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防腐蚀涂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2002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防腐蚀涂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常用防腐蚀涂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常用防腐蚀涂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常用防腐蚀涂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常用防腐蚀涂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防腐蚀涂料.docx

《常用防腐蚀涂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防腐蚀涂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防腐蚀涂料.docx

常用防腐蚀涂料

一、H06-1-1环氧富锌底漆(双组分)

(1)组成、性能和用途:

由环氧树脂、超细锌粉、增稠剂、溶剂等组成,采用聚酰胺树脂作为固化剂。

分甲、乙双组分包装。

具有阴极保护作用,防锈性能优异,附着力好,耐油、耐水性好。

适用于修造船、煤气罐、油罐、桥梁、铁塔作防锈底漆,也可用作镀锌件的防锈漆。

(2)物理参数:

环氧富锌底漆的物理参数如下:

①颜色:

灰色。

②光泽:

无光。

③理论涂布率:

180g/m²,12.78m²/L(以40um干膜计,不含损耗)。

④相对密度:

约2.30.

⑤干燥时间:

(23±2)℃,表干≤30min,实干≤24h。

⑥完全固化:

(23±2)℃,7d

⑦闪点:

甲组分(漆料)24℃,乙组分(固化剂)27℃.

⑧储存期:

12个月。

(3)施工说明:

①表面处理:

钢材表面经抛丸或喷砂等方法处理,要求达到瑞典除锈标准Sa2.5级,或手工除锈达到St3级。

②施工条件:

底材温度须高于露点以上3℃,相对湿度须小于85%;底材温度低于5℃时,环氧于固化剂停止反应,不能进行施工。

③混合配比:

甲组分(漆料):

乙组分(固化剂)=35:

3.5。

④熟化时间:

(23±2)℃,0.5-1h。

⑤适用期:

(23±2)℃,8h。

⑥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有气喷涂、手工刷涂、滚涂。

⑦稀释剂:

X-7环氧涂料稀释剂。

⑧施工指标:

见表I-1

表I-1施工指标

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

有气喷涂

手工刷涂、滚涂

最大稀释量

20%

20%

5%

喷孔

0.4-0.5mm

2.0-2.5mm

-

喷出压力

15-20Mpa

0.3-0.6Mpa

-

⑨工具清洗:

X-7环氧涂料稀释剂。

⑩涂膜厚度:

湿膜80um,干膜40um。

⑪涂装间隔:

见表I-2.

表I-2涂装间隔

底材温度

5℃

20℃

30℃

最短

48h

24h

12h

最长

无限制

⑫后道配套涂料:

环氧树脂涂料、环氧沥青涂料、氯化橡胶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醇酸树脂涂料、酚醛树脂涂料、聚氨酯涂料、氯磺化聚乙烯涂料、高氯化聚乙烯涂料等。

(4)施工注意事项:

①因锌粉含量高,所以在调配时建议使用机械搅拌把甲组分搅拌均匀后,再加入乙组分搅拌均匀。

②再高温季节施工时,易发生干喷。

为防止干喷现象长生,需加入稀释剂调整至不干喷为止。

③富锌底漆表面易开成锌盐,在涂装后道涂料之前,必须彻底清除表面的锌盐,否则将影响漆膜的层间附着力。

二、E06-1-1无机富锌底漆(双组分)

(1)组成、性能和用途以锌粉、硅酸乙酯为主要原料,加有高分子化合物、增稠剂、填料、助剂、溶剂等组成,分甲、乙双组分包装。

该涂料锌粉含量高,具有极佳的阴极保护作用;有优异的耐候性,能经受长期风蚀;耐油性突出。

作为通用性的防锈底漆,也可作为单独的防腐蚀漆。

(2)物理参数环氧富锌底漆的物理参数如下。

①颜色:

灰色。

②光泽:

无光。

③理论涂布率:

330g/m²,12.7m²/L(以60μm干膜计,不含损耗)。

④相对密度:

约1.83.

⑤干燥时间:

(23±2)℃,表干≤10min,实干≤24h。

⑥完全固化:

(23±2)℃,3d

⑦闪点:

13℃。

⑧储存期:

甲组份12个月,乙组份6个月。

(3)施工说明

①表面处理:

钢材表面需经抛丸或喷砂等方法处理,作为防锈底漆涂装表面要求达到瑞典除锈标准Sa2.5级;作为防腐蚀漆,涂装表面达到瑞典除锈标准Sa3级;粗糙度达到40-70μm。

②施工条件:

底材温度须高于露点以上3℃,相对湿度须大于50%。

③混合配比:

甲组分(漆料):

乙组分(固化剂)=30:

7.5。

④熟化时间:

(23±2)℃,0.5-1h。

⑤适用期:

(23±2)℃,8h。

⑥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有气喷涂、手工刷涂、滚涂。

⑦稀释剂:

X-11无机锌涂料稀释剂。

⑧施工指标:

见表Ⅱ-1.

表Ⅱ-1施工指标

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

有气喷涂

手工刷涂、滚涂

最大稀释量

30%

30%

5%

喷孔

0.4-0.5mm

2.0-2.5mm

-

喷出压力

15-20Mpa

0.3-0.6Mpa

-

⑨工具清洗:

X-11无机锌涂料稀释剂。

⑩涂膜厚度:

湿膜80μm,干膜80μm。

⑪涂装间隔:

见表Ⅱ-2.

表Ⅱ-2涂装间隔

底材温度

5℃

20℃

30℃

最短

24h

8h

4h

最长

无限制

⑫后道配套涂料:

环氧树脂涂料、环氧沥青涂料、氯化橡胶涂料、醇酸树脂涂料、聚氨酯涂料、高氯化聚乙烯涂料,也可不涂面漆。

(4)施工注意事项

①因锌粉含量高,所以在调配时建议使用机械搅拌把甲组分搅拌均匀后,再加入乙组分搅拌均匀;

②底材温度≥30℃时,但不得超过60℃,为避免干喷,需加入稀释剂调整至不干喷为止;

③涂装下道油漆之前,必须彻底清除表面的锌盐,否则将影响漆膜的层间附着力。

三、X06-1乙烯磷化底漆(分装)

(1)组成、性能和用途由聚乙烯醇缩丁醛、防锈颜料、溶剂等配制成漆料,并以磷化液配套而成,分甲、乙双罐包装。

系一种有色或黑色金属表面的打底漆,能起钝化作用,从而增加涂层与金属之间的附着力。

用于船舶、桥梁、油罐、仪表等铝合金、铜、镀锌钢件或黑色金属的打底漆,但不能代替防锈漆。

(2)物理参数乙烯磷化底漆的物理参数如下。

①颜色:

浅黄色。

②光泽:

无光。

③理论涂布率:

25g/m²,3600m²/L(以8μm干膜计,不含损耗)。

④相对密度:

约0.90.

⑤干燥时间:

(23±2)℃,表干≤15min,实干≤24h。

⑥闪点:

15℃。

⑦储存期:

12个月。

(3)施工说明

①表面处理:

钢铁表面需经抛丸或喷砂除锈处理至Sa2级;铝或其他轻金属用砂纸或钢丝刷拉毛。

②施工条件:

底材温度需高于露点以上3℃,相对湿度需小于85%。

③混合配比:

甲组分(漆料):

乙组分(磷化液)=16:

4.

④熟化时间:

两组分混合即可使用。

⑤适用期:

(23±2)℃,8h。

⑥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有气喷涂、手工刷涂、滚涂。

⑦稀释剂:

X06-1乙烯磷化底漆专用稀释剂。

⑧施工指标:

见表Ⅲ-1.

表Ⅲ-1施工指标

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

有气喷涂

手工刷涂、滚涂

最大稀释量

30%

30%

5%

喷孔

0.4-0.5mm

2.0-3.0mm

-

喷出压力

9-12Mpa

0.3-0.4Mpa

-

⑨工具清洗:

X-11无机锌涂料稀释剂。

⑩涂膜厚度:

湿膜80μm,干膜80μm。

⑪涂装间隔:

见表Ⅲ-2.

表Ⅲ-2涂装间隔

底材温度

5℃

20℃

30℃

最短

16h

4h

3h

最长

24h

24h

24h

⑫后道配套涂料:

与油性、醇酸、酚醛、氯化橡胶、环氧等各类防锈涂料配套使用。

施工注意事项

①不能作为防锈底漆,不能在大气中曝晒,也不允许已干的漆膜受潮变湿;

②两组分混合后超过适用期,虽能够流动,但放置时间过长对涂膜的性能有影响。

四、C06-1醇酸铁红底漆

(1)组成、性能和用途由精炼干性植物油改性的醇酸树脂、氧化铁红及其他防锈颜料、体质颜料、分散剂、防沉剂、催干剂、溶剂等组成。

良好的附着力、防锈剂,与硝基、醇酸树脂等面漆结合力好,黑色金属打底防锈。

(2)物理参数醇酸铁红底漆的物理参数如下。

①颜色:

铁红色。

②光泽:

无光。

③理论涂布率:

115g/m²,13.00m²/L(以35μm干膜计,不含损耗)。

④相对密度:

约1.49.

⑤干燥时间:

(23±2)℃,表干2h,实干24h。

⑥闪点:

35℃。

⑦储存期:

12个月。

(3)施工说明

①表面处理:

有氧化皮钢材,需经抛丸或喷砂处理至瑞典防锈标准Sa2级;无氧化皮钢材,以风动或电动工具打磨至瑞典防锈标准St3级;涂有车间底漆的钢材,则需经过二次除锈,达到瑞典除锈标准St3级。

②施工条件:

底材温度高于露点以上3℃,相对湿度须小于85%。

③混合配比:

单罐装。

④熟化时间:

打开搅匀即可使用。

⑤适用期:

无限制。

⑥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有气喷涂、手工刷涂、滚涂。

⑦稀释剂:

X-6醇酸涂料稀释剂。

⑧施工指标:

见表Ⅳ-1.

表Ⅳ-1施工指标

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

有气喷涂

手工刷涂、滚涂

最大稀释量

5%

10%

3%

喷孔

0.4-0.5mm

2.0-2.5mm

-

喷出压力

12-15Mpa

0.3-0.4Mpa

-

⑨工具清洗:

X-6醇酸涂料稀释剂。

⑩涂膜厚度:

湿膜75μm,干膜35μm。

⑪涂装间隔:

见表Ⅳ-2.

表Ⅳ-2涂装间隔

底材温度

5℃

20℃

30℃

最短

16h

4h

3h

最长

24h

24h

24h

⑫后道配套涂料:

醇酸树脂涂料、酚醛树脂涂料。

五、C53-10醇酸铁红防锈涂料

(1)组成、性能和用途由精炼干性植物油改性醇酸树脂、颜料及体质颜料、催干剂、特种添加剂和有机溶剂配制而成。

可常温干燥,也可低温烘干,容易打磨,对腻子层及面漆的结合力良好。

可涂在已打磨的腻子层上,以填平腻子层的砂孔、纹道,也可加涂于醇酸类底漆上,增加防锈性。

(2)物理参数醇酸铁红防锈漆的物理参数如下。

①颜色:

铁红色。

②光泽:

无光。

③理论涂布率:

150g/m²,13.70m²/L(以45μm干膜计,不含损耗)。

④相对密度:

约1.60.

⑤干燥时间:

(23±2)℃,表干≤4h,实干≤24h。

⑥闪点:

35℃。

⑦储存期:

12个月。

(3)施工说明

①表面处理:

如前道涂膜已经污染,应用适当的方法除去油脂、灰尘,也可用本涂料稀释剂擦洗。

②施工条件:

底材温度需高于露点以上3℃,相对湿度需小于85%。

③混合配比:

单罐装。

④熟化时间:

打开搅匀即可使用。

⑤适用期:

无限制。

⑥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有气喷涂、手工刷涂、滚涂。

⑦稀释剂:

X-6醇酸涂料稀释剂。

⑧施工指标:

见表Ⅴ-1

表Ⅴ-1施工指标

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

有气喷涂

手工刷涂、滚涂

最大稀释量

5%

10%

3%

喷孔

0.4-0.5mm

2.0-2.5mm

-

喷出压力

12-15Mpa

0.3-0.4Mpa

-

⑨工具清洗:

X-6醇酸涂料稀释剂。

⑩涂膜厚度:

湿膜95μm,干膜45μm。

⑪涂装间隔:

见表Ⅴ-2.

表Ⅴ-2涂装间隔

底材温度

5℃

20℃

30℃

最短

36h

24h

12h

最长

无限制

⑫后道配套涂料:

C044-42醇酸磁漆(耐候性)、C04-2醇酸磁漆(通用性)等。

六、C53-31醇酸红丹防锈漆

(1)组成、性能和用途由醇酸树脂、红丹粉、体质颜料、催干剂、溶剂等组成。

防锈性好、干燥快、漆膜坚硬。

适用于轻微和中等腐蚀的工业环境中的黑色金属表面打底防锈,不适用于水下部位。

(2)物理参数醇酸红丹防锈涂料的物理参数如下。

①颜色:

橘红色。

②光泽:

无光。

③理论涂布率:

180g/m²,11.10m²/L(以40μm干膜计,不含损耗)。

④相对密度:

约2.0.

⑤干燥时间:

(23±2)℃,表干≤4h,实干≤24h。

⑥闪点:

38℃。

⑦储存期:

12个月。

(3)施工说明

①表面处理:

如直接涂装在钢材上,钢材需经抛丸或喷砂处理,达到瑞典除锈标准Sa2级,或手工除锈达到St3级;车间底漆表面则需经过二次除锈达到瑞典除锈标准St3级。

②施工条件:

底材温度需高于露点以上3℃,相对湿度须小于85%。

③混合配比:

单罐装。

④熟化时间:

打开搅匀即可使用。

⑤适用期:

无限制。

⑥施工方法:

手工刷涂、滚涂。

⑦稀释剂:

X-6醇酸涂料稀释剂。

⑧最大稀释量:

5%。

⑨工具清洗:

X-6醇酸涂料稀释剂。

⑩涂膜厚度:

湿膜95μm,干膜40μm。

⑪涂装间隔:

见表Ⅵ-1.

表Ⅵ-1涂装间隔

底材温度

5℃

20℃

30℃

最短

48h

24h

12h

最长

三个月

⑫前道配套涂料:

H06-1环氧富锌车间底漆、H06-1-2环氧锌粉车间底漆、H53-5环氧铁红车间底漆、E06-1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E06-2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等。

(4)注意事项

①本涂料含有重颜料颗粒,试用时应彻底搅匀后才能使用。

②涂膜内含有红丹,不宜用于须进行火工校正的密闭舱室内,以防铅中毒。

③红丹涂膜不宜在空气中暴露太久,不然涂膜易发白或变色。

七、Y53-31油性红丹防锈涂料

(1)组成、性能和用途由精炼的干性植物油、高纯度红丹、体质颜料、防沉剂、催干剂、混合溶剂等组成,防锈性、涂刷性良好,涂料能很好地渗透到钢铁表面的内部,但冬季施工干燥慢,涂抹硬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步坚硬。

钢铁表面作防锈打底之用,但不适用于铝材和镀锌钢材表面。

(2)物理参数油性红丹防锈漆的物理参数如下。

①颜色:

橘红色。

②光泽:

无光。

③理论涂布率:

165g/m²,12.42m²/L(以40μm干膜计,不含损耗)。

④相对密度:

约2.05.

⑤干燥时间:

(23±2)℃,表干≤6h,实干≤24h。

⑥闪点:

25℃。

⑦储存期:

12个月。

(3)施工说明

①表面处理。

有氧化皮钢材:

需经抛丸或喷砂处理至瑞典除锈标准Sa2级;无氧化皮钢材:

风动或电动工具打磨至瑞典除锈标准St3级;涂有车间底漆的钢材:

需经过二次除锈,达到瑞典除锈标准St3级。

②施工条件:

底材温度需高于露点以上3℃,相对湿度需小于85%。

③混合配比:

单罐装。

④熟化时间:

打开搅匀即可使用。

⑤适用期:

无限制。

⑥施工方法:

手工刷涂、滚涂。

⑦稀释剂:

Y53-31油性涂料稀释剂。

⑧最大稀释量:

5%。

⑨工具清洗:

Y53-31油性涂料稀释剂。

⑩涂膜厚度:

湿膜80μm,干膜40μm。

⑪涂装间隔:

见表Ⅶ-1

 

底材温度

5℃

20℃

30℃

最短

48h

24h

16h

最长

三个月

⑫后道配套涂料:

F4-11酚醛水线涂料、C43-11醇酸船壳涂料、C04-43醇酸船舱涂料、C42-32醇酸甲板涂料、C04-12醇酸桅杆涂料、C04-42醇酸磁漆(耐候性)、F42-31酚醛甲板涂料、C04-2醇酸磁漆(户内型)。

(4)注意事项:

①本涂料含有重颜料颗粒,施用时应彻底搅匀后才能使用。

②涂膜内含有红丹,不宜用于需进行火工校正的密闭舱室内,以防铅中毒。

③红丹漆涂膜不宜在空气中暴露太久,不然涂膜易发白或变色。

八、H53-6环氧云铁防锈涂料(双组分)

(1)组成、性能和用途由环氧树脂、鳞片状云母氧化铁、防锈添加剂、固化剂等组成,分甲、乙双组分包装。

该涂料有较高颜料体积浓度的鳞片状颜料,成膜后颜料能平行定向重叠排列,类似“鱼鳞片”的结构,因此具有较高的封闭性、耐候、防蚀性良好,并具有广泛的配套性。

(2)物理参数环氧云铁防锈漆的物理参数如下。

①颜色:

灰色、红褐色。

②光泽:

无光。

③理论徒步率:

290g/m²,5.00m²/L(以100μm干膜计,不含损耗)。

④相对密度:

约1.45.

⑤干燥时间:

(23±2)℃,表干≤2h,实干≤24h。

⑥完全固化:

(23±2)℃7d。

⑦闪点:

23℃。

⑧储存期:

12个月。

(3)施工说明

①表面处理;在涂有车间底漆表面需经二次除锈,达到瑞典除锈标准St3级;涂有富锌底漆的涂层表面,如已在大气中长期暴露后,应除去白锈、油脂和一切污物;粉化的涂层表面要打磨,并将灰尘除去。

②施工条件:

底材温度需高于露点以上3℃,相对湿度需小于85%;施工底材温度低于5℃时,环氧与固化剂停止反应,不能进行施工。

③混合配比:

甲组分(漆料):

乙组分(固化剂)=24:

4.

④熟化时间:

(23±2)℃0.5-1h。

⑤适用期:

(23±2)℃8h。

⑥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有气喷涂、手工刷涂、滚涂。

⑦稀释剂:

X-7环氧涂料稀释剂。

⑧施工指标:

见表Ⅷ-1.

表Ⅷ-1施工指标

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

有气喷涂

手工刷涂、滚涂

最大稀释量

20%

20%

5%

喷孔

0.4-0.5mm

2.0-2.5mm

-

喷出压力

15-20Mpa

0.3-0.6Mpa

-

⑨工具清洗:

X-6环氧涂料稀释剂。

⑩涂膜厚度:

湿膜200μm,干膜100μm。

⑪涂装间隔:

见表Ⅷ-2和Ⅷ-3.

表Ⅷ-2涂装间隔

(一)

底材温度

5℃

20℃

30℃

最短

24h

16h

8h

最长

三个月

表Ⅷ-3涂装间隔

(二)

底材温度

5℃

20℃

30℃

最短

24h

16h

8h

最长

无限制

⑫后道配套涂料:

H52-2环氧厚浆型面漆、H42-32环氧(防滑)甲板漆、J52-11氯化橡胶面漆、J52-12氯化橡胶厚浆型面漆、B52-12丙烯酸面漆、S52-40聚氨酯面漆、BS52-12丙烯酸聚氨酯面漆、HL52.4环氧沥青厚浆型涂料等。

(4)注意事项超过最大涂装间隔,应将前道涂层表面打磨粗糙后再涂装,以确保涂膜间的附着力。

 

九、H5-8环氧红丹防锈涂料(双组分)

(1)组成、性能和用途由环氧树脂、红丹、填料、胺类固化剂等组成,该漆具有优良的防锈性能,对金属表面具有良好的湿润性,成膜后机械强度好,附着力强,涂膜干燥迅速、耐水、防潮。

适用于要求防锈性能强的钢铁表面,如湿(干)式煤气柜、各类储槽、水下钢铁结构、地下管道、海洋矿井钢结构及工业厂房设备设施的防锈底漆。

(2)物理参数环氧红丹防锈漆的物理参数如下。

①颜色:

橘红色。

②理论涂布率:

150g/m²(以干膜40μm计,不含损耗)。

③相对密度:

约2.40.

④干燥时间:

(23±2)℃,表干≤2h,实干≤24h。

⑥完全固化:

(23±2)℃7d。

⑦闪点:

甲组分28℃,乙组分20℃。

⑧储存期:

12个月。

(3)施工说明

①表面处理:

钢材表面应除锈、除油、无灰尘、无水渍,一般情况允许钢材表面有少数锈蚀,但应无松动的氧化皮;特殊要求除锈达到瑞典除锈标准Sa2.5级,或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达到St3级。

表面必须做到无锈蚀、无油脂、无水渍、无浮灰。

②施工条件:

双组分漆必须充分搅匀,按规定质量比配准,静止30min施工;环境温度:

5-40℃;相对湿度:

≤85%物体表面应干燥,若有水分,则涂膜易起泡。

大风、大雨、下雪或雾天情况下不宜施工,夏季炎热时,应避免在强烈日光照射下施工。

③混合配比:

甲组分:

乙组分=100:

4-7.

④熟化时间:

(23±2)℃30min。

⑤适用期:

(23±2)℃6h。

⑥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手工刷涂、滚涂。

⑦稀释剂:

X-7环氧涂料稀释剂。

⑧最大稀释量:

<5%。

⑨喷孔:

0.4-0.5mm。

⑩喷出压力:

约120-150kg/cm²。

⑪工具清洗:

X-7环氧涂料稀释剂。

⑫涂膜厚度:

湿膜70μm,干膜40μm。

⑬涂装间隔:

25℃最短2h,最长2d。

⑭后道配套涂料J53-81氯磺化聚乙烯云铁防锈漆、J52-61氯磺化聚乙烯面漆、X53-2高氯化聚乙烯铁红防锈涂料。

(4)注意事项

①涂料经过一个阶段的储存后会产生部分沉淀或分层,因此在配制涂料前应先将涂料(甲组分)搅拌均匀,然后按配比将乙组分加入搅匀。

②配置好的涂料需熟化静止30min后施工。

③若下道配套氯磺化涂料,该涂料只需表干后即可进行下道涂装。

④涂膜内含有红丹,不宜用于需进行火工校正的密闭舱室内构件或设备,以防铅中毒。

十、L01-17煤焦沥青漆(清漆)

(1)组成、性能和用途由煤焦沥青、溶剂等组成,具有快干、抗水、防锈、耐化学腐蚀、不耐油和曝晒。

适用于船舶锚链、舵内侧和煤舱钢铁表面;集装箱底梁等。

(2)物理参数煤焦沥青漆的物理参数如下。

①颜色:

黑色。

②光泽:

有光。

③理论涂布率:

70g/㎡,16.29㎡/L(以30μm干膜计,不含损耗)

④相对密度:

约1.14.

⑤干燥时间(23±2)℃表干≤2h,实干≤24h.

⑥完全固化:

(23±2)℃7d。

⑦闪点:

54℃。

⑧储存期:

12个月。

(3)施工说明

①表面处理:

如直接涂装在钢材表面,应除去铁锈、油污等杂物;在涂有车间底漆表面,应除去松动的涂膜。

②施工条件:

底材温度需高于露点以上3℃,相对湿度需小于85%。

③混合配比:

单罐装。

④熟化时间:

打开搅匀即可使用。

⑤适用期:

无限制。

⑥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有气喷涂、手工刷涂、滚涂。

⑦稀释剂:

X-9沥青涂料稀释剂。

⑧施工指标:

见表Ⅹ-1

表Ⅹ-1施工指标

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

有气喷涂

手工刷涂、滚涂

最大稀释量

5%

10%

3%

喷孔

0.4-0.5mm

2.0-3.0mm

-

喷出压力

15-20Mpa

0.3-0.4Mpa

-

⑨工具清洗:

X-7沥青涂料稀释剂。

⑩涂膜厚度:

湿膜60μm,干膜30μm。

⑪涂装间隔:

见表Ⅹ-2.

表Ⅹ-2涂装间隔

底材温度

5℃

20℃

30℃

最短

36h

24h

16h

最长

无限制

⑫后道配套涂料:

H06-1环氧富锌车间底漆、H06-1-2环氧锌粉车间底漆、H53-5环氧铁红车间底漆、E06-1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E06-2无机硅酸锌车间底漆等。

十一、C04-42醇酸磁漆(耐候性)

(1)组成、性能和用途由精炼植物油改性的季戊四醇酸树脂、颜料、催干剂、各种添加剂及溶剂等配制而成,其中银粉醇酸磁漆分甲、乙两组分包装。

具有良好的户外耐候性,较好的附着力和物理力学性能,能在常温下干燥,也可在低温下烘干。

适用于户外钢铁、木材表面作防护与涂饰涂层。

(2)物理参数醇酸磁漆的物理参数如下。

①颜色:

各种。

②光泽:

有光

③理论涂布率:

90g/m²,12.7m²/L(以30μm干膜计,不含损耗)。

④相对密度:

约1.15

⑤干燥时间:

(23±2)℃表干≤5h,实干≤18h。

⑥闪点:

35℃。

⑦储存期:

12个月。

(3)施工说明

①表面处理:

如前道涂层表面已经污染,应用适当的方法除去油脂、灰尘,也可用本涂料稀释剂擦洗。

②施工条件:

底材温度需高于露点以上3℃,相对湿度需小于85%。

③混合配比:

银粉色:

甲组分:

乙组分=7:

3,其他颜色醇酸磁漆为单罐装。

④熟化时间:

打开搅匀即可使用。

⑤适用期:

无限制。

⑥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有气喷涂、手工刷涂、滚涂。

⑦稀释剂:

X-6醇酸涂料稀释剂。

⑧施工指标:

见表1.

表1施工指标

施工方法

高压无气喷涂

有气喷涂

手工刷涂、滚涂

最大稀释量

5%

10%

3%

喷孔

0.4-0.5mm

2.0-2.5mm

-

喷出压力

12-15Mpa

0.3-0.4Mpa

-

⑨工具清洗:

X-6醇酸涂料稀释剂。

⑩涂膜厚度:

湿膜75μm,干膜30μm。

⑪涂装间隔:

见表2.

表2涂装间隔

底材温度

5℃

20℃

30℃

最短

48h

24h

16h

最长

无限制

⑫后道配套涂料:

C06-1醇酸铁红底涂料、C53-10醇酸铁红防锈涂料、C53-31醇酸红丹防锈涂料、C53-34醇酸云铁防锈涂料、C53-6醇酸铝粉铁红防锈涂料。

十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