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参赛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334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52.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参赛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参赛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参赛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参赛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参赛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参赛教学设计.docx

《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参赛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参赛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参赛教学设计.docx

第8课美国经济发展参赛教学设计

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世界著名商标》图片。

由图片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这是《世界著名商标》我们认一认都有哪些商标?

分别是哪些国家的?

学生根据所知回答。

教师过渡:

美国占据绝大多数,显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其实自二战结束后直至现在美国一直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为什么美国能在几十年间一直保持这种优势?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这一内容。

设计意图:

在上课伊始,激趣探究,把学生带入历史情境中去。

【讲授新课】

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

第一环节为“世界经济霸主”。

第二环节为“滞胀与经济调整。

第三环节为“新经济时代”。

一、世界经济霸主

创设情境:

出示《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比重(%)》图表

[提出问题1]按照图表讲解战后初期美国经济状况和特点。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提出问题2]阅读课本内容概括指出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

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生2: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生3:

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方法引领: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到教材中的关键词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阅读图表资料、图片文字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统计数据和文字资料的方法。

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

[提出问题3]除此之外,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呢?

请同学们从材料中找出。

展示材料:

材料一二战前美国科研经费在联邦总预算中的比例不到0.1%,到60年代为15%。

二战后西方世界的重大科技发明65%是美国首先研制的。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对教育的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以上,日本为5.1%、英国为3.2%,法国为2.6%。

材料三二战后美国平均每年引进科学家、工程师6000——11500人。

1949年——1972年美国吸收各国高级专家20万人。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

科教兴国。

生2:

重视教育。

生3:

重视人才。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及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过渡:

依据材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科技、教育、人才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并且这一经济发展战略美国一直延续至今。

在经历了20多年的繁荣之后,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发展进入低谷阶段,美国遇到了挫折。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情况。

二、“滞涨”与经济调整

创设情境:

出示材料:

《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图表

[提出问题1]这张图表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

方法引领:

注意看清楚图表中横轴、数轴代表的意思,整体上看图形的走势和变化。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

70、8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甚至停滞。

生2:

经济发展状况上下起伏。

教师总结并过渡:

70、8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甚至停滞,并且通货膨胀急剧增高,这两种现象同时出现,历史上称为“滞胀”。

70、8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出现滞胀的因为很多,其中有阿拉伯石油生产国提高油价,削减石油出口量的因素。

由此引发能源危机。

这对于建立在车轮上的美国经济大受影响。

于是美国出现了种种问题。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阅读图表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

创设情境:

出示材料:

材料一美元贬值:

1971年8月前1盎斯(0.888671克)黄金兑换35美元。

1980年1盎斯黄金兑换785美元。

在巴黎,出租车上挂着“不再接受美元”的牌子,乞丐也在自己的帽子上写着“不要美元”。

材料二失业率增高:

1980年失业率为10.8%,达到1940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联邦预算赤字累计5800亿美元,每个美国人头上都担负2000多美元。

外贸逆差是332亿美元。

[提出问题2]依据材料,你能看出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和经济发展状况出现什么情况?

方法引领:

注意看清楚题目中的关键词“霸主地位”的“经济状况”,答题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不能偏离主题。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

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开始动摇

生2:

经济地位下降。

教师总结过渡:

这些问题导致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开始动摇,美国经济发展遇到重大挫折。

谁在关键时期肩负重任,带领美国经济走出泥潭呢?

设计意图:

通过研习史料,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

出示图片:

《里根》

教师讲述:

这时乐观亲民的里根,虽然年龄近70岁,但他却赢得了美国人的信任,当选第40任总统。

别看他年纪大,但他老当益壮,坚定地向经济问题挑战。

一上台,他就表示要为所有的美国人提供平等机会,让所有的美国人恢复工作,让所有的美国人能从物价不断上涨的恐惧中解脱出来。

于是他组织全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科学家进行了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后,找到了医治“滞胀”的药方。

[提出问题3]阅读下列材料,总结美国医治“滞胀”的药方有哪些?

展示材料:

美国政府及时调整经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税率,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技术设备更新,促进经济发展,来医治生产停滞,增长低迷的症状。

通过提高银行利率,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减少货币在市场上的流通量,来抑制通货膨胀。

里根政府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最终使美国走出了滞胀的困境。

使经济又恢复了活力,不仅经济稳定增长了7年多,而且通货膨胀率也大大降低。

方法引领:

注意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注意对材料进行整体概括。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

美国政府及时调整经济政策。

生2:

降低企业税率,减轻企业负担。

生3:

通过提高银行利率。

教师过渡:

里根也因此赢得了美国人民对他的尊重和爱戴。

美国人这样评价他。

展示材料:

“他是我们最年长的总统,但他却让美国变得年轻”。

教师过渡:

里根不可能把美国所有经济问题都解决。

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致使美国经济又开始滑坡,美国再次受到严峻的挑战。

在美国经济发展再度遇到严重挑战时,年仅46岁的克林顿走进了白宫,成为美国第42任总统。

他又带领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设计意图:

创设历史情景,把学生置于历史情景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渗透德育教育。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三、新经济时代

创设情境:

出示图片《克林顿》。

教师讲述: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年轻的总统,他并不像罗斯福等人出身于名门贵族,克林顿还没有出生,他父亲就去世了。

但他勤奋好学,多才多艺,萨克斯管吹得很好,为此,16岁时受到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后来取得博士学位,32岁当上州长,46年成为总统,可谓年轻有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过渡:

上台伊始,他就提出要振兴美国,那么如何振兴呢?

通过建立信息高速路为美国经济发展找到新的增长点。

展示资料:

《信息高速路》

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Highway)实质上是高速信息电子网络,它是一个能给用户随时提供大量信息,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网络体系。

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就是利用数字化大容量的光纤通讯网络,在政府机构、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以至普通家庭之间建成计算机联网。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将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方式,加快科技交流,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享受影视娱乐、遥控医疗,实施远程教育,举行视频会议,实现网上购物,享受交互式电视等。

[提出问题1]信息高速路的建立,将给美国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

改变美国人的学习方式、办公方式,生活方式等等。

教师总结:

使美国进入信息社会。

教师讲述:

信息高速路的建立不仅改变了美国人的学习方式、办公方式,生活方式等等。

还改变了美国经济结构。

设计意图:

利用视频资料突破教材难点,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创设情境:

出示图表资料:

方法引领:

注意看清图表横轴、数轴的含义。

1996年美国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33%,而同期传统经济的带头产业----建筑业和汽车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只有14%和4%。

[提出问题2]你能从图表中得到哪些信息?

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

1996年美国信息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33%,而同期传统经济的带头产业----建筑业和汽车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只有14%和4%。

生2:

说明了信息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

教师讲述:

可见信息产业的产值已经超过传统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和汽车业。

成为美国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

这种经济在美国首先出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美国进入了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阅读图表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

教师过渡: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美国出现了以生产电子计算机和电脑软件为主的新兴工业区—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硅谷。

创设情境:

出示图片《美国硅谷》。

教师讲述:

在这里汇集了6000多位博士,居住着15280个百万富翁。

有人统计,1996年这里每24小时就产生62个百万富翁。

1998年这里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400亿美元,接近2005年白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比2005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10还多可见知识经济产生了多大的效益阿!

设计意图:

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师过渡: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也给个人成功提供了机遇。

他就创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创业神话。

创设情境:

出示图片《比尔·盖茨和他的操作系统》。

[提出问题3]谁能介绍一下他?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

他19岁就创业,成立了微软公司。

生2:

他36岁成为亿万富翁;有的说他连续11年荣获全球富豪榜榜首。

生3:

他计算机技术很好等等。

……

教师讲述:

你们看到的是他今天的辉煌,那么在他辉煌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这是比尔盖茨在职场奋斗了十几年总结出的人生箴言。

创设情境:

如果你陷入困境,不要尖声抱怨错误,要从中吸取教训;

你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劣等生,但生活却仍在作出类似区分;

电视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实际上得离开咖啡屋去干自己的工作。

[提出问题4]读了他的箴言后,你有何感想呢?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

不要抱怨

生2:

坚持不懈

生3:

吃苦耐劳

……

教师总结:

我们从他的箴言中不难看出,它有今天的辉煌是他执著追求,不懈奋斗的结果。

其实美国经济的发展就是基于象比尔盖茨这样的每一个美国公民顽强拼搏、不懈的努力的结果。

所以美国几十年来一直居于世界前列,美国才有了今天的繁荣。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渗透德育教育。

创设情境:

展示图片《美国风貌》。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资料,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体验新的学习方式的快乐。

教师过渡:

纵观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几十年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有挫折,有挑战,但是美国总能走出困境,一直居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地位。

那么美国经济的发展为我们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和教训呢?

[提出问题5]美国经济发展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学生活动预期效果]

生1:

要重视教育。

生2:

发展科技

生3:

重视人才

生4:

国家要及时调整政策。

……

教师总结:

同学们提出的这些建议都非常好,体现了我们莘莘学子对国家的关心。

总之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为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对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会大有裨益。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并渗透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教育。

【板书设计】

一、世界经济霸主

二、滞胀与经济调整

三、新经济时代

【课堂总结】

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一个善于创新的民族,将是创造惊天伟业的民族。

我们中华民族曾创造过辉煌,相信在你们、在我们、在我们一代代中国人的努力之下,中华民族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