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3453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docx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docx

中考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1.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0~2秒时,F=1N,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即处于静止状态,则推力F与摩擦力形成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C.2~4秒时,推力F=3N,物体运动的速度逐渐增加,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推力与摩擦力不是平衡力,故摩擦力不是3N,BC错误;

D.4~6秒时,推力F=2N,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不考虑空气阻力)。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木块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车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若随小车一起做加速运动,当小车受到阻力而停下时,木块由于惯性将向右倾倒

C.小车启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若木块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相对小车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木块将不受摩擦力,小车也不受木块的摩擦力,因此小车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拉力和地面的摩擦力,木块的压力共五个力作用,故A错误;

B.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下部由于受摩擦速度减小,而木块的上部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木块向右倾倒,故B正确;

C.小车启动时,木块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因此木块相对小车有向左的运动或向左的运动趋势,木块将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故C错误;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小车和木块上,属于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

B.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如果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物体就会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D.中对传送带的压力是物体施加的力,不是物体受到的力,故BD不合题意。

C.物体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传送带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且两个力平衡;水平方向上向右做加速运动,所以受到传送带对它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C符合题意;

 

4.狗拉着雪橇沿水平冰面做直线运动.先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1,后以速度2v做匀速运动,雪橇受到的水平拉力为F2,则()

A.F2<F1B.F2=F1C.F2=2F1D.F2>2F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无论雪橇以多大的速度匀速运动,都处于平衡状态,而其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始终是平衡力,而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不变,故拉力大小不变,即F2=F1,故B正确。

故选B。

5.一个上、下底面材料相同的圆台形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按图(a)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a,按图(b)所示放置时,匀速将物体拉动的水平力大小是Fb,则(  )

A.Fa>Fb

B.Fa

C.Fa=Fb

D.不知速度,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等于摩擦力;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详解】

物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倒置后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相同,所以两图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又因为物体匀速运动,所以水平力与摩擦力互相平衡,大小相等,故两图中的水平力大小应相等。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拉力大小的比较,关键知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拉力等于摩擦力,要知道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还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6.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牛顿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

B.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前行驶

D.地球上物体有惯性,到了太空没有惯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A错误;

B.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同样有惯性,B错误;

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还能继续向前行驶,C正确;

D.惯性的大小仅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与所处的位置无关,地球上物体有惯性,到了太空一样有惯性,D错误。

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

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2)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

(3)小球运动到B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不会保持静止;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

【详解】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故A正确;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故B错误;

C.小球运动到B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是由于弹簧恢复原状所以不会保持静止,故C错误;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故D错误。

故选A。

8.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是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而不是摩擦力;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可以改变木块速度的大小,所以其运动状态可以被摩擦力改变;木块最后停止是由于摩擦力与弹力相等。

故选B。

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B、C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绳子不可伸长,且不计绳子的质量、绳与滑轮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且有m3=m1+m2

B.若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与桌面之间摩擦为m3g;A、B之间的摩擦力为m2g

C.若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则桌面对A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A、B之间有摩擦力

D.若拉着A、B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物体有相对A向右的趋势,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答案】C

【解析】

【详解】

A.若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没有摩擦力,A水平方向受到绳子的拉力和桌子的摩擦力,属于平衡力,则

F=f=m3g,

因为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A对桌面的压力大小

FN=(m1+m2)g,

所以

(m1+m2)g≠f,

(m1+m2)g≠m3g,

m3≠m1+m2

故A错误;

B.若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AB之间没有摩擦力,A水平方向受到绳子水平向右的拉力和桌子对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属于平衡力,则A与桌面之间摩擦力为

f=m3g,

故B错误;

C.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A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桌面对A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B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使B向右加速运动,故C正确;

D.若拉着A、B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A、B之间没有相对运动趋势,AB之间没有摩擦力,故D错误.

 

1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5N,0NB.0N,5NC.5N,5ND.5N,1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物重G=5N,所以A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5N的拉力,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5N,示数也为5N.同理,B测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5N,示数也为5N.

故选C.

1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会产生摩擦力

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发生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间一定会产生滑动摩擦力

D.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产生摩擦力的作用,同时自身也受到摩擦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

物体表面要粗糙,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摩擦力,故A错误;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B错误;

C.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相互挤压、接触面粗糙并有相对运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才可能产生滑动摩擦力,故C错误;

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摩擦力作用时,它自身也会受摩擦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2.小轩与爸爸乘火车去旅游时,用新买的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如下图甲乙丙所示为车厢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

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

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

D.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

【答案】A

【解析】

甲图中,物体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它们的运动状态是相同的,说明此时火车在匀速运动;

乙图中,物体向右倾倒,说明火车突然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因为,火车突然向左加速时,塑料杯的下部由于摩擦也随着加速,而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才会向右倾倒;火车向右减速时的情形也可用类似的方法解释;

丙图中,物体右左倾倒,说明火车突然向左减速(或向右加速),因为,火车突然向左减速时,塑料杯的下部由于摩擦也随着减速,而上部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才会向左倾倒;火车向右加速时的情形也可用类似的方法解释.

综上所述,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或向右加速),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13.如图所示,是南开中学教师运动会的“同心鼓”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老师们同时用力拉着鼓四周的绳子,通过有节奏的收、放绳子使鼓起伏,让球在鼓面上跳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平衡力

C.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

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因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不为零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A正确;

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重力的作用,不是平衡力,B错误;

C.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不能说球受到惯性,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上运动,C错误;

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这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为零,D错误。

14.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向右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0﹣1s内木箱没有动,所以此时不是平衡状态

B.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C.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如果3s后人突然用6N的力往回拉箱子,此时物体立刻向左加速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

A.0﹣1s内木箱没有动,木箱处于静止状态,静止也属于平衡状态,选项A说法错误;

B.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2s—3s内,木箱处于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推力等于摩擦力,即摩擦力大小为4N,所以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选项B说法正确;

C.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摩擦力,将不再受平衡力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木箱将不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C说法错误;

D.如果3s后人突然用6N的力往回拉箱子,由于惯性,物体先做向右的减速运动,速度为零后做向左加速运动,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B。

15.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做如图所示的“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凳子向甲方移动B.凳子向乙方移动

C.凳子原处不动D.凳子向体重大的同学一方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图示凳子下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乙端的压力大,所以乙端的摩擦力大,由于甲所受最大静摩擦力小,因此甲将容易相对长凳滑动,即甲容易被拉离,因此凳子将向右移动,即凳子向乙移动,故选B。

16.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受到重力G斜面对它的支持力F与摩擦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G和支持力F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不下滑,说明摩擦力f的大小大于重力G的大小

C.支持力F与摩擦力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斜面受到物体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垂直于斜面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重力G和支持力F大小不相等,方向不相反,而且不共线,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错误;

BC.物体在3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0,所以支持力F和静摩擦力f的合力一定与重力等值、反向、共线,所以摩擦力f小于重力G的大小,支持力F与摩擦力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B错误,C正确;

D.斜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D错误。

故选C。

17.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F2的功率为0.6WB.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C.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2ND.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对于物体B来说n=2,拉力端移动速度

拉力F2做功功率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对于弹簧测力计来说是3股,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对于物体A,受到的力:

B向左的摩擦力

向右的拉力F1=4N,因为A静止,所以地面向右的摩擦力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果增大F2,由于B对A压力的大小没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所以B对A的摩擦力不变,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仍然静止,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8.如图所示,木块A的质量为m1,一端与水平细绳相连,细绳的另一端挂着质量为m2(m2<m1)的钩码B,木块A恰好在桌面上匀速运动。

若在A上再加一个质量为m的砝码,同时在B下再挂上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木块的速度将(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A.不变B.变快

C.变慢D.由m1、m2、m的大小关系而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体A受到钩码的拉力和桌面的摩擦力做匀速运动,所以钩码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两者大小相等,即

F=f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A的重力,即

F压=GA=m1g

物体A受到的拉力

F=GB=m2g

由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则摩擦力

f=kF压=km1g

km1g=m2g

k=

在A上再加一个质量为m的砝码,此时压力的大小

F压1=GA+mg=(m1+m)g

摩擦力的大小

f′=k(m1+m)g=

(m1+m)g

在B下再挂上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拉力的大小

F′=(m2+m)g

F′-f′=f′=(m2+m)g-

(m1+m)g=

(m2+m)g-

(m1+m)g=

由于

m2<m1

所以

F′-f′=

>0

F′>f′

木块做加速运动,木块的速度将变大。

故选B。

19.如图所示,骑车出行,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B.人和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路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二力平衡的四个因素分析。

【详解】

A.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自行车受到的动力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人和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受到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根据二力平衡同体、等大、反向、共线知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路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产生的,路面受到的压力是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而不是人对地面产生的,所以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C。

20.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t=2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

B.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7N

C.4~6s内,拉力F做的功是20J

D.2~4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乙可知,当t=2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等于拉力的大小为3N,故A错;

B.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拉力的小为7N,此时物体受力不平衡,物体受到摩擦力等于5N,故B错;

C.4﹣6s内,拉力的大小为5N,物体通过的距离为4m,拉力F做的功是20J,故C正确;

D.2﹣4s内,物体的速度是不断变大的,机械能增加,故D错;

应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