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训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4471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训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训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训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训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训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训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训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训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训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温州市中考第二次模拟训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训练

科学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共8页,有4大题,37小题。

2.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的相应答题框内,否则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Zn-65S-32

4.本卷g取10牛/千克。

卷I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图各种自然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川消融B.光合作用C.降水D.雾凇形成

2.生活中蕴涵了丰富的科学知识。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磁暴--太阳活动B.昼夜交替现象--地球的自转

C.地壳变动--板块的碰撞和张裂D.一天中树影的长短变化--地球的公转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4.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滴加液体B.稀释浓硫酸C.过滤液体D.盖上盖玻片

5.右图所示是是植物体几种重要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表示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B.2表示有机物的运输

C.3表示蒸腾作用D.4表示光合作用

6.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其中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元素种类的粒子是

B.原子中与的数目一定相同

C.该图为碳原子结构模型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和上

7.今年入春以来,病毒性流感“来势汹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性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B.流感病毒是本次流感的传染源

C.流感病毒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原核生物

D.给患流感的同学吃感冒药是保护易感人群

8.图是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相图,则我们观察图甲的月相后,大约需要几天才能观察到图乙的月相(▲)

A.7-8天B.15-16天C.23-24天D.29-30天

 

(第8题图)

(第9题图)

9.气体的收集和处理往往需要考虑气体的性质,某同学用图所示装置成功干燥并收集了某纯净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

A.CO2B.O2C.H2D.SO2

10.如图为某品牌平衡车。

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亮起;人站在平衡车踏板上时开关S2自动闭合,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运动。

紧急情况时,S1自动断开,电动机停止工作。

下列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11.显微镜是科学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视野中一草履虫向右游动,可向右移动装片进行追踪

B.显微镜对光时发现视野较暗,可将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C.观察血涂片时,视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白细胞

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12.某同学将质量相同两小球,在相同高度以相同的速度v按如图两种方法抛掷(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时两球的动能相等

B.到达地面时两球的速度相等

C.到达最高点时两球的高度相等

D.到达最高点时两球的机械能相等

13.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缠绕而成,利于滤过作用

14.牛顿谦虚地说“我所做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科学上大多数理论都是几代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下列参与相关理论研究的科学家,对应不正确的是(▲)

科学理论

参与该理论的科学家

A

力和运动的关系

伽利略

笛卡尔

牛顿

B

原子结构模型

道尔顿

汤姆逊

卢瑟福

C

电和磁的关系

欧姆

奥斯特

法拉弟

D

生物进化论

布丰

拉马克

达尔文

15.质量相同半径分别为r、2r和3r的甲、乙、丙三个小球,从不同高度分别竖直落下。

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区域时,用频闪相机拍摄,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个小球的速度之比为3:

2:

1

B.甲乙丙三个小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甲乙丙三个小球的阻力之比是1:

1:

1

D.在阻力相等时小球下落的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卷II

二、简答题(本题有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瓶

(1)从结构层次上看,该生态瓶属于▲

(2)适当增加瓶内的水草,可提高生态瓶的▲,使其更稳定。

17.某同学出现了腹痛、呕吐、腹泻、高热等不适现象,到医院验过大便和血常规后,医生看了血常规化验单(如图)和大便化验单中痢疾杆菌检验反应:

阳性,而后告诉他得了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炎,要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注射治疗并嘱咐家人要对他的餐具、呕吐物等严格消毒。

试分析:

(1)你认为医生判断他有炎症的主要依据

是▲。

(2)从免疫的角度讲,痢疾杆菌属于▲。

(填“传染源”或“病原体”“抗原”)

(3)对抗生素的使用应该慎之又慎,滥用抗生素

会导致细菌群体耐药性增强,从进化的角度

来讲,细菌耐药性的增强是▲的结果。

18.把橡皮泥捏成碗状漂浮在装有适量水的大量筒中,然后让该橡皮泥倾覆并沉底如图所示,则液面将会▲(选填升高、不变、下降),此时橡皮碗受到的浮力▲橡皮碗排开水的重力(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19.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顶端下滑到底端,使小车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在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小车滑行的距离如图所示:

木板否如此

棉布

(1)实验中观察▲确定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大小。

(2)乙图表示小车从相同高度自由下滑时,在不同水平面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

你认

为图像C对应的水平面特点是:

▲。

20.如图是空气压缩引火仪,装有少量硝化棉,用力快速向下压活塞,看到底部的硝化棉迅速燃烧。

某同学发现里面还有硝化棉,马上按同样的操作重做,却没有看到硝化棉再次燃烧的现象。

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

▲。

21.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第20题图)

ABCD

(第21题图)

(1)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CO2,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分解来制取CO2。

若用分解碳酸氢钠来制取,则应选用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是▲(选填“A”、“B”“C”或“D”)

(2)甲装置装满水后可以收集并储存氧气,如果要用水把氧气排出,则水应从▲端通入

(填“a”或“b”)。

22.下图为某科学小组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部分实验装置,数据如表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装置A试管

m1

m2

装置B

m3

m4

 

(1)如果生成的气体是CO2,写出图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某同学认为实验可能有一氧化碳生成,则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支持实验生成一氧化碳的m1、

m2、m3和m4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23.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

曲线表示在恒温30℃时,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为b点时,吸收二氧化碳量为0。

该植物叶肉细胞光合

作用的强度▲叶肉细胞呼吸作用强度(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

(2)

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b点将向▲(“左”或“右”)移动。

24.轻质杠杆每小格长度相等,O为支点,如图所示。

已知甲的重力为45牛,乙的重力为60牛,乙的下方拴接一个弹簧。

(2)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对

物体乙的作用力为▲牛;

(3)将甲物体从图示位置向O点缓慢移动,则弹簧的弹性势

能将▲

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25.

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硫酸。

将镁逐渐加入

甲烧杯,锌逐渐加入乙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m和相应的烧杯

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m曲线oac和obc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当甲烧杯内加

入锌的质量为时,溶液中溶质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每空3分,共45分)

26.为了探究某种淀粉酶催化分解淀粉的最适温度,某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设计和操作,请分

析回答:

【实验设计】

步骤1:

取10支试管,分为五组。

每组两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某种淀粉酶溶液和

2mL5%淀粉溶液。

步骤2:

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

并振荡。

步骤3:

将装有混合溶液的五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

45℃、55℃的水中水浴。

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物,

滴在点滴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

此实验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在进行步

骤2之前,应▲;

【实验操作】

纠正该实验错误步骤后,进行操作。

一段时间后,当第3组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开始呈棕黄色时,各组实验现象如表(“+”表示蓝色程度):

组别

1

2

3

4

5

处理温度/℃

15

25

35

45

55

结果

++

+

棕黄色

+

++

【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之间。

【拓展探究】为进一步确定最适温度,需要▲(简述后续实验操作)。

27.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将透镜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如何移动?

▲(假设这个

过程中像能成在光屏上)。

(2)当移动光屏至图所示位置时,恰好能得

到一个清晰的像,据图可知该凸透镜

的焦距的范围▲

(3)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更大而清晰的像,

某同学接下来的操作是▲

28.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钡、碳酸钾和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该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

甲同学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硫酸钡;

 

乙同学认为,甲的结论不准确,其理由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针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丙同学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丙同学认为,只需取少量滤渣B,加入过量的稀硝酸,若看到的现象是▲,就

足以说明原白色粉末中只含有碳酸钾和氢氧化钡;

(2)步骤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为无色,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是▲(填

化学式)

29.某同学向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提出问题】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Na2O2和H2O反应生成NaOH和H2O2,反应放出的热量使H2O2部分或全部分解为H2O和O2;

②滴加酚酞呈现红色的溶液遇到H2O2时,H2O2可以破坏酚酞的分子结构,使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再显红色;

③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稳定显红色,而在浓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

【猜想】猜想A:

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猜想B:

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H2O2;

猜想C:

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太浓。

【探究】

(1)某同学认为猜想A不正确,理由是▲。

(2)为了验证猜想B和C,请将下列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B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溶液后于试管中,▲

产生气泡,

木条复燃

猜想B正确

C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溶液后于试管中,▲

溶液变红,

一会红色消失

猜想C错误

30.一个额定电压是6V的小灯泡,其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0.3A。

小明想测定这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二个规格分别为“10ΩlA”、“100Ω0.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电源(电压为12V)。

(1)通过分析小明应选用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

(2)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图,实物图也已连接了部分电路。

请你根据电路图补上两根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3)某同学选择了滑动变阻器,并完成了电路连接,且操作均正确,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没有发光,电流表有示数,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可能是小灯泡断路B.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C.可能是滑动变阻器短路D.可能是变阻器接入电阻过大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7小题,第31题、第32题各8分,第33题5分、34题、35题各10分,第36题9分,第37题5分,共55分)

31.时下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其化学式为C6H8N2。

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

(1)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求对苯二胺(C6H8N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

(3)求对苯二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心脏小肠绒毛肺泡肾单位

甲乙丙丁

32.读图然后回答问题:

 

(1)从图甲结构H中流出的血液一定会经过图丙,此时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2)图甲中的血液流经肾单位时,图丁中结构3内液体是▲。

(3)饭后一小时,图乙中结构6中血液与结构3中血液相比,下列哪些成分浓度变高▲。

A.氧气B.蛋白质C.葡萄糖D.二氧化碳

(4)若口服感冒药,部分药物经尿液排出,那么这部分药物经过上述结构的顺序是▲

 (填甲乙丙丁顺序)。

33.某同学想利用天平和一个空瓶子来测医用酒精的密度。

他进行以下操作:

测得空瓶子的质量是20克;

当装满水后,瓶和水的总质量是120克;

装满酒精时,瓶和酒精的总质量是103克。

则:

(1)这个瓶子是容积;

(2)酒精的密度。

34.实验要求,实验废液不能直接倾倒入排污管,必须回收处理。

某兴趣小组从实验室收集

到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废液5.44千克,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来处

理,并回收处理后的溶液.他们向废液中加入稀硫酸时,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稀硫酸质

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求:

(1)据如图可知,当反应到A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2)

当向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至N点时,加入

的稀硫酸质量为10千克,此时溶液总质量

为15千克.求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求混合废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35.为保证阴雨天旅客上下车安全,需在车门旁开启警示灯。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模拟电路。

问:

 

(1)选择图甲中的▲(选择“R1”或“R2”)湿敏电阻,将它串联在图乙电路中的▲(选择“A”或“B”)位置,闭合开关,警示灯能随湿度变化而自动调整亮度,且不断闪烁。

(2)已知电源电压为6V,警示灯的规格是“6V3W”,当空气湿度为80%时,闪烁的过程中,灯较暗时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电磁铁电阻忽略不计,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36.科学家设计并制造了一艘试验太阳能帆船,如图所示,它有四个特殊的风帆,每只风帆面积为9m2,表面布满太阳能电池,这样它既可以利用风力航行,又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再利用电能驱动。

已知船在行驶中所受阻力跟船速的关系如表格所示。

某次试航时仅靠风力航行时速度为V1=2m/s,开动太阳能电池驱动的电动机后船速增加到V2=4m/s。

船速V/(m/s)

1.0

2.0

3.0

4.0

阻力f/N

0.4×103

1.6×103

6.4×103

(1)请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当船速v为3m/s时阻力f的值是▲。

(2)如果该船排开水的体积为30米3,求该船受到的浮力(海水密度:

1.0×103千克/米3)

(3)当帆船速度v为4m/s匀速行驶1小时,太阳能电池所提供的

电能全部用来驱动输入电流I=20A,电压U=300V型号电动汽

车,可以工作多少时间?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7.古希腊科学家和发明家希罗有许多发明,下图是他发

明的喷泉---希罗喷泉的模型图。

图中A、B、C是三

个容器;三个容器通过a、b、c是三根细管联通。

置除A外,都是密封的。

喷泉启动前,往B容器装满

水(如图一);喷泉启动时,往A容器加适量的水时,

就有水从A容器的细管喷出(如图二)。

(1)请分析A容器为什么能形成喷泉。

(2)如何使A处喷出的水柱更高,请提出一种

可行的方法。

2019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训练题

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B

C

C

D

A

A

B

C

A

C

C

C

A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16.

(1)生态系统

(2)自动调节能力

17.

(1)白细胞数目高于正常值

(2)抗原(3)自然选择

18.

(1)下降

(2)等于

19.

(1)小车移动的距离

(2)光滑

20.

(1)氧气不足,无法与氧气充分接触

21.

(1)BC

(2)a

22.

(1)CO2+2NaOH==Na2CO3+H2O

(2)

23.

(1)等于

(2)左

24.

(1)30

(2)D

25.

(1)24:

65

(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26.

(1)每组试管分别置于15℃25℃35℃45℃55℃的水浴中加热5分钟

(2)25℃-45℃(3)在25℃-45℃之间多设置不同温度,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27.

(1)向下

(2)10cm

28.

(1)K2CO3+Ba(OH)2==BaCO3+2KOH

(2)白色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答出白色沉淀全部消失即可得分)(3)

29.

(1)Na2CO3也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2)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再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3)加水稀释并滴加1-2滴酚酞

30.

(1)100Ω0.5A

(2)

 

(3)BD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31题、第32题各8分,第33题5分、34题、35题各10分,第36题9分,第37题5分,共55分)

31.

(1)108(2分)

(2)质量比C:

H:

N=72:

8:

28=18:

2:

7(3分)

(3)N%=28/108=25.9%(3分)

32.

(1)静脉血变成动脉血(2分)

(2)原尿(2分)

(3)CD(2分)

(4)乙甲丙甲丁(2分)

 

33.

(1)m水=120g-20g=100g(1分)

V容=V水=m/ρ=100g/1g/cm3=100cm3(2分)

(2)ρ=m/v=(103g-20g)/100cm3=0.83g/cm3(2分)

34

(1)碳酸钠、硫酸钠(2分)

(2)二氧化碳的质量=10kg+5.44kg-15kg=0.44kg(1分)

设与碳酸钠反应的硫酸质量为y,生成硫酸钠质量为x

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为m,混合废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n

9814244

yx0.44kg

x=1.42kg(1分)y=0.98kg(1分)

 

8098142

n1.96-0.98m

m=1.42kg(1分)n=0.8kg(2分)

Na2SO4%=2.84/15=18.9%(2分)

答所得溶质质量分数为18.9%混合废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0.8kg

35.

(1)R2(2分)

(2)B(2分)

(3)R灯=U2/P=(6V)2/3W=12Ω(2分)

I=U/(R灯+R2)=6V/(12Ω+12Ω)=0.25A(2分)

P=I2R=(0.25A)2×12Ω=0.75W(2分)

36.

(1)3.6×103(2分)

(2)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30m3=3×105N(2分)

(3)P1=F1V1=1.6×103N×2m/s=3.2×103W(

P2=F2V2=6.4×103N×4m/s=25.6×103W

P太=P2-P1=25.6×103W-3.2×103W=22.4×103W(1分)

W太=P太t=22.4×103W×3600s(1分)

P=UI=300V×20A=6000W(1分)

t=W太/P=(22.4×103W×3600s)/6000W=3.73h(2分)

37.

(1)A中的水受重力作用流入C瓶中(1分),C中的空气被压缩,气压大于B瓶中的气压,空气通过b管进入B瓶,使B瓶上方气压变大(1分),B瓶中的水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通过c管将水喷出,形成喷泉。

(1分)

(2)C装置向下移动或B装置向上移动(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