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管理自考商业伦理导论复习资料必过秘笈1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67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管理自考商业伦理导论复习资料必过秘笈1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商务管理自考商业伦理导论复习资料必过秘笈1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商务管理自考商业伦理导论复习资料必过秘笈1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商务管理自考商业伦理导论复习资料必过秘笈1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商务管理自考商业伦理导论复习资料必过秘笈1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务管理自考商业伦理导论复习资料必过秘笈1_精品文档.doc

《商务管理自考商业伦理导论复习资料必过秘笈1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务管理自考商业伦理导论复习资料必过秘笈1_精品文档.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务管理自考商业伦理导论复习资料必过秘笈1_精品文档.doc

南开教学中心:

学历教育(高自考,成人教育),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保过,会计证,导游,报关员,营养师,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

祝您学业、事业成功!

保证通过,022-6043470013302009202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1.伦理:

人与人、人与世界关系的事实和关系规律的事实,又是从这关系规律中引申出的法则、法理、道理及其“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

2.伦理的双层含义:

伦理是客观的社会关系事实;包含着应当怎样的客观要求和好坏、善恶、正邪的价值取向。

3.道德:

规律、法则、关系之理给人提出的心性、品行的规范要求;将这种规范要求内化于心、得道于己而形成的个人品性、品德。

4.伦理关系:

经过认得自觉意识和自我规定,体现了好坏善恶价值取向的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客观必然性关系。

简答:

1.伦理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与伦理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伦理是整体,道德是部分,道德是伦理发展中的一个环节:

(1)道德的根源深植于客观的伦理关系之中。

(2)道德是将客观存在的伦理的他律转化为个人或行为主体意志的自律。

(3)道德是调节伦理关系的方式、手段。

人们通常把两个概念混同使用,伦理学也用以表示道德哲学。

2.调节伦理关系的强制手段与非强制手段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

相互依赖,相互为用,相互区别。

(1)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为用,彼此强化对方的作用。

(2)二者相互区别。

从作用性质看:

法律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而道德没有。

从作用范围看:

法律范围比道德要窄。

从作用效果看:

法律比道德更快速、更高效,道德比法律更深刻、更持久。

(3)总之把二者摆在并重的位置上,对社会伦理关系调节最佳。

3.商业活动中的基本伦理矛盾

(1)自利与利他矛盾,解决根本出路社会公正。

(2)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终极目标的矛盾,解决关键处理好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总之,解决商业伦理基本矛盾的总方法和原则是:

兼顾、结合、最优化妥协。

选择:

1.伦理区别于其他社会关系的特殊性:

包含好坏、善恶的价值标准、包含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所应追求的总目的、最终价值目标。

2.伦理的本质和道德的根源:

揭示伦理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和顺序。

3.伦理的善:

人与人和谐相处、共同繁荣,人的各种潜质潜能全面发展。

4.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总目标。

5.商业伦理的研究对象:

商业活动中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及其规律、合理的商业伦理秩序。

6.伦理学分为:

理论伦理学、应用伦理学。

7.人的本性的三大维度:

物质性、社会性、精神性。

8.理论伦理学分为:

元伦理学、美德伦理学、规范伦理学。

9.商业伦理属应用伦理学-经济伦理的一个分支。

第二章交换关系中的伦理

名词解释:

1.商品:

用于交换并可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2.交换:

人们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相互提供劳动产品以满足各自需要的经济行为。

3.商品交换:

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规则,相互资源让渡产品使用价值所有权的经济行为。

4.商品经济:

生产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主要内容包括:

商品关系普遍化、经济活动市场化。

主要特点有:

等价交换经济、货币经济、当事人具有自由意志、以市场为中心、相互竞争。

5.市场经济:

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同属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指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和引导社会经济运行的经济形式。

6.自由:

是没有外在强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

意味着人们可以自由的进行选择,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意志,自主决定自己的思想和活动。

属于积极的自由。

7.平等:

是公正的根本原则。

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应该是无差异的,即完全平等;人人享有的非基本权利应该是不均等的,即比例平等。

8.所有权:

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所有物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是一种财产权,又称财产所有权。

9.公正:

给予每个人应得的利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平等对待,对不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区别对待。

公正也可以认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等利”、“等害”交换。

它的核心是合理均衡,即社会中人们一种不偏不倚的均衡关系,说到底就是社会成员之间权利义务的统一。

简答:

1.商业产生的原因?

(1)外部条件:

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

(2)内部条件:

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

2.交换伦理关系如何形成?

(1)交换本身包含商业伦理

(2)交换本身呼唤商业伦理

3.所有权与所有制的区别?

(1)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所有权是所有制经过法律法律调整的形式,属上层建筑。

(2)所有制存在于一切社会,所有权,是一种历史现象。

选择:

1.世界上第一个市场经济的国家是英国。

2.平等交换的先决条件:

产权关系独立化。

3.商品交换的伦理基础:

自由、平等、所有权。

4.公里的合理性与正当性表现在:

公平、公正。

5.等价交换的前提是:

所有者的平等。

6.所有权是商品交换的最根本基础。

7.公正原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分配性公正、补偿性公正、惩罚公正、制度公正、交换性公正。

8.所有权具有:

经济意义、法律意义、伦理意义。

9.三大事件:

新大陆发现、圈地运动、殖民贸易、商业战争和产业革命。

10.所有权实质:

劳动与所有权关系、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

11.人们的经济自由主要表现在:

财产权的自由支配权。

第三章契约关系中的伦理

名词解释:

1.契约:

交易当事人双方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事项的文书。

现代学术界认为契约就是合同。

2.合同:

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达一致的协议。

3.契约自由:

缔约自由;选择相对人的自由;确定契约内容的自由;选择契约方式的自由。

4.契约中的平等:

伦理中的机会平等,也叫程序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

5.契约中的自由:

形成契约关系的主体是自由的主体,只受法律和工序良俗的制约。

6.契约中的诚信: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以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

7.契约中的公平:

契约双方的利益要对等、平衡、等价有偿,一方取得另一方的利益必须付给对方相应的对价。

8.公序良俗:

公序即公共秩序,公家、社会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须的一般秩序。

良俗即善良风俗,是民间存在的约定俗称的一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

9.法律:

反映统治阶级的一直和利益,并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旨在维护统治秩序的特殊社会规范。

10.法律的创制方式:

法律的产生方式,有两种:

制定和认可。

11.习惯法.国家通过立法程序认可的习惯。

简答:

1.契约关系中的伦理属性?

(1)契约关系中主体地位是平等的

(2)契约关系的主题是自由的主体

(3)契约关系中的诚信(4)契约干系中的公平(5)契约关系中的合作

(6)契约关系中对公序良俗的维护

2.契约关系中的法律属性表现在?

(1)法律对它内涵的界定

(2)契约必须依法订立(3)契约关系是法律关系

(4)契约关系中受到侵害的利益会受到法律的救济

3.法律的本质、伦理意义?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3)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4)具有为社会共利益服务的作用

选择:

1.经济活动主体期望通过交换来实现盈利目的。

2.权利与义务的等量交换就是公正。

3.保护人们相互贡献与索取的根本手段是权利。

4.企业的全面履行和诚信履行的原则是建立在契约的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基础上的。

5.资本主义契约制度特点:

立法体系完备、奉行契约自由原则。

6.合同的法律特征:

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是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主体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是一种协议。

7.法律对伦理关系的维系与调节:

通过立法手段将重要的伦理关系确认为法律关系、并用法律来保护和调整这种关系;运用法律意识强化伦理关系。

第四章商业主体道德

名词解释:

1.主体道德的本质:

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一个人能够约束、克制、甚至牺牲私利、私欲,将其限制在正当的范围之内,以服从社会整体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他律要求,为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发展承当自己一份责任和义务。

简单说,主体对自己的禁忌,对他人的宽容,这就是德。

2.商业主体道德:

商业活动者在处理与所有者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时候,遵循一定的市场秩序规范和道德准则,对自己的商业行为进行自我约束。

3.品德:

是存在于每个人精神内部的东西,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状态或心理特征。

4.人格:

一个人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思想自我,是一个人长期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未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

5.自律:

主体根据可光必然的原则要求为自己确立行为准则,或自觉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

6.动机:

个体在行为前的意愿、欲望、意图、情感信念等的综合,是推动人采取行动的内在主观的动力,是指导行为的思想动因。

是行为的出发点,没有动机就不可能有结果。

7.效果:

一个人主观见之与客观的活动以及该行为产生的结果。

一般来讲,在伦理学上,当他与动机联系起来考察时他主要指由动机出发所达到的一种对他人对社会有益或有害的客观事实。

8.商业良心:

商人在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从善良愿意出发的诚信为心、童叟无期、满足需要、保障供给的欲求和自我评价,是集体意志向善的自我规定。

9.良心:

主体自身向善的欲求,是主体根据自己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对于自己行为善恶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是主体意志向善的内在自我规定。

简答:

1.个人品德的结构及相互作用?

(1)道德认识:

道德行为和品德的指导因素、首要环节。

(2)道德感情:

道德行为的动力,是品德的决定性因素。

(3)道德意志:

品德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品德的过程因素、最终环节。

2.良心与商业良心的内容?

(1)诚信

(2)先义后利、以义制利(3)互利互惠(4)贵和、宽容(5)仁爱

选择:

1.主体道德的本质:

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2.可以进行道德评价而有所谓的善恶人格,是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即品德。

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说明要进行道德实践。

4.市场秩序的要求和市场规则、商业规范等都是外部的他律。

5.推动人采取行动的内在主观动力是人的动机。

6.衡量行为善恶正邪的最终标准是目的与手段在道德上的统一。

7.良心是知、情、意几中因素的综合统一体。

8.诚信道德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最核心、最突出的地位。

9.一个人的人格有兴趣、气质、性格、能力、品德构成。

10.动机的含义包括:

他是推动人采取行动的内在主观动力;是人行为的思想动因;是知道和推动人们去行动的一种精神力量。

11.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目的决定手段;手段服务与目的;目的只决定手段,而不能证明手段正确;目的和手段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手段的善恶取决于、从属于目的的善恶。

12.培养品德:

提高道德意识;陶冶道德情感情操;锤炼道德意志。

第五章商业信用

名词解释:

1.信用:

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不同所有者之间商品和货币资金的借贷以及赊销预付等行为.区别于其他借贷行为的首要特征,是偿还性和支付利息;作为暂时让渡内容的是某商品或货币.

2.直接信用:

没有中间人参与,由借贷双方直接进行借贷的一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