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分部冬期施工方案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686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分部冬期施工方案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项目分部冬期施工方案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项目分部冬期施工方案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项目分部冬期施工方案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项目分部冬期施工方案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分部冬期施工方案新.docx

《项目分部冬期施工方案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分部冬期施工方案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分部冬期施工方案新.docx

项目分部冬期施工方案新

冬期施工

专项施工方案设计

 

项目名称:

**煤矿选煤厂工程

工程名称:

**

专项名称:

冬期施工方案

文件编号:

DLT-ZCC-ZCC-4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1

1.1工程概况1

1.2气候条件1

第二章编制依据2

第三章施工部署3

3.1冬期施工管理机构3

3.2施工准备4

3.3防冻总体部署4

3.4材料准备5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6

4.1钢筋工程6

4.2混凝土工程6

第五章冬期施工质量管理8

第六章冬期施工安全管理8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铁路装车仓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装车仓为4个直径25m的钢筋混凝土圆筒仓。

地基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进行地基处理,桩径0.8m,桩长不小于30.6m,共600根;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产品筛分车间至铁路装车仓栈桥,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钢桁架结构)。

该单位工程由一个12*15m的6层框架结构驱动机房和一段56.8m的5跨钢筋混凝土栈桥以及一段36.46m的单跨钢桁架结构栈桥组成。

本工程地基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处理,桩径0.8~0.9m,桩长14m~23m不等,共45根。

东露天煤矿选煤厂副工业场地位于挖方区,该场地属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性等级为Ⅰ级。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得知地下水位较深,故不考虑地下水对施工造成的影响。

1.2气候条件

本区之东有太行山五台山,两山高度皆在海拔2800m以上,阻隔海洋季风吹入;而其西部与内蒙古相通,使本区一带成为塞外寒流南侵的必经之道。

因此,大陆性季风气候极为典型,春冬季风大,风沙严重,冬季干燥寒冷为其特点。

(1)气温

气温一般较低,以年温差与日温差大为其特点。

年平均气温5.4-13.8℃,绝对最高温度37.9℃,绝对最低温度-32.4℃,一般日温差也在18℃-25℃以上。

(2)霜冻期

每年九月下旬开始,初霜期最早为9月14日,终霜期为次年四月,个别年为五月上旬,最晚为6月7日。

冻结日期最早为10月18日,解冻日期最晚为次年的4月12日。

冻土深度一般在1.11m左右,最大为1.31m,无霜期107-175天。

(3)风

本区每年有风时间占全年总时间的70%,平均每年出现40天左右的大风,飓风天有2天左右,风沙日在29天以上,多集中于冬春季节,风向多为西北,年平均风速2.3-4.7m/s,最大风速可达21.7m/s。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规定:

根据当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根据往年冬期气温记录以及冬休安排,本工程冬期施工时段暂时按以下时间安排:

春节前2010月11月1日~2011年1月20日,春节后2011年2月12日至2011年4月17日。

根据现施工进度情况以及副工业场地现有条件结合总进度计划,副工业场地各单位工程以下以下部位将处于冬期施工阶段:

铁路装车仓:

基础混凝土灌注桩至基础垫层、基础底板。

产品筛分车间至铁路装车仓栈桥:

基础混凝土灌注桩。

第二章编制依据

(1)**煤厂提供的工程施工图纸以及图纸会审记录。

(2)**公司有关文件。

(3)《建筑施工手册》。

(4)现行有效工程建设规范、规程等标准,国家现行法律法规: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设计规范》(GB50119-200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冬期施工管理机构

 

 

项目组织机构图

3.2施工准备

(1)派专人每天收看天气预告信息,并做好突然降温的生产和材料应急准备;

(2)现场临时供水线路外露部分采用岩棉包裹等防冻处理,确保冬施供水畅通;

(3)办公区以及全体职工生活区所有房间每屋配置一台2KW电油汀供暖,外门挂棉帘;生活区配置一台1吨锅炉保证全体职工热水供应。

(4)大型机械要做好冬期施工所需油料的储备和工程机械润滑油的更换补充以及其他检修保养工作,以便在冬施期间运转正常;

(5)作业区钢筋焊接场地焊工棚采用脚手杆搭设4m*6m焊工棚,室内布置两座火炉供暖,外罩篷布封闭。

(6)在适当区域加设灭火器以防因冬施采暖造成火灾。

(7)现场道路要做好防滑措施并及时清扫,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8)提前委托试验室做好混凝土冬期施工配合比试配工作,并提高一个标号。

(9)因冬期施工势必造成人工降效影响,为保证施工进度必须适当增加人力资源投入。

(10)电油汀取暖用电总量计算:

2KW/台/小时*24小时*60台*145天=41.76万千瓦。

3.3防冻总体部署

(1)混凝土灌注桩

考虑冬期对混凝土灌注桩施工造成的影响较小,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钢筋焊接搭设焊工棚;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供应方必须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以及入模温度不低于10℃,混凝土防冻剂掺量不低于水泥用量的5%,并满足产品说明要求。

(2)基础垫层

基础垫层原浆压面后,及时在表面满覆塑料薄膜一层,上面满盖棉被作为保温层,为防止冷空气沿棉被和缝隙侵入,最后在表面覆盖篷布一层。

基础垫层不再设暖棚保温和火炉加热。

(3)基础底板

基础底板防冻做法同基础垫层(采用三层覆盖保温措施)。

因基础底板较厚,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冬期施工更加大混凝土内外温差差距,为防止温差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另外对基础底板采取整体电子测温措施。

(6)所有进入冬施范围的部位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方可开盘浇筑:

A、防冻保温材料齐备,并置于工作面。

B、暖棚搭设完毕,并采取有效地防风措施。

C、需布置火炉的部位,周边采取有效的消防措施,消防材料齐备,生火守炉人员齐全,室内温度达到零度以上。

D、各施工部位必须满足设计以及施工规范要求,资料齐全,并经相关部门验收合格。

3.4材料准备

表3-1材料准备一览表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塑料薄膜

M2

6800

用于覆盖混凝土

2

棉被

M2

4150

用于覆盖混凝土(周转)

3

篷布

M2

4150

用于覆盖混凝土、搭焊工棚等(周转)

4

混凝土

M3

13800

基础底板按1.2米计

5

防冻剂

270

用于混凝土防冻

6

块煤

T

84

用于封闭空间升温

及锅炉

7

锅炉(1.5)

1

用于热水供应

8

Ф48钢管

T

1

用于搭设暖棚

9

干粉灭火器

10

用于消防保障

10

火炉

2

用于封闭空间升温

11

温度计

20

用于测温

12

棉服

200

用于施工人员冬期劳保

13

棉帽子

200

用于施工人员冬期劳保

14

棉手套

200

用于施工人员冬期劳保

15

电油汀

60

用于生活、办公取暖

用电量:

2KW/台/小时*24小时*60台*145天=41.76万千瓦。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4.1钢筋工程

1、在负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时应加强检验。

钢筋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应防止撞击和刻痕。

2、在负温下采用控制冷拉率方法冷拉钢筋时,其冷拉率的确定与常温相同。

3、当温度低于-20℃时,不得对低合金Ⅱ、Ⅲ级钢筋进行冷弯操作,以避免在钢筋弯点处发生强化,造成钢筋脆断。

4、钢筋的焊接可在负温度下进行,当温度低于-20°c时,不得进行焊接。

焊接施工作业面须做好防风、雪措施。

焊接好的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

5、冬期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6、钢筋工程施工还应满足其他常温环境下施工要求。

4.2混凝土工程

1、对进场商品混凝土的要求:

A、进场商品混凝土必须提前提供复试合格的防冻剂、普通硅酸盐等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

B、商品混凝土供货单位必须提前提供针对于本工程要求的冬施混凝土配合比。

C、塌落度要满足施工要求。

D、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级。

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注:

①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少水泥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2、混凝土浇筑:

A、保证砼入模温度10℃左右,最少不低于5℃。

B、砼在浇灌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的污垢,浇灌过程中发生冻结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加热拌合,保证砼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

C、现场浇筑过程中及养护过程中按预定位置进行测温,具体测温点的位置和埋置要求要在技术交底时予以明确,并如实填写冬期施工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D、如遇到雨雪天气时,应尽量采取暂停施工处理,按规范要求留置施工缝。

如果现场情况不能暂停,必须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以及雨雪不能进入工程实体。

3、混凝土养护

A、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得洒水养护,表面可采用塑料薄膜保持内部水分。

B、拆模后应立即将保温材料覆盖在混凝土表面。

混凝土未达到临界受冻强度前不得撤除保温。

C、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

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不得小于4.0N/mm2,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不得小于5.0N/mm2。

D、混凝土浇筑后应在裸露混凝土表面采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盖并进行保温。

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倍。

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应防风防失水。

E、冬期施工混凝土质量检查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及其他国家有关标准规定。

4、试块留置

A、应在常规留置的基础上至少增留一组同条件试块,试块的制作应在浇筑地点制作,同条件试块应与浇筑部位同条件养护。

B、检验抗冻所有试件,应与工程同条件养护28d,再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冻试验。

第五章冬期施工质量管理

1、明确各级施工管理人员的冬施岗位责任制,要做好冬施技术交底,确保每个工序按照规范和技术措施组织施工,指定专人作好记录,整理好施工技术档案。

2、冬施前对现场技术员、工长、材料员、试验员及主要工种的班组长、测温人员、焊工培训,掌握施工方法,质量标准,掌握必须的技术工作的操作要点。

3、在冬施过程中,各岗位管理人员分工如下:

项目经理——负责对整个冬施过程进行宏观总体控制

党支部书记——负责整个冬施过程中的后勤工作

项目副经理——负责对整个冬施过程进行总体生产安排、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安全控制

技术员——负责技术交底和现场技术指导

质检员——负责质量监督和验收

施工员——负责现场保温设施的管理、现场的冬施协调

安监员——负责现场安全监察

材料员——负责保温材料供应

实验员——负责试块留置、养护和测温

资料员——负责对测温记录的收集整理

4、冬施中,指定专人负责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及时传达气象信息,并逐日做好气象记录,并应有应付气温骤降的技术措施和物资准备。

5、应加强对冬施混凝土试块的管理,掌握混凝土工程的强度发展情况,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6、冬施使用的各类防冻剂要有产品合格证和进场复试报告、使用认证书,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