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Web 20by xuemei.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3441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 Web 20by xueme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8章 Web 20by xueme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8章 Web 20by xueme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8章 Web 20by xueme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8章 Web 20by xueme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8章 Web 20by xuemei.docx

《第8章 Web 20by xueme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 Web 20by xuemei.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8章 Web 20by xuemei.docx

第8章Web20byxuemei

第七章Web2.0

Web2.0概论

Web2.0的到来可以说是悄无声息,其实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使用到了各种Web2.0的技术,比如打开一个网页,浏览一封电邮等。

现在很多网站都集成了Web2.0技术在里面,只是你还不了解,即使你体验了这些技术所带来的好处,如果没人告诉你,你可能也不会知道。

并不像更新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那样,从Windows95到Windows98再到Windows2000、WindowsXP甚至Vista操作系统每个版本的时间段是那么明显,从Web1.0过渡到Web2.0可以说是混合在一起的,根本没人说得清Web2.0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取代Webl.0的,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到了Web2.0时代。

本章就伴你邀游整个Web2.0世界,充分感受Web2.0技术的缤纷世界。

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Web应用的发展趋势;

(2)了解什么是Web2.0,为什么要学习Web2.0,了解Web2.0的设计原则,为后面的学习和理解打下基础;

(3)通过Web2.0基础知识的介绍,初步了解当前Web2.0的应用前景。

Web2.0的形成与发展

Web2.0概念的形成

“Web2.0”的概念始于一个会议中,展开于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头脑风暴部分。

互联网先驱们注意到,同所谓的互联网“崩溃”迥然不同,互联网变得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而且,令人激动的新应用程序和网站正有规律性的涌现出来。

那么,会不会是互联网公司“泡沫破灭”标志了互联网的一种转折,从而使得呼吁“Web2.0”的行动有了意义?

这种观点被大家所认同,Web2.0也就由此诞生。

什么是Web2.0

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

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

BloggerDon在他的《Web2.0概念诠释》中写道:

“Web2.0是以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Friendster、Del.icio.us、43T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

同时,他指出:

“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地说,从模式上是由单纯的‘读’向‘写’和‘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Server’向‘Web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应用上由初级的‘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

有关Web2.0的类似“定义”或者特征,我们在互联网上能搜索到很多,然而,这似乎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Web2.0,或许不同的人对于Web2.0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一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Web2.0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事实上,跟许多重要的理念一样,Web2.0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它犹如一个重力核心,由此来把距离核心或远或近的网站组合成一个类似太阳系的系统网络,而这些网站则或多或少地体现着Web2.0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理解Web2.0,我们不妨回过头来回顾一下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Web2.0的前世今生

一个新概念或新理论的诞生,必然有其历史的脉络可寻,而决不会凭空产生。

为了更好地理解Web2.0,我们要先了解Web1.0甚至BBS的历史。

WorldWideWeb,简称WWW,是英国人TimBern-ers-Lee在1989年发明的。

通过Web可以把互联网上的资源在一个网页里比较直观地表示出来,而这些资源之间也可以通过网页相互链接。

而在Web之前,互联网上相当数量的文档资源是存放在BBS上的。

BBS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还没有浏览器,没有搜索引擎,甚至没有个人网站,我们在BBS上主要可以做四件事:

发布新闻、发布交易信息、发布个人感想、互动式问答。

通过对互联网发展历史的研究可以看出,Web时代的内容服务网站主要是从BBS的四个功能演化而成的。

当BBS的前三个功能从BBS中分离出去后,逐渐发展成三个方向的网站———新闻类网站、电子商务类网站、博客类网站,这三类网站经过整合逐渐形成各自的门户,如新浪、易趣、博客中国。

而第四个功能目前正在逐渐分离,但还是依附于传统的门户网站,如XX的知道和新浪的爱问。

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是静态Html下的Web时代,这就是我们所谓的Web1.0。

而在动态Html下的Web,通过Web服务器的程序,应用户的请求,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取出,加上事先设计好的模版,动态地生成Html代码,最终发送到用户的浏览器那里。

它也属于Web1.0系列,因为用户在浏览器中所见的内容和Web1.0并无区别,然而,由于数据并不是事先制作和发布,而是和用户的需要动态地交互生成,因此也有人将之称为Web1.5。

而在Web2.0下,基于RSS/ATOM/RDF/FOAF等的XML数据不再和页面、网站混粘在一起,它们被独立了出来,并能够实现同步、聚合和迁移,通过对XML数据的处理,这些内容能自由组合,能被各种应用程序(不论是Web程序还是桌面程序)呈现和处理。

随着技术的进步,相对于新闻类及电子商务类网站来说,由BBS后两个功能发展而出的网站已经开始呈现出较为不同的特点,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将可以窥见Web2.0与传统的Web1.0之间的差异。

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Web1.0是将人类已有的知识,通过商业力量放到网上;而Web2.0则是通过每个用户的协作,将这些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将知识深化,并产生新的火花。

从网络社会的构建来看,Web1.0是以内容提供者为主体,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构建,用户只是作为一个群体概念而存在;而Web2.0则是以用户为主体,以每个用户所体写的博客作为细胞,由他们自发聚合或者引导性聚合在一起,并不断辐射形成一张可伸缩的有机网络。

从交互性来看,Web1.0是以网络对用户为主,这是一种单向性的行为;而在Web2.0中,每个用户作为平等的主体而存在,他们的行为是一种准双向的行为。

Web1.0和Web2.0特点比较

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那么WEB2.0是以人为核心的网,提供更方便用户织网的工具,鼓励提供内容。

根据用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组织浏览的线索,提供相关的服务,给用户创造新的价值,给整个互联网产生新的价值。

表格1-1给出了Web1.0与Web2.0的比较。

 

Web1.0

(1993-2003)

通过浏览器浏览大量网页

Web2.0

(2003-未来)

网页,加上很多通过Web分享的其他“内容”,更加互动,更像一个应用程序而非一个“网页”

模式

“读”

“写”和贡献

主要内容单元

“网页”

“帖子/记录”

形态

“静态”

“动态”

浏览方式

浏览器

浏览器、RSS阅读器、其他

体系结构

“客户服务器”

“WebServices”

内容创建者

网页编写者

任何人

主导者

“geeks”

“大量业余人士”

表1-1

具体的,两者之间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个人信息发布

Web1.0以个人网站为主要方式,网站内容由创建这个网站的人负责录人,其他浏览网站的用户只能阅读,就像传统的报纸一样,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报纸印刷的内容。

但Web2.0却是以Blog(博客)为主,阅读博客的用户既可以读也可以写,可以把用户的所感所想写到网站上.并供其他的用户读取。

使其他用户也成为网站内容的贡献者。

并且用户还可以通过Rss来订阅自己所喜爱的博客内容。

图1-1演示了黄健翔个人网站。

图1-1

⏹客户端体验

Web1.0是单调和枯燥的:

要和服务器进行交互往往要重新刷新页面,用户才能看到服务器传送过来的最新结果;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而且原来已经从服务器中接收到的信息要重新发出请求,这也浪费了服务器的宝贵资源。

但Web2.0通过Ajax技术可以给用户一个满意的体验。

图1-2展示了在浏览器中查询地图信息时,不需要重新刷新页面就可以从服务器端获得地图信息,而且这个过程是异步的,用户不需要等待服务器响应就可以做其它的事情。

这极大的缩短了用户等待地图信息的时间,并减少了服务器的负担,给了用户一个完美的体验。

图1-2

⏹信息内容管理

Web1.0对内容的管理是通过综合门户、垂直门户还有新闻站点等网站来进行的。

这些网站通过大量整合和编辑人们的辛勤劳动成果,使各种资源被有序和集中的组织起来。

而Web2.0则着重关注可重用的微内容,所谓微内容指用户产生的任何数据,包括Blog、评论、图片和收藏的书签等等。

我们每天都生产众多的微内容,也消费着同样多的微内容。

对于Web2.0来说,如何帮助用户管理、维护、存储、分享和转移微内容就成了关键。

⏹文件的上传、下载,各种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的使用

传统Web1.0是以服务器作为文件传播的中心。

用户的数量越多,服务器的负担也越大,最终导致用户下载这些文件和媒体速度越慢。

服务器的速度已经成为多媒体应用的瓶颈。

Web2.0采用P2P技术,每个客户端同时也是一个服务器;文件被分割成许多片段,从而可以由网络上的许多地方提供,透明的利用了网络的下载者来作为其它下载者提供带宽和数据。

事实上,文件越流行下载越快,因为有更多的用户在为这个文件提供带宽和片段。

P2P技术显示了Web2.0的一个关键原则:

用户越多,服务越好。

⏹知识管理

Web1.0采取严格的审查方式,任何知识的加入都必须审核才能通过,最典型的是大英百科全书。

而Web2.0则是开放的,社群的成员可以任意创建、修改、删除页面的条目,最典型的应用是维基百科全书。

Web2.0依赖的理论和技术

⏹六度关系理论

目前流行的“六度分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米格兰姆(StanleyMilgram)提出的,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六度分隔”成为人际关系世界中无可否认而又令人震惊的特征,许多社会学上的深入研究也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这一特征不只是特例,在一般情形下也存在。

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瓦茨教授领导的EMAIL试验也再次证明了这一人际关系世界中惊人的规律。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六十亿人怎么可能真的构成如此紧密的相互关联呢?

是互联网使一切成为现实。

⏹XML

XML即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

标记是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此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包含各种信息的文章等。

如何定义这些标记,既可以选择国际通用的标记语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象XML这样由相关人士自由决定的标记语言,这就是语言的可扩展性。

XML是从SGML中简化修改出来的。

它主要用到的有XML、XSL和XPath等。

⏹AJAX

Ajax并不是一种技术。

它实际上是几种已经在各自领域大行其道技术的强强结合。

Ajax混合了:

●基于XHTML/CSS

●由DOM(DocumentObjectModel)实现动态显示与交互

●通过XML和XSLT进行数据交换及处理

●使用JavaScript整合上述技术

直观一点的说Ajax能够实现不刷新浏览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