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环境保护备课.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6743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环境保护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五年级环境保护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五年级环境保护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五年级环境保护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五年级环境保护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环境保护备课.docx

《五年级环境保护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环境保护备课.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环境保护备课.docx

五年级环境保护备课

课题:

环境差异—枫叶红了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留心生活环境、关注自然变化、自主探究环境变化原因的良好生活习惯。

2、了解植物生长变化规律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3、初步学习不同的探究自然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植物生长变化规律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教学准备:

有关生活环境、自然变化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欣赏秋天迷人

2.谈话:

同学们通过观看各种图片,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板书课题:

环境差异—枫叶红了)

(二)学习新课

1.探究枫叶变红的原因。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枫叶为什么红了?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枫叶变红的原因进行大胆猜想、假设,然后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明确枫叶变红的原因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变色的因素是:

枫叶内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花青素等,入秋以后,枫叶内的花青素增多,而气温的下降又使叶绿素破坏消失,细胞叶酸性增强,因此绿叶变成了红叶。

变色的外部因素是气候条件,当气温迅速下降到一定程度,而且夜间温度比白天下降很多时,枫叶还没有凋落,而叶绿素已经大部分被破坏,同时昼夜温差的增大,也有助于与花青素的形成,因此叶子很快变红。

2.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

一是以“二十四节气歌”为切入点,介绍我国劳动人民对季节变化的规律的探究与研究,不仅展示了相关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二是背景图片显示了两句与节气有关的谚语,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天气,借鉴劳动人民的宝贵经验,知道日常生活与生产。

(三)巩固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枫叶变红的原因和产业与气候的关系。

小组讨论

教学反思:

课题:

大雁南飞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增强忧患意识,对环境的行为采取审慎的态度,重视维护不同物种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权利,关爱自然,尊重生命。

2、了解人类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减少乃至避免对环境造成的破环,知道本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动物大规模迁徙的原因,了解人类活动对他们产生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类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

教学准备:

调查了解一些动物迁徙的原因。

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谈一谈某些动物在秋天的异常举动,如大雁南飞、白鹭南迁、松鼠收藏松果、黑熊大量进食等,通过这些例子丰富学生的只是,加强他们对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认识。

1、提出探究主题:

通过了解几种典型的动物在特殊季节的迁徙的实例,提出“动物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园”的问题。

2、学生通过讨论,对比分析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可能有以下原因:

温度的原因食物的原因生活习性……

3、教师适时引导、归纳总结:

其实,它们都是为了积极的去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如大雁南飞是为了去温暖的南方寻求丰富的食物,可见,动物对环境变化是非常敏感的,某个地方的环境不适宜它们的生活了,他们就会选择逃避或小时。

二、启发学生思考:

为了保护动物,给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做?

三、讨论交流概括总结

保护环境不污染水源集中处理垃圾

不排放废气不伤害动物植树造林

不乱占用耕地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教学反思:

 

课题:

疯长的水葫芦

教学目标:

1、意识到生物入侵对生态平衡的破环作用,能防止生物入侵贡献自己的力量。

2、知道生物入侵的危害和治理生物入侵的方法。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到有关生物入侵的信息,并能分析当地生物入侵的情况。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和治理生物入侵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物入侵的资料

教学过程:

1、了解水葫芦:

展示水葫芦及水葫芦污染环境的图片,阅读水葫芦的相关资料。

让学生认清水葫芦的真实面貌

2、引发学生讨论:

水葫芦引入我国后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生物入侵”

3、什么是生物入侵:

学生汇报交流搜集到的“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通过展示生物入侵典型实例,提高学生对生物入侵概念的认识。

明确生物入侵的概念。

4、提出问题:

生物入侵有什么危害?

通过分组汇报交流的方式了解生物入侵的危害。

5、师生共同总结,可以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对生物的影响和对经济的影响方面说明。

6、探究“不速之客是怎么来的”

7、小组讨论:

如何清除这些不速之客。

教学反思:

 

课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教学目标:

1、意识到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有一定的以来,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

2、知道人们为适应自然环境采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

3、搜集不同地区的环境信息,了解人们的衣食住行因区域、文化不同而存在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

4、人们的衣食住行因区域、文化不同而存在的差异。

教学准备:

搜集北方和南方居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交流:

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

2、阅读教材的资料并讨论,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内涵。

3、小结:

我们不能只向大自然索取,还应当保护自然,回馈自然,要“养山吃山,养水吃水”。

二、讲授新课:

1、放眼祖国各地:

你去过那些城市,他们的地形、地貌有何显著特点。

2、讲授藏族、傣族等民族的服饰、饮食、民族节日、生活习惯等。

3、汇报交流:

衣食住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家乡资源大搜索

1、介绍旅游资源、土地资源,让学生广泛了解资源的含义,启发学生理解人们可以因地制宜求发展。

2、小组讨论:

我们家乡有哪些可利用的资源?

教学反思:

 

课题:

可怕的消失—消失的耕地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2、知道为了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质,必须做到的几方面。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教学准备:

有关土地的主要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介绍现有的土地资源,引起学生的重视。

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局世界第三位。

但由于人口增长,建设占用,自然和人为破坏,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最近几十年减少了一半,目前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

面对这越来越紧张的土地资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二、了解土壤的污染源。

1、在你生活着的周边环境里,土地受到了哪些污染?

2、学生举例说明。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

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物污染源。

4、这些污染又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生的呢?

(1)四人小组讨论。

(2)总结:

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水体污染型、固废污染型。

三、了解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

1、自学课文,思考:

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每种原因所引起的后果怎样?

2、反馈。

(1)农业污染:

在农业方面,什么污染最严重?

对我们人类有那些危害呢?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这种污染?

(2)按以上方法学习剩余的五种污染。

四、联系实际。

1、面对如此严重的土地污染,我们应怎么做呢?

2、学生各自讨论。

3、说说每个人不同的想法。

4、你觉得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也造成了土地的污染?

五、小结。

让我们行动起来,和侵占、破坏土地的行为作斗争,共建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教学反思:

课题:

可怕的消失—湖泊变小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当今面临的共同话题,树立节约用水的环保观念,并乐意宣传,明确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用水的生活小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淡水资源严重匮乏

教学准备:

一些缺水国家的用水情况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调节氛围。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导入学习。

1、从生活经验入手导入学习,谈谈淡水对生活的重要性。

2、了解地球上的淡水与海水的组成比例,初步认识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匮乏情况。

3、播放录像。

4、学生谈谈观看后的体会。

5、教师小节过渡,导入“游戏”。

三、切苹果,体验水资源的严重缺乏。

1、师导言:

把切苹果当成是我们地球上的淡水资源,那么人类资源实际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多少呢?

2、游戏:

第一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一半左右吗?

为什么?

(不是!

)第二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四分之一吗?

为什么?

(不是!

)第三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八分之一吗?

为什么?

(不是!

)第四次切苹果,你觉得应该是十六分之一吗?

为什么?

(不是!

)第五次切苹果,教师切下1/16苹果片上的苹果皮,然后沉重得告诉学生:

同学们,看吧,1/16苹果片上的这么一层薄薄的苹果皮,就相当于我们全球60多亿人口可以利用的总的淡水资源!

3、学生谈谈做了这个游戏之后的体验。

4、问题:

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

5、认识中国面临的严重缺水问题。

四、集体讨论:

水污染如何防治?

五、制定节水措施。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自己家庭实际出发想办法)

2、制定并汇报节水措施八、总结延伸1、总结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方法2、设计广告语,宣传防治水污染

3、演示广告语。

教学反思:

课题:

动物那里去了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善待动物。

2、能够自觉爱护动物,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由于人类的破坏,动物栖息的逐渐丧失,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由于人类的破坏,动物栖息的逐渐丧失

教学准备:

有关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生物的比例

教学过程:

一、了解我国的珍惜动物资源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我国珍惜动物的资料并记下珍稀动物的栖息地、目前的数量等情况。

2、出示自己搜集到的珍稀动物的资料、图片,让学生认识我国是世界上珍稀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激起学生的自豪感。

二、探究动物消失的原因

1、提出问题:

有很多的珍稀动物数量在不断的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小组讨论交流动物灭绝的原因,

3、出示资料: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功能性灭绝

4、师生总结:

知道珍稀动物灭绝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人为破坏。

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环境已迫在眉睫。

三、保护动物,从自身做起

1、提出问题:

怎样保护我们身边的动物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生小结:

保护动物,从自身做起。

教学反思:

 

课题:

星星不见了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应该防止光污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意识到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会影响人类的生活,甚至影响科技的发展。

2、认识光污染现象,知道夜空中看不见星星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光污染。

3、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有关光污染的资料,通过考察、体验活动感知光污染的危害。

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污染现象

教学过程:

一、了解星星不见了的原因

1、阅读资料:

星星不见了

2、发现星星不见了的原因:

受到了光污染

二、了解什么是光污染

1、提出问题:

夜晚,在城市的夜空因受光污染,几乎看不见星星了,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

2、光污染已经令全球五分之一的人看不见银河

三:

认识光污染及其危害

1、交流资料:

生活中,有哪些光污染现象?

2、补充资料:

因光污染造成的交通事故等事例

3、小结:

舞厅的眩光、霓虹灯、紫外线等都会造成光污染,给人们带来不适的感觉。

三、体验

1、提问:

在光线由暗突然变亮的情况下,眼睛有什么感觉?

2、谈感受,认识到光污染对眼睛的伤害

小结:

各种各样的光污染正在严重损害着人们的眼睛。

教学反思:

 

课题:

顽固垃圾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激发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决心,表达学生对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环境污染的情况、事例。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老师自由发挥)。

二、具体事例,初步认识。

师:

其实,在我们周围,破坏我们生存环境的远远不止是工厂的黑烟与汽车的尾气,还有很多。

活动前叫大家去调查过。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

三、分析事实,深化认识。

请同学们针对上面的现象,说说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

1、先说水源是怎样被污染的。

2、随意砍伐树木、开垦土地,也会危害我们人类,请举例说明砍伐树木造成的危害。

四、联系身边事实,加深学生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请同学们汇报自己所了解的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

五、师:

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环境污染的现象以及害处,从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是十分关心的。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怎样保护环境?

你能想出一些建议吗?

要求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

六、以后我们怎样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呢?

要求学生讨论后汇报。

七、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课题:

白色污染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白色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白色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白色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教学过程:

一、计算导入: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这个市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该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180000千克180吨月5400000千克5400吨年65700000千克657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某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为什么?

(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某市大大小小的27000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某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研究方案:

(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三、课堂小结

小结:

白色污染产生的原因:

塑料制品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大量使用,难以降解。

教学反思:

 

课题:

遗弃的电池

教学目标:

1、能够自觉避免一起废旧电池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认识到日常生活及常见技术产品对其环境的影响。

2、知道废旧电池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能随便丢弃。

3、能够通过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电池的使用与处理情况,能够通过搜集信息资料了解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教学重难点:

了解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教学准备:

调查身边的人们是如何处理废旧电池的?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家用电池情况调查表

1、分组统计调查表中的数据信息:

用电池的数量,每月使用电池总量,旧电池处理方式将统计结果进行汇报。

2、根据各个小组的数据作进一步的统计:

一个村庄一个月一共用掉多少节电池?

对废旧电池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3、根据统计情况进行小结

二、探讨减少废旧电池污染的方法

1、小组讨论:

哪些方法能有效减少废旧电池的污染。

2、小结方法:

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对旧电池回收再利用

3、教师补充资料,介绍方法。

4、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

三、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课题:

电子垃圾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城市废弃物的概念、来源、类别,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城市废弃物的同时,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途径。

对环境造成的几种不同的危害。

2、如何解决和处理这些城市废弃物。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城市的固体废弃物的了解,来具体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主动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阐述城市废弃物的概念,并联系实际举例。

二、城市废弃物的五大危害:

1、污染水体,使生命之源趋于枯竭;

2、污染空气,使生命要素受到损害;

3、污染土壤,使人类母亲的呼吸受到摧残;

4、侵占土地,是生活空间受到损失;

5、传播疾病,使人类健康受到侵犯。

三、解决和处理城市废弃物的具体方法途径:

1、堆积法;

2、填埋法;

3、焚烧法;

4、沼气发酵法。

四、总结:

复习本课所学,使学生再度认识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使学生争做热爱环境的良好小公民。

教学反思:

 

课题:

环保家电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不断提高对环境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形成正面的环境价值观。

2、认识环保家电,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技术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到使用绿色科技产品的重要性,能够用采访、调查等方式搜集到身边的环境信息,就环保家电的问题提出个人的简介。

教学重点:

1、了解到使用绿色科技产品的重要性

2、提高对环境问题复杂性的认识

教学准备:

搜集绿色电视、环保空调等家电产品的有关资料,搜集科技发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资料,调查生活中人们应用环保家电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不用洗衣粉也能洗干净衣服,你相信么?

交流资料:

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的产品功能与特点。

二、绿色家电大搜索。

1、利用资料:

了解环保电视有保护视力、降低能耗等方面的特点。

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绿色家电的资料

3、让学生对绿色家电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填写到教科书提供的绿色家电展示厅中。

三、新技术全接触

1、交流空调中采用的各种新技术

2、讨论这些新技术在那些方面进行了改进,为什么要加以改进。

3、交流自己家中使用的电器采用了那些新技术。

4、小结:

人们所开发的新产品越来越多的考虑其对环境得影响,不断运用新技术、趋利避害,提高家电产品的环保性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绿色延长线

1、调查洗涤用品中采用了那些环保技术,还存在那些污染环境的问题。

2、继续探究除了洗涤用品外,还有那些产品急需采用环保技术。

教学反思:

 

课题:

喝上“海泉水”喽

教学目标:

1、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珍惜水资源,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了解我国的淡水资源现状,知道海水淡化的方法和意义。

3、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环境信息,认识高科技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的淡水资源现状,知道海水淡化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海水淡化、淡水资源短缺的资料,调查周围人对“海泉水”的了解程度。

教学过程:

一、生活在线:

1、利用资料:

让学生初步了解“海泉水”

2、观察比较:

了解海泉水和普通纯净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提出问题:

海水如何变成“海泉水”?

为什么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种的饮用水,海要开发“海泉水”?

二、认识有限的淡水资源。

1、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交流感受。

2、讨论我国碳水资源的现状。

3、交流:

我们应当如何节约淡水资源?

如何开发淡水资源?

4、教师小结。

三、海水是怎样加工成淡水的?

放我们一起去考察。

1、查阅海水淡化的相关资料

2、交流常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

3、教师对难点进行讲解

四、绿色延长线

宣传开展保护水资源活动

教学反思:

 

课题:

耕海牧渔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树立要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一是。

2、了解“耕海牧渔”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3、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式搜集海洋环境信息,并对有关海洋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了解“耕海牧渔”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教学准备:

搜集耕海牧渔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生活在线:

1、利用资料:

让学生了解由于不科学养殖所导致的生态失衡。

2、实例分析:

长岛海产品养殖业带来的启示

二、海水养殖探秘

1、讨论:

理解“耕海牧渔”

2、利用资料:

了解我国的海水养殖产业发展情况。

3、交流:

“耕海牧渔”丰富了人们的菜篮子,大大满足了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

三、海水养殖带来的问题

1、交流:

由于不科学的养殖,对海洋造成污染,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案例。

2、小结:

如果过度开发、破坏海洋资源,不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四、环保在行动

1、小组讨论“合理养殖,保护海洋”的措施。

2、开展宣传活动

五、调查我们家乡水产养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教学反思:

 

课题:

家居新概念

教学目标:

1、意识到家居环境建设需要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树立与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知道健康、有益、低能耗和低污染是“绿色家居环境”新概念。

3、能够设计未来绿色家居,认识到环保节能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能够环绕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知道健康、有益、低能耗和低污染是“绿色家居环境”新概念

教学准备:

搜集绿色家居方面的资料,调查了解周围家居环境的状况。

教学过程:

一、生活在线:

1、讨论:

海水源空调在节能降耗方面的优势

2、了解环保节能技术在家居环境中的作用

3、交流:

还知道哪些新型环保家居产品?

二、追根求源

1、交流:

健康、有益、低能耗和低污染的居住环境的实例。

2、讨论:

“绿色家居”在能源技术、建筑材料、设施配套等方面所采用的高新技术。

3、教师小结:

“家居新概念”就是从居民切身利益出发,营造健康、有益、低能耗和低污染的居住环境。

三、走进奥运村

1、分析奥运村在能源、建筑、配套设施等方面特色。

2、交流:

针对北京奥运场所中高新技术的应用,学生谈谈切身感受。

3、教师小结:

奥运村应用了各种绿色建筑的高新技术,追求人文、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是21世纪新型住宅的典范。

奥运村的设计理念也将是今后家居发展的方向。

四、环保在行动

学生从空间、材料、应用、能源、配套设施等方面,想象设计未来的家居环境。

五、绿色延长线

1、小组讨论:

未来“绿色家居”创意设计评价标准。

2、展示评选:

最佳“绿色家居”创意设计作品。

教学反思:

 

课题:

追踪限塑令

教学目标:

1、从身边小事做起,做类白色生活的实践者,增强自觉参与改善环境行动的愿望。

2、了解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理解限塑令的重要性

3、运用调查、采访、网络等方式获取“限塑令”的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尝试解决简单的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塑料袋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理解限塑令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限塑令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追踪“限塑令”-调查采访塑料袋的使用情况

学生通过上网查阅限塑令的资料,认识到国家限塑令的实施使居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进一步了解现在人们的购物行为,利用可与时间到商场采访售货员和顾客,了解人们对限塑令的看法。

二、调查全接触-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1、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

学生通过观察《市北区新兴家乐福2008年2月-11月塑料袋输出数据统计表》,发现限塑令的实施后塑料袋用量明显减少,通过数字,学生认识到限塑令实施的必要性,从而告便人们使用塑料袋的习惯、增强了环保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