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11 电化学综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361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1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11 电化学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11 电化学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11 电化学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11 电化学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化学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11 电化学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11 电化学综合.docx

《高考化学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11 电化学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11 电化学综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11 电化学综合.docx

高考化学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11电化学综合

突破卷11电化学综合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电解的过程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O2+2H2O+4e-===4OH-

C.粗铜精炼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D.铁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 A

解析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氢气放电,B错误;粗铜精炼时,阳极是粗铜,粗铜中的杂质也会失去电子,而阴极始终是铜离子放电,因此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降低,C错误;铁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过量硫酸铜溶液,铁全部被铜离子氧化,不能生成氢气,D错误。

2、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中负极反应式为2H++2e-===H2↑

B.乙中阳极反应式为Ag++e-===Ag

C.丙中H+向碳棒方向移动

D.丁中电解开始时阳极产生黄绿色气体

答案 C

解析 由图知,甲、丙为原电池,甲中Zn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A错;丙中Fe为负极,C为正极,H+向正极移动,C对;乙、丁为电解池,乙中Ag作阳极,本身失电子,B错;丁中放电顺序:

I->Cl-,开始时产生I2,D错。

3、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图①装置实现铁上镀铜,a极为铜,电解质溶液可以是CuSO4溶液

B.图②装置盐桥中KCl的Cl-移向右烧杯

C.图③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获得保护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

答案 B

解析 根据电流方向知a为电解池的阳极,要实现铁上镀铜,则铜为阳极,电解质溶液可以是CuSO4溶液,故A项正确;图②装置是原电池,Zn为负极,Cu为正极,在原电池内,阴离子移向负极,故B项错误;要保护钢闸门不受腐蚀,钢闸门应该连在电源的负极上,故C项正确;左边装置的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右边装置的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这两个装置中通过相同数目的电子时,消耗的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之比应该为2∶3,故D项正确。

4、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

根据这一物理化学特点,科学家发明了电动势法测水泥的初凝时间。

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极材料是银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Cu+2OH--2e-===Cu2O+H2O

C.测量原理示意图中,电流从Cu经过导线流向Ag2O

D.电池工作时,溶液中OH-向正极移动

答案 B

解析 在该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是铜,铜作负极,A错误;铜为负极、Ag2O为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电流从Ag2O经过导线流向铜,B正确,C错误;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D错误。

5、将一张滤纸剪成四等份,用铜片、锌片、发光二极管、导线在玻璃片上连接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四张滤纸上滴入稀H2SO4直至全部润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锌片上有气泡,铜片溶解

B.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都是从铜片经外电路流向锌片

D.该装置至少有两种形式的能量转换

答案 D

解析 锌、铜、稀硫酸构成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正极上生成氢气,故A错误;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电子从锌极经外电路流向铜极,故C错误;该装置存在电能与化学能、电能与光能的转化,故D正确。

6、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Mn2O4+x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答案 C

解析 A项,由图可知,金属锂易失电子,由原电池原理可知,含有锂的一端为原电池的负极,即b为负极,a为正极,故正确;B项,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反应式为原电池反应的逆反应,故正确;C项,放电时,a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Mn元素,锂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故不正确;D项,放电时为原电池,锂离子为阳离子,应向正极(a极)迁移,故正确。

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当X、Y选用不同材料时,可将电解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氯碱工业中,X、Y均为石墨,Y附近能得到氢氧化钠

B.铜的精炼中,X是纯铜,Y是粗铜,Z是CuSO4溶液

C.电镀工业中,X是待镀金属,Y是镀层金属

D.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中,X是待保护金属

答案 A

解析 铜的电解精炼时,应用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电镀时,应以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金属作阴极;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中,待保护的金属应与电源负极(Y)相连。

8、用吸附了氢气的纳米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为Ni(OH)2+OH--e-===NiO(OH)+H2O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

C.放电时,OH-移向镍电极

D.充电时,将电池的碳电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答案 B

解析 放电时相当于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氢气在负极放电,B项正确;放电时OH-等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结合图示电子流向可确定碳电极为负极,即OH-向碳电极移动,C项错误;充电时相当于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充电时电池的碳电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D项错误。

9、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如下图所示,电解总反应:

2Cu+H2OCu2O+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答案 A

解析 石墨作阴极,阴极上是溶液中的H+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A项正确;由电解总反应可知,Cu参加了反应,所以Cu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项错误;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项错误;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生成,D项错误。

10、如图所示装置中,a、b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是正极,Y是负极

B.X是负极,Y是正极

C.硫酸铜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硫酸铜溶液的pH不变

答案 A

解析 由b极附近溶液呈红色(显碱性),可知氢离子在b极上放电,则b为阴极,Y为负极,X为正极;铂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氢氧根浓度减小,氢离子增大,溶液的pH减小。

11、近年来,加“碘”食盐中添加较多的是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

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材料,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I+3H2OKIO3+3H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移3mol电子,理论上可制得107gKIO3

B.电解时,石墨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

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I-+3H2O-6e-===IO+6H+

D.电解过程中,电解液的pH减小

答案 D

解析 根据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可知,转移6mol电子,生成1mol碘酸钾,则转移3mol电子,理论上可得到0.5mol(即107g)KIO3,A项正确;根据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可知,阳极应为惰性电极,所以电解时石墨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B项正确;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I-+3H2O-6e-===IO+6H+,C项正确;根据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可知,电解过程中电解液的pH基本不变,D项错误。

12、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其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SO等离子,电极为惰性电极。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膜是阴离子交换膜

B.通电后,海水中阳离子往a电极处运动

C.通电后,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D.通电后,b电极区周围会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答案 D

解析 根据海水中离子成分及离子放电顺序知,通电后阳极是氯离子放电,阴极是氢离子放电,电解过程中,海水中阳离子通过B膜进入阴极区,所以B膜是阳离子交换膜(海水中阴离子通过A膜进入阳极区),b电极(阴极)区周围OH-浓度增大,与镁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13、(2019年广东)钠离子电池开始成为下一轮电池研究的重点,下图是一种可充电钠离子电池(电解质溶液为Na2SO3溶液)工作时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Na+从a极区移到b极区

B.电池充电时,b极区发生的反应是NaNiFeⅢ(CN)6+e-+Na+===Na2NiFeⅡ(CN)6

C.金属钠可以作为该电池的负极材料

D.若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理论上每生成1molCl2,电池内有1molNa+通过离子交换膜

答案 B

解析 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a为正极,b为负极,放电时Na+应从b极区移动到a极区,故A错误;充电时,b为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极反应为NaNiFeⅢ(CN)6+e-+Na+===Na2NiFeⅡ(CN)6,故B正确;电解质溶液为Na2SO3溶液,金属钠可与水反应,因此不能作为电极材料,故C错误;电解饱和食盐水时理论上每生成1molCl2,转移2mole-,在电池内应有2molNa+通过离子交换膜,故D错误。

14、次磷酸(H3PO2)为一元中强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阳极反应为2H2O-4e-===O2↑+4H+

B.产品室中发生反应H++H2PO===H3PO2,该法还可得副产品NaOH

C.原料室中H2PO向左移动,Na+向右移动,该室pH升高

D.阳膜1的主要作用是防止H2PO进入阳极室被氧化并允许H+通过

答案 C

解析 阳极反应为2H2O-4e-===O2↑+4H+,故A正确;阳极室的H+通过阳膜1移向产品室,原料室的H2PO通过阴膜移向产品室,所以产品室中发生反应H++H2PO===H3PO2,阴极产生OH-,原料室的Na+通过阳膜2移向阴极室,所以该法还可得副产品NaOH,故B正确;原料室中H2P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H2PO向左移动,该室pH降低,故C不正确;阳膜1的主要作用是防止H2PO进入阳极室被氧化并允许H+通过,故D正确。

 

15、)电解Na2CO3溶液制取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阴极产生的物质A是H2

B.溶液中Na+由阳极室向阴极室迁移

C.阳极OH-放电,H+浓度增大,CO转化为HCO

D.物质B是NaCl,其作用是增强溶液导电性

答案 D

解析 在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A正确;钠离子是阳离子,在电解池中由阳极室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阴极室迁移,故B正确;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H+浓度增大,H+和CO发生反应CO+H+===HCO,使CO转化为HCO,故C正确;据图可知,在阴极室生成的是NaOH,若物质B为NaCl,则会引入杂质Cl-,故D错误。

16、全钒电池以惰性材料作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总反应为VO2+(蓝色)+H2O+V3+(紫色)VO(黄色)+V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