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483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6.docx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6.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6.docx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A】。

  A.责令其限期改正

  B.给予行政处分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对其处以罚款并责令改正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师法》的了解。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因此本题选A。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这说明学生具有【C】的权利。

  A.安全

  B.受教育

  C.受尊重

  D.生存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学生权利的了解。

  【名师详解】题干所述说明我国青少年儿童享有受尊重的权利,从法律关系的角度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因此本题选C。

  3.教师和学生在社会道德上是【D】的关系。

  A.上下级

  B.平等

  C.授受

  D.相互促进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名师详解】从社会学角度看,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师教会学生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从道德层面来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二者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因此本题选D。

  4.下列所述不符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是【D】。

  A.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教学计划

  B.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

  C.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教学宗旨

  D.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开展教学过程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认识。

  【名师详解】D项所述属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不符合当代学生观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因此本题选D。

  5.爱因斯坦说: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

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这句话说明【B】。

  A.学校要努力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学生

  B.君子不器

  C.学校教育应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为目标

  D.学校不用培养太多的专家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学校教育目标的认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名师详解】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是说学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为目标。

B项中的”君子不器”,是《论语?

为政》篇中的话,意思是,君子”为政”要成为真正的通才,而不是成为专才、专家。

此项所述与题干意思相符。

因此本题选B。

  6.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

  A.提高国民素质

  B.培养四有新人

  C.贯彻教育方针

  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素质教育的了解。

  【名师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了解。

所谓素质教育,即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因此本题选A。

  7.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B】。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经济处罚

  D.警告处分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师法》的认识。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本题选B。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学生观的范畴?

【D】

  A.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B.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C.教师要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要平等相处

  D.视学生为被动的客体、管辖的对象、装知识的容器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学生观的认识。

  【名师详解】现代学生观包括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师生之间的平等观三方面的内容。

题中D项所述属于传统教学观。

因此本题选D。

  9.教师工作的对象具有独特品质,充满生命活力,并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教师所传授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变革;教学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扮演【B】角色。

  A.传道者

  B.研究者

  C.示范者

  D.解惑者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角色的了解。

  【名师详解】由于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的性格特点是各异的,加之教学内容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态度和方式对待教学工作,而应以一种发展变化的眼光,研究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情境。

因此本题选B。

  10.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B】。

  A.直接开除

  B.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C.通知家长

  D.对其进行惩罚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义务教育法》的了解。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因此本题选B。

  11.人的造血器官是【B】。

  A.心脏

  B.骨髓

  C.脊髓

  D.大脑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与生物有关的科普常识。

  【名师详解】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位于身体的许多骨骼内,成年人的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红骨髓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各种白细胞。

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细胞能杀灭与抑制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等。

因此,骨髓不仅是造血器官,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因此本题选B。

  12.跟“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有关的人物是【B】。

  A.刘向

  B.吕不韦

  C.司马迁

  D.刘义庆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积累。

  【名师详解】”一字千金”通常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

典出《史记?

卷八五?

吕不韦列传》,吕不韦组织编纂完成《吕氏春秋》之后,将该书置于广场,宣布对著作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后用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

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

亦可以用以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

因此本题选B。

  13.雅克萨之战后,中俄双方签订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第一份条约【C】。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马关条约》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的了解。

  【名师详解】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国军队为收复领土雅克萨,对入侵的俄军进行了两次围歼战,这是中国对俄的第一次自卫反击战。

这次战役之后,清政府在做出很大让步的基础上,双方签订了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

这是清政府与西方国家之间签订的第一份条约。

因此本题选C。

  14.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考上者称为【D】,第三名叫做【】。

  A.进士榜眼

  B.贡士探花

  C.院士榜眼

  D.进士探花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知识的了解。

  【名师详解】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从下到上依次为院试,也叫童试,考上者称为”生员”,即秀才;乡试,也叫秋闱,生员才能参加,考上者称为”举人”;会试,又叫春闱,举人才能参加,考上者称为”贡士”;殿试,皇帝主考,贡士才能参加,考上者称为进士,前三名依次叫状元、榜眼、探花。

因此本题选D。

  15.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一个【A】的人。

  A.喜欢沉迷于过去,维护旧事物,反对新生事物

  B.见风使舵

  C.吝啬

  D.备受压迫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契诃夫重要作品的了解。

  【名师详解】别里科夫是契诃夫著名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人物,正如小说名一样,他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他思想守旧,老是赞扬过去的一些东西,而厌恶新生的事物,他是旧制度的维护者。

他的死,标志着新事物终将战胜旧事物。

  16.以下不属于老舍作品的是【B】。

  A.《茶馆》

  B.《日出》

  C.《骆驼祥子》

  D.《猫城记》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

  【名师详解】《日出》是曹禺的话剧。

《茶馆》是老舍创作的一部著名的话剧;《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小说;《猫城记》是老舍创作的科幻小说。

因此本题选B。

  17.晴朗的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是因为光的【A】。

  A.散射

  B.衍射

  C.反射

  D.折射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与物理有关的科普常识。

  【名师详解】地球表面包围着一层空气,空气中含有许多微小的尘埃、冰晶、水滴等。

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颜色组成的,当太阳光通过地球表面的那一层空气时,波长较长的红色光透射力最大(其次是橙、黄色光),它能透过大气中的微粒而射向地面;而波长较短的青、蓝、紫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散射开来,使天空呈现蓝色。

因此本题选A。

  18.古罗马诗人何瑞斯写道:

这个人很快乐也只有他能快乐,因为他能把今天,称之为自己的一天;他在今天里能感到安全,能够说:

不管明天会怎么糟,我已经过了今天。

人们也许总是幻想着天边一座奇妙的玫瑰园,却忘了欣赏放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人就是这样,人性真的很可怜,悲哀。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知道,作者的观点是【B】。

  A.人性的贪婪遮蔽了人们发现快乐的双眼

  B.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C.现实中的快乐比遥不可及的梦想更加可贵

  D.只有理解了快乐的真谛才能体会到今天的宝贵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与归纳概括能力。

  【名师详解】文段前一部分从正面指出,只有对今天知足的人才能感受到快乐。

后一部分从反面指出人们往往执著于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忽略了身边已经拥有的幸福,并且通过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态度的否定。

由此可以归纳出,作者的观点是告诫人们要珍惜现实中已经拥有的事物,这样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B选项正确。

”珍惜现有的”是作者的核心观点,”人性的贪婪”并不是作者强调的重点,A项排除。

文段并没有对现实与梦想进行比较,C项排除。

D项所述在文段中没有体现,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排除。

故本题选B。

  19.“八大山人”是指【D】。

  A.明代八位名士的合称,因性嗜自然,喜欢一起游山玩水,饮酒赋诗,被人合称为“八大山人”

  B.魏正始年间八位名士的合称,因性嗜自然,喜欢一起游山玩水,饮酒赋诗,被人合称为“八大山人”

  C.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八位风格相近的书画家的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D.明末清初画家朱耷的号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古代历史人物的了解。

  【名师详解】”八大山人”不是八个人,而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朱耷的号。

朱耷本为明朝宗室,明亡后削发为僧,善于绘画。

绘画以大笔水墨写意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

在创作上取法自然,笔墨简练,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

因此本题选D。

  20.“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顾城的【C】。

  A.《黑眼睛》

  B.《英子》

  C.《一代人》

  D.《自昼的月亮》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当代重要作家作品的了解。

  【名师详解】题干这句诗出自我国当代朦胧诗派诗人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