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376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docx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docx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

教案表头:

第五章土的抗剪强度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课时

6

2

内容提要

1.土的抗剪强度与极限平衡原理;

2.土的剪切试验方法;

3.不同排水条件时的剪切试验成果×。

能力培养要求

1.理解土的强度的定义,掌握库仑定律;

2.能够用直剪试验确定土体强度指标;

3.熟练运用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式判别土的状态;

4.了解确定抗剪强度指标的原位试验方法;

5.了解不同排水条件对强度指标的影响。

教学形式

教师主讲、课堂讨论、学生讲评、提问答疑、工程案例分析等

日期

班级

课室

时间

90min

复习旧课

第四章知识架构及反馈信息

新课题目

第一节土的抗剪强度与极限平衡原理

教学目标

1.理解土体强度之定义;

2.正确运用库仑定义求土的抗剪强度;

3.熟练借助莫尔应力圆确定土体的应力状态;

4.能够利用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式判别土的状态;

5.熟悉土体的破坏规律。

教学内容设计及安排

第一节土的抗剪强度与极限平衡原理

【基本内容】

土的抗剪强度——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注意:

土体受荷作用后,土中各点同时产生法向应力和剪应力,其中法向应力作用将使

土体发生压密,这是有利的因素;而剪应力作用可使土体发生剪切,这是不利的因素。

因此,

土的强度破坏通常是指剪切破坏,所谓土的强度往往指抗剪强度。

一、库仑定律

库仑(Coulomb)根据砂土的剪切试验,得到抗剪强度的表达式

粘性土的抗剪强度表达式

式中f――土的抗剪强度,kPa;

――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kPa;

――土的内摩擦角,o;

c――土的粘聚力,kPa。

c和称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以上两式为著名的抗剪强度定律,即库仑定律,如下图:

【讨论】:

土的抗剪强度不是一个定值,而是剪切面上的法向总应力的线性函数;对于无粘性土,其抗剪强度仅仅由粒间的摩擦力(tan)构成;对于粘性土,其抗剪强度由摩擦力(tan)和粘聚力(c)两部分构成。

二、土的抗剪强度影响因素

摩擦力影响因素

粘聚力影响因素

【注意】:

c和是决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对某一土体来说,c和并不

是常数,c和的大小随试验方法、固结程度、土样的排水条件等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35

三、土中某点的应力状态

现以平面课题为例分析土中某点的应力状态

设作用在单元体上的大、小主应力分别为1和3,在单元体上任取一截面mn,mn平面与大主应力1作用面成角,其上作用有剪应力和法向应力。

根据楔体abc静力平衡条件可得

这就是莫尔应力圆:

圆心O――[1/2(1+3),0]

半径——1/2(1-3)

【讨论】:

土中某点的应力状态可用莫尔应力

圆描述即莫尔应力圆上每一点都代表一个斜平面,该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

四、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把莫尔应力圆与库仑抗剪强度包线绘于同一坐标系中(如下图),按其相对位置判别某点所处的应力状态。

1.应力圆Ⅰ与强度包线相离,即τ<τf,该点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2.应力圆Ⅱ与强度包线在A点相切,即τ=τf,该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应力圆Ⅱ称为极限应力圆。

此时,该点处于濒临破坏的极限状态。

 

36

3.应力圆Ⅲ与强度包线相割,即τ>τf,该点处于破坏状态。

实际不能绘出。

莫尔-库仑破坏准则:

把莫尔应力圆与库仑强度包线相切的应力状态作为土的破坏准则,即莫尔-库仑破坏准则。

根据土体莫尔-库仑破坏准则,建立某点大、小主应力与抗剪强度指标间的关系。

【讨论】:

上两公式是等价的。

上两公式即为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式。

对于无粘性土,c=0,有

依图可分析出:

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破坏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的夹角为f为:

【讨论】:

剪破面并不产生于最大剪应力面,而与大主应力作用面成45°+/2的夹角。

【例题先自习后讲解】

【例1】地基中某一单元土体上的大主应力为430kPa,小主应力为200kPa。

通过试验测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15kPa,=20o。

试问①该单元土体处于何种状态?

②单元土体最大剪应力出现在哪个面上,是否会沿剪应力最大的面发生剪破?

【解题思路】

①利用极限平衡条件式判别。

比较1f~1,如果1>1f→土体破坏,如果1<1f→土体稳定。

见右图。

也可比较3f~3,可画应力圆与抗剪强度直线参考。

②利用定义判别,即比较与大主应力作用面成45°+/2面上的τ与τf,

③比较最大剪应力作用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成45°面)上的τ与τf。

教学辅助资料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圆规等

【提问答疑】

【本节小结】

归纳总结莫尔-库仑强度理论。

【复习思考】

1.何谓土的抗剪强度?

粘性土和砂土的抗剪强度各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说土的抗剪强度不是一个定值?

影响抗剪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3.土体发生剪切破坏的平面是不是剪应力最大的平面?

破裂面与大主应力作用面成什

么角度?

【课后作业】

课后反馈意见

教案表头:

日期

班级

课室

时间

2学时

复习旧课

莫尔-库仑强度理论,反馈信息。

新课题目

第二节土的剪切试验方法

第三节不同排水条件时的剪切试验成果

教学目标

1.领会直接剪切试验原理与试验方法;

2.了解三轴剪切试验原理;

3.了解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适用范围、试验方法,灵敏度的概念;

4.了解十字板剪切试验应用。

5.了解总应力强度指标与有效应力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

6.了解不同排水条件时的剪切试验方法及成果表达。

教学内容设计及安排

第二节土的剪切试验方法

一、直接剪切试验

适用范围:

室内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是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

仪器:

直剪仪

直剪仪分类:

分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的试验方法简介:

通过杠杆对土样施加垂直压力p后,由推动座匀速推进对下盒施加剪应力,使试样沿上下盒水平接触面产生剪切变形,直至剪破。

通常取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下进行剪切,求得相应的τf。

绘制τf-曲线。

【讨论】直剪试验为何要取四个原状土样?

破坏强度τf的判定:

较密实的粘土及密砂土的τ-△l曲线具有明显峰值,如图中曲线1,其峰值即为破坏强度τf;对软粘土和松砂,其τ-△l曲线常不出现峰值,如图中曲线2,此时可按以剪切位移相对稳定值b点的剪应力作为抗剪强度τf。

直剪仪特点:

构造简单,试样的制备和安装方便,且操作容易掌握,至今仍被工程单

位广泛采用,。

【讨论】直剪仪的不足:

①剪切破坏面固定为上下盒之间的水平面不符合实际情况;

②试验中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不能量测土样的孔隙水压力;

③由于上下盒的错动,剪切面上的剪应力分布不均匀。

二、三轴剪切试验

适用范围:

室内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是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

仪器:

三轴剪力仪

三轴剪力仪分类:

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

三轴剪力仪组成:

主要由压力室、加压系统和量测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试验原理:

先对土样施加周围压力,达到所需的3;逐渐施加轴向压力增量△,直至试样剪破。

轴向为大主应力方向,试样剪破面方向与大主应力作用平面的夹角为f:

1=3+△,f=45o+/2;

按试样剪破时的1和3作极限应力圆,它必与强度包线相切;

三轴试验至少需要3~4个土样,分别在不同的周围压力3作用下进行剪切,得到3~4个不同的破坏应力圆,绘出各应力圆的公切线,由此求得抗剪强度指标c、值。

三轴试验特点:

①能够严格控制试样排水条件,量测孔隙水压力,从而获得土中有效应力变化情况;

②试样中的应力分布比较均匀;

③仪器复杂,操作技术要求高,试样制备较麻烦。

此外,试验在2=3的轴对称条件下进行,这与土体实际受力情况可能不符。

三、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适用范围:

测定饱和软粘土的不排水强度

仪器:

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缩仪

试验原理:

通过转轮对圆柱形试样施加垂直轴向压力,直至土样产生剪切破坏;

作出一个极限应力圆,3=0,1=qu;

【讨论】对于饱和软粘土,其强度包线近似于一水平线;

u=0

试验特点:

①仪器构造简单,操作方便;

②可代替三轴试验测定饱和软粘土的不排水强度。

饱和粘性土的强度与土的结构有关,当土的结构遭受破坏时,其强度会迅速降低,工程上常用灵敏度St来反映土的结构受挠动对强度的影响程度。

式中qu――原状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qu――重塑土(指在含水量和密度不变的条件下,使土的天然结构彻底破坏再重新制备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根据灵敏度可将饱和粘性土分为三类:

低灵敏度土1

中灵敏度土2

高灵敏度土St>4

土的灵敏度愈高,其结构性愈强,受挠动后土的强度就降低愈多。

四、十字板剪切试验

适用范围:

现场测定饱和粘性土的不排水强度和灵敏度

仪器:

十字板剪切仪

试验特点:

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挠动少等特点

第三节不同排水条件时的剪切试验成果*

【基本内容】

一、总应力强度指标和有效应力强度指标

τf=tan+c

若垂直法向应力为总应力,计算出的c、为总应力意义上的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称之为总应力强度指标。

根据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和固结理论,抗剪强度取决于剪切面上的法向有效应力

式中c、――土的有效应力强度指标。

有效应力强度指标确切地表达出了土的抗剪强度的实质,是比较合理的表达方法。

二、不同排水条件时的剪切试验方法及成果表达

1.不固结不排水剪(UU)

三轴试验中:

施加3、△直至剪破的整个过程不允许试样排水固结,使土样含水量不变,称为不固结不排水剪(UU),简称不排水剪。

41

直剪试验通过试验加荷的快慢来实现是否排水。

施加垂直压力之后,立即施加水平剪力,并在3~5min之内剪破,称之为快剪(Q)。

如果有一组饱和粘性土试样进行不排水剪试验,分别在不同3下剪切至破坏,破坏时的主应力差相等,强度包线是一条水平线。

u=0

2.固结不排水剪(CU)

三轴试验中:

在施加3时打开排水阀门,使试样完全排水固结。

然后关闭排水阀门,再施加△,使试样在不排水条件下剪切破坏,称为固结不排水剪(CU)。

直剪试验中:

剪前使试样在垂直荷载下充分固结,剪切时速率较快,尽量使土样在剪切过程中不再排水,这种剪切方法为称固结快剪(CQ)。

将总应力圆在水平轴上左移uf即得有效应力圆,如图。

总应力强度线可表示为

有效应力强度线可表达为

3.固结排水剪(CD)

三轴试验中:

使试样在3作用下排水固结,再缓慢施加轴向压力增量△,直至剪破,始终保持试样的孔隙水压力为零,称为固结排水剪(CD),简称排水剪。

直剪试验中:

施加垂直压力后待试样固结稳定,再以缓慢的速率施加水平剪力,直至剪破,即整个试验过程中尽量使土样排水。

该试验方法称为慢剪(S)。

排水剪试验,总应力圆就是有效应力圆,总应力强度线就是有效应力强度线。

表5-1剪切试验成果表达

直接剪切

三轴剪切

试验方法

成果表达

试验方法

成果表达

快剪

固结快剪

慢剪

cq、q

ccq、cq

cs、s

不排水剪

固结不排水剪

排水剪

cu、u

ccu、cu

cd、d

【讨论】对于同一种土,分别在UU、CU或CD三种不同的排水条件下进行试验,如

果以总应力表示,将得到完全不同的试验结果;但无论何种排水条件,都可获得相同的c、,它们不随试验方法而变。

三、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

首先根据工程问题的性质确定分析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