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3306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园林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docx

《园林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林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docx

园林植物病虫害复习资料

园林植物病虫害复习要点(红色字体和青绿色标注是2014年7月7日考试原题,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一、名词解释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天然(无毒)产物控制害虫的科学。

雌雄二型:

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除内、外生殖器不同外,许多种类在个体大小、体型、构造等方面也常有很大差异,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

性二型:

在雌雄异体的有性生物中,反映身体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某些变量在两性之间常常出现固有的和明显的差别。

初侵染:

病原物经过越冬或越夏,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传到新生长的植株体上,所引起的第一次侵染称为初侵染。

再侵染:

初侵染植物上病原物产生的繁殖体,经过传播,又侵染健康的植株。

菌脓:

在园林植物病部溢出含细菌的脓状黏液称为菌脓。

多胚生殖:

1个卵内可产生2个或2个以上的胚胎,并能发育成正常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变态:

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由幼虫期转变到成虫期状态的形态上的变化称为变态。

不完全变态:

指成虫的特征随着幼虫的生长和发育而逐步显现。

全变态:

指具有四个不同虫期即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的变态类型。

侵染性病害:

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

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叫做非侵染性病害。

系统侵染: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其扩展范围较大,可沿着维管束蔓延到整个植株,形成系统症状。

潜育期:

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寄主开始表现症状为止称潜育期。

潜伏侵染:

当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后,由于寄主和环境条件的限制,暂时停止生长活动,寄主植物不表现症状,这称为潜伏侵染。

病状:

寄主植物受病后本身所表现的外观不正常变化。

病症:

病原物在寄主病部的各种结构特征。

症状:

园林植物受生物或者非生物病原侵染后。

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病害预测:

指依据病害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和必要的因素监测,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未来病害的发展趋势和流行程度做出决定性或定量估计的过程。

水平抗性:

是指植物的某个品种能抵抗病原物的许多生理小种。

生理小种:

垂直抗性:

是指植物的某个品种能高度抵抗病原物一个或几个生理小种,对其他小种无效。

单年流行病害:

指在植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病原物数量会不断地积累,并导致病害流行成灾。

积年流行病害:

指病害从少量发生起,需要经过若干年间的病原物积累过程,才能造成为害的病害。

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称子实体。

羽化:

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蜕皮而出的现象。

昆虫年生活史:

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

孤雌生殖:

又称单性生殖,是指卵不经受精,也能发育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植物检疫:

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令形式,禁止某些危险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病虫、杂草,限制其继续扩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滞育:

主要受光周期的控制,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同种昆虫的大部或全部个体中止发育的现象。

病原物:

引起植物病害发生的生物的统称,现已知道的主要有真菌、细菌(类菌原体)、病毒(类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

环境因子:

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环境引起的非生物因素。

假死性:

部分昆虫在取食爬行时,当受到外界突然震动或惊扰后,往往立即蜷缩肢体不动,或从高处掉落或在爬行中不再蠕动,这种习性称为昆虫的假死性

园林植物病害:

园林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强度超过了植物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

(当时考的简答题)

植原体:

原来称类菌质体,单细胞原核生物,无细胞壁,比细菌小,比病毒大。

死养生物:

病原物在侵入寄主组织之前先将细胞和组织杀死,然后侵入并从中获取营养物质,进行腐生生活。

活养生物:

病原物只能在活组织获得营养物质,并在活组织上完成生活史,当组织死亡后立即停止生长或随即死亡。

植物病害流行:

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发生,发病率高而且严重,从而造成重大损失。

趋性:

是指昆虫对外界(光、温、湿、和化学物质等)刺激所产生的行为反应。

趋化性:

昆虫通过嗅觉器官对于化学物质的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行为称为趋化性。

病理程序:

植物病害的发生有一定的病理变化过程。

裸蛹:

又称离蛹其特征是附肢和翅不贴附蛹体上,可以活动,同时腹节间也能活动。

一代:

昆虫自卵(伪胎生者为幼虫或若虫)产下开始,至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时为止,称为一代或一化。

世代重叠:

二化型及多化型昆虫由于发生期及成虫产卵期长等原因而使前后世代间表现出明显重叠的现象称之为世代重叠。

菌丝干扰:

一种抗生菌物同病原菌物菌丝相接触,使病原菌物菌丝的细胞膜透性改变/细胞失去膨压,最后死亡。

卵胎生:

指某些昆虫可以从母体直接产生出幼体的生殖方式。

如介壳虫的一些种类。

锁状联合:

担子菌菌丝为保持双核性而形成的一种钩状结构。

根状菌索:

菌组织形成的绳索状结构,外形似植物根。

侵袭力:

一般指病原物具有的与致病力有关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过敏性反应:

是植物器官被侵染点的周围少数细胞迅速死亡,从而遏制病原物继续扩展的一种特殊现象。

补充营养:

大多数昆虫的成虫羽化后性腺发育尚未成熟须继续取食一个时期方能进行生殖,这种对性腺发育不可缺少的成虫期的营养称为补充营养。

不选择性:

是植物抗虫性的一个体现。

指的是植物不具备引诱产卵和刺激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植物具有拒避产卵和抗拒取食的特殊化学物质或物理性状,因而害虫不产卵、少取食或不取食。

 

二、填空题

3.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指标是指是否能消灭(芽孢)。

4.杀虫剂按作用类型分为(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等。

5.昆虫消化道根据其发生来源和功能不同可分为(前肠),(中肠),(后肠),其主要功能分别为(摄食、吞咽、磨碎和暂时贮藏食物),(吞咽、磨碎和暂时贮藏食物),(排除食物残渣和代谢废物)。

6.昆虫的全变态类型具有(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四个发育虫期。

7.属于全变态类型的昆虫有(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

8.外界环境对昆虫的影响主要包括4个方面  (气候因素)  ,( 生物因素),(土壤因素 ) 和( 人为因素 )。

2.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裂殖、孢子繁殖、增殖)

3.一般将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划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四个时期。

4.园林植物白粉病的症状最初常不明显。

病症初为(白粉状),形状为(近圆形),扩展后可联结成片。

秋季白粉层上出现(黑色小粒)。

10.蝗虫触角(丝状)状;口器是(咀嚼式);后足是(跳跃足);前翅是(覆翅)。

1.昆虫的生殖方式有(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假胎生)。

4.昆虫的内部器官按功能分(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系统。

昆虫的体躯中,头部为(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胸部为 (运动) 的中心,腹部为(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8、具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有蚜虫、叶蝉 、斑衣蜡蝉、 东方盔蚧(康氏粉蚧)、 蝽象(茶翅蝽、黄斑蝽)等。

(只要答出任4种)

10、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真菌 ,病毒  ,细菌, 线虫 ,寄生性种子植物(植原体、螨类等)。

 

12、确定为植物检疫对象的基本条件为 人为传播 , 局部发生 , 危险性病害。

13、主要为制定来年防治计划提供依据,在期限上一般长达数月,甚至跨年的植物病虫害预测,称为 长期预测。

 

14、全变态昆虫末龄幼虫脱去最后一次皮变为蛹的过程称为化蛹。

 

16、真菌营养体菌丝体的主要作用是获取营养。

1.非生物性病原包括水分、温度、光照、空气组成、营养物质等一系列因素。

真菌的营养体是菌丝、繁殖体是孢子

1非侵染性病原包括:

水分失调,营养失调,温度失调,有毒物质等等

3矮化,黄化,丛生和小叶是诊断植原体病害时必须掌握的症状特点。

9利用昆虫的趋性,我们可以用糖醋酒液来诱杀地老虎幼虫。

5、病原物从寄主体内获取营养物质而生存的能力称为寄生性,而病原物对寄主的破坏和毒害能力则称为致病性。

1.防治害虫方面的虫生细菌,以芽孢杆菌最为重要,应用广泛,已成为商品的是(苏云金杆菌)这个类群。

2.植物叶部(炭疽)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子实体呈轮纹状排列,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粉红色黏包子团出现。

3.引起园林植物根部病害的病原有(线虫)和(细菌)。

4.对昆虫影响最显著的因子是(温度)

5.(天牛)主要以幼虫钻蛀植物茎干,在韧皮部和木质部蛀道危害,是园林植物重要的蛀茎干害虫,主要形态特征是,体长筒形,触角丝状,着生在额的突起上,常超过体长,复眼肾形,围于触角基部。

6.灰霉病是草本观赏植物上最常见的(真菌)病害,病症很明显,在潮湿条件下灰色霉层显著,灰葡萄孢霉是该病最重要的病原菌。

3菌物包括:

真菌、黏菌、卵菌等。

4腐霉属多生于潮湿的土壤中,可引起园林植物根腐和猝倒等病害。

5病原物越冬和越夏有寄生、腐生和休眠三种方式。

6百合鳞茎软腐病的病原是菌物的:

根霉属。

7有无病症是菌物病害区别于其他病害的重要标志。

8黄单胞菌属病害可引起的症状有:

叶斑、猝倒、叶脉变黑、球茎腐烂、柑橘溃疡、胡桃疫病。

9植原体病害的传播主要依靠韧皮部取食的昆虫,主要媒介是:

叶蝉和飞虱等刺吸式口器。

10长寿花冷害症状:

冬季低温花蕾变苍白枯萎。

12熏蒸剂适用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类害虫。

13蟋蟀后足是:

跳跃足,螳螂前足是:

捕捉足。

1.病状的类型为坏死型、增生型和减生型。

2.园柏锈病病原属于梨胶锈菌菌,病菌主要以多年生菌丝体在圆柏寄主病部组织中___________越冬。

3.花蓟马成虫前翅的类型是____缨翅_______;梨冠网蝽成虫前翅的类型是______半鞘翅_____;舞毒蛾成虫前翅的类型是_____鳞翅______;杨叶甲成虫前翅的类型是_____鞘翅______。

4.昆虫的足有多种类型,写出下列几种昆虫足的类型:

螳螂的前足属_____捕捉足______;蝗虫的前足属_____跳跃足______;蜜蜂的后足属____携粉足_______。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____。

(病鳞茎,蚜虫和汁液传播)

5、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茎___部位。

7、病原物的被动传播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

(气流、雨水或灌溉水、昆虫等介体、人为)

8、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和____。

(大量的致病力强的病原物,大量的感病植物,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

10、海棠锈病是转主寄生病害,它的转主寄主是____。

(桧柏等松柏科的植物)

1、(病毒)、(细菌)或病原微生物统称为病原菌。

4、农药制剂的名称由(有效成分的含量),(原药的名称),(加工的剂型)三部分组成。

5、松梢螟为害松树,引起侧梢丛生,使树冠畸形,主要是幼虫蛀食(幼树枝干和球果).

6、请写出两类常见叶部病害的症状类型:

(圆柏锈病)、(牵牛花白锈病)。

1、园林植物根部害虫蝼蛄的前足类型是_________。

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美国白蛾的前翅类型是_________。

草坪害虫蝗虫类昆虫的前翅质地坚韧如皮革,其类型为_________。

蝇类昆虫的蛹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

(答案:

开掘足、鳞翅、覆翅、围蛹)

3、病原物的致病机理一般涉及化学致病、养分掠夺和机械穿透等作用形式。

5、请说出下列昆虫触角的类型:

蝗虫丝状、金龟子腮片状、蝶球杆状。

6、请列举下列翅膀类型的典型昆虫:

半鞘翅椿的前翅、鳞翅蛾蝶类的后翅、膜翅蜂、蜻蜓的后翅。

1.无性繁殖产生的各种孢子均叫无性孢子,在同一个体上不能同时存在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

草坪草锈病主要侵染____。

(叶片和叶鞘)

2.植物内部组织结构上的异常变化,称为______。

生理病变和组织病变后最终导致外部形态的异常变化称__________。

(组织病变,形态病变)

1.生物农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天敌)

6、昆虫的头式分为:

下口式(如蝗虫)、前口式(步甲、钻蛀型幼虫)、后口式(蝽、蝉、蚜虫)。

7、园林植物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其病原菌主要是真菌中的炭疽病属。

16.园林植物根部害虫蛴螬是___金龟甲____幼虫的总称;蝇类昆虫的蛹属于____围蛹___。

三、简答题

昆虫纲成虫形态特征。

答:

(1)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有口器和一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

(3)胸部有三对足,大部分种类有两对翅;

(4)腹部一般由9~11节组成,末端有外生殖器;

(5)有变态,具“外骨骼”。

昆虫分布广泛的原因是什么?

答:

(1)繁殖能力强,有些种类每年繁殖多代;

(2)外壳坚硬,轻巧,有弹性,起保护作用;

(3)身体微小,易生存,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食物相对较少,不存在食物危机;

(4)有翅,寻找食物、求偶、避敌都有利。

简述鳞翅目的主要特征,并列举5个科名。

答:

主要特征:

触角细长多节;

口器虹吸式;

翅一般两对,膜质,翅面覆盖鳞片;

幼虫多足、蠋型。

如卷蛾科、刺蛾科、尺蛾科、枯叶蛾科、天蛾科等。

化学防治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答:

化学防治是指用农药来防治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的方法。

具有收效快、防治效果好,使用方法简单,受季节限制小,适合于大面积使用等优点。

但也存在病虫抗药性、再猖獗及农药残留的缺点。

简述菌物病害的主要特征?

(1)菌物病害症状的主要病状有坏死、腐烂和萎蔫,少数为畸形。

坏死包括叶斑、叶枯、叶烧、猝倒、立枯和溃疡。

腐烂包括干腐、湿腐、软腐。

萎蔫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2)菌物病害的病症主要有下面4种:

霉状物:

有霜霉、灰霉、青霉、绿霉、赤霉、黑霉等不同颜色的霉状物。

粉状物:

有白粉病、黑粉病、锈病。

小黑点:

包括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座、闭囊壳、子囊壳等。

菌核:

菌物病害中丝状菌和核盘菌常见特征。

颗粒较大、深色,属于休眠越冬结构。

简述植物的抗病机制?

(考试题目是致病机制答案自找)

(1)结构抗病性:

即植物利用组织和结构的特点阻止病原物接触、侵入与在体内的扩展、破坏。

先天性的防御结构:

如植物表面密生的茸毛,或很厚的蜡质层等。

后天性的防御结构:

如在病部形成木栓层或坏死斑等。

(2)生化抗病性:

即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产生对病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

先天固有生化抗性:

如葱蒜类、松柏类分泌的挥发性物质。

后天诱导生化抗性:

如生理代谢途径的改变。

如何区别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1)观察症状。

侵染性病害往往后期有明显病症出现,并且症状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非侵染性病害无病症出现,症状的发生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侵染性病害在田间的分布往往有发病中心,而非侵染性病害无明显发病中心;

(3)侵染性病害在一个特定地点,通常只发生在个别或少数种类寄主上;而非侵染性病害则在多种寄主上发生类似症状。

了解口器类型和为害特性在害虫防治上的意义?

了解昆虫口器类型和为害特性,不但可以帮助认识害虫的为害方式,根据为害状来判断害虫的种类,而且可针对害虫不同口器类型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例如:

(1)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应使用触杀剂、胃毒剂、熏蒸剂进行防治。

(可选用具有胃毒性能的杀虫剂,将农药喷洒在作物表面或拌和在饵料中,这样,害虫取食时农药可随着食物进入其消化道,从而中毒死亡。

(2)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应使用内吸剂、触杀剂或熏蒸剂,胃毒剂一般无效。

(3)虹吸式口器的害虫,只吸食暴露在植物表面的液体,可将胃毒剂制成液体,防治上常用糖酒醋诱杀液。

此外,了解害虫的为害方式,对选择用药时机也有密切关系。

简述有机磷杀虫剂的原理?

神经冲动的传导依靠乙酰胆碱来完成,当传导完成后,乙酰胆碱即被胆碱酯酶水解,而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使乙酰胆碱不能水解消失,神经长期过度兴奋,导致虫体过度疲劳而死亡。

简述鳞翅目幼虫与叶蜂科的区别?

(1)鳞翅目幼虫有人字形蜕裂线,叶蜂科没有人字形蜕裂线。

(2)鳞翅目幼虫有2—5对腹足,叶蜂科有6—8对腹足。

(3)鳞翅目幼虫有趾沟,叶蜂科没有趾沟。

蛾蝶类的区别。

答:

蛾类触角丝状或羽毛状,休息时翅平铺于体,在夜间活动。

蝶类触角球杆状,休息时翅竖立于体上,在白天活动。

半翅目昆虫形态特征。

答:

(1)身体小至大型;

(2)刺吸式口器,喙从头顶前端伸出,触角多丝状;

(3)前翅半鞘翅后膜翅,中胸小盾片发达;

(4)胸部腹面中后足之间具臭腺开口;

(5)渐变态;植食性、肉食性。

鞘翅目昆虫特征。

答:

(1)体壁坚硬,小至大型。

(2)口器咀嚼式;

(3)触角丝状、锯齿状、鞭状、锤状、鳃叶状等; 

(4)无单眼。

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中胸小盾片常外露,跗节4~5节,少3节;

(5)完全变态,幼虫无足型或寡足型,蛹为离蛹。

(6)植食性、捕食性、粪食性。

园林植物白粉病菌的特点及所致病害的防治方法。

 

答:

特点:

(1)专性寄生菌;

(2)分生孢子产生、萌发较快,再侵染次数多;(3)耐干旱。

 

 防治方法:

(1)清除病残株;

(2)防止苗木贪青徒长,合理密植。

(3)化学防治。

典型的菌物生活史包括哪些阶段。

菌物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阶段。

菌物无性繁殖阶段在它的生活史中往往可以独立地多次重复循环,而且完成一次无性循环时间较短,产生的无性孢子的数量极大,对植物病害的传播和发展作用很大,在营养生长后期、寄主植物休眠期或环境不适的情况下,菌物转入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这就是它的有性阶段。

植物的抗病性如何分类。

按照遗传方式的不同可将植物抗病性区分为:

主效基因抗病性、微效基因抗病性

按照寄主抗病性的程度可将植物抗病性区分为:

免疫、过敏性反应、抗病、感病

按顺序表达的动态过程可将植物抗病性区分为:

抗接触(即避病)、抗侵入、抗扩展、和抗损失(即耐病)、抗再侵染(诱发抗性)

根据植物的抗病机制可将植物抗病性区分为:

被动抗性、主动抗性

休眠和滞育有何区别。

休眠是由于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便可恢复生长发育;滞育是昆虫长期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种的遗传性,在自然情况下,当不良环境到来时,生理上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进入滞育必须经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的刺激,否则即使给予适宜环境条件也不能恢复生长发育。

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危害症状有何不同?

各有什么防治要求?

咀嚼式口器昆虫危害的典型症状是造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最明显的是造成叶片的缺刻、空洞或将叶肉吃去,仅仅残留网状叶脉,严重时甚至可将叶片全部吃光;此外,一些钻蛀性害虫常将茎秆、果实等咬食成隧道或孔洞,或者钻入叶中潜食叶肉;而刺吸式口器昆虫是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在其取食后,植物表面无明显的破损情况,仅受害部位出现各种褪色斑点受害植株常形成萎蔫,叶片卷曲、黄化、皱缩,或在叶、茎、根上形成虫瘿等。

 

根据咀嚼式、刺吸式口器类型分别选择胃毒剂、内吸剂化学药剂,针对性地进行化学防治。

列举5种昆虫足的类型和代表性昆虫。

(1)步行足——步甲

(2)跳跃足——蝗虫(后)

(3)捕捉足——螳螂(前)

(4)开掘足——蝼蛄(前)

(5)游泳足——龙虱(后)

(6)抱握足——龙虱(前)

(7)携粉足——蜜蜂(后)

请简述呼吸作用与熏蒸杀虫剂的关系。

当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毒气时,毒气同样可随气体扩散作用通过气门进入虫体,使昆虫中毒死亡。

这就是利用熏蒸剂杀虫的原理。

请依次简述植物缺N,P,K,Mg,Fe的主要症状。

缺N:

植株矮小、分枝少、叶小而稀疏、色淡或黄化、早落、在酸性强有机质缺乏的土壤中容易发生缺N现象。

缺P:

叶片呈紫色、老叶先发病、生长受抑制、成熟推迟、果少而小。

缺K:

老叶先发病、叶绿体坏死、叶片扭曲或卷曲、不规则黄化。

缺Mg:

叶片脉间黄化、从老叶叶尖开始、、叶片出现坏死枯斑。

缺Fe:

症状类似缺Mg,但先从幼叶开始、叶片黄化甚至白化,常发生在碱性土壤内。

请简述锈病类的主要防冶方法。

园林设计及定植时,避免海棠、苹果、梨等与桧柏、龙柏混栽。

结合园圃清理及修剪,及时将病枝芽、病叶等集中烧毁,以减少病原。

加强管理,降低湿度,注意通风透光或增施钾肥和镁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发病初期可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10天1次,连喷3~4次;

园林植物病害与损伤有何本质区别?

答:

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有害生物的侵袭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使正常的代谢作用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使植物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表现出不正常的状态,甚至死亡,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通常称这种现象为园林植物病害。

当植物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或其他生物的侵袭后,通常在生理上、组织上、形态上常发生一系列变化。

这一逐步的变化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各种植物病害都有一定的病理程序。

而风、雹、昆虫及高等动物对植物造成的机械损伤,没有逐步的,不断的病变过程,即不产生病理程序,因此不属于病害。

有无病理程序和是否造成经济损失才是判断植物病害的标准。

园林植物害虫防治时如何做到对化学药剂的合理使用?

答:

(1)正确选择化学药剂。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品种、使用浓度及剂量。

(2)适时用药。

在调查研究和预测预报的基础上,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抓住有利时机用药。

一般多在初龄幼虫期。

(3)交互用药。

尽量选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学机制,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4)混合用药。

可以达到同时兼治多种害虫的目的,并可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范围。

(5)安全用药。

防治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及植物药害的产生。

怎样防治园林植物煤污病?

(1)园林栽培措施防治:

种植不宜过密,并应适当修剪,以利通风透气,创造不利此菌生长的环境。

(2)化学防治:

及时防治蚜虫和介壳虫。

防治蚜虫可用40%氧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

防治介壳虫可用10-20倍松脂合剂液。

分别简述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的翅膀、口器、食性、变态类型。

鞘翅目:

两对翅前翅鞘翅,后翅膜翅;咀嚼式口器;植食性、肉食性、寄生性、腐生性、粪食性;完全变态。

鳞翅目:

前后翅都为鳞翅;虹吸式口器;植食性;完全变态。

膜翅目:

两对翅,膜翅,前翅大后翅小;咀嚼式或者咀吸式口器;植食性、寄生性、捕食性、营生性;完全变态。

双翅目:

前翅膜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刺吸式、刮吸式、舔吸式口器;植食性、捕食性、寄生性;完全变态。

请列举常见触角类型及其代表昆虫。

(1)刚毛状。

蜻蜓和蝉。

(2)丝状。

蝗虫和蟋蟀。

(3)念珠状(连珠状)。

白蚁。

(4)锯齿状。

扣头甲、天牛及绿豆象雌象触角。

(5)栉节状。

绿豆象雄虫。

(6)双栉节状(羽状)。

毒蛾、樟蚕蛾。

(7)膝状。

蜜蜂。

(8)具芒状。

蝇类。

(9)环毛状。

雄蚊。

(10)棍棒状。

菜粉蝶。

(11)锤状。

瓢虫。

(12)鳃叶状。

金龟甲

检疫对象确定的原则。

国内尚未发生的或局部发生的病、虫及杂草;

危害严重,传入后可能给农林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而防治又比较困难的病、虫及杂草;靠人为活动传播的,即随种子、苗木、及包装材料等传播的病、虫及杂草。

请简述波尔多液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配制方法:

取2个容器,分别用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