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4831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备考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备考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备考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备考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备考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备考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

《高考备考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备考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备考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

高考备考专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

反应2A(g)+B(g)

2C(g)

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N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3.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

2v正(NH3)=3v正(H2O)

4.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的△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5、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NO2(g)

O2(g)+2NO(g);ΔH>0,达到平稳。

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

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NO2的转化率

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

D、当X表示NO2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O2的物质的量

6、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O2

2SO2,达到平衡时,n(SO2):

n(O2):

n(SO3)=2:

3:

4。

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mol,n(SO3)=1.4mol,此时n(SO2)

A、0.4molB、0.6molC、0.8molD、1.2mol

7.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

H2+I2

2HI

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0mol·L-1时,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mol·L-1。

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变为0.20mol·L-1,则平衡时H2的浓度(mol·L-1)是

A.0.16B.0.08C.0.04D.0.02

8.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

2SO3(g)+O2(g)

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n(SO3)不改变的是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SO3(g)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SO3(g)

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O2(g)

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Ar(g)

9.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下列反应:

NO(g)+CO(g)

1/2N2(g)+CO2(g);△H=-373.2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8.(08四川)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H2(g)+I2(g)

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1>T2,ΔH>0B.T1>T2,ΔH<0

C.T1<T2,ΔH>0D.T1<T2,ΔH<0、

11、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2NO2(g)

N2O4(g)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B、增大C、减小D、无法判断

12、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1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1molD、均减少1mol

1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和2mol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

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A.2molC和2/3molBB.2molA、1molB和1molHe(不参加反应)

C.1molB和1molCD.2molA、3molB和3molC

14.右图是温度和压强对X+Y

2Z反应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

组别

c(HCl)(mol·L-1)

温度(℃)

状态

1

2.0

25

块状

2

2.5

30

块状

3

2.5

50

块状

4

2.5

30

粉末状

A.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X、Y、Z均为气态

C.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D.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H>0

15、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

△H>0,P2>P1B.反应Ⅱ:

△H>0,T1>T2

C.反应Ⅲ:

△H>0,T2>T1;或△H<0,T2<T1

D.反应Ⅳ:

△H<0,T2>T1

8.(08广东)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g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

a与b的关系是

A.a>bB.a=bC.a<bD.无法确定

21.(08上海)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试验组别可能是

A.4-3-2-1B.1-2-3-4C.3-4-2-1D.1-2-4-3

10.(08海南)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

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2Y

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

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33%B、40%C、50%D、65%

8.(08天津)对于平衡CO2(g)

CO2(aq);△H=-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

9.(08天津)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H3COOH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

c(H+)=c(OH-)+c(CH3COO-)

B.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

C.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19、恒温下,将amolN2与bmolH2的混合气体通入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

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t(N2)=13mol;nt(NH3)=6mol,计算a的值。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

计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3)原混合物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

n(始):

n(平)=。

(4)原混合气体中,a:

b=。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

α(H2)=。

(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

n(H2):

n(NH3)=。

(7)900K时,容器中存在的组分有___。

25..(08宁夏)已知可逆反应:

M(g)+N(g)

P(g)+Q(g),△H>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c(M)=1mol,L-1,c(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c(M)=1mol,L-1,

c(N)=2.4mol·L-1;达到平衡后,c(p)=2mol·L-1,a=;

(4)若T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

c(M)=1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

25.(08上海)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

2NO(g)+O2(g)

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⑴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已知:

K3000c>K3500c,则改反应是热反应。

⑵右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⑷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答案

16.

(1)0.013(2分

1

2

3

4

5

6

7

8

B

D

A

B

B

A

C

B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C

C

B

C

C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

0.008

0.007

0.007

0.007

(2)1.0催化剂(各1分,共2分)

(3)>>(各1分,共2分)

(4)由吸热温度升高时,平衡向右移动(各1分,共2分)

17.

(1)(1-a)

(2)3a(3)23-3a丁

若3a>1,B的物质的量小于2mol;若,B的物质的量等于2mol;

若3a<1,B的物质的量大于2mol

(4)(5)乙因为(5)小题中容器容积不变,而

(1)小题中容器的容积缩小,所以(5)小题的容器中的压力小于

(1)小题容器中的压力,有利于逆向反应,故反应达到平衡后a>b。

18、

(1)0.167mol/L·min

(2)①c

②f

(3)见右图

19.

(1)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知反应掉的N2和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设反应掉的N2的物质的量为χmol。

则χ∶6=1∶2解之χ=3α=13+3=16

(2)n(NH3)=8mol

(3)5∶4(4)2∶3(5)1∶2(6)3∶3∶2

20.

(1)Xe+3F2===XeF66

(2)>随着温度的升高,XeF6(g)⇌XeF4(g)+F2(g)平衡向右移动,根据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的原理,则该反应的ΔH>0。

(3)XeF6、XeF4、XeF2、Xe、F2

 

电化学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负极从外电路得电子

B.用电解法精练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C.用惰性电极电解100mL饱和食盐水,生成STP下H2112mL时,电解液的pH约为13

D.用铂电极电解NaOH稀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取pH=4的某电解质溶液1.00mL,用Pt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pH=1,且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该电解质溶液是

A.盐酸B.氯化钾C.硝酸银溶液D.硫酸铜溶液

3、两串联的电解池,甲池盛有CuSO4溶液,乙池盛有一定量的某硝酸盐的稀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当甲池电极质量增加1.6g时,乙池析出5.4g固体,则乙池的溶质可能是

A.AgNO3B.NaNO3C.Mg(NO3)2D.Al(NO3)3

4、能够使反应Cu+2H2O=Cu(OH)2↓+H2↑发生,且Cu(OH)2能在电极上析出的是

A.铜片作原电池的负极,碳棒作原电池的正极,氯化钠溶液作电解液

B.用铜片作阴极、阳极,电解硫酸钠的水溶液

C.用铜片作阴极、阳极,电解氢氧化钠的水溶液

D.用铜片作阴极、阳极,电解硫酸铜的水溶液

5、下列关于下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片为正极B.正极上有H2产生

C.电极总反应为:

2Al+2OH-+H2O=2AlO2-+2H2↑

D.当转移0.04mole-时,产生0.01molO2

6.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

7.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铜做电极的原电池中铜一定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纯铜作阳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8.金属有广泛的用途。

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

氧化性Fe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

Ni2++2e-=Ni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9..关于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溶液,溶液呈棕色

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D.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10.(08北京)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动员提供服务。

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

O3+2H2O+4e-=4OH-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O2=2H2O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1mol电子转移

11.若某电能和化学能的转化装置(电解或原电池)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u+2H+=Cu2++H2↑,则下列关于该装置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

B.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

C.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阳极

D.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不可能是盐酸

12.如图所示,将两烧杯用导线如图连接,Pt、Cu、Zn、C

分别为四电极,当闭合开关后,以下表示正确的是

A.铜为原电池负极

B.Cu极附近显碱性

C.极发生氧化

D.电子流向为C极流向Pt极

13.(08天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上都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

B.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阴阳两极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若有1lmol电子转移,则生成1molNaOH

D.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14.(08江苏)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

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Cd(OH)2+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

Ni(OH)2-e—+OH-==NiOOH+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15.向水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g+、Pb2+、Na+、SO42-、NO3-、Cl-,将该溶液倒入惰性材料作电极的电解槽中,通电片刻。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A.35.5:

108B.16:

207C.8:

1D.108:

35.5

16.,(08宁夏)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

和二氧化碳。

该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是

A.CH3OH(g)+O2(g)=H2O

(1)+CO2(g)+2H+(aq)+2e-B.O2(g)+4H+(aq)+4e-=2H2O

(1)

C.CH3OH(g)+H2O

(1)=CO2(g)+6H+(aq)+6e-D.O2(g)+2H2O

(1)+4e-=4OH-

17.(08海南)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s)+SO42—(aq)=PbSO4(s)+2e—

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

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s)+2e—=Pb(s)+SO42—(aq)

18.(08广东)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②正极反应为:

Ag++e-=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9.(08广东)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镶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20.(08广东)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

电池反应为:

FePO4+Li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含U导电固体为电解质。

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C.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减少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

FePO4+Li++e-=LiFePO4

21.(08重庆)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

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

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

23.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化的蓄电池,该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反应:

C6Li-xe-==C6Li1-x+xLi+(C6Li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复合材料)

正极反应:

Li1-xMO2+xLi++xe-==LiMO2(LiMO2表示含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锂离子电池充电时电池反应为C6Li+Li1-xMO2==LiMO2+C6Li1-x

B.电池反应中,锂、锌、银、铅各失去1mol电子,金属铅所消耗的质量最小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D.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为C6Li1-x+xLi++xe-==C6Li

22..(08上海)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圆为白色,外圆呈浅红色。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电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