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教案16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670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教案1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教案1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教案1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教案1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教案1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教案16页.docx

《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教案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教案16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教案16页.docx

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复习计划及教案16页

2019学年北师大版数学精品资料

北师版2014年秋()科期末复习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1.本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高。

数学课的形象、生动、有趣,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非常接近学生的生活,使他们很喜欢上数学课。

本班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喜欢游戏形式的学习活动。

在游戏中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真正学习到知识。

但是他们的创造能力是在最喜欢的实践活动中发展的。

一个小调查、一个模拟实践操作,他们学习可以说是不亦悦乎,好像每一根神经都被调动起来,创造也就不断出现。

记得在调查统计活动中,他们的记录方法不下10种,真让我惊叹不已。

2.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基本完成,有两、三个学生因智力问题、贪玩而使学习有较大的困难。

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讨厌单纯的练习。

二、复习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以及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8、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复习目的与要求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

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   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四、复习重难点

重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难点:

1、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2、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以及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3、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4、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复习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

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

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

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

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

如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小棒有多少根)等游戏,加深数感。

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

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对口令、开火车、玩数学扑克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1)编加法算式:

①其中一个加数必须是6;②其中一个加数必须是9。

 

(2)编减法算式:

①减数必须是5; ②减数必须是7。

 . 猜数:

()+6=15()里填几?

怎么想的?

 .游戏——玩扑克 .速算比赛:

(爬梯子、找朋友、对口令、开火车等,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 这些练习方式能促使全班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学得主动,使课堂练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练习时要注意三点:

(1)每项练习目的明确;

(2)内容安排有坡度,有层次;(3)训练方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灵活多样,又注重实效。

  3、复习时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复习时间的知识,掌握看整时和几时半以及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布置学生每天在家里看钟,玩钟,让学生的生活数学化。

统计家人喜欢吃的水果、蔬菜等,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还有分类、位置与顺序、认识物体这几个单元都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关联的,这样让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

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关注差生的学习,进行耐心的辅导。

六、复习时间安排

1、生活中的数、比较、加减法(1午) 

2、计算题训练(20以内的加减法)(1午)

3认识与分类(1午)

4、位置与顺序(1午)

 5、认识钟表(1午)

6、回顾、梳理、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1午)

7解决问题(1午)

 

北师版2014年秋()科期末复习教案

第1午:

复习内容

生活中的数、比较、加减法

(一)

复习目标

(1)强调数物体个数的方法:

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做记号、根据物体摆放的规律按群数数等。

(2)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顺序。

如:

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

(3)按顺序填数,按规律填数

(4)加深对0的理解:

在不同情境中,0的含义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和温度计上的“基准”0度。

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0的含义。

(5)重视比较方法的梳理:

一一对应比较

复习重、难点

重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做记号、根据物体摆放的规律按群数数等。

难点:

比较方法的梳理:

一一对应比较

复习准备

 

复习过程

个人增减

 

—、复习读数、写数。

 

1、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似内的数。

 (让学生顺着数,倒着数,还可以跳着数。

) 2、出示计数器。

 

 

(1)师: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

第2位是什么位?

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

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

 

 

(2)老师分别在计数器上拨14、18、5、15让学生读一读,再写出来。

 

二、复习比较大小和第几。

 

1、让学生给数字娃娃排队:

5、6、10、3、20、17,学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也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

 

2、在20以内的数字卡片中任意取两个数,让学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3、出示一幅小朋友排队的图,让学生观察图,说说谁第几,从左数第几位是谁。

 

三、复习数序和组成。

 1做课本第100页第2题。

 

 

(1)教师先让学生找出规律,然后填数,最后说说怎样想的。

  

(2)小结方法:

先要找出给你两个或几个数之间的排列顺序和规律,然后再填写,最后可以把填进去的数连起来轻声读一读。

 

2、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00页第3题,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老师可以补充:

6个一,1个十合起来是多少,由此提醒学生要看清题意。

有的是几个一放在前面,有的是几个十放在前面。

) 

四、复习加减法的意义。

 1、出示图。

 

师:

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怎样列式计算?

为什么用加法呢?

 引导学生说出:

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6+4=10。

 师:

这帽图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

4+6=10。

 

师:

在日常生活中,6+4=10这个算式还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例子,说说加法算式的其他内涵。

 

2、出示图。

 

(1)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3)集体交流反馈,并结合图意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含义。

 五、提高计算能力的训练。

 1、做课本101页第4题和第6题。

 

教学反思

 

第2午:

复习内容

计算题训练(20以内的加减法)

复习目标

1.应用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

2.加强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复习重、难点

利用学具摆一摆、捆一捆,加深对数位和数的组成的认识

注意强调计算为问题服务的意识,看清题上要求的是什么

复习准备

 

复习过程

个人增减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看看这几位同学在激烈的讨论什么呢?

我们也一起参加吧!

(课件出示:

教材第53页图一)

学生可能回答:

•他们在互相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他们在说自己满意的是什么。

师:

同学们还真学会了不少知识呢。

这说明你们在长大,这些成绩都是大家的成长足迹,只要我们每天都努力,相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探究新知:

1.提出的问题。

师:

同学们,虽然我们有些进步,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要记住“学无止境”,意思就是说学习是学不完的、是不能停止的。

想想还有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吗?

你有哪些疑问呢?

记录下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慢慢找答案。

师:

看看这些同学的疑问,你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

教材第53页图二)

•加法可以换成减法,减法也可以换成加法。

就像我左手伸出3个手指,右手伸出2个手指,一共是5个手指,写成算式是3+2=5,也可以写成2+3=.5;还是这5个手指,我收回右手的2个,就剩左手的3个,写成算式就是5--2=3,同样如果收回左手的3个,剩下右手的2个就是5--3—2。

成的师:

说得真好,知道加法和减法可以互换,还举出了实例,真棒!

举例子也是我们学习中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你也可以用事例证明你的说法是正确的。

来,接着说。

师:

这些问题如果现在你还没有找到答案,那就要努力学习,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一个一个攻破这些难题。

2.解决问题。

师:

不明白的问题先记录下来,日后逐渐解决。

师:

同学们真是长大了,知道自己的成功之处,更难能可贵的是发现了自己不懂的问题,确定了自己今后要努力学习攻克这些难题,加油哟。

三、我的成长足迹

回顾这一段时间里面的体会与收获:

 

四、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完成教材p55第8、10、11题

五、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第3午:

复习内容

分类、认识物体

复习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复习重、难点

重点: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难点: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复习准备

 

复习过程

个人增减

一、创设情境,体验分类多样性。

1.猜谜语。

四四方方一口箱,书本文具里面藏,每天上学离不了,它是我们的好伙伴。

2.对了,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带着书包来上学,陈老师想知道你们的书包都是谁整理的呀?

3.噢,除了一两个小朋友是爸爸妈妈帮助整理的以外,大部分小朋友都是自己整理的呀,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4.整理书包比赛。

(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

5.组织学生看书。

6.小结什么是分类,以及分类有什么好处。

二、分一分。

1.分人物头像。

(1)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边根据分的情况动手把黑板上的人物头像移动分类。

(2)分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

按男女分;按年龄分;按是否戴眼镜分;按是否扎辫子分;按领子形状分;按是否系红领巾分……

2.分动物。

(可以按生活环境、大小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