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辩证法 哲学断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511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启蒙辩证法 哲学断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启蒙辩证法 哲学断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启蒙辩证法 哲学断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启蒙辩证法 哲学断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启蒙辩证法 哲学断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启蒙辩证法 哲学断片.docx

《启蒙辩证法 哲学断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启蒙辩证法 哲学断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启蒙辩证法 哲学断片.docx

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

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

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新版序言(1969)

因为一种理论是要寻找时代的真谛,而不是把自己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与历史进程对立起来。

1

连进步也不放过的批判思想,今天要求支持所剩不多的自由,捍卫现实中的人道倾向,而不管它们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显得多么的苍白无力。

2

今天,更重要的事情是捍卫自由,传播自由,实现自由,而不是间接地促使世界走向宰制,2

意大利版前言(1962、1966)

这本书所探讨的是这样一个主题,即文化进步走向其对立面的各种趋势。

我们想根据20世纪30和40年代美国的社会现象来揭示这一主题。

前言(1944、1947)

思想如果存心想摆脱其批判环节而单纯服务于现存制度,那么,它就会在违背意志的情况下推动它所选择的积极因素向消极的破坏因素转化。

2

我们并不怀疑,社会中的自由与启蒙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但是,我们认为,我们同样也清楚地认识到,启蒙思想的概念本身已经包含着今天随处可见的倒退的萌芽。

3

今天,人性的堕落与社会的进步是联系在一起的。

经济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为世界变得更加公正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让机器和掌握机器的社会集团对其他人群享有绝对的支配权。

在经济权力部门面前,个人变得一钱不值。

社会对自然的暴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一方面,个体在他使用的机器面前消失不见了,另一方面,个体又从机器那里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随着财富的不断增加,大众变得更加易于支配和诱导。

社会下层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时候,付出的代价是社会地位的下降,这一点明显表现为精神不断媚俗化。

精神的真正功劳在于对物化的否定。

一旦精神变成了文化财富,被用于消费,精神就必定会走向消亡。

精确信息的泛滥,枯燥游戏的普及,在提高人的才智的同时,也使人变得更加愚蠢。

4

启蒙的概念

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

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

启蒙的纲领是要唤醒世界,祛除神话,并用知识替代幻想。

1

技术是知识的本质,它的目的不再是概念和图景,也不是偶然的认识,而是方法,对他人劳动的剥削以及资本。

2

人们从自然中想学到的就是如何利用自然,以便全面地统治自然和他者。

这就是其唯一的目的。

启蒙根本就不顾及自身,他抹除了其自我意识的一切痕迹。

这种唯一能够打破神话的思想最后把自己也给摧毁了。

2

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混乱不堪,它需要整体的解放。

动物的图腾、占卜的梦幻和绝对的理念之间已经没有什么明确界限。

在通往现代科学的道路上,人们放弃了任何对意义的探求。

他们用公式替代概念,用规则和概率替代原因和动机。

3

对启蒙运动而言,任何不符合算计与使用规则的东西都是值得怀疑的。

4

市民社会是由等级原则支配的。

它通过把不同的事物还原为抽象的量的方式使其具有了可比性。

对启蒙运动而言,不能被还原为数字的,或最终不能被还原为太一(Eine)的,都是幻象;近代实证主义则把这些东西划归文学虚构领域。

5

然而,被启蒙摧毁的神话,却是启蒙自身的产物。

5

造物主与秩序精神在统治自然的意义上是相似的,人类与上帝的近似之处体现在对生存的主权中,体现在君主的正言厉色中,也体现在命令中。

6

神话变成了启蒙,自然则变成了纯粹的客观性。

人类为其权力的膨胀付出了他们在行使权力过程中不断异化的代价。

启蒙对待万物,就像独裁对待人。

6-7

启蒙运动推翻神话想象依靠的是内在性原则,即把每一事件都解释为再现,这种原则实际上就是神话自身的原则。

9

启蒙消除了旧的不平等与不公正——即绝对的君王统治,但同时又在普遍的中介中,在所有存在与其它存在的关联中,使这种不平等常驻永存。

10

受到操纵的集体统一性就在于对每个个体的否定,因为个性正是对那种把所有个体统归于单一集体的社会的嘲讽。

10

每一种彻底粉碎自然奴役的尝试都只会在打破自然的过程中,更深地陷入到自然的束缚之中。

这就是欧洲文明的发展途径。

10

在辩证思维中,每一种事物都是其所是,同时又向非其所是转化。

这就是观念与事物相互分离的客观定义的原初形式。

12-13

每个生命都以死亡为代价,每种幸福都连带着不幸。

人与神都试图在其短暂一生中以另一种方式来评判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去盲目地听任命运的摆布,但现实最终战胜了他们。

13

艺术也在自我疏离真实存在的放逐中,具有了非真实性;它的实践者变成了巡游者,变成了今天在已确立的既成事实面前发觉自己居无定所的流浪者。

16

艺术作为一种总体性的表达,极力要求尊重绝对性,并由此而促使哲学承认艺术优先于概念知识。

16

问心有愧便是信仰的第二本性。

17

在启蒙世界里,神话已经世俗化了。

24

个人被贬低为习惯反映和实际所需的行为方式的聚集物。

泛灵论使对象精神化,而工业化却把人的灵魂物化了。

25

个人只是把自己设定为一个物,一种统计因素,或是一种成败。

他的标准就是自我持存,即是否成功地适应他职业的客观性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模式。

其他一切事情,不管是观念,还是罪行,都受到集体力量,受到从班级一直到工会这些集体力量的监控。

但是,连具有威慑性的集体也只有骗人的嘴脸,而它根子里却隐藏着把集体操控为权力工具的权力。

这种权力野蛮地把个体拼凑起来,全然不能体现出人的真正性质,就像价值全然不能体现出消费品的真正价值一样。

25

但是自我持存的过程越是受到资产阶级分工的影响,它越是迫使按照技术装置来塑造自己肉体和灵魂的个体产生自我异化。

26

少数统治阶层同他们的保护人一起,用满足人们的需要来决定人类整个生活的方法,维护着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

28

随着资产阶级商品经济的发展,神话昏暗的地平线被计算理性的阳光照亮了,而在这阴冷的光线背后,新的野蛮种子正在生根结果。

在强制统治下,人类劳动已经摆脱了神话;然而,也正是在这种强制统治下,人类劳动却又总是不断落入神话的魔力之中。

29

这是因为,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安逸,统治也以更为沉稳的压榨手段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同时也确定了人类的本能。

想象力萎缩了。

这一灾难不能只归于个人已经转变为机器控制的地方,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趋向总是相互交织在一起,最后导致的是对人的总体把握,这种落后的状态也并非是不真实的。

与此相反,对进步权力的适应既引起了权力的进步,又每每带来退化的结果,这种退化所展现的并不是进步的失败,而恰恰正是进步的成功。

势不可当的进步的厄运就是势不可当的退步。

32-33

社会的过度成熟,靠的就是被统治者的不成熟。

长期以来,生产系统一直规定身体是为社会机构、经济机构以及科学机构服务所造就的生产系统,这些机构越是复杂和精致,身体所能得到的经验便越是贫乏。

通过理性化的劳动方式,消除人的本质以及把人变成单纯的功能等做法从科学领域进入了经验世界。

33

思想是作为批判手段出现的。

在神话学通往逻辑主义的道路上,思想丧失了自我反思的要素,今天,尽管机器供养了人们,但它使人们变得软弱无力。

但是,正是在机器形式中,异化理性正在对社会——这个社会把作为物质和精神机制的固定思想模式同自由、生活和思维调和起来——发生着作用,并把社会本身当成思想的真正主体。

34

统治者们其实并不相信任何客观必然性,尽管他们有时靠着这种必然性来阐明他们的治国韬略。

他们宣称自己是世界历史的总设计师。

只有被统治者才接受发展具有毋庸置疑的必然性,这种发展在号称能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时候,却使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软弱无力。

35

随着支配自然的力量一步步地增长,制度支配人的权力也在同步增长。

36

思想用数学、机器和组织等物化形式对那些把它忘在脑后的人们实施了报复,放弃了思想,启蒙也就放弃了自我实现的可能。

38

世间的人们对其不断创造出来的现成事物的神话般地、科学般地尊重,最终变成了一个确凿的事实,一座坚实的城堡,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和城堡,革命的想象自惭形秽,认为自己不过是一种乌托邦,对待客观历史趋势,最终则是服服帖帖。

39

附论1:

奥德修斯或神话与启蒙

尼采清楚地认识到,启蒙当中既有自主精神的普遍运动(他觉得自己就是这种精神的执行官),也有破坏生命的“虚无主义”的力量,不过,在他的前法西斯主义追随者那里,却只剩下后一种因素,并被转换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了。

这种意识形态是对一种盲目生活的盲目颂扬,而这样的生活中不断重复的只有一种实践,那就是压制一切生命。

45

所有牺牲都不过是一种复辟,都受到了它形成于其中的现实历史情境的欺骗。

然而,对牺牲的崇高信仰,也许已经变成一种被压抑的模式了,根据这种模式,受奴役者不仅不断把别人强加的不公施加在自己身上,而且还为了忍受它们,不断施行着这些不公。

51-52

一旦人们不再意识到其本身就是自然,那么,他维持自身生命的所有目的,包括社会的进步、一切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增强,一句话,就是其自我意识本身就都变得毫无意义了,手段变成了目的,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54

在极权资本主义中,非理性主义满足需要的技术,采用了一种由支配决定的对象化形式,因而使得需要根本不可能得到满足,反而表现出了灭绝人类的倾向。

54

文明的历史就是牺牲内卷的历史,换言之,是放弃自己的历史。

任何放弃自己的人都灭绝了自己的生命,而不是重新返回到生命之中,更不用说去捍卫自己的生命了。

54

理性本身就是模仿:

即对死亡的模仿。

主观精神只有通过模仿呆板的自然,并使其自身非精神化,才能彻底消灭自然之灵,从而主宰非精神化的自然。

这样,模仿就变成了一种支配手段,人在人的面前也变成了拟人化的人。

56

欺骗就是理性的标志,在欺骗面前,理性则暴露出了它的局限性。

62

彻底的社会化意味着彻底的异化。

62

只有通过历史劳动,才能实现乌托邦;谁要是沉浸在极乐世界的幻想之中,谁就会在睡梦中丧失一切生命的力量。

63

语言是对意识,即思想本身的拙劣模仿,而思想不偏不倚的自主性,则必然包含着愚蠢(疯狂的愚蠢),一旦他以话语的形式进入到现实之中,就会像思维与实在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样,其实,对后者来说,前者只有在距离的意义上才具有优先地位。

69

在婚姻中,只有有了服从,才能谈得上和谐,就像是在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中一样,人道只有或惟有在被人性掩盖着的野蛮状态中才会繁荣起来。

76

附论2:

朱莉埃特或启蒙与道德

康德认为,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是指没有能力运用自己不经他人引导的知性”。

“不经他人引导的知性”,就是由理性引导的知性。

这不过意味着,它按照自身的一致性,把认识的个别材料构建成一种体系。

90

启蒙思想体系成为既可以把握事实又可以帮助个体最有效地支配自然的知识形式。

它的原则就是自我持存,不成熟性指的便是不具备维持自身生存的能力。

91-92

存在也能按照制造和管理的角度去理解。

任何事物,甚至人类个体,更不用说是动物,都可以转变成为可以重复和替代的过程,转变成为一种概念模式体系的单纯范例。

92

康德认为,道德力量同非道德力量一样,在科学理性面前只不过是中性的冲动行为和模式,如果它们不是为了那种潜在的可能性,而是为了与权力取得和解,它们就会转变为非道德力量。

启蒙用理论排除了差别,把情感看作“类似于直线、面积和体积的问题一样”。

极权制度则把它付诸了实践。

94-95

但是,极权制度却任凭计算原则畅行无阻,并且惟科学是从。

它的准则就是粗暴残酷的劳动效率。

95

启蒙精神只有在权威不具备足够的权力来暴施淫威且毫无收效的情况下,才与权威为敌。

96

理性是计算和筹划的工具。

它对于目的来说是中性的,它的要素是相互协调。

96

理性对立于一切非理性的原则,并成为启蒙与神话相互对立的真正基础。

98

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既成了理性的现实形式,又成了破坏这种理性的力量。

98

纯粹理性变成了非理性,变成了一种完美无缺却又虚幻无实的操作方式。

99

资产阶级用以攫取权力的工具,如能力的解放、普遍的自由、自决的权利,简言之,启蒙自身,一旦作为一种用于压迫的统治体系,就会反对资产阶级本身。

启蒙根据自己的原则并不阻拦最低限度的信仰,因为没有它,资产阶级世界也无法存在下去。

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