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戏剧的意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6966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4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戏剧的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儿童戏剧的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儿童戏剧的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儿童戏剧的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儿童戏剧的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戏剧的意义.docx

《儿童戏剧的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戏剧的意义.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戏剧的意义.docx

儿童戏剧的意义

壹、儿童戏剧的意义

在开始讨论儿童戏剧的意义之前,必须先了解儿童戏剧的起源,如此才能掌握其真正的内涵。

以中国而言,所谓「搬演故事曰戏」,要是用这个定义,那初民的讲演,就是演剧了。

初民演讲一段故事,从没有单纯的口讲的,一定随着语言,做出种种相当的姿势。

例如布西曼人,如遇着代替何种动物说话,就把口做成那一种动物的口式。

爱斯基摩人的演讲,转述那一种人话,就学那一种人的音调,学得很像。

诗歌、音乐、舞蹈三者,在初民时代原属一体。

在吟哦唱叹诗歌、音乐之时,不知不觉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这「手舞足蹈」的自然表现,配合着吟唱的声、情、动作,以及孩童的「扮家家酒」,念唱「游戏歌」等,均事戏剧的滥觞,可知戏剧在中国起源甚早。

《史记.滑稽列传》,言及晋之优施,楚之优孟,确为后代「徘优」之开山祖师。

至于欧洲,戏剧的起源也相当早,由《大英百科全书》即可查知,早在古希腊时代,即有戏剧。

戏剧的原名为Drama,所谓由于动作(action)与布景联合组织起来,而能引人入胜。

欧洲戏剧的演进,是

(1)行为先于文字(ThedeedComesbeforetheword),就是先只有动作的表演,然后才有动作和语言,同时的表演。

(2)舞蹈先于对话(ThedanceComesbeforethedialogue),就是先有舞蹈,然后才有对白;(3)身体表演先于心灵表演(Theplayofbodybeforetheplayofmind),就是从心灵深处,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等情感了。

(杜淑贞,1995:

1006)

有意识的重视儿童戏剧的起源则是前苏俄。

所以要谈儿童戏剧,就非得提到苏联不可,而提到苏联那又不得不说到列宁。

在1918年列宁就认为,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

将来要承担国家的大事业,如果他们的气质与内涵不好,那是不行的。

同时,列宁更进一步的体认到,要培养儿童的气质、内涵,不是学校独力可以完成的。

所以他认为在正规教育之外,还需要其它的活动来辅助儿童,以便让他们的气质和内涵能更好,而这活动就是戏剧。

儿童在国小六年级以前(也界是三到十二岁之间)的启蒙教育非常重要的。

所以,在1918年,苏联早已成立了由国家栽培的儿童剧团。

另外,像乌克兰,在1927年也成立了基辅市国家偶剧团。

儿童剧团的成立对于儿童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国小六年级以前的儿童理解文字的能力有限,他们对于辨别文字或是对于文字的意义都不甚懂,要如何阅读世界名着的内容?

于是,透过儿童戏剧把世界名着表演给儿童看,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教育方式。

苏联这么重视儿童戏剧,并且把儿童戏剧列为基础教育的工具,原因在此。

(邓志浩,1997:

31-33)

儿童戏剧很容易跟「儿童戏剧活动」搞混,所谓儿童戏剧,在世界各国的规则中,一定是大人表演给小孩子看的,绝不是由小朋友来扮演,这一点非常重要。

小朋友表演的称为儿童戏剧活动,那是在校里教学、游戏的活动,小朋友可以自编、自导、自演,老师、家长则在一旁指导,由于小朋友自己扮演角色,所以他们可以透过儿童戏剧活动获得成就感,得到自我满足。

而所谓儿童戏剧,是由专业儿童剧团负责演出,必须经过长时间不断反复的排练,磨了又磨,练了又练,这是有票房压力的,表演结果的好坏很重要。

如果演一出大烂戏,观众下回就不会来看了。

可是,在儿童剧场的活动中,小朋友们表演的好或不好根本没有关系,因为他并不售票,而是学校里的一种表演活动,表演给自己看给家长看、给老师看,家长老师们也不会要求小朋友表演的多么好,只要小朋友们快乐就好。

儿童的学习过程是很重要的,儿童戏剧活动注重的是小朋友的参与,关心小朋友们在活动中快不快乐,有没有发泄精力,以及小朋友和大人在活动中的互动关系。

所以,儿童戏剧活动在意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表演的结果,即使表演的很差也无所谓。

因为这是儿童戏剧「活动」。

(邓志浩,1997:

165-166)

陈信茂在《儿童戏剧概论》中说道:

「所谓儿童戏剧,应用儿童的思想、儿童的想象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情感、儿童的经验,透过戏剧的手法,表现大宇宙间动植物的生活、人和物的关系、社会的现象、人生的意义。

用以增进儿童的知识、陶容儿童的美感、坚定儿童的意志、充实儿童的生活、诱导儿童的向上的艺术活动。

凡合乎上述要求,不管内容是古代或近代;事件是发生在国内或国外;表现方式是舞台、电视、电影、或卡通,甚或皮影戏木偶、或歌仔戏;扮演人不论成人或小孩,只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理论,内容切合儿童发展需要都可称为儿童戏剧。

」(庄惠雅,2001:

19)

根据「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的资料,广义的「儿童戏剧」,应包含「儿童剧观赏」和「创造性戏剧」两项。

儿童的年龄概括为4-15岁,亦即幼儿园至国中毕业。

而高中学生应已初具欣赏成人剧的条件,故不在此范围内。

综观上述各家看法,本研究以为,陈信茂为儿童戏剧下的定义最完整,故采用他的定义。

他认为只要合乎以下要求,就可以称为儿童戏剧:

须应用儿童的思想、儿童的想象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情感、儿童的经验,透过戏剧的手法,表现大宇宙间动植物的生活、人和物的关系、社会的现象、人生的意义。

用以增进儿童的知识、陶容儿童的美感、坚定儿童的意志、充实儿童的生活、诱导儿童的向上的艺术活动。

贰、儿童戏剧的类型

儿童戏剧的分类方式不胜枚举,但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依发展的现象分为:

1.创作型戏剧、2.儿童剧场和3.娱乐性剧场。

二、依情绪性质来分:

1.悲剧、2.喜剧、3.通俗剧(有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欢乐结局)和4.混合式戏剧(结局亦悲亦喜,未有赏罚分明)。

三、依表现方式分成:

1.话剧、2.歌舞剧、3.舞剧、4.哑剧、5.假面剧和6.偶戏。

四、依戏剧的形式特点有:

1.歌剧、2.舞剧、3.话剧和4.戏曲。

五、依戏剧场次容量来分:

1.独幕戏和2.多幕戏。

六、依创作手法分:

1.幻想剧和2.写实剧。

(庄惠雅,2001:

20-21)

儿童戏剧是一种立即呈现的表演艺术,依演出的性质与内容大致分为三种:

一、儿童剧─由成人演出,以儿童为对象,剧情需兼顾儿童心理、教育及表演艺

术,让孩子在看戏的过程中,直接感受演员的气息与动静,实时产生强烈而融入的双向互动,除了享受娱乐之外,更能引领「省亲自身并关怀周遭」的人格启示。

本县目前已有志同道合教师,组织「花生米工作坊」,就是从事儿童剧的推广,曾配合「特殊资源教育中心」的落成表演,并受邀东卫国小、湖西小区活动中心演出,颇获佳评。

二、创造性的儿童戏剧─由成人引导,让孩子亲身参与过程的戏剧行为游戏,儿

童透过表演能得到情绪的疏通及自我展现。

充份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它列入九年一贯「艺术与人文」领域的课程里,将教材戏剧化,使上课能从静态变成动态的双向交流,上课更活泼。

三、娱乐性的儿童戏剧─由儿童表演给儿童看的戏剧类型,对表演者的经验及发

展重于娱乐观众,不仅强调演出制作同时也强调过程,学校中的儿童戏剧都从娱乐性儿童戏剧出发却要求儿童剧场的演出水平及场面,使得大人小孩耗费很多精力,搞得身心俱疲且耗费大量金钱,甚至得到反效果的教育。

(高美淳,2004)

本研究采用学者赖光真的分类方式(请参照图1),因为其涵盖的面向广,

分类又很清楚,他将儿童戏剧分成三大部分,包括舞台戏剧、传媒戏剧和说唱艺术;其中,舞台戏剧包含舞台剧、话剧和歌剧;传媒艺术涵括电视剧、电影和广播;说唱艺术则有相声、说书和数来宝。

图1:

儿童戏剧的分类

来源:

本研究自绘

参、儿童戏剧的价值及功能

依照学者曾西霸的看法,儿童戏剧的价值有以下:

一、娱乐价值:

儿童的娱乐就是游戏,儿童戏剧对儿童而言,就是一种游戏。

种游戏是经过设计、安排而与教学活动合而唯一的。

二、教育价值:

儿童戏剧是最自然也最为儿童喜爱的活动。

1.语言教育:

戏剧表演可以训练儿童的说话和胆识。

练台词就是一种语言训练,剧本中的对话都是经过设计、安排的,无论在修辞、用字、造句上,均较精练,儿童可以从中学习对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及感情的表达。

2.人格教育:

(1)合群合作:

戏剧表演的成功,是在于分工合作。

戏剧活动只有靠大家分工合作才可能完成。

因此从教育的观点,戏剧活动最能发挥群性的活动。

(2)同理心:

在戏剧的活动中,任何角色都是在扮演别人,因此在扮演的过程中,可以学习从别人的角度看事情,进而学会关怀和体谅。

(3)见贤思齐:

在儿童戏剧中强调温馨、讲求好人有好报,更引导儿童趋善必恶,使儿童再潜移默化中懂得见贤思齐,学习做好人。

三、艺术价值:

儿童戏剧活动是让儿童亲身经历、接受艺术熏陶,藉此活动训练儿童对音乐、美术、劳作做深一层的认识和运用。

(曾西霸,1989:

396-398)

美国艺评家指出儿童戏剧至少有五种价值,分别是娱乐、心灵的成长、教育的发展、美学的欣赏及未来观众的培养,所以儿童戏剧是值得鼓励推广的。

(高美淳,2004)

庄雅惠认为儿童戏剧的目的、功能有以下两个:

一、培育儿童的成长,发掘我资源。

二、培养未来的儿童观众,并引领儿童如何欣赏戏剧艺术参考数据。

(庄惠雅,2001:

20)

邓志浩认为东西欧国家之所以会这么重视儿童戏剧,是因为它有以下五个重

要功能:

一、儿童戏剧具有娱乐效果:

小朋友来看儿童戏剧会很高兴,能够获得快乐。

它是健康的,不像电影会有暴力、色情,这些是可以清楚的划分出来的。

二、童戏剧具有发泄的功能:

大人们都习惯冷眼看戏,可是小朋友们不会,它们看戏是很兴奋、很入戏的。

入戏之后会跟着剧中的主角一起紧张、一起欢笑。

当剧中的主角去冒险时,小朋友们也会跟着去冒险,看到大也郎来了,小朋友们会在观众席中高声惊呼,为的是提醒剧中的主角,「大野狼来了!

牠在你后面,赶快跑啊!

」整个剧场台上台下是打成一片的,所以小朋友们的许多情绪、精力,可以透过儿童戏剧发泄出来。

三、儿童戏剧具有互动的关系:

这必须要仔细的设计。

例如,九歌的「东郭、猎人、狼」一剧中,最后大野狼狈捉到了怎么办?

直接杀掉吗?

不行。

这要跟小朋友讨论,询问小朋友,要怎么处置大野狼?

是送到动物园养乖了在放回山林吗?

这样的讨论不仅止于剧场台下台上之间,而是可以延去到家庭、学校的。

因为一般的小朋友会来看儿童戏剧一定是父母带领来的,或是幼儿园、学校的老师领队前来的,所以,父母和小孩回家后。

或是老师和学生回到幼儿园、学校后,还是可以继续讨论的。

这种互动关系是可以延续很久,从台上延续到台下,台下延续到家庭、延续到学校,有很多问题可以共同讨论。

四、儿童戏剧是创意想象的展现场所:

儿童戏剧的精神就在此,它是讲求「创意」的,许多的点子、想法,或是木偶、舞台的设计就是强调创意的表现,而不是在比较舞台的大小、演员的多寡。

五、儿童戏剧具有教育的功能,而且它还可以达到不说教的效果:

小朋友看了戏剧表演,他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他们会找到自己的答案,虽然每个小朋友的答案都会有些差异,可是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是很重要的。

何必说教呢?

戏已经演完了,就够了,其它的让小朋友们自己去思考,让他们自己去想向,让他们自己去过滤,而不是用填鸭的方式,应适用说教塞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

(邓志浩,1997:

151-154)

徐守涛以为,儿童戏剧是儿童最欢迎的表演艺术,在欣赏过程中,他们可以

完全融入剧情中;台上人物的对话、表情、动作,都牵动着他们的心。

「人的天性中,就有对美的爱,爱美的欣赏,爱美的冲动,爱美的表现,爱美的尊崇,从而产生美的情感,美的冲动,美的表现,美的欣赏,美的尊崇。

」难怪儿童在公演时,台上台下的互动频繁,经常会听到欢呼声、惊叫声、催促声,此起彼落。

休息时,也会有一些儿童跑到舞台窥视,希望一睹演员的风采。

结束后,更会涌向台前与主角、演员们打招呼、握手、拥抱;回家后,不但会大谈剧情,还会表演。

儿童的情感流露是真实的、奔放的,只要给予美好的、正面的学习,儿童就能收或更多。

其对儿童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一、多元化的:

儿童戏剧的取材是多方面的,在儿童文学中,凡是具有故事性的作品,都可以中选。

例如:

神话、寓言、历史故事都是文化财产,挑选这些作品改成戏剧,不但可以传递文化遗产,还可以拓宽视野;童话、科幻作品,都具有想象的空间,但也离不开人际生活;生活故事、小说、传记,更离不开人事。

儿童是单纯的,在他们的脑海哩,也只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和绝对的是非对错。

儿童文学提供了他们足够的知识,开启了他们的心胸事也。

用这些作品改编的剧本,就可以让更多不爱翻阅书本的小朋友,接触文化遗产,文化熏陶和文化价值。

二、艺术的:

戏剧的艺术包装,即使文学的故事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生活化,夸张的设计,夸张的表演艺术,唯美的表现手法,更能吸引儿童进入艺术的殿堂,接受艺术的熏陶。

此外儿童还可以从旁观者的身分,亲历其境,看件事情的变化始末,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艺术是诉诸感觉的,儿童的喜怒哀乐,都受剧情变化而上下起伏。

这种经验的获得,是透过感官刺激,使学习具体化。

对儿童而言,它就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教育,让它们的知、情、意能达到合谐的发展。

三、思想的:

从观赏戏剧的活动中,儿童看见了故事发展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叙述的内容。

无形中,将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种种事情,变成自己的生活经验,使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

儿童期是学习的关键期,许多的学习都要透过知觉,再亲自看见、听见和感官意识后,才能留下深刻印象。

七岁到十一岁,是儿童的具体运思期,他们会按具体事例做逻辑推论、分类、比较。

戏剧中可以提供他们感官知觉的学习机会,让他们从安全的环境中,换取别人的生活经验。

同时,更从中学习思考的空间,协助他们成长。

儿童的成长是从学习模仿而来,思想的成熟也是从经验得来;戏剧的教育提供了他们成长的经验,有提供了学习模仿的对象。

四、道德的:

道德教育的养成是透过社会文化的规范,逐步养成的。

儿童的道德行为养成,在于家庭父母的耳提面命,和社会的要求下集体完成的。

道德教育的养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内在的良知,一是外在的规范。

儿童期是最单纯的,也是最善良的,教育的力量就是要发扬儿童的善性,保存良善,明辨是非,培养儿童成为独立、有思想、有道德的人。

儿童期是学习的关键期,吸收能力最强,可塑性也最大。

在儿童文学的作品中,它宣扬仁爱、强调善良、明辨是非、鼓励勇敢、赞美积极,乐观向上的作品。

所以,接近儿童文学作品,可以获得正确的人生观。

戏剧是文学的另类表现,更是一种综合的艺术,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程度和兴趣,游说性也最强,对儿童道德教育的推动,应是最自然有效的。

五、行为的:

教育影响思想,思想#想行为;经验也影响思想,经验也影响行为。

儿童的学习,来自尝试错误和模仿,儿童模仿的对象,经常是父母、师长和亲近的人。

一般而言,思想观念,对行为的影响很大,戏剧中的人物行为,也自然提供他们学习的榜样。

儿童戏巨的演出,若纯粹是从观众角色去欣赏,儿童们可以客观的获得知是;若是让他们参与验出,儿童更可以学得从他人的角度去看事物。

无形中在思想上、观念上、行为上会更形成熟。

此外,戏剧的演出,必须与团队合作,在排练期间,儿童不能只有个人,只有自我,他必须学会与团队相处,甚至学会以团队荣誉为荣誉。

祝种团队互助合作的精神,对儿童未来的发展是重要的。

由上可知,儿童戏剧可以提供儿童多重学习,无论在思想上、观念上、道德

上、行为上,甚而人际关系上,智育、美育上,都可以提供他们正确而多方面的信息,对儿童心智的发展,应是正面而有效的。

(徐守涛1999:

33-36)

西方先进国家经多年推展儿童戏剧教育运动的结果,渐渐把儿童戏剧蜕变为一种新的独立的艺术,称为「创作性的戏剧活动」(CreativeDramatics)。

这种戏剧化教学的方法,并非把戏剧列为学校课本之一,如同图画、工作、体育、育乐一样,而是利用戏剧作为教学的方法,把功课变成游戏,把课室变成娱乐的场地,由儿童自动自发的自由创作,把课本的内容,亲自扮演,亲手制作。

例如历史或文学,则把人、物、故事,编成剧本,表演活现,地理则把山脉河流,城市、乡村、道路、桥梁及物产货品,制作样品,或绘画布景,布置舞台,实地陈列。

这样,印象深而趣味浓,儿童身心愉快,经过一番戏剧性的创造、表演,就能了解、记忆。

总之,一切让儿童自己去做、去创作。

从创作与工作中学习,从学习经验,而记忆、而领悟、而了解。

通常是由全班学生公推一人为领袖(班长、主席或导演),负责推动。

他们所演出的剧本都是由本班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观。

往往把学生分成两队,轮流做演员、做观众,让他们学习如何表达,也学习如何批评。

这样表演,很少邀请外人观赏;偶尔作较大规模的演出,邀请宾客,仍属非正式的实验性质,不用正式布景,不特制服装,也不刻意化妆。

经过半世纪的实验,创作性戏剧活动的在五育各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存在:

一、在智育方面,激发儿童的创作力,加强其自信力,使之思想灵活,反应敏捷。

而且可训练儿童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发展他们演讲的才能。

二、德育方面,使儿童明辨是非,分别善恶。

无论他们扮演好人或坏人,都能帮

助他们对人生事物的认识和对道德、行为有正确的判断。

戏剧表演最能陶冶

性情、变化气质,由此儿童又领悟人生悲苦忧患的意义,而产生同情、互助、

博爱,憎恶贪婪、仇恨、诡诈及一切的罪恶。

三、体育方面,戏剧表演需要有节拍的动作,必须锻炼身体,以适应思想、情感

与性格的表现,由此儿童的举止仪态便日益优美而端雅。

四、群育方面,因为戏剧表演乃集体活动,需要合作容忍、守时、守约、守规、

互相尊重、互相礼让,儿童由此很早就学习交友与处世之道,养成敦睦的风

度及民主的精神。

五、美育方面,戏剧是综合艺术,融合文学、美术、音乐、舞蹈。

简言之,儿童戏剧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社会观、道德观、爱心与公德心等,所以其是重要性不可忽视的(白婉芝,2001)。

肆、儿童戏剧的创作原则

儿童戏剧的编写,除了对戏剧本身的认识外,最重要的是对儿童的了解。

因此儿童戏剧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取材,为儿童说出他们的心声。

在为儿童编写剧本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剧情简单,主题正确:

主题方面,必须能导引儿童走向乐观、积极等正面方

向;剧情方面,最好是简单的剧情,配上活泼的动作、表情及对白,使儿童

能了解并产生兴趣。

二、不能说教:

儿童戏剧虽然有教育的功能,却不能以说教的方式进行,必须注

意寓教于乐的原则,要以趣味、夸张的表演方式来推动剧情。

编剧者可以从

而同日常生活所会发生的事表演出来,让儿童了解事情的因果发展,并寻找

问题解决的方法,如此容易激起儿童的兴趣及引起共鸣。

三、冲突不宜过多:

戏剧是以冲突、危机为主要骨干,但在儿童戏剧中,冲突是

不宜过多的,以免造成儿童过度紧张,影响心理发展。

因此在童话故事中,

永远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必定会有仙子、仙女或强者来协助解决,目的就在

减少心理威胁。

若是现场表演,因冲突是直接的影响儿童,加上儿童的心理

容易冲动,所以要更加小心注意。

四、剧本不宜太长:

儿童戏剧在于精简、清楚、紧凑、活泼,若是冗长、琐碎,

儿童是不容易耐心看下去的。

通常演出的时间为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最好

不要超过一小时,以约四十分钟最为恰当。

五、要具有游戏性:

儿童戏剧的表演,最好能安排儿童熟悉的游戏,以达到生活

化、趣味化的目标。

六、要热闹感人:

热闹是儿童戏剧应有的特色。

为达到戏剧热闹的效果,可以尽

量运用想象和夸张的设计,使舞台多采多姿,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及兴趣。

七、要有创意性:

在写实的范围内,仍可以有想象发展的空间。

在儿童戏剧中可

以为了突显某些事物或人物,采用夸张、创意的设计来刺激儿童的想象力。

创意设计除了角色的造型外,服装道具也是创意设计重要的一环。

儿童看戏是基于好玩的心理,但成人为儿童编剧时,往往会站在成人的立场,希望儿童能有所收益,而非纯娱乐。

但为了要吸引儿童,必然要将故事趣味化,将戏剧的主题包装妥当,才能让儿童从接纳、喜欢到认同,最后才能达到真正戏剧教育的目标。

(林文宝等着,2004:

407-411)

除了上述七点之外,杜淑贞也提出了四点创作时值得注意的原则:

一、符合年龄特点-幼儿喜欢拟人化的动物,也喜欢夸大的动作表演。

更喜欢色彩鲜艳、富于变化的场景。

每个人物的「对话」,不宜过份冗长,一来小演员不易记得牢,造成演出的困难,二来容易形成沈闷感。

所以,人物对话要分段来讲,才能生动,才能吸引住儿童。

二、了解演员心理-儿童剧场的目的,在培养未来的观众,而不是训练演员,所以许多外国的儿童剧场,多由职业性的剧团来演。

台湾的儿童剧,如由儿童来演也可以,但必须特别小心剧中人物和扮演儿童的心理,相互间的关系。

例如白雪公主中女巫的角色,由小女孩来演是不太适宜,因为小女孩爱漂亮,不会愿意饰演丑恶的坏人。

三、了解观众的心理-当儿童演戏给大人们看时,有的地方如果不好,大人们也能包涵,静静地坐着观赏。

而小孩们,但小孩们就没有办法忍受,所以,当台上不能吸引他们时,他们就会吵闹。

因此,如剧本需要大人、老师可以上台,家长也可以扮演。

那样的话,还兼能促进老师、家属、师生彼此的感情和合作。

四、强烈的动作性特点-戏剧是通过舞台艺术形象,给观众以直观感染和形象教育。

因此,戏中就要为剧中人设计一系列鲜明、深刻、夸张、强烈的戏剧动作,这样才能吸引儿童。

戏是要演给人「看」的,所以,在动作上要比真实动作夸大一点,台下的观众才能看清楚。

因为「动作」一栏中,没有注明那些「动作」该怎么夸大,演员便无法去演出,效果就大打折扣。

因此,要把「动作」明显的标出。

(杜淑贞,1995:

1008-1013)

一般戏剧很强调故事性,儿童戏剧除了故事性之外,有以下五点不同的特殊要求:

一、切合儿童的心性:

简单明了,情节故事内容符合儿童心性。

二、掌握对白层次:

对白方面,林良先生「浅语的艺术」就强调要写孩子看的懂得语言,不要过度的美化,愈浅白愈好。

三、关于冲突:

戏剧有冲突及危机两个本质,但在儿童剧中,不需要显太过对立或是一些大善大恶的事情,可以将冲突定义为「不安定的情绪」和「平衡的破坏」,例如:

下课钟声响起,小学生就会开始坐立不安、喧闹;或是虫不生气的老师,突然生气了,造成原本平衡的破坏。

四、素材的选择与转换:

在素材的选择上,有许多有名的戏剧材料早已被广泛使用,但可以运用比较细腻的冲突概念去不断的创新素材。

对小朋友而言目前一般的流行语言是相当能吸引他们的素材之ㄧ。

五、教育作用的多元化:

我们可以透过戏剧的形式,教导小朋友许多价值观或待人处世等的观念,这样并非直接的教化,但仍可达到教育的作用。

(曾西霸,1989:

407-411)

伍、儿童戏剧与教育

在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中明订:

「本学习领域包含视觉艺术、音乐、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学习」。

以培养学生艺术知能,鼓励其积极参与艺文活动,提升艺术鉴赏能力,陶冶生活情趣,并以启发艺术潜能与人格健全发展为目的。

戏剧教育正式列为国民教育课程的学习领域,是一向突出的课程改革创举。

而戏剧教育由于过去传统教育长期以来的忽视,既未培养师资,又因升学主义下考试领导教学所养成的文化习性,教师或家长都仅在于教导或督导学生啃书应付考试,现在要改变教导学生表演戏剧,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如何加强教师与家长,对艺术文化更深切的认识,是当前最值得重视与关心的课题。

表演艺术的戏剧教育,不但是新的创举,而在艺术与人文这个学习领域里规定的课程理念,又反射出戏剧教育是本领域的重心,盖因表演艺术的戏剧教学目标在于「探索与创作」、「审美与思辨」、「文化与理解」等三大目标主轴中,让学生能够掌握人本精神,藉由肢体与语言来传达感情与创意,发挥想象力,养成合作的能力,了解戏剧艺术,并透过这种能力来开发个人内在与外在的世界。

因此戏剧教育的目标,正符合国民教育在本质上的需要。

戏剧教育的能力指标,依据课程纲要,需透过下列方法来实践:

一、创意:

包括观察、想象、模仿肢体与声音的表达方式编写剧情或即兴创作、

角色扮演、综合表现等。

二、演出:

包括话剧、皮影、木偶戏、故事剧等。

三、欣赏:

包括欣赏实演、欣赏名剧、影片、着名剧本等。

(白婉芝,2001)

总之,国民中小学的戏剧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