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中山附中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65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大中山附中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华南师大中山附中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华南师大中山附中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华南师大中山附中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华南师大中山附中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师大中山附中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_精品文档.doc

《华南师大中山附中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大中山附中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_精品文档.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南师大中山附中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_精品文档.doc

华南师大中山附中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华南师大中山附中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组

主持人:

邓江玲

一、指导思想

围绕中山市教育局精品课程建设的总目标,为了落实我校初中数学组“强队伍,精管理,优课堂,兴科研,重人文,铸品牌”内涵发展的新要求,通过“关键问题”的解决而带动相关问题的突破,以课程资源建设与优化课堂教学为重点,不断更新数学教育观念,创新校本教研方式,改良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

(一)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框架内,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找到“抓手”。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业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全面健康成长。

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和探究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二)充分发挥有效教学研究的引领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水平找到“支点”。

引领教师围绕课题学习、思考、实践,在科学观的引导下寻找有效的教学提问的方式方法,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

(三)着眼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壮大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培育名教师,打造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将教学推向科研的轨道,促进初中数学科组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品牌科组。

(四)开发与人教版配套的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课时,做到每课时有教学设计、学案,每课有课件,每课有配套的检测练习,每单元有教材分析与建议、水平测试题,错例分析、知识拓展等,不断丰富我校学科教学网络和中山市初中数学内网的内容,使之成为我校教师的教研平台与备课平台;同时发挥好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真正实现减负增效,为我校和中山市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可持续提高注入长效“动力”。

(五)探索总结我校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与规律,初步形成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群,做到不同课型有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包括整体论述、要领阐述、课例展示、点评提示等。

着眼于应用,着力于实效,形成研、训、用“三位一体”教改新机制,为数学科组的教师培训探索新“途径”。

三.研究内容

我组“精品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研究作为集教学观念、师资、资源、方法、技术、制度和效益于一身的系统工程。

主要包括教学观念更新、教师素质提高、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优化、信息技术整合、管理制度改革六方面的内容,其中研究重点是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优化。

一是教学观念更新,要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反思,逐步形成讲科学重实效,既符合时代潮流又不脱离教育实际,既与时俱进又相对稳定,既张扬个性又基本统一的课程教学观念,为精品课程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教师素质提高,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任务驱动,培养和造就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同时在他们的带动和帮助下,实现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建设起结构合理、德能兼备、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需要的、确保教学质量的教师队伍。

三是课程资源建设,在精心选择教材、精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处理教材、改编教材,制作精彩的多媒体课件,编制精当的辅导、训练的学案和检测材料。

四是教学方法优化,要构建以人为本,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学生思维,重在能力的培养,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构建灵活多元的教学方法群,通过要领阐释、课例演示、点评提示进行总结和交流,特别要注意探索教学形式和方法优化动态组合的策略,确立教学方法的优选程序。

五是信息技术整合,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要充分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相关课程资源上传校园网和中山市初中数学内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建立我校互动交流的信息平台。

六是管理制度改革,科组引用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承担精品课程建设,推进教学协作,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初中数学学习共同体。

上述六方面的内容并非平行、并列,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优化是两项主体——即课程资源库和教学方法群工程,教学观念更新与教师素质提高是渗透其中的观念与队伍两条暗线,信息技术整合与管理制度改革是支撑主体的技术和行政两座工作平台。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课题研究思路

§模块开发,分段组装;

§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共建共享,滚动研究

本课题研究以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优化为重点,带动教学观念、师资队伍、管理制度、信息技术整合等内容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是以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设计和研究适合本校学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完成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型;同时又以教学行为改革为切入点,以“学习-实践-反思-重构”为主线,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推进的工作原则,采用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并与反思性实践法和经验总结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不断改进、再次创新和推广。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课程教学与知识管理(KM:

KnowledgeManagement)的有关理论,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个案研究、作品分析等研究方法。

研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处理好学术性与行政性的关系。

精品课程建设成功的关键在学术水平,必须作扎扎实实的研究,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行政推进是相当重要的保障措施,但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2.注意处理好联动性与可控性的关系。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为了保证工作的可操作性,质量的可控性,必须进行合理的项目分解,明确在一定的时间内由一定的人员完成相对明确、可以检测评价的任务目标。

3.注意处理好示范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精品课程是示范性的课程,必须确保其各个方面和各种层次的示范性,从而发挥其辐射作用。

但同时要考虑到我组师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可分层次设计),提供多元的可供选择的示范性课程。

4.注意处理好本校开发与校际开放的关系。

必须从我校的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我校的课程与教学资源,以开放的态度进行研究,要有全市、全国视野乃至国际视野,要重视借外脑,重视权威专家的引领,重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5.注意处理好稳定性与发展性的关系。

既要注意精品课程建设的产品具有稳定性,能经受时间的检验;同时,要有发展的眼光,规划好不断提升的梯次。

6.注意处理好教研与科研的关系。

科研以教研为基础,教研由科研提升,努力实现教研科研一体化。

7.注意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

精品课程的资源必须具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发挥实际效益,但精品贵在精,不能迁就现有水平、照顾各方平衡,要宁缺勿滥,追求卓越。

五.主要措施

1.成立我校“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指导与评价。

组长:

杨希副组长:

邓江玲

组员:

陈春涛、周斌、周代平

2.成立我校“初中数学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组

组长:

邓江玲(主持人,负责1个子课题的研究和总课题的指导、协调工作)

副组长:

陈春涛(负责1个子课题的主持和总课题的信息技术指导)

行政负责人:

杨希(给课题组提供理论指导、协调工作)

组员:

邓江玲、赵志刚、孔凡忠、王耿章、周斌、陈春涛、周代平、谢荣华、凡海平、文甦明、邓仕清、易红、聂少林、杨丽、李艳、杨希、陈宝玲、曹朱林、吴光凯、陈晶、胡正霞、张传侠、彭嗣浪。

3.采用申报与指定等方法,确定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备课组、骨干教师,采取点面结合,重点突破,全员参与的形式开展研究活动。

4.认真落实常规教学,狠抓集体备课,发扬我组“推门听课,同伴互助”的优良传统,推动教师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科研工作。

5.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设计、课件、论文(教学反思)的评比和示范课的展示,评选出优秀作品。

6.成立我校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与考试研究小组,开展命题技术研究,负责课堂教学的评价、单元检测题的命制和竞赛培训题的命制指导等。

组长:

杨希副组长:

邓江玲

组员:

周代平、邓仕清、王耿章、聂少林、赵志刚、陈春涛、周斌、孔凡忠

7.做好我校初中数学网叶的建设

组长:

陈春涛副组长:

吴光凯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研究时间:

(2008年9月—2011年10月),共分四个阶段。

准备期(2008.9—2008.10),组建课题组,进行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为研究做好思想和物质的准备,制定详细的课题研究方案和进度计划。

试点期(2008.11—2009.7)各备课组、子课题组设计实施方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和内容,进行尝试和探索,形成经验。

展开期(2009.8—2010.12)全面展开课题研究,通过分步推进和逐年积累,构建精品课程的基本框架,力求在一些重点和难点上取得突破,初步形成特色和品牌。

总结期(2011.1—2011.10)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性评价,将研究成果积淀、转化为课程与教学研究与管理的常规,使精品课程建设成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础建设工程。

具体到每个精品课程建设,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设计:

明确观念,统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构建体系,通过构建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资源体系、方法体系、管理评价体系,形成相对清晰的设计思路。

2.组队:

以我校行政领导、科组长、备课组长为骨干队伍,组建我组精品课程研究队伍。

以领衔研究的骨干教师所在备课组为重点,实行全员参与。

3.培训:

对于课题主持人和行政管理人员,重点在开拓视野,把握学科课程与教学的前沿动态,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以及科组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对于骨干教师和子课题负责人,重点在学科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能力的深化,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和校本教研的组织与管理的研讨。

对于全体教师,重点在学科课程教学与研究以及教育科研的普及,同时发现好苗子,推广好经验。

特别要加强前两个层面的培训,提高培训的档次,因为没有精品的培训,就没有精品的课程。

4.具体操作:

依托信息网络的技术平台和教研网络的工作平台,具体开发和建设两大项目:

课程资源库,教学方法群。

要建立“中山华附初中数学网页”,设立精品课程的链接;要将教学评价、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教学竞赛等常规教研工作有机地整合进来,建立新的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教研机制。

5.运用反思:

为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必须一边开发建设,一边运用反思,在运用中反思培训和设计的缺失和偏差,及时补救、调整,从而保证操作的成效。

6、成果呈现形式;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及其他。

七.预期成果

序号

完成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2008、9——2009、12

精品课程资源库

课件、学案、试卷

陈春涛

2

2009、9——2010、12

精品课程方法群

论文

周斌

2

2011、1

——2011、10

精品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专著。

包括理论观念、管理制度与典型个案等

论文、专著

邓江玲

3

2011、8——2011、10

中山华附初中数学网页

网站

吴光凯

八.附试点期(2008.11—2009.7)各备课组、子课题组设计实施方案

1.《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

邓江玲

(一)课程内容

5.1相交线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3平行线的性质

5.4平移

(二)课程资源

(包括文字资料、图片、课件、练习题等)

1.案例设计

2.学案(分两个层次)

3.课件

4.单元检测题

(三)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步骤、资源运用、教学策略等)

教学理念:

1.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着眼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2.让学生体验成功,让教师获得成功。

3.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让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分平行班和奥数实验班两个层次)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邻补角、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