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考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试题汇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1282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8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考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试题汇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中考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试题汇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中考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试题汇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中考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试题汇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中考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试题汇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中考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试题汇集.docx

《北京中考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试题汇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考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试题汇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中考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试题汇集.docx

北京中考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试题汇集

2018年北京中考地理

《地球与地图》专题复习试题汇集训练

考点分布:

(一)地球与地球仪

1.运用资料,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描述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法

4.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5.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6.在地球仪上及地图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试题汇编:

——市第三次调研题

小畅对初一新开设的地理课十分感兴趣,为了帮助学习,他购买了一个地球仪。

据此,

完成第1~3题。

1.课上他发现老师所用的地球仪比自己的大,但不论大小,地球仪都能反映出

A.赤道是0°经线B.地球表面陆地多,海洋少

C.地球表面海陆在变迁D.地球是一个球体

【答案】D

——市第二次调研题

图1为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读图,完成1、2题。

1.地球的形状是

A.椭圆B.圆弧

C.球体D.方形

【答案】C

——西城区初三地理总复习试题

1.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是

A.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地球的卫星照片D.“嫦娥一号”绕月探测

【答案】C

——密云区18年期末考试题

1.请同学们按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将小月在下载过程中打乱的图片进行排序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答案】B

——海淀区18年期末考试题

1519年9月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环球航行,麦哲伦在菲律宾群岛因卷入当地的部族纠纷而遇难;船员们在他死后继续航行,于1522年9月回到欧洲,首次完成了人类环球旅行的壮举。

图1为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据此,完成1~3题。

 

图1

 

1.麦哲伦船队的这次航行证明了

A.天圆地方B.天如斗笠,地如棋盘

C.陆地是中心,大海是陆地的边缘D.地球是个球体

【答案】D

18.麦哲伦遇难的地点位于(海淀)

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D.极地地区

【答案】A

——丰台区期末考试试题

微信登录界面背景图“蓝色弹珠”是1972年

美国阿波罗17号拍摄的最著名的真实地球照片。

读图1,完成第1、2题

1.地球卫星照片“蓝色弹珠”()

A.显示地球是规则的球体

B.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C.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最初阶段

D.是地球形状的最直观确凿的证据图1

【答案】D

------西城初一2018期末

“蓝色弹珠”是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船员拍摄的地球照片。

当时太空船正背向太阳,所以成功拍到了清晰的地球全景(图1)。

读图,完成第2~4题。

2.“蓝色弹珠”照片说明地球的形状是

A.椭圆B.圆形C.球体D.方形

【答案】C

3.在遨游宇宙之前,人类已经证实了地球的形状。

其方法是

A.实地测量B.观测月全食

C.凭直觉猜想D.环球航行

【答案】D

4.照片中可以清晰看见南极大陆被冰雪覆盖。

拍摄时南极(初一)

A.有极昼现象B.有极夜现象C.昼夜等长D.昼短夜长

【答案】A

——丰台区期末考试试题

5.以下能够描述地球大小的是(丰台)

地表海洋深度地球平均半径地球表面积

陆地平均海拔地表海陆比例地球赤道周长

A.123B.236C.345D.1345

【答案】B

——市第二次调研题

2.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①地表海洋深度;②地球平均半径;③地球表面积;④陆地平均海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B

图2

------西城初一2018期末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读图2,完成6~8题。

6.图2中可以观察到的地球范围主要位于(初一西城)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

【答案】C

7.图2中A点大致位于(初一西城)

A.40°N,120°E附近B.40°S,120°E附近

C.40°S,120°W附近D.40°N,120°W附近

【答案】A

【内容细目】在地球仪上及地图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昌平区18年期末考试题

地球仪是我们认识地球的工具,是地球的模型。

观察地球仪(图1),回答1-4题。

4.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为

A.23.5°N,60°WB.30°N,60°E

C.23.5°N,60°ED.30°N,60°W

【答案】C

——市第三次调研题

3.小畅想自制一个地球仪,制作之前绘制了一幅草图(图1),

图中画错的是

A.纬线相互平行B.铁丝是倾斜的

图1

C.经线相交于极点D.经线是折线

【答案】D

——西城区18年期末考试题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观察图2“地球仪示意图”,完成4~6题。

4.关于0°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南北极等距的大圆圈

图2

B.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与其他纬线长度相等

D.指示南北方向

【答案】A

----西城15-16年期末

1.关于地球仪,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仪的形状与地球实际形状相同

B.地球仪上的地轴在实际地球上存在

C.所有纬线均是一个圆圈但长短各不相同

D.经线连接南北两极故可指示南北方向

【答案】D

——海淀区17年期中考试题

地球仪是人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读图1,回答第1~3题。

2.下列关于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本初子午线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

②在赤道上,西经15°位于西半球

③经度向东数值增加为东经

④北回归线位于低纬度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西城13-14期末

1.关于0纬线的正确叙述是

A.与南北极等距的大圆圈

B.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与其他纬线的长度相等

D.指示南北方向

【答案】A

——西城区初三地理总复习试题

【例题2】2016年7月23日至9月5日,第十一届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系列会议在中国杭州召开。

图1-7中的城市都曾经主办过(G20)会议。

读图完成

(1)~(3)题。

 

图1-7

(1)图中四城市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A.①——20°N,130°EB.②——80°N,40°W

C.③——52°N,0°D.④——30°S,153°W

【答案】C

——市第二次调研题

图5为竖版世界地图的一部分。

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

A.90°N,150°WB.60°S,120°W

图5

C.0°,120°WD.0°,60°E

【答案】D

---西城15-16年期末

图2为“甲乙两位同学在表演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

甲同学演示太阳,伸平手臂代表太阳光线;乙同学演示地球,斜举手臂代表赤道面。

图3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

读图,回答~题。

25.在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

A.甲同学应适时改变自己的位置B.甲同学手臂伸展角度应上下变化

C.乙同学的运动轨迹应该为圆形D.乙同学手臂伸展角度应保持不变

【答案】D

26.图2中乙同学所处位置与图3所示日期对应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市第一次调研题

图1为甲、乙两位同学演示地球公转运动的示意图(乙同学伸展手臂代表赤道),图2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在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乙同学

A.身体代表地轴B.手臂伸展角度始终保持不变

C.运动方向应为①→④→③→②→①D.绕甲同学运行一圈示意一天

【答案】B

2.图2所示日期前后,北京

A.欢度五一B.昼长夜短C.漫山红叶D.天气寒冷

【答案】D

------密云期末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

据此完成(密云)

28.开幕当天,北京昼夜长短分布情况(表示黑夜,表示白昼)表示黑夜,表示白昼)可能是

.

【答案】C

29.开幕当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表示正确的是

【答案】B

----西城初一期末

8.有位乘客在日出时分从A点登上飞机,几个小时后到达(43°N,87°E),发现当地太阳刚刚升起。

产生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是(初一西城)

A.纬度差异B.地球自转C.地球公转D.四季交替

【答案】B

【内容细目】描述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法

——市第三次调研题

2.小畅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他正确的做法是

A.手持地球仪,地轴竖直,自左向右匀速拨动

 B.平稳摆放地球仪,地轴向北倾斜,自左向右匀速拨动

 C.手持地球仪,地轴倾斜,自右向左匀速拨动

D.平稳摆放地球仪,地轴向南倾斜,自右向左匀速拨动

【答案】B

——密云区18年期末考试题

5.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正确的做法是

A.将地球仪平放在桌面上用左手自左向右拨动地球仪

B.将地球仪平放在桌面上用右手自右向左拨动地球仪

C.将地球仪平放在桌面上且地轴北极指向北极星方向,用左手自左向右拨动地球仪

D.将地球仪平放在桌面上且地轴北极指向北极星方向,用右手自右向左拨动地球仪

【答案】C

——西城区13年试题

3.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正确做法是

①地球仪上北极遥指北极星的方向;②以太阳为中心,在椭圆轨道上水平运动;③面对地球仪,从左向右转动球体;④从北极上空看,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球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朝阳区18年七年级试题

4.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

A.面对地球仪时,自左向右拨动球体B.从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旋转球体

C.手握底座,整体逆时针旋转地球仪D.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

【答案】A

【内容细目】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西城区09年试题

2.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是因为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答案】C

——海淀区17年期中考试题

2017年9月17日清晨,北京马拉松比赛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数万名健儿从天安门广场出发,跑向终点奥林匹克公园。

(4)同学们还持续记录了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从马拉松比赛结束到本次期中考试(2017年11月)期间,北京昼长的变化是____(选择填空)。

A.昼先变短、后变长B.昼先变长、后变短

C.昼逐渐变长D.昼逐渐变短

【答案】D

——西城区18年期末考试题

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我国的“农业气候历”。

读图4,结合与之相关的农谚,完成9、10题。

9.谚语“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A.说明春分时白昼最长B.说明春分后白昼渐长

C.该现象主要与地球自转相关D.该现象在南半球会同时现

【答案】B

——海淀区17年期中考试题

2017年9月17日清晨,北京马拉松比赛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数万名健儿从天安门广场出发,跑向终点奥林匹克公园。

(3)某学校的同学们记录了马拉松比赛当天四个时刻的竹竿影子的变化,其中最接近正午的是___________(选择填空)。

【答案】C

(二)地图

7.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

8.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度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9,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10.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11.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