毕后,进行双向复测,无变化后,由监理工程师旁站,并检查是否合格,签字确认,才能按要求防护及回填,每个接头盒内应放置接续卡片。

光缆在接头处,金属外护套和金属加强芯应紧固在接头盒内,同侧金属外护套和金属加强芯相互连通,但两侧金属护套和金属加强件应绝

缘不接地。

光纤接续后的收容余长单端引入引出不小于0.8m,两端引入引出的不小于1.2m。

光缆成端:

光缆进入引入通信机械室后,用绝缘节对光缆金属部件进行室内外绝缘处理,经地沟引至光缆终端盒,按照设计图纸在各站终端,将接入网用的区段光纤用光尾纤引出至设备的ODF架。

光缆在地沟内绑扎好,在引入室挂名牌并注明方向,尾纤按要求进行标识。

引入光缆成端时,光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20倍。

见下图《光缆接续施工工艺流程图》。

 

 

光缆接续施工工艺流程图

4.6.光缆测试

光缆指标测试:

在光缆接续(包括终端接续)完成后,分别使用光源、光功率计和光时域反射仪,采用介入损耗法、后向散射法,测试线路衰减、接头损耗及光缆长度,并达到规范要求。

用光源、光功率计测试每根光纤的衰减值,测试结果小于中继段光纤线路计算值。

采用OTDR测试光纤的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图,打印出每根光纤A→B、B→A两个方向的测试曲线,并将测试结果存入U盘,并由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督人共同检查,签字确认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4.7.过渡施工保证措施

与产权单位取得联系,并提报过渡实施措施,在征得产权单位的同意后进行具体过渡方案实施,进行过渡时,必须请产权单位派人员予以协调配合。

技术人员仔细审核设计图纸,并对过渡线路和设备进行详细的施工调查,拟订施工过渡具体操作方案及绘制精确的过渡施工图,请甲方和监理批准后实施。

过渡前应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精心安排参与施工过渡人员的组织准备工作及施工材料、设备的准备等,为施工过渡提供有力保障。

过渡时应服从专人统一指挥,保障通信联系畅通,各作业人员分工明确,互相配合。

关键工序实行双岗,设专人防护。

在按提前拟定的过渡方案施工时,施工人员及时就位,各种施工用具齐全,并事先准备应急措施,做到万无一失。

坚决执行“三不动,三不离”的原则,施工现场杜绝闲人进出,对重要部位派专人盯守,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熟悉了解线路和设备过渡方案的每一步意图,使作业过程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过渡前对参加过渡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针对通信线路或设备倒接作业特点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制订相应措施。

通信线路或设备倒接前,根据过渡方案,对关键环节的操作进模拟演练。

设现场联络员,负责随时将现场情况与各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加强职工教育,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既有线通信过渡施工,牢固树立“安全为天,质量为本”的观念。

规范作业程序,严格执行铁路系统有关的运营检修规程和作业票制度,确保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

合理利用过渡时间,必须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分项工程过渡施工。

主动与产权单位联系,认真仔细调查,摸清既有线路、设备运用情况,掌握详尽的过渡技术资料。

5.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5.1.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措施

向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教育。

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安全所需的方法和技能,做到生产工人熟悉和掌握《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2-2003)等有关规定。

开工前按施工组织设计,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知识教育,实行岗前安全知识考核制度,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作业。

工程的每个单项施工前,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向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实行联防联控、群管共治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个人对班组负责,班组对项目部负责,责任层层分解。

严格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认真执行为确保作业安全的强制性规定;

施工负责人要做到“三坚持”即坚持班前安全讲话;坚持班中安全检查;坚持班后安全总结。

班组成员必须服从班组长统一指挥,遵守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集中思想,谨慎操作;

全面贯彻“劳动法”,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手套、安全带等,做好防寒保温,防食物中毒等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身体健康。

5.2.施工阶段的安全措施

(1)全面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中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以质量保安全,以安全促生产,以安全保效益。

模范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法令,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法制教育,以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安全、质量良好地在合同期内完成工程任务。

(2)安全检查

选派经培训考试合格发证的胜任人员担任驻站联络员和工地防护员。

驻站联络员及工地防护员,作业时必须穿着工作服并佩带上岗证牌。

施工防护所用的物品,必须符合部颁标准。

所有作业人员进入站场进行施工时,必须穿着统一的安全防护服。

上下班时严禁走道心。

加强对劳务工的管理:

劳务工在上岗前必须进行施工技术安全教育,先进行安全培训、法制教育、加强治安管理,考核合格后必须在铁路职工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作业。

营业线施工的轨道作业等技术复杂、危险性大的作业项目,严禁转包和分包给民工或路外施工企业。

民工不能担任防护员、联络员等工作。

施工中使用的机具、材料不得侵入限界,严禁将料、具及其他物品放在道岔或钢轨上,以及其他任何妨碍行车安全的地点。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想,周密策划施工方案,合理确定施工方法。

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应组织专业工程师、安全检查工程师和班组长对各施工地点进行安全评价,认真分析影响安全的不利因素,确定危险控制点,制订预防控制措施,要根据实际,向施工人员明确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作业人员在操作前,必须仔细确认作业性质和周围环境,进一步进行安全预想。

牢固树立“预防为主”意识。

为了保护工程、保障施工人员和周围群众的安全,在必要的地点和时间内,设置照明和防护、警告信号和看守。

在施工中,遇有动力设备、高压电线路、地下管道、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品、有毒有害物体等情况,需要按设计要求采取特殊防护,应采取可靠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生产安全。

安全保护用品,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

(3)铁路既有线施工作业

施工前对既有线沿途施工环境进行调查,在妨碍列车运行、危及人身或既有设备安全的地段、处所施工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站场、区间及其附近施工或行走时,应听从指挥,注意防护人员所发信号,及时避让列车;不得在线路中间、铁路中心或轨面上行走,且宜避开路肩;不得在铁路限界以内的地方坐、卧、休息。

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线路标志和信号标志等设备。

既有线施工作业时,必须设专人防护,并设立施工作业标志,未设好防护,不得施工。

线路、设备状态未恢复正常行车条件时,不得撤除防护。

一切材料、设备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侵入铁路的建筑接近限界。

在既有线施工时,列车到达施工地点前10分钟,应停止施工,设备、工具等应撤至距钢轨外侧2m以外,施工机械、物料堆码应牢固,施工人员应在线路3m以外避让。

为了保证既有线行车及施工安全,配备足够的通信工具,确保工地指挥机构与现场负责人、工地防护员、驻站联络员、项目部驻地间全天候的通讯畅通。

在带电设备附近作业时,严格按照标准作业。

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人体上方牢固可靠处。

在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周围严禁采用明火作业。

(4)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施工所用的各种机具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指派的防护员、驻站联络员必须是责任心强,具有安全生产知识,熟知防护方法,身体健康,经过培训考试合格的职工;

(5)挖沟作业安全

挖沟时施工人员之间应保持3-5m的距离,应先调查地下设施的情况。

当挖沟影响行人妨碍交通或站内作业时,应在施工地点3~5m处加设防护,并应当天回填、夯实。

如需过夜时,应采取防止人员坠落的安全措施。

5.3.专项安全保证的措施

5.3.1.遇到特殊情况时的应急安全措施

施工前期,针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特殊危险情况,提前预测,并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及配备应急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5.3.2.光缆吊装安全保证措施

光缆在进行起吊时,首先应检查设备的状态,绳索规格和周围的环境是否满足吊装要求。

应有专人指挥,指挥者应站在所有施工人员都能看到的位置,同时指挥者也应能清楚看到设备的全过程;严禁在行进中进行起吊作业。

受条件限制用人力装卸、搬运笨重物件时,要先确认物件的重量,防止翻倒。

所用倒链、支架应先检查是否好。

人力装卸、搬运光缆,使用大绳、槽钢滑板慢慢装上卸下,不能直接推下。

严禁酒后从事吊运作业;吊装设备前,一定要对吊装机具机械检查,特别要检查传动部分和制动闸是否可靠、钢丝绳是否完好、支撑点是否牢固。

起吊时,在索具受力或被吊物悬穿空情况下,不得中断工作或离开工作岗位。

5.3.3.设备基础、光缆沟施工的安全保证措施

在填方地带进行光缆沟开挖时,应适当加大开挖尺寸并采用全防护板的方法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防护装置或缆沟两侧有无倾斜、变形及断裂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在故障或问题未解决之前,严禁继续作业,以防发生危险。

5.3.4.施工生产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临时用电工程的安装、维修和拆除,均由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电工完成,非专业人员不准进行电工作业。

现场架设的电力线路,不得使用裸导线;临时敷设的电线路,不得挂在钢筋模板和脚手架上,必须安设绝缘支撑物。

严禁使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断丝。

严禁个人乱拉、乱接照明灯或其他电器。

(2)施工用发电机安全措施

操作前应先检查燃油、润滑油装置和其他各部件是否完好;启动后必须先查看油压、水温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发电机在启动前,应认真检查汽油,机油是否加足,冷却水是否加满,风扇皮带是否过松,线夹是否紧,水温表、机油表、电压及电流表是否完好,确认正常后,才准启动,并严禁带负荷启动。

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应满足用电的需要,严禁超负荷运行;发电机的周围禁止存放易燃物品。

发电机的总容量应满足最大负荷的需要;发电机的出口侧应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

移动式发电机停放的地点应平坦,并且高出周围地面0.25~0.3m。

机器运转时操作者不得擅自脱离工作岗位,以免发生意外事故;工作结束后按规定要求进行机台保养。

5.3.5.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运输车辆夜间作业时,设置良好的照明设备,并设灯光警告标志。

做到照明光线充足,不留死角。

装卸设专人指挥,空重车分道行驶,按先后次序在指定的地点装卸,禁止抢装抢卸。

夜间的各种施工作业安排专人进行盯岗,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施工人员,控制好各个施工环节,确保夜间施工的正常进行。

配备足够数量的发电装置,一旦照明断电,立即启用备用发电装置进行发电。

5.4.安全应急预案

5.4.1.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5.4.1.1.应急指挥组织机构

经理部成立应急抢险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主管生产(安全)项目副书记为副组长。

成员:

工程管理部、安质环保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

为使现场有序,行动有效,下设八个小组,即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现场抢救组、技术处理组、伤员营救组、消防灭火组、善后工作组、事故调查组、后勤供应组。

8.4.1.2.职责

施工发生触电、机具伤害等灾害险情后,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电话通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组长:

接到险情后,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启动应急预案程序、应急抢险救援指挥系统立即投入运作,在现场设立指挥场所,相关人员到位,组织实施抢险工作。

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止灾害事态扩大,将人员和机具迅速撤出危险区。

副组长:

协助组长组织应急所需资源满足现场应急需求,与本单位外应急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组织本单位的相关人员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定期检查日常工作和应急响应准备状态。

危险源风险评估组:

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主要评估施工现场以及生产过程的危险源的风险,指导安全部门落实安全措施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源的事故发生,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合理、准确的依据;为应急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响应支援措施。

现场抢救组;由项目副书记负责,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根据伤员情况,制定抢救方案,联系就近医疗设备、医务人员会同项目抢救人员,进行现场抢救处置工作。

技术处理组:

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相关人员参加。

制订可操作性的应急响应方案,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技术储备、图纸。

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文件。

伤员营救组:

由项目副书记负责,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根据伤员情况,制定伤员营救方案、进行事故现场伤员的营救、转运等工作,联系就近医疗单位进行妥善的营救治疗工作。

消防灭火组:

由项目副书记担任组长,项目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制定灭火方案,组织施工现场人员进行事故现场的灭火工作。

后勤供应组:

由项目财务、物资设备部门负责人担任。

制订物资计划,检查、监督、落实物资的储备情况。

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

善后工作组:

由项目副书记负责,项目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主要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抚恤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

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与保险单位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慰问伤员及家属。

事故调查组:

由项目部副书记负责,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主要保护事故现场、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资料进行取样封存、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

5.4.1.3.施工应急抢险预案

施工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如触电伤人、高处坠落、行车事故等),制定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援救措施。

事故一旦发生,现场人员立即报告工地负责人,并报告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援救小组,如涉及到人身安全时,必须同时拨打110、120急救电话,由救援组长负责对受伤者进行临时救助,控制伤情,如伤情严重,必须立即派车把受伤者送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事故发生后,救援小组必须第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赶赴事故第一现场,对发生的事故进行伤情控制,控制事态的恶化及蔓延,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受损害。

1.应急物资

应急灯、扒钉、木工锯、大锤、撬棍、消防器材等。

2.应急设备

临时发电机、电焊机设备一套,电话、担架;指挥车。

3.应急队伍(编制、培训)

组织10人的应急队伍,并由安质环保部提前进行培训。

4.应急救治(药品、器具、设备)

可供临时处置的医药卫生设备即氧气呼吸机、清洗器具、急救箱、担架等;立即与就近医院联系,将受伤人员转移救治。

5.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施工前项目管理技术部对当地的气候、自然环境进行调查,并联系当地气象部门,收集可靠的资料,并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险情预防及处理方案,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确保施工生产的安全顺利进行。

如事故无可避免,力求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6.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施工现场24小时有专人值班,发生事件以电话方式进行报警。

突发事件发生后,昼夜24小时与政府部门保持电话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