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装说明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4735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1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安装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电梯安装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电梯安装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电梯安装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电梯安装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梯安装说明书.docx

《电梯安装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安装说明书.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梯安装说明书.docx

电梯安装说明书

 

 

电梯安装说明书

ElevatorInstallationManual

 

说明

本安装说明书适用于电力拖动,曳引驱动,额定载重量3000Kg以下,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各类电梯的安装。

电梯安装标准按额定速度分为三类:

A类电梯:

电梯的额定速度为>2.0m/s~2.5m/s(简称高速梯)

B类电梯:

电梯的额定速度为1.0m/s~2.0m/s(简称中速梯)

C类电梯:

电梯的额定速度为<1.0m/s(简称低速梯)

注:

随着技术进步,内容如有改动,恕不另行通知。

 

目录

第一章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

第二章缓冲器底座的安装…………………………………………………5

第三章导轨支架及导轨的安装……………………………………………5

第四章曳引机承重梁的安装………………………………………………9

第五章轿厢架、轿厢安全钳及导靴的安装………………………………10

第六章门动系统的安装……………………………………………………12

第七章曳引机支架、减震器装置、曳引机、导向轮的安装……………17

第八章缓冲器的安装………………………………………………………20

第九章对重装置的安装……………………………………………………21

第十章钢丝绳锥套和曳引绳的安装………………………………………21

第十一章限速器装置的安装…………………………………………………27

第十二章补偿链的安装………………………………………………………28

第十三章平层装置、极限、限位、强换开关的安装、调整………………28

第十四章电梯层门、指示器和召唤箱的安装………………………………29

第十五章机房电器装置的安装………………………………………………34

第十六章随行电缆的安装……………………………………………………35

第十七章配线、接地线及绝缘………………………………………………36

第十八章电梯调试……………………………………………………………37

第一章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1安装队伍的组成

1.1.1根据电梯的种类、技术要求、规格参数、层站数和安装设备自动化程度等因素来确定所需劳动力及技术工人。

1.1.2所有安装人员必须持有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培训考核并取得电梯安装特种作业证。

1.1.3电梯安装负责人必须向安装成员介绍有关电梯井道、机房、库房、电梯安装材料、堆货场地、施工现场、施工办公室、电话、厕所、电源、灭火器、火警、警报处、医疗站、附近医院及工作周期等事项的介绍,并应进行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

并且作好记录。

1.1.4安装人员应熟知电梯安装、验收的国家标准,地方法规、企业产品标准,熟悉所装电梯的土建资料、电梯部件及整机安装图、安装说明书、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电气控制原理图、电气接线图、结构、控制方式等,并作出具体的进度计划和安装工艺。

1.1.5安装人员必须遵守电梯安装安全操作规程及各项安全作业守则,工作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及工具带。

在有关部位设置警示灯或警示标志。

井道内避免上、下同时作业、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时,必须二人以上进行。

当进行电焊或气割工作时,应提前与业主防火部门取得联系,申请动火证,操作者须持有操作证方可动火,动火必须有监护人并配备灭火器。

并有〈〈禁止吸烟〉〉标志、消防措施和灭火工具。

氧气瓶和乙炔瓶存放距离不小于7米,且远离火源至少10米。

1.1.6施工现场的检查

施工现场通道是否畅通,是否需要清除积水,是否需要设栏杆,是否需要复盖孔洞。

仓库是否干燥,应可以上锁,并有固定照明设施,地板表面上的照明度应不小于200LX。

堆放较大电梯零部件的堆货场地应有防雨措施。

井道、机房是否符合电梯安装规程中各项规定。

机房内不应堆放与电梯无关设备,并不可以当通道使用。

井道的封闭是否满足要求等等。

还应检查井道、机房等的照明。

电梯井道作业灯应使用带防罩的且电源电压低于36V的电灯照明,照明灯的数量依据井道机房土建图查对,每台电梯应单独供电,在井道入口处设电源开关。

1.1.7与工地方面的协调

安装电梯负责人应与使用单位协调一定的起重工、脚手架工、木工、泥石工等,根据安装进度的需要进行协助。

1.2电梯井道的测量

电梯井道测量是安装之前对电梯土建布置图尺寸的复核。

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井道内的净平面尺寸、垂直度、井道预留孔、预埋件位置、底坑深度、顶层高度、提升高度和机房的相关尺寸、土建布局等。

根据GB/T7025.1-1997中第1.1条规定的电梯井道水平尺寸是用铅锤测定的最小净空尺寸,允许偏差为:

当高度≤30M时,0--+25MM

当高度≤60M时,0—35MM

当高度≤90M时,0—50MM

如发现不符,应通知使用单位予以修正。

对于高层建筑,拟有以下步骤进行井道测量:

(1)井道样板上标出导轨中心和轿厢中心线,尺寸应按土建图纸中的规定,并考虑抹灰层厚度而定;

(2)应预先标好固定铅垂线的位置。

如图1-1所示,在图中两点处放铅垂线坠入井道,使之离井道底部约100mm;

(3)绘制如表1-1所示的测量记录表格,按图1-2所示尺寸,测量每一层楼的井道尺寸,填入表格中,并在最小的尺寸下划一道直线;

(4)确定个别尺寸的偏差,按最佳方案重新确定固定铅垂线位置。

表1-1井道测量记录表

楼层

A

B

C

D

E

F

E1

F1

G

H

M

备注

1

2

3

4

 

1.3电梯设备的开箱验收

安装前会同用户及制造单位的代表一起开箱查看,对照装箱单逐一检查零部件的数量及随机文件是否齐全、正确。

发现有欠缺,应书面通知制造单位限期补齐。

并有开箱记录,由三方代表当场签字、确认。

并确定对缺损件的补齐期限。

1.4架设井道脚手架

脚手架搭设前应先清理底坑、机房及隔音层、厅门口边杂物,脚手架的材料应根据井道脚手架图纸的规定,采用金属管和管卡制成,也可用毛竹或杉木捆扎而成。

具备安全可靠、稳定性好、攀登容易,同时要有防火措施。

根据电梯轿厢大小及对重位置确定脚手架的型式,图1-3a、1-3b是不同对重位置搭设的脚手架形式。

为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每层有一根杆顶墙(避开门口)。

脚手架承载负荷不得小于2500N/m3。

用木板做隔离层时,木板厚度应大于50mm,其长度根据井道内净尺寸而定。

通常以伸出两边横杆各50至100mm为宜。

每层隔离层木板的排列依次交错叠放。

在不影响放线的情况下,板与板之间应尽可能密布,以防踏空或工具坠落。

图1-3a和1-3b所注尺寸均为最小值。

脚手架架设完毕后,安装负责人应检查是否符合安全和使用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架设,直到符合要求才能使用。

脚手架横梁的布置:

脚手架上横梁的高度(即间距)应小于1200mm为宜,同时当遇到井道门口的时候应架设成如下图1-4所示的型式。

1.5井道照明的安装

1.5.1灯用木螺丝固定牢固,灯距井道顶和底为0.5M,中间间距为7M。

1.5.2如用电缆线,固定间距不大于0.5M,如用线管,可适当放大。

1.5.3线管直径的确定;线管内导线总面积不大于管内净面积的40%。

1.5.4导线切面积的大小应根据负载大小来确定。

1.6样板架制作及放线

放样板是电梯安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电梯由上而下挂各种安装铅垂线的依据和出发点,因此制作的样板架必须结构牢固、尺寸正确。

制作样板前应实测导轨高度、垫片厚度、上下梁、轿底、对重、主机尺寸是否和图纸相符,不符应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厂家。

1.6.1准备材料

制作样板的材料应选用不易变形并经烘干处理的木板制成,木板宽度大于120mm,厚度大于16mm,每台电梯至少制两付样板架,井道高度超过20m应增加一个。

样板托梁选用二根截面积大于0.1m×0.1m的方木。

悬挂铅垂线选用0.17~0.91mm镀锌铅丝。

铅锥选用重量为5Kg。

对于提升高度较大的电梯,悬挂铅丝直径为1.0mm。

铅锥重量适当增大。

1.6.2制作样板架

图1-5是两种样板架平面示意图,为便于安装,应清晰标出轿厢导轨中心线,对重导轨中心线、轿厢中心线、门中心线、层门和轿门的净宽。

各线位置尺寸偏差不大于±1.5mm。

1.6.3样板架安装

样板架安置时,先距井道顶下1m处的井道墙上,在同一标高处凿出四个0.15m×0.15m深0.2m的孔洞,然后将两根样板托架装入已凿好的井道墙的孔中,或在墙上固定好自制的角钢(放样板用的工具),然后将托木装于角钢上,校正水平并将托架固定定位。

样板架的水平度应不超过5mm。

下样板的固定方式与顶部样板架基本相同,装在距底坑0.8~1m左右处,固定方式用楔块与木柱结合起来定位固定,如图1-6。

1.6.4校正样板架

a.样板架的水平度不应超过5mm;`

b.样板架与井道实际净空间允许误差为1mm;

c.上样板架与下样板架间垂线间距允许误差不超过1mm。

1.6.5放线

在上样板架上将0.71~0.91mm(20~22号)钢丝用铁钉固牢,依照上样板架上的标点放下轿厢、对重中心线,层门中心和净宽度线,导轨架位置线等10根线,如图1-6。

铅垂线的位置偏差不超过0.3mm。

铅线下端用线坠将钢丝坠直,向下放至距底坑地面300mm处,为防止线坠摆动,将线坠放入装有粘性油的容器中定位然后把线固定于下样板上。

1.6.6井道施工基准线确定

a.必须准确地取得建筑设计所给予的基准线;书面型式并且有甲方签字的;

b.数台电梯之基准线偏差不能超过±0.5mm;多台电梯的前后一致,左右与结构线一致。

c.基准线还需考虑其他公司工作之方便。

 

第二章缓冲器底座的安装

缓冲器底座是导轨、缓冲器的安装基准,因此应严格根据土建图井道平面图布置底座高低及左右前后位置。

按土建图浇注水泥台阶。

此台阶高度应等于底坑实际深度减缓冲器高度减200MM—350MM再减轿地坎到下梁底面距离。

并保证底座中心与轿厢导轨中心(对重导轨中心)前后、左右偏差不大于±10mm。

底座用水平尺校平。

 

第三章导轨支架及导轨的安装

导轨与导轨支架安装是整个电梯安装中的重要环节,安装上的误差必将造成轿厢运行中的噪声、冲击、振动超标。

3.1导轨支架的安装

3.1.1导轨支架与井道墙的固定方法有:

a.穿墙螺栓固定法

当井道墙为砖墙结构时,可用冲击钻在井道壁上钻出穿墙螺栓通过所需要的孔,用螺栓穿过通孔将支架固定。

固定时在井道壁背面放置一块厚钢板片或入墙螺栓与墙结构焊接。

b.预埋钢板焊接固定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混凝土井道墙。

在土建时按要求预埋入带有钢筋弯脚的钢板安装时将导轨支架焊接在钢板上即可。

c.膨胀螺栓固定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混凝土井道墙。

安装时用冲击钻在井道墙上钻一个与膨胀螺栓规格相匹配的孔,装入专用的膨胀螺栓,再固定导轨支架。

d.化学粘着锚栓固定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砖混结构井道。

安装时用钻孔机钻孔,清出孔中灰尘,再填入化学粘着剂,植入连接螺栓,待粘合剂固化后就可以固定导轨支架。

e.预埋法

土建时井道应预留孔,或安装时凿孔,然后将预埋地脚螺栓或地脚件按要求位置固定好,用较高标号的混凝土浇灌牢固。

(水泥标号不小于400#)

3.1.2上述各种方法都应保证:

a.每根导轨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不大于2.5m。

b.导轨支架水平度不大于1.5%,安装导轨之垂直面与铅垂线平行。

c.焊接式固定支架,其焊接接缝是连续的,并应双面焊牢。

d.入墙膨胀螺栓的入墙深度以85mm~90mm为佳。

e.入墙地脚螺栓之埋入孔不应小于127×127×127mm3,埋入深度不应小于120mm。

f.导轨支架的导轨安装面与导轨底面间应有2~3mm导轨垫的间隙。

g.导轨撑架与井道壁间的垫片厚度不大于5mm。

单侧使用不超过10mm。

3.2导轨的安装

安装导轨前可以拆除轿厢、对重导轨架导轨固定孔中心垂线。

在样板上,按导轨中心顶面高出Xmm处放下一根铅垂线,在导轨侧工作面高出YMM处也放下一根铅垂线,并在中间、底坑样板架上准确的定位稳固,如图3-1所示,校正导轨时亦以此铅垂线为准。

导轨在组装前应检查每一根导轨,由于中途运输或特殊情况影响导轨的不直度,在每1m长度上允差0.15mm,在导轨全长(5m)上允差0.6mm。

且导轨工作面不得有碰伤、划伤、损坏接头等现象。

安装前应清洗导轨工作表面及两端榫头。

导轨安装时,先在井道的顶部或中间部位稳定一滑轮,滑轮中穿一长度和强度足够的尼龙绳或麻绳,以作为起吊导轨之用。

也可用卷扬机拉导轨。

然后自下而上将导轨一根一根的竖起来,用压导板将导轨固定在导轨支撑架的托板上,并用导轨连接板将上、下两根导轨连接在一起。

同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a.同属于轿厢或对重的两根导轨的接头处不应在同一水平面内。

b.最先竖的第一根导轨下面应放一集油盘。

c.竖导轨时应防止碰伤凹凸榫头,最好是凸榫头向下,凹榫头向上,上下对准后再将上导轨完全放到导轨的顶面上用连接板和紧固件将两根导轨连接在一起。

d.拉导轨时井道内此导轨下方不允许有人。

3.3导轨校正

3.3.1在顶部样板上导轨顶面侧面处各放下一根铅垂线并在底坑中准确地稳固在下样板上(如图3-1),然后利用钢板尺,自上而下地校正导轨的平行度、垂直度和导轨面距。

如图3-2所示制作校导尺。

也可以用1MM直径细线拉直紧贴于两列导轨同侧工作面上且同时用两块300MM钢尺侧边紧贴于此导轨侧面,此时看钢尺侧边与细线的偏差应小于1MM,用此方法校正导轨平行度。

校正时,松开被校导轨的压导板,调整导轨垫片,用木锤头打击导轨底板而不能打击工作面,直至调整合格。

若导轨与集油盘间有隙,应用垫片垫平。

3.3.2当用校导尺对导轨调整合格后,将螺栓拧紧并用卷尺复查导轨距、导轨腰对角线,用细线及钢板尺复查导轨的平面度。

3.3.3导轨安装好后应有检查记录且有检验员签字确认,并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两列导轨顶面的距离偏差在整个高度上满足表3-1的要求。

b.每列导轨工作面(包括侧面和顶面)对安装基准线每5m的偏差均应不大于下列数值,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为0.6mm,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为1.0mm。

c.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且局部缝隙x不大于0.5mm,见图3-3所示。

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接头处缝隙不得大于1mm,工作面接头处缝隙不得大于1mm。

工作面接头处台阶y应不大于0.15mm。

如超差亦应校正。

见图示3-4所示。

表3-1

电梯类别

A

B、C

导轨用途

轿厢导轨

对重导轨

轿厢导轨

对重导轨

偏差不应超过

+10

+20

+20

+30

d.导轨接头处台阶y不大于0.03mm,若超过应修平,修光长度见表3-2。

修光后的凸出量不超过0.02mm。

表3-2

电梯类别

A

B、C

修光长度(mm)

300

200

e.导轨连接处平面的平面度,可用500mm钢尺靠在导轨表面用塞尺检查a.b.c.d处均不大于表3-3的规定,见图3-5所示。

表3-3

导轨连接

a

b

c

d

不大于(mm)

0.15

0.05

0.15

0.05

f.导轨两对角线偏差全长|N1-N2|≤3mm;腰偏差全长|μ1-μ2|≤3mm,如图3-6所示。

g.两导轨同侧工作面平面度偏差全长Z≤3mm,且Z值整个导轨在同一面测量,如图3-7所示。

h.导轨应用压导板、螺栓、螺母、垫圈固定在导轨架上,不可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法固定导轨。

j.当电梯撞顶、蹲底时,各导靴均不应越出导轨。

图3-6

3.3.4导轨防锈油的去除

3.3.4.1防锈油的去除剂为矿质松节油或一般煤油,使用松节油时注意防火。

严禁使用汽油、氯化物类溶剂。

3.3.4.2防锈油的去除时间为电梯开始低速动转前。

3.3.4.3防锈油的去除方法为用棉纱擦拭。

3.3.4.4导轨校完后须把调节支架的连接部位点焊牢固,防止以后松动。

 

第四章曳引机承重梁的安装

承重梁的规格、安装尺寸请阅读电梯机房平面图,并满足下述要求:

4.1承重梁埋入墙内的支承长度应超过墙厚中心20mm,且不小于75mm。

4.2承重梁上平面所有方向的水平度不大于0.5/1000,如图4-1所示。

4.3相邻二梁的水平误差不超过1.0mm。

如图4-2所示。

4.4绳尾板槽钢要看加强钢板和称重传感器及钢板应在上面。

 

第五章轿厢架、轿厢、安全钳及导靴的安装

5.1装前的准备工作

5.1.1轿厢架、轿厢的安装一般是在井道内行程的最高层安装,故安装前先将该层门口的脚手架拆除,在层门地坎对面的墙上平行地凿两个250mm×250mm的孔,或在此用A16MM膨胀螺栓固定两900MM角钢,宽与门口宽度相等。

将两根梁上平面校水平,并将其两端紧固,如图5-1。

5.1.2在井道顶,通过曳引绳孔,在承重梁上,装起重用的吊链,如图5-2所示。

 

5.2安装顺序

所有部件安装参阅部件安装图轿厢组装部份。

5.2.1将轿厢架下梁或轿底架放于支承木梁或钢梁上,并装上导靴。

若下梁上有轮子也同时装上,并且保证其垂直度和平行度。

校正水平,使导靴与导轨顶面和侧面两端两侧间隙一致,然后将轿厢底吊装到轿架下梁或轿底架上,并在支承梁与底盘型钢间垫好,使轿厢底盘平面保持水平,如图5-3所示。

水平度不超过3/1000。

5.2.2将轿厢架两侧立梁吊起,与下梁或轿底架安装牢固,保证立梁垂直。

5.2.3将井道顶的吊链吊起轿架上梁,与两端立梁用紧固件连接牢固并重新校正立梁,不应有扭弯力矩,并装上导靴,保证导靴与导轨顶面、侧面间隙相同,再安装轿厢斜拉杆,并调整拉条使导靴吻合良好,不得有偏斜、切割导轨现象。

若有轿顶轮此时把轮子及附件装上且保证轮子的垂直度和平行度。

5.2.4装上安全钳拉杆,调整安全钳动作开关,调整拉杆螺母,使安全钳楔块与导轨侧面间隙保持一致,误差不超过1mm。

5.2.5先将轿厢顶悬挂在上梁下边,把四周轿厢壁组装成单扇后与轿厢顶和轿厢底按安装图固定好,用铅垂线靠尺校正垂直,如图5-4,保证同一平面的轿壁在同一垂直平面内,误差a不超过0.5mm。

如图5-5所示,最后在轿顶上安装好轿厢限位装置,保证胶垫紧靠立梁。

注:

以下工作可安排稍后安装。

5.2.6将限位开关碰铁、轿顶防护栏杆、导轨润滑装置、停电应急装置、轿顶检修箱等部件分别装好。

5.2.7将电缆架、称重装置等元件依次装好。

5.2.8将照明装置、扶手、吊顶、操纵箱、电话装好。

5.2.9将各电器元件的进出线按接线图和轿顶接线箱端子连接。

5.3安装时应达到的要求:

5.3.1对于轿架上梁上有反绳轮的,其反绳轮铅垂度不大于1.0mm。

两轮槽中心偏差不超过0.5mm。

5.3.2轿厢底盘平面的水平度不应超过3/1000。

5.3.3轿厢架立梁在整个高度上垂直度不应超过1.5mm。

5.3.4轿底下之避震胶垫,其水平误差不超过1mm。

若超差可用垫片调整。

5.3.5轿门地坎的水平度不大于2/1000m。

5.3.5限位开关碰铁铅垂度不大于3mm。

第六章门动系统的安装

6.1双折轿厢门门机的安装:

参阅电梯部件安装图双折门门动系统组件部分。

横梁安装臂安装:

按图6-1在轿厢直梁上安装横梁安装臂,连接好斜拉杆临时紧固,待门机调整完毕再拧紧螺母;将开门机在A孔位置与横梁安装臂安装好。

 

图6-1

6.1.2开门机安装:

按图6-1通过横梁安装臂腰孔调节开门机前后距离,使图6-2中导轨和轿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保证55±1mm和94±1㎜,高度方向和地坎保证HH+90±1mm。

上述尺寸须在开门机两侧同时符合。

层门导轨和地坎高度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尺寸如图6-2所示。

尺寸以现场货箱内部件图为准。

图6-2

6.1.3轿门板安装:

按图6-3用小封包中M10螺栓组件把门板吊装好,若门板倾斜可在门板和挂板之间增减垫片直至调整门垂直。

门板倾斜度及中缝间隙保证在2mm以内。

按图6-4安装门滑块,门滑块和门板之间加适量垫片,调整垫片厚度保证快门和慢门平行。

调整后保证快门和轿门地坎前端距离为24mm,快慢门之间间隙为4±1mm,轿门板和轿门地坎间隙为5±1mm。

图6-3图6-4

6.1.4门刀安装:

按图6-5在轿门快门板上安装门刀,用螺栓将门刀曲柄与连杆连接,连杆另一端与上坎架侧板连接,并调整至图示要求。

6.1.4.1门刀伸出轿门地坎尺寸:

按图6-6检查门刀伸出量,如达不到则调整门板和门刀安装板之间加垫片,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6.1.4.2刀片调整:

刀片和滚轮位置按图6-7调整:

52型A=B=10±1㎜;53型A=13±1㎜,B=7±1㎜

图6-5

图6-6图6-7

6.1.5轿门装置调整

产品在出厂前已调整,但考虑到安装搬运影响到尺寸精度,下述几方面在现场仍须调整:

6.1.5.1关门行程尺寸:

关门到位时两挂板之间距离为40mm,如果达不到微调挂板上钢丝绳组件螺杆长度;检查开门行程是否达到。

52型的高速门行程为:

JJ+40;低速门行程为:

JJ/2+20。

53型的高速门行程为:

JJ+20;低速门行程为:

JJ/2+10。

如果达不到调节挂板撞块伸出长度直至达到要求。

6.1.5.2同步带张紧调整:

按图6-8测量和调整同步带张紧量,可通过则移动左侧同步带轮来调整。

以免同步带和带轮摩擦产生的噪声。

图6-8

6.1.5.3皮带张紧调整:

6.1.5.3.1按图6-9调整电机皮带轮和V型皮带轮中心线至同一平面,以免产生噪音。

 

图6-9

6.1.5.3.2按图6-10测量和调整电机V型皮带的张紧力,可通过移动电动机座调节螺钉来调整。

6.1.5.4挂板阻力调整:

运行时有太大阻力时,按图6-11调整挂板下滚轮和导轨间隙至0.1~0.3mm,可使门开关平滑。

6.1.5.5安全触板调整:

安全触板具体要求按图6-12。

图6-10图6-11

6.1.5.5.1安全触板安装在轿门上后,调整挡块,使触板回转突出最大为48±2mm;

6.1.5.5.2连接杆长度A1根据尺寸规格选定并临时固定,接着在门全闭位置把触板推入距门端16±2mm,按顺时针方向回转触板,在挡块A碰到挡板位置(左部份时为逆时针),用3个M6螺钉临时固定凸轮和连杆。

参照图6-13。

 

图6-12

图6-13

6.1.5.5.3把门开到全开位置,确认安全触板前端在门全开位置时突出13±2mm,当大于15mm时

应调小连杆长A1,再调整凸轮,小于15mm应放大连杆长度A1。

6.1.5.5.4在门全开位置触板最大缩进时,挡块B调整至刚好碰到臂的位置,调整完毕后钻Ф4孔用弹簧销打入固定。

6.1.5.5.5用调整螺栓调整至触板行程3~6mm时,微动开关应动作。

6.2中分轿厢门、门机的安装

参阅安装图中分门动系统组件部分。

6.2.1门机系统、门板的安装

6.2.1.1将左、右支架的一侧与轿架的立梁相连,另一侧通过拉杆与轿架上梁连接,调节拉杆,使左、右支架保持水平且向上偏2~3mm。

6.2.1.2按安装图将门机组件装在左右支架上,并装好拉耳,保证左右支架、门机横梁、门导轨水平。

在导轨两端测量,保证导轨与地坎的高度误差不超过+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