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7073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docx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docx

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高尚德行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先自我介绍一下,今天我在这里有两个身份:

首先我是个老师,我当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现在还在十二小教书;同时,我又是一个15岁男孩的母亲。

今天说不上是讲课,只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因为坐在这里,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家长。

既然都是家长,我们就共同探讨一个当今压在我们所有家长心头上最沉重话题----教育孩子。

去年流行一首歌《伤不起》,我要说我们的孩子就伤不起。

许多家长跟我讲,只要为孩子学习创造个好环境再苦再累都不怕,最希望在孩子身上能实现自己没实现的梦想。

可是,现在的孩子却让人感觉越来越难教了,让我们做父母的面临数不清的困惑,最突出的就是不理解孩子各种各样的古怪行为,不知道在竞争的压力下该如何教育孩子。

究其原因是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很特殊的情况。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特殊情况呢?

第一,现在的孩子是我国第一代甚至是第二代独生子女居多。

我们这一代是一家都有几个小孩,我们得一起抢着争大人的宠。

现在反过来了,是几家大人要争一个小孩的宠了。

我现在的班上有个孩子,外婆是我退休的同事,年纪老了身体不怎么好,总还带着这个外甥女宝贝。

有时我劝她,不要太操劳,不是还有孩子的爷爷奶奶吗。

她对我说,你不知道,本来就跟孩子接触少,只能平时中午管顿饭,再不带孩子,孩子不跟他亲,听着孩子说起爷爷奶奶对她最好,她这个做外婆的就是不服气。

平时花多了精力管孩子就希望能在孩子的问题上有发言权。

所以,一旦孩子出现了问题该怎么解决,一大家子公说公有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己见,管事的人多了很难拿出个统一意见。

第二,现在的孩子是在电视机、电脑前长大的孩子,电视、电脑占据了本该孩子和父母交流的时间。

我的一个同事就跟我形容过他儿子一家的情形:

儿子儿媳都在上海工作,难得过年回来,当然不要他们做什么家务,每天一吃完饭,儿孙三口就坐在沙发上,儿子端着一台14寸笔记本,儿媳玩7寸的平板,孙子也拿一个4.3寸的MP5,三个人各有所需塞上耳机玩得津津有味。

本来是一大家子谈天说地其乐融融,现在只听到她老头子看新闻联播的声音。

长此以往,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慢慢地,就会形成代沟。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结果中表明,我国6岁-14岁的少年儿童空闲时间有父母相伴的时间趋向减少。

上世纪末,十分之三的儿童有母亲陪伴,十分之一有父亲相伴;现在只有十分之二多一点有母亲陪伴,有父亲陪伴的比例仅为二十分之一左右。

等出现代沟了,你再找他沟通,他就排斥你了,就好话歹话都听不进喽。

第三,现在的孩子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我们的国家还处在转型阶段:

经济已经是市场经济.可是教育还是计划经济的教育,也就是说,这一代孩子既要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又要遵守残酷的应试教育的淘汰规则。

讲起来是施行素质教育了,可是每当教育局来什么比赛通知的时候,比如陶艺比赛、书法美术乐器才艺大赛,我们班主任挺犯难,想找有一定水平的孩子参加还真不容易。

另外,所有和升学相关的竞赛都取消了,华赛不搞了,希望杯不比了,可是重点中学的素质班都那么好进吗?

比如我2011年带的那个毕业班,最先被录取的是一中二中直升班,我6月8号还在乐平监考高考,家长就来报喜了。

过了一星期又考了一大批五中的。

然后过十来天上报推荐的学生,这得比成绩吧,又提前走了十多个。

剩下来的等到8月份电脑派位听天由命,所以我们景德镇人都爱把电脑派位叫“摇奖”,确实像中奖。

别人最早的7月1号领中学通知书,暑假里游山玩水,你要在煎熬中等到8月中旬再领。

好不容易进了中学了,9月份又来个分班考试。

孩子们不想考好吗,所以说,孩子们比我们上学的时候辛苦多了。

正因为这些特殊性,所以才造成家庭教育困难重重。

而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的,于是急功近利,绝大多数家长平时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以此来评价自己孩子的好坏,而对其他方面往往不屑一顾。

“把心思用在学习上”成了挂在父母嘴边的话。

2005年,全国妇联儿童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在“你对孩子了解多少”千名母亲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妈妈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好好学习”,其次是“功课做了没有”。

而一些教育发达国家的母亲每天见到孩子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玩得痛快吗?

”说明我们只关注孩子成绩,而别人关注孩子是否在快乐成长。

有些家长只要孩子考得好,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什么承诺都兑现,甚至在孩子考试之前就定了指标,如果达不到“指标”要求,就要“按牛头喝水”,责打孩子成了家常便饭。

我们的孩子对此就有了什么“吃了顿竹笋炒肉”,什么“昨天你得的是男女混合双打,我要好一些,是女子单打”,什么“我今天又要得一张挨劈卡了”(不是“批评”的“批”,是“刀劈”的“劈”)。

2011年12月,一本《斗妈大全》在网络上迅速蹿红,作者是两位北京的四年级小女孩,里面记录了二十余招“斗妈”招式,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别看是小学生写的,还有前言:

这本书专为6-12岁天天被家长骂的小孩编写。

我挑了其中几招跟大家来说说。

第一招,老妈骂你的时候,你可以:

看着其他的地方,想别的事情。

不管,不听。

注意不能经常用。

当妈妈的都有亲身感受,骂孩子时本来气不大,看到孩子这样不理不睬,气就不打一处来,越骂越来气。

第三招,你老妈使劲骂你的时候,你可以装哭(使点劲儿哦!

)注意一定要装得像(可以经常使用)。

因为哭声可以引来能管住妈妈的人对妈妈进行干涉嘛。

第十七招,当你妈骂完你的时候,你可以喊着要离家出走,拿一些东西,跑到楼梯口,哭着跑下去。

注意别跑太远。

书的最后还写了未完待续。

家长们听了心情如何呀?

肯定和我一样,玩笑之余不免要摇头叹息。

这实际上是孩子长期在心里积累的负面反应爆发了。

可能生活中很多孩子没有这样写出来,但是已经这样做了。

我们做父母的付出这么多,可结果事与愿违,为什么呢?

主要是做家长的把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品性养成割裂了,“重智轻德”的做法才是罪魁祸首。

家庭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重点不是也不可能是对孩子传授系统的知识。

相反,培养孩子高尚德行,教孩子学会做人才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成功的孩子先做人!

”,“小赢靠智,大赢靠德!

”我们培养的孩子无论将来做什么,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须是我们的孝顺儿女,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时代在前进,不少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东西都会逐渐被淘汰了,但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为人处世原则不会变。

那么教会孩子做人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首先,我们要培育孩子有道德判断力。

道德判断是指应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进行判断的过程。

它能帮助孩子分清是非,确定合理的行为,有利于道德行为的定向。

我这样说,大家肯定比较困惑。

这样我先说说生活中的现象:

往小处说,平时我接触的孩子,很多做了错事你问他原因,他都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是某某同学让他做的。

这就是没判断力,在别人的教唆下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往大的现象说,继农民工、破产者等自杀高危群体之后,大学生也加入了这个群体的行列。

频繁发生的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这些学生自杀的原因都很琐碎:

有的原本是地方状元,到了精英云集的名校成绩不再名列前茅,有的是考研失利,有的是遭受感情纠葛,有的是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有的甚至是为减肥失败,这些原因竟都会成为年轻生命不堪承受的痛苦。

随便到网上一搜“2011年大学生自杀”就能搜到四、五十起。

痛心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他们为什么会把年轻的生命如此仓促的画上句号呢?

我认为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脆弱,二是他们太漠视生命,根本没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所以造成他们只顾自己的感受,而不能确定自己的行为是否合理。

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我们做家长的不得不考虑到网络会影响孩子的道德判断力。

对于一些孩子遭受网友拐骗的事件屡见不鲜,就是因为他们同样缺乏道德判断力,茫茫然以为普天下人人皆善,很多话对亲身父母不说,对素未见面的网友却无话不说,认为找到知音,所以才会瞒着父母偷偷见网友。

在关键时刻没有是非对错判断,才会受骗上当,棋错一着满盘皆输,整个人生都毁了。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判断力呢?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小到生活上的事情,大到孩子的未来发展方向,都一概由父母来决定,孩子就会缺少自己做判断的机会,这样就不能培养他们的决断力。

抉择是每个人享有的权利,孩子也如此。

给孩子机会去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抉择,当孩子遇事做出正确的决定时,这对他长大成人后在工作中有极大的帮助。

生活中,那些成功者大都是从小就具有较强决断能力的人。

我们培养的是有主见的人,能够随机应变的,将来比我们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经常向孩子讨教他的世界里的问题,可以培养他的判断力。

孩子小时候在游戏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错误的举动。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爬特别危险的地方,这时候最好用探讨式或者商量式来指出不良后果,然后纠正他的观点,让他明白这个行为是错误的。

你的话语方式不应该是:

你怎么能爬这么高的地方呢?

你会摔死的,知道吗?

下次再也不准爬了!

而应该是:

孩子,这样做要不小心会怎么样呢?

真的那样了,你既不能和大家玩,又要受很多限制,多难过啊,你能想出来吗?

真的那样了,奶奶妈妈会多着急呀?

让他得出自己的判断。

我们不光要随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判断,同时也要随时支持他的正确判断这是一样重要的。

每次教毕业班,家长对准备让孩子升哪所学校总是举棋不定,因为现在升学供选择的学校多了,如果你问孩子,他们一般都会说:

我才不管呢,我老妈说我到哪儿,我就到哪儿。

我从一位家长那里学到一招。

他父亲先利用周末带着孩子把理想中学的校园全部参观了一遍。

那些学校比我们十二小漂亮多了,我们哪有那么大的带塑胶跑道的操场,哪有喷泉。

孩子一看,我马上能到这么美的学校来上学了,对中学生活充满了希望,学习的动力就有了。

比你说一百遍要考中学了,你不好好学,没书读到乡下放牛去有用多了,孩子知道你假装吓吓他,不会那么做的。

易娜爸爸再根据招生政策把优先选择的学校按顺序理了一遍,又结合自己家交通经济情况,给孩子分析了一下,孩子很快就有了决定。

自己定的目标明确,孩子就会很努力去实现它。

再比如平时家长很看重孩子的成绩,看到孩子粗心、没上心学就不满意。

我现在班上一个孩子,平时成绩不好,期末考了90分,从来没考上90分。

孩子看到这个分数应该很兴奋,可是他妈妈拿到卷子就说“你怎么考那么差,你看看人家董乐卉考了100分!

”一句话就把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之火给浇灭了。

当时说这话的家长还不止她一个。

过后我在家长会上说,你这么说难道就表明你尽了心管了他,还是孩子在班上排名不好你很没面子想在家长面前挽回一些呢。

孩子小,还算没顶嘴,在这样话语中成长的孩子何来自信心呢?

他这时候不会想题目那些没弄懂,只会想,还有比我差的妈妈就不讲,我努力了妈妈也不在乎。

他大了敢顶嘴了,说一句“你就知道一天到晚那我和人家比,那叫某某做你儿子算了”或者“那你呢,你看人家爸爸赚的钱比你多,人家都开跑车,你也不是没本事。

”他以其人之道还以其人之身,你怎么办?

你应该先肯定孩子的努力,有进步了。

再让他仔细看看卷子,你觉得那里不应该丢分,还可以从哪里再得到更多的分?

他肯定会为自己不认真答题吸取教训,也会自己选择学习的榜样。

总之,讨教式交流培养孩子的判断力,探询式交流纠正孩子的判断力,坚持这样,你的孩子很快会掌握他的世界里的原则,很自然地能做出正确判断。

而这种决策能力,有可能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

其次,我们要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做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孩子是大人的影子,他们身上所有问题都能从我们身上找出原因来。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一旦出了问题,有很多家长往往都习惯性地把责任推给别人。

在我平时的家访中不乏碰到这样的家长:

母亲总说父亲忙于娱乐没管孩子,爸爸总说爷爷是孙子的挡箭牌,婆婆总说是媳妇教唆孙子变坏的。

出了问题就怪别人,从来不找自己的原因。

记得儿子小时候碰到椅子摔跤哭了,我都会这么哄“乖乖,不哭了,都怪这把椅子不好,妈妈替你打它.”使劲拍两下椅背,把手拍红了,儿子满意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孩子虽小,但每天都在接收着新的信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将来遇到麻烦事孩子能不先怪别人吗?

所以现在的孩子顶嘴、找理由本事第一,因为这是他从小到大的思维定式,而我们面对孩子的声声犟嘴只能摇头苦笑的份。

我们正在品尝自己亲手种下的苦果。

像刚才那种情况一位父亲是我们的榜样。

“爸爸知道你疼,你勇敢点站起来看看,跌倒了别哭,自己爬起来再走……”父亲这样在教孩子走路,朋友们说他是“开孩子们玩笑”,父亲却回答:

“老兄错了,这不是开玩笑,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将来在社会上闯世界,全靠这第一步呀!

”这个父亲名叫宋嘉树,大家会感到陌生。

但他的三女三子的名字名闻中外,是的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和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三兄弟,宋氏家族对于近现代中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教育方法让孩子领悟到的:

只有自己学会站起来、学会下一次走路时不要被摔着才行,任何人都帮不了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帮自己!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遇到任何事都先会从自身去找原因去改进。

做家务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捷径。

这里得举两个例子,两个孩子都是我七年前毕业班的学生:

一个父母是买水果的,叫阿明,一个父母是菜场买冷冻肉食品的,叫小辉。

我经常光顾两家买东西。

临近春节都是他们生意最忙的时候。

路过水果摊,看到阿明帮着大人理货送货忙前忙后。

去买鸡翅,等着称菜的人挺多。

就看到小辉的爸爸先打了个电话,没通,她妈妈就骂“你别指望他了,这是个畜生,他不会来帮忙的。

”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了。

两孩子怎么会有截然不同的做法?

当初教他们的时候,阿明要憨一些,成绩不好他妈妈愁死了,我就说你做生意带着他,别怕太阳晒着他,风吹着他,也让他知道做事辛苦。

于是他妈妈就经常让孩子跟着,久而久之,小孩自然明白自己也是家庭一份子,家里生意好不好他也有责任。

所以多让孩子做点什么,买一盆好养的花让他浇水,养几只金鱼让他喂食,什么情况下都别忘了,无论碰到外出就餐外出旅游,甚至自己不舒服了也要记得自己完成或托人完成。

万一没养好,也别过多责怪,他已经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会珍爱生命了。

孩子犯错也是培养责任心的好时机。

孩子年幼,犯错难免,但不管有意没意,都应承担责任。

平时我碰到上学经常迟到的学生,刚要说几句,家长就冲进来,还大声解释“老师啊,不好意思,是我手机没调好,睡过头了,你别批评孩子哦。

”要不就是车子坏了,事后再了解,是大人的原因造成的很少很少,基本上都是孩子赖床造成的。

父母做挡箭牌了,孩子在老师面前算是交差了。

爱迪生孵小鸡是我们从小就听到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中国有个真实版本。

有位农村妇女孙闻鸿,儿子看到刚孵出的小鸡,他觉得好玩就在那里观察。

之后他把那12只小鸡都给抓了出来,放到奶奶的床上,用被子给盖上了,然后在旁边等着看小鸡什么时候能出来。

等奶奶发现的时候,小鸡都给捂死了。

奶奶赶紧跑来找孙闻鸿,说:

“你快去看看吧,孩子惹事了。

”孙闻鸿问的第一句话是:

“你打他了吗?

”她事先跟婆婆说过,孩子如果做错什么事,不能打也不能骂,有什么事情跟她说。

她问孩子怎么回事,儿子说:

“妈妈,我看那只大母鸡天天捂着小鸡,一会儿把小鸡搂在怀里了,一会儿又出来了,我就想把小鸡放在床上,有被子给盖上,看它一会儿能涌出来。

可你看它怎么不活了?

”她跟孩子解释因为老母鸡身上的毛非常轻,就像头发丝一样,可被子很沉,小鸡承受不了所以被压死了。

她还说,妈妈之前没告诉你,出了这样的事妈妈要负责。

不过以后像这样的事可以问问妈妈,妈妈经验比你丰富,小鸡死了家里少了很多钱,你愿意和妈妈一起来补吗。

孩子明白了他错在哪儿了,就帮奶奶养鸡。

2001年,这个孩子邹耀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04年,这个农村妇女的二儿子邹博考取了北京大学医学部;2008年,女儿邹明珊考入浙江师范大学。

这位母亲和孩子一起承担过错,孩子也成为对自己负责的人。

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

第三,让孩子做个有孝心的人。

我们从媒体报道中听说了一些青少年虐待亲人甚至残忍地杀死自己父母的事情。

最近一年“留学生机场刺母”事件引起大家热议。

2011年4月1日晚,浦东国际机场留学生汪某与母亲发生争执,关于学费的问题。

汪某用水果刀连刺母亲9刀,虽然儿子险些要了自己的命,有媒体称其儿子为“逆子”,母亲打电话去沟通觉得这种说法不妥。

法院开庭,母亲情绪失控求轻判儿子。

是父母拿少了钱吗?

儿子东京的房租是每月一万二,还有生活费,加上一年学费8万元,每年开销三、四十万元,留学了五年起码花了一百五十万,而儿子这五年里没去打工受一下苦。

以前有人说,一个家庭最怕有几种人?

一怕监狱里有犯人,二怕医院里有病人,三怕家里有瘾君子。

现在要追加一条四怕屋里有啃老族,月光族、草莓族。

(网络用语)

再说一件事,有个毕业的女孩子放假了到我这里玩就和我聊,有天晚上她写作业,听见妈妈出门就说:

“妈妈,出门注意,早些回来啊!

”可是她妈妈不仅没有体会到她的关心,却厉声责说:

“难怪你总是成绩提上不去,我这么小的声音你都能听到,可见你根本就没有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孩子很委屈,说以后我才不闻不问我妈有什么事嘞。

这两种极端做法都不行。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已经告诉我们什么叫爱了?

爱的繁体是“愛”,是由“心”和“受”结合组成,也就是说我们当父母的付出这份感情,要儿女能够感受到才是真的,要不然就是自己的感觉。

一方面家长说我爱孩子,这都是为了孩子好;另一方面却溺爱孩子。

大量的事实证明好孩子就是这样被我们惯坏的。

用爱呵护出来的孩子们,如何表现的呢?

上大学的儿子好不容易给父母来次电话,短信内容可能很简单:

钱,就一个字;母亲病了,中学生回家之后根本不闻不问,却抱怨没有可口的饭菜;小学生更是霸道无比,把自己喜欢吃的菜端到自己面前;在学校,憎恨老师的学生越来越多……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如此的薄情寡义?

“百善孝为先”,我们埋怨孩子不懂事,不体谅父母,可是孩子的孝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的。

当我们在责怪孩子不知道体谅父母,不知道孝顺父母的时候,应该反思一下:

自己给孩子孝心教育了吗?

有一年的母亲节我给我的学生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为妈妈擦双靴子。

虽然是五年级的学生,我还是交给了孩子方法:

先用干布把鞋面上的灰擦干净,不要用鞋油,省得弄巧不成反成拙,有的鞋子用错了鞋油还不行,用妈妈用的便宜的护手霜,换块干净的干布一擦就铮亮的。

当然做这一切时不要让妈妈知晓,当妈妈知道了,你再说声节日快乐。

星期一,我问孩子们妈妈有什么反应。

80个人的班,有十来个孩子没做这事,有23个孩子说妈妈流泪了,有十来个说妈妈高兴地说谢谢,有十来个说妈妈点点头说我懂事了,还有七、八个说妈妈说完好或者些谢谢就转过身去了。

我说不是她不高兴,是妈妈中也有很内向的人,她不善表达,转过身去时也许泪花就在眼睛里打转。

我很感慨,中国的妈妈们太容易知足了,这些远远不够,我们养儿就是为了防老。

2011年毕业的那个班考得挺好,家长会请我们和中学老师一起吃个饭就像搞个交接仪式一样。

很多个孩子祝酒说起感谢老师之类的话是滔滔不绝,但就听到一个孩子考上一中直升班的胡益萁,单独向父母敬酒,感谢爸爸妈妈,一时间,我们在座的大人都挺感动的。

如何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孝心的人呢?

我认为两点最重要:

一是身教重于言教。

孝心是在父母的榜样下养成的。

因此,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

我自己有亲身体会。

我妈妈从我孩子出生就一直跟我生活在一起,平时我属于游手好闲型,所有的家务都让我母亲一手包了,我就管孩子学习。

05年,我妈妈因为脑血管动脉瘤破裂两次脑出血,后来到上海动手术才保了一条命。

我当时在医院里,看着昏迷中的妈妈,我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这种难过说起来很不孝,不是觉得妈妈在世时没让妈妈享清福没好好服侍她,当然这种愧疚也有,但更多的是觉得以后生活没主心骨了,不知道同时面对家务和工作怎么办。

从那以后,我就一边照顾妈妈,一边学会了很多家务。

我妈还瘫在床上的时候,我每晚都起来倒尿。

我告诉儿子从小婆婆怎么带大我和姨妈的。

现在我要从对你的爱中,分一部分给婆婆,你要懂事点。

我现在可以很自豪地说,从买到烧我基本都没问题。

有时我会想,妈妈哪一天离开我,当然再怎么样我也舍不得,年纪再大有个妈在总是有福的,但是现在的我可能就会很坦然的面对这个问题,再也不会慌乱。

现在我儿子都会说婆婆是个病人,又像个小孩,有事让她点算了。

他生病了,就会说又要磨到你了,说明知道感恩了。

我国著名的童话大师郑渊洁就说家长自己做出成就,是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的最好方法。

孩子会模仿家长走成功的人生之路。

家长不成功,却要求孩子成功,等于家长种了土豆非要收获原子弹。

家庭教育的秘诀:

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你的孩子看。

所有孩子的模仿力,都比奥斯卡影帝影后出色一千倍。

二是从小处培养孝心。

孩子年龄不同对孝心的要求就不同。

别把三四岁的孩子说将来我要给你买栋别墅当孝心。

比如我现在教的一年级的学生,学了一些教育孩子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的课文,问孩子在家帮家长做什么,孩子夸夸其谈洗衣、拖地、做饭,这肯定不是他们做的。

我就要求他们家长回家你在看动画片会为他开门,家长工作累了你不应该在他面前吵闹,不要让家长在安全上担心你,每天回家能主动把学的新知识和学校里的新鲜事说给家长听,大了自然会陪父母聊天。

再比如每次在送孩子过马路时,你是否跟孩子这样的聊过:

爸爸妈妈在像你这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也是领着爸爸妈妈这样过马路的,现在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过马路就需要我们来领了。

在平时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你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

孝心、感恩心是需要传递的,是需要回报的。

最后,让孩子从小要有合作精神。

  

在人际交往中,出现最频繁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我们”。

强调“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强调合作。

社会是一个群体,很多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的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这就要学会同不同人打交道,并能取长补短。

我记得我家孩子小时候爱看一个动画片,叫《葫芦兄弟》传说葫芦山里蝎子精和蛇精危害百姓,只有种出七色葫芦,才能消灭这两个妖精。

一个老汉种出了七色葫芦,变成七个男孩各有各的本领,有的是大力士,有的是千里眼,有的是顺风耳,一个接一个去与妖精搏斗都失败了。

老汉将他们联合起来,合成一个大金刚葫芦娃,集中气人的本领,终于打败妖精,这就是合作的力量。

善于与他人合作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小学时期正是人的合作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孩子进行合作训练的最佳时期。

父母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首先要孩子学会看别人的优点。

现在的孩子都很自我,看不起别人。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就不会整合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就不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奋斗,他就很难成功。

所以从小教育小孩学会看别人的优点十分重要。

怎样教育孩子要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呢?

看别人的优点谁都会说,我们天天说,竟在他面前说别人的好,前面说了,这样做孩子反而会伤自尊,不服气,听不进。

我们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能让孩子一辈子都记住这个道理。

这个故事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龟兔赛跑的故事。

龟兔赛跑的故事过去的说法是兔子骄傲自满,打瞌睡了.乌龟跑赢了,现在有了新的版本。

第一次比赛.兔子打瞌睡了,乌龟跑赢了。

兔子就想,我跑得这么快,怎么跑不过乌龟呢?

提出进行第二次比赛,这一次,兔子不打瞌睡了.结果兔子跑赢了。

这回乌龟想.我第一次比赢了,第二次怎么又输了呢?

那不行.就提出进行第三次比赛,这一次,兔子没有打瞌睡,乌龟又跑赢了。

乌龟怎么能跑赢呢?

原来乌龟把终点站设在一条河的对面!

兔子很快跑到河边,但不会游泳,过不去。

乌龟慢慢爬.慢慢爬.快爬到河边,回头看了兔子一眼,跳下去,游了过去.又跑了第一。

从这里,我们教育孩子,乌龟有乌龟的优点,兔子有兔子的优点.你不要以为只有你聪明,别人都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

我们还从中挖掘出另外一个道理:

这个时候兔子跟乌龟商量,我俩合作吧,将来在陆地上我背着你跑,在河里面你背着我游,我们共同快点到达目的地。

由此,我们教育学生要学会合作,按照现在时尚的说法就是要学会整合资源,从小就要有这个意识。

关于整合资源,也有一个小故事,过去的铅笔是没有橡皮擦的,美国一个穷画家画画的时候老是会弄丢橡皮,而频繁地找橡皮擦就分散了他的注意力。

他在铅笔端上贴上橡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