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模拟特效卷第三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356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模拟特效卷第三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模拟特效卷第三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模拟特效卷第三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模拟特效卷第三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模拟特效卷第三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模拟特效卷第三卷.docx

《高考历史模拟特效卷第三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模拟特效卷第三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模拟特效卷第三卷.docx

高考历史模拟特效卷第三卷

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特效卷第三卷

1、荀子按“上贤、次贤、下贤”的标准把儒者分为三个等级:

“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小儒者,诸侯大夫士也;众人者,工农商贾也。

”这说明荀子()

A.制定了严格的选官标准B.反对靠血缘关系选官

C.适应了将儒学政治化D.未突破原有等级观念

2、宋代艺术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建筑上追求砖木本色,诗文崇尚朴质平流,绘画以水墨山水为最高意境,瓷器造型稳重大方,制作规整,无繁杂装饰。

宋代艺术风格折射出(   )

A.经世致用观念引导社会消费需求B.天人感应思想影响民众审美倾向

C.商品经济发展提高大众生活水平D.理学思想已渗透到世俗生活领域

3、历朝科举考试科目不断变化。

隋文帝时仅有策问;唐朝考试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书学)、明算(算学);清朝设有翻译科(满蒙双语)等。

科举考试科目设置的变化旨在()

A.改变社会风气

B.强化中央集权

C.扩大统治基础

D.适应现实需要

4、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

雇工“无资充佃,则力佣自活”,“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

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出卖劳动力。

这一现象表明()

A.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

B.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C.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D.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5、20世纪20年代末,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其中涉及关税自主问题的《中英关税条约》规定,对英国货物所课税率,应与1926年关税会议所议之税率相同,即在原定的值百抽五外,再征收不得超过5%~30%的附加税。

根据最惠国待遇,这一规定同样适用于其他国家。

这一规定()

A.说明当时中国仍未能实现关税自主

B.说明列强未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有利于列强对华进行商品倾销

D.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6、1844年清政府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管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通商、交涉事务,由两广总督兼任。

1866年清政府将原来的五口通商大臣改为南洋通商大臣,管理长江沿岸及东南沿海各通商口岸。

这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中国被迫全面对外开放

C.清朝中央外交机构近代化D.清政府重视东南赋税收入

7、九一八事变后,博古在《论民众革命与民众政权的口号》中指出:

“中国革命目前阶段的特点,是在两个伟大的革命潮流的汇合,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统治的土地革命。

因此反对帝国主义的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现阶段的主要内容。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一项是()

A.把反帝与土地革命结合符合中国国情B.此观点混淆了土地革命的对象和性质

C.体现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D.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右倾错误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针对社会上出现的粮、棉、油及某些副食品严重短缺现象,中央政府在1950年10月提髙粮棉比价;1953年10月实行粮棉统购统销后再次提髙棉粮比价;1956年调低重工业产品调拨价格等。

而对蔬菜一类的商品则提倡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在价格上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

这说明中央政府()

A.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求

B.确保社会主义制度完善

C.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

D.完全照搬苏联经济模式

9、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由此可见,罗马法()

A.影响了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B.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C.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D.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0、1884年,英国进行第三次国会选举改革,把曾授予自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资格,每年只要有价值10英镑的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这主要是给在郡的工人(男),尤其是农业工人选举权。

此次改革表明英国()

A.社会等级歧视消失

B.工业革命助推经济变革

C.民主进程因时而变

D.下层民众权利得以保障

11、“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 使。

”“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

”这主要说明(   )

A.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B.分权会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

C.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D.分权是历史发展无奈的选择

12、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A.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

C.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

国内外政局的变化促使南京国民政府把主要精力移到国内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来。

1935年4月,蒋介石在贵阳发表谈话,提出要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同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

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他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

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适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

——摘编自龚泽琪、董连泽《中国军事经济全史》

材料二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膨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萧条引起的饥饿状况。

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

它的基本前提:

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

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很久。

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大规模的军费开支对结束美国范围内和其他地区的大萧条起到了比新政策或者类似的措施更加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罗斯福新政背景。

(2)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归纳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罗斯福新政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美经济政策的共同特征,分析造成两者不同结果的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

一部历史》

(注:

“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

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

(要求:

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5、 材料(北宋)学校教育在兵连祸结中早已破坏殆尽,朝廷此时又无力兴学设教。

要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政府必须广泛开设学校,改变官学衰败局面。

北宋在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巨大成就,也要求教育既培养精通儒学的文官,又要求培养各种职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灿烂而丰富的文化成就为教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养料,而汉唐以来的官学教育基本上都是满门经文的太学教育,这与蓬勃发展的宋代社会不相匹配。

  北宋太学内容改革改变了汉唐以来满门经文的单一格局,形成了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文史、治事等内容的新格局。

北宋太学采用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讲学时的“苏湖教法”,使学生由索然无味到耳目一新。

北宋太学改革后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

唐代太学限招五品以下子弟入学,而北宋太学只要是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之俊异者就可以入学,较广泛地向中小官僚和一般平民子弟敞开了求学的大门。

——摘编自周路宽《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太学教育改革的影响。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28年8月27日,德、美、比、法、英、意、日、波、捷等15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作为创始国签订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又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或《巴黎公约》。

主要内容是:

缔结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缔约各方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和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和解决”;其他各国都可以加入本公约。

该公约于1929年7月25日生效,截至1933年,加入者共计63个国家……列强对公约还提出了各自的保留条件,这些条件集中到一点,就是各国都拥有自己“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的权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现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非战公约》签署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非战公约》的内容进行评价。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420年,葡萄牙恩里克王子在萨格里什开办了航海学校,修建了天文台、研究所、图书馆、小教堂,并聘请当时最有经验的航海家和最知名的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制图家、造船家、仪器家。

恩里克王子制订明确的地理政策,部署了一系列的探险活动。

1441年,恩里克派出探险队在西非登陆并首次俘获绑架了非洲黑人,并带回了一些金砂和鸵鸟蛋。

1448年,恩里克下令在阿尔金海岸建立一个据点,它成了欧洲人在西非海岸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和居民点。

奴隶贸易开始后去西非航行利润颇厚,恩里克亲王便从冒险家们的所得中征抽1/4金额的税收。

1455年,威尼斯人卡达莫斯托在恩里克亲王的批准下,率船到了冈比亚河地区。

在该地区进行了易物交换,并记述了这里的各种蔬菜、河马、大象。

恩里克死前还留下遗嘱,把来自西非的岁入用于在几内亚地区设立主教区,每区应有一个神甫。

——摘自张箭《未曾远航的航海家恩里克王子》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恩里克推动远洋航行的背景。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恩里克航海举措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严格的选官标准”表述错误,排除A;“反对靠血缘关系选官”与题干无关,排除B;材料强调荀子按贤能把俦者划分为“上贤、次贤、下贤”三个等级,荀子代表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将儒学政治化,故C正确;“摩有等缦观念”是奴隶社会的等级观念,荀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材料有关儒者三个等级的标准突破原有等级观念,排除D。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B.天人感应思想与材料无关,B错误。

D.据材料“建筑上追求砖木本色,诗文崇尚朴质平流,绘画以水墨山水为最高意境,瓷器造型稳重大方,制作规整,无繁杂装饰”等信息可知,材料讲究秩序、稳重、规整,反映了理学的特征,D正确;C.材料中的“建筑上……诗文……绘画……瓷器”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些不是大众生活层次,应该是一些文人雅士的生活,C错误;A.据材料可知与经世致用无关,A错误。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与隋朝相比,唐代科举考试科目的设置更加广泛,更加注重实用性,如明法(法律)、明算(算学)等,而清朝设置了翻译科,则符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语言文字的要求,由此可知科举考试科目是依据现实需要而设置的,故D项正确。

自科举考试开始施行,重视教育、积极进取等社会风气就已经形成,唐代和清代考试科目的变化只影响了对知识分子的教育方向,与社会风气的改变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