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语言初中语文知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1278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证语言初中语文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论证语言初中语文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论证语言初中语文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论证语言初中语文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论证语言初中语文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证语言初中语文知识.docx

《论证语言初中语文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证语言初中语文知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证语言初中语文知识.docx

论证语言初中语文知识

论证语言(北京习题集)(教师版)

一.语言运用(共1小题)

1.下面创意“福”字的形旁和声旁不同城市的地域文化春节将至,请你选择一个“福字张贴在北京某街道的宣传墙上,你会选择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选择:

  

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

2.

生物电脑

①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这个庞然大物开创了一个电脑时代。

从那时候起,人们不断革新、创造,把庞然大物的体积一减再减,现在我们所见的台式电脑、掌上电脑等都是老电脑的后代。

这一切,取决于电子管技术向大规模集成电路再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但是,科学家们认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化已经到了接近极限的程度,要由此再进一步已非常困难。

②解决之路在哪里呢?

③生物技术是一个方面。

科学家们发现,生物分子之间遵循着化学和物理作用的规律,在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些生物大分子形成了生物电路,这种生物电路具有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传输甚至逻辑运算能力,所以人们把具备这种有机物的计算机叫做生物电脑,这已经是第五代计算机了。

④根据科学家的设想,生物电脑的外部是用一种非常薄的玻璃膜制成的,内部装有由蛋白分子构成的有机生物芯片。

由于有机生物分子的生物芯片比半导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小得多,甚至可以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所以,生物电脑的芯片是非常微小的。

而且,生物芯片本身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密度极高,动作速度快。

⑤最神奇的是,这种生物分子构成的分子集成电路也同一般生物一样,能够自我修复,一旦出现故障,它能自动排除并恢复常态。

⑥另外,由于生物分子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工作的,所以需要的能量非常小,释放的热量也极少,不存在现在计算机存在的元件发热问题,这样就极大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⑦生物电脑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到目前已取得了不少成绩。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告别传统电脑,迎来我们的新朋友﹣﹣生物电脑!

(1)结合选文内容,摘录原文的语句回答下列题目。

①研究生物电脑的原因是:

  。

②生物电脑的工作原理是:

  。

(2)生物电脑与传统电脑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

(3)第③段中“生物技术是一个方面”这一句若改写成“生物技术都可以解决”好不好?

为什么?

(4)请简要说明文中③④⑤⑥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3.阅读《奇妙的克隆》(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奇妙的克隆(节选)

谈家桢

①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②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将鲫鱼囊胚期的细胞经过385天59代的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

在189个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③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

换核卵中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

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蟾。

④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在1978年成功地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试验。

他将黑斑蛙的红细胞的核移入事先除去了核的黑斑蛙卵中,这种换核卵最后长成能在水中游泳的蝌蚪。

⑤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培育出克隆鼠,英国培育出的克隆羊“多利”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⑥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000美元一升。

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

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

同样,荷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

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

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⑦一些繁衍和生存困难的动物通过克隆得以扩大繁殖。

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么,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

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

⑧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选文第①段中,作者是如何说明什么是克隆的

(2)第②段的“一切准备”,包括哪些内容?

(不超过40个字)

(3)选文第②段到第⑤段,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顺序写,而③④段则完全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为什么?

(4)以下两则材料,分别补充说明了选文中的什么内容?

材料一:

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通过克隆扩大繁殖。

材料二:

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克隆为大熊猫的繁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4.阅读《没脑子的学习者》一文,完成以下各题。

没脑子的学习者

王妃

“学好知识需要动脑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

对于人类来说,学习的物质基础是大脑,有一个健康的大脑,才能快速地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

不过,对蜗牛、水母和海星的实验表明,这些没有大脑的生物,竟然也有学习能力﹣﹣体内简单的神经元①构造同样赋予了它们基本的学习能力。

真正让人称奇的是地球上大多数生命既没有大脑,也没有神经细胞,可它们竟然具备学习记忆功能!

黏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喜爱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森林地区。

当食物充足时,黏菌会以单一细胞的形式存在,但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原本分开生活的黏菌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团超级细胞。

它们就靠着这种抱团作战形式,自由地改变形状,像动物一样四处爬动觅食。

2016年,法国的研究者在实验室的培养皿里培育了一些黏菌,并为它们准备了它们最爱的食物﹣﹣燕麦片。

不过,为了吃到燕麦片,黏菌需要爬过一座小桥。

随后,研究者在这座小桥上洒上了一点咖啡因,其浓度虽然没有高到能够伤害黏菌,但也足以阻止它们向食物前进。

就像研究者预测的,由于中途杀出了这个程咬金,黏菌在越过小桥前,停顿了数小时。

随后,在美食的诱惑下,它们还是继续前进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下次实验中,黏菌开始以更快的速度跨过桥。

几天后,黏菌已经完全忽视了咖啡因,在跨桥前不再犹豫。

即便有一段时间黏菌不再接触咖啡因,但它们依旧不会再害怕这种化学物质。

这就说明黏菌知道从以往的经验中汲取教训,调整自己的行为,它们已经学会了忽略不相关的刺激物,专注于重要的信息。

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习惯。

此前,研究者们认为只有高等动物和人类才具有这一技能。

那么,没有神经元的黏菌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种猜测是记忆实际上储存在基因②里。

当黏菌在森林中爬行时,会依靠其表面的化学受体来感知路径上的物质。

如果它闻到了一些有吸引力的东西,比如食物,它会迅速地蠕动,向食物源靠近。

而毒素会引起相反的反应,导致黏菌减慢它的节律性的蠕动,以避免潜在的伤害。

在多次咖啡因刺激过后,黏菌的DNA甲基化③会改变受体的基因表达,提高受体对咖啡因的忍耐值,导致黏菌再次遇到这样的刺激后不会发生行为反应。

实际上黏菌还有一项非凡本领﹣﹣“传授经验”。

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者教会一组黏菌跨越撒有无害的盐的桥梁,黏菌很快就适应了有盐的桥梁。

同时,让另外一组黏菌跨越没有盐的桥梁,它们被称之为无经验组。

随后,研究者将有经验组、无经验组的黏菌融合在一起,让它们跨越撒了盐的桥梁。

令人惊讶的是,混合组黏菌和有经验组的移动速度一样快。

三个小时后,当研究者又拆开混合组,无经验组的黏菌仍然不再畏惧盐,就好像有经验组掌握的盐无害的知识已经传授给它们一样。

这是多么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在黏菌那儿真的发生了!

一些人猜测在黏菌融合期间,两组基因的表达方式发生了交换,导致无经验组的黏菌有了学习能力。

但黏菌没有像人类那样有用来整合和调节身体行为的中枢神经系统,它们又是如何让各个细胞的行为表现出一致性的呢?

这一点,研究者们目前还没法解释。

实验证明,含羞草、豌豆植物幼苗也有类似的学习能力。

虽然现在科学家们还没法完全弄懂没有大脑的生物究竟是如何学习的,但也受到了不少启发。

其中,一个有意思的启发是,如果黏菌通过融合,可以互相学习,那么动物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吗?

今天的科学家们已经认可动物体内小分子﹣﹣核糖核酸(RNA)可以调控基因表达、调动记忆,它们也是记忆遗传的关键。

美国研究者格兰茨曼认为,如果转移一个动物大脑的RNA到另外一个动物的大脑中,原则上应该也会转移部分记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也许会大大改变我们对记忆的定义,并且终有一天,我们将有可能实现记忆移植。

(《大科技》,2017年11期。

有删节)

①神经元:

神经组织的基本单位,也叫神经细胞。

②基因:

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是有效遗传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片段。

③DNA甲基化:

最早发现的生物基因修饰途径。

(1)阅读全文,简要说说黏菌是如何具有学习记忆功能的。

(2)结合相关段落,具体谈谈你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

(3)根据上文提供的相关知识,对下面链接材料描述的现象作简要解释。

来自华盛顿大学森林资源学院的马兹拉夫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开展了一个实验。

科学家们收集了所谓的“危险面孔”的图象,然后根据图象做成特殊的面具并将其绑在头上。

准备完成后,他们在西雅图附近设了5个研究点,每个点分别释放了7到15只野生乌鸦。

被放生的乌鸦看到面具后马上发出尖锐的叫声,闻讯赶来的同伴也立即加入队伍,组成了一支“愤怒的军队”。

随后,研究者一边离开现场一边换上另外一副面具。

但乌鸦们并未放弃,还是识别出了那张“危险的面孔”。

(《广州日报》,2011年7月)

5.阅读《人性本善找到科学根据﹣﹣婴儿天生有助人的欲望》,完成下列各题。

人性本善找到科学根据﹣﹣婴儿天生有助人的欲望

①德国某研究所致力于寻找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协作精神产生的源泉。

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一群婴儿面对各种环境时如何反应协作。

他们意外地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②心理学研究员每天在一群刚刚会爬的婴儿面前做几个简单的动作,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员故意笨手笨脚地搞砸这些最简单的任务,但尽量不让婴儿发现,比如夹子掉了,或书堆碰倒了。

此时实验室的24个婴儿在几秒钟内,同时都表现出要帮忙的意思。

③录像中,一个裹着尿布的婴儿看看研究员的脸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夹子,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他手脚并用地爬过去,抓起夹子,推到研究员脚边,急着要把夹子递给研究员。

婴儿们都表现出同样的热诚,似乎非常愿意帮助笨手笨脚的研究员。

④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员从来不主动要求婴儿帮助他,也不说“谢谢”之类的话。

因为如果做出感谢等表示,很容易改变研究的初衷,使婴儿在帮助人的同时期望回报。

所以整个研究中,婴儿完全展现了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助人而不图回报。

⑤研究员沃内克提出,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心理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婴儿大脑发育出足够的认知能力,可以判断别人的真实意图。

第二,婴儿发展出“亲社会倾向”,渴望融入社会。

一般来说,婴儿到18个月大甚至更早,就会具备这两个条件,拥有助人为乐的品质。

⑥沃内克补充道,婴儿发生助人为乐的行为是有条件的。

婴儿们会判断人们是否真的需要帮助。

在实验中,如果研究员明显有意把书碰倒,把夹子丢到地上,婴儿们通常不会伸出援手。

⑦在人类社会中,处处可以找到人性本善的证据。

人们为慈善机构捐款,尽力保护环境,在地铁上为老人让座……这些行为除了获得自我满足感,通常不会有任何实质回报,助人为乐是人的天性使然。

⑧科学家得出人类行为的结论后,又把目光转向其他动物。

结果发现,人类是动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为的动物。

虽然自然界的很多动物也会互相协作,但往往带有实质的目的。

有些动物会成群结队觅食,共同抵抗捕猎者。

⑨灵长类动物如大猩猩甚至拥有更多人性化的一面。

曾有报道,一个三岁的男孩掉进了关大猩猩的笼子里,大猩猩亲自把男孩递了出来。

科学家试图找到大猩猩这种利他主义的动机。

他们曾仔细研究了与人类最相近的大猩猩的行为和心理。

在三四岁大猩猩身上做同样的捡东西实验。

结果发现,大猩猩也会捡东西,但缺少主动性。

大猩猩的助人动作只限于捡起来,不像婴儿那么急切。

而且如果援助动作比较复杂,大猩猩就会无动于衷。

它们助人的理由和婴儿绝对不同。

(2006年3月《北京科技报》,有改动)

(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实验目的

寻找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协作精神产生的源泉

意外收获

实验人员

研究员

婴儿

实验内容

笨手笨脚地搞砸最简单的任务

通常不会伸出援手

从来不主动要求婴儿帮助他,也不说“谢谢”之类的话

(2)婴儿拥有助人为乐的品质需要什么条件?

发生助人为乐的行为需要什么条件?

(3)大猩猩和婴儿一样都有利他行为,为什么科学家却得出“人类是动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为的动物”的结论?

论证语言(北京习题集)(教师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运用(共1小题)

1.下面创意“福”字的形旁和声旁不同城市的地域文化春节将至,请你选择一个“福字张贴在北京某街道的宣传墙上,你会选择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选择:

 第一幅 

理由:

 形旁是京剧脸谱图案,声旁是由城楼、城门等图案组成,能够体现北京文化特色,贴在宣传墙上最恰当。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的理解鉴赏。

【解答】看图可知,第一幅是隶书,圆润浑厚,气势浑厚。

第二幅是楷书,笔画饱满,结构端庄,豪放有力。

第三幅和第四幅是行书,富有动感。

所选的字体应该和北京的文化底蕴相符合,能够体现北京的地方特色。

答案示例:

第一幅,理由:

形旁是京剧脸谱图案,声旁是由城楼、城门等图案组成,能够体现北京文化特色,贴在宣传墙上最恰当。

【点评】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

2.

生物电脑

①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这个庞然大物开创了一个电脑时代。

从那时候起,人们不断革新、创造,把庞然大物的体积一减再减,现在我们所见的台式电脑、掌上电脑等都是老电脑的后代。

这一切,取决于电子管技术向大规模集成电路再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但是,科学家们认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化已经到了接近极限的程度,要由此再进一步已非常困难。

②解决之路在哪里呢?

③生物技术是一个方面。

科学家们发现,生物分子之间遵循着化学和物理作用的规律,在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些生物大分子形成了生物电路,这种生物电路具有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传输甚至逻辑运算能力,所以人们把具备这种有机物的计算机叫做生物电脑,这已经是第五代计算机了。

④根据科学家的设想,生物电脑的外部是用一种非常薄的玻璃膜制成的,内部装有由蛋白分子构成的有机生物芯片。

由于有机生物分子的生物芯片比半导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小得多,甚至可以小到几十亿分之一米,所以,生物电脑的芯片是非常微小的。

而且,生物芯片本身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密度极高,动作速度快。

⑤最神奇的是,这种生物分子构成的分子集成电路也同一般生物一样,能够自我修复,一旦出现故障,它能自动排除并恢复常态。

⑥另外,由于生物分子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工作的,所以需要的能量非常小,释放的热量也极少,不存在现在计算机存在的元件发热问题,这样就极大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机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⑦生物电脑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到目前已取得了不少成绩。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告别传统电脑,迎来我们的新朋友﹣﹣生物电脑!

(1)结合选文内容,摘录原文的语句回答下列题目。

①研究生物电脑的原因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化已经到了接近极限的程度,要由此再进一步已非常困难 。

②生物电脑的工作原理是:

 生物分子之间遵循着化学和物理作用的规律,在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些生物大分子形成了生物电路,这种生物电路具有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传输甚至逻辑运算能力 。

(2)生物电脑与传统电脑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什么?

(3)第③段中“生物技术是一个方面”这一句若改写成“生物技术都可以解决”好不好?

为什么?

(4)请简要说明文中③④⑤⑥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

说明对象是生物电脑,文章的题目就点明了说明对象。

第一段到第三段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第四段到第六段介绍了生物电脑的概念和优点,最后一段提出希望,总结全文。

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解答】

(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结合语段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根据第一段中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化已经到了接近极限的程度,要由此再进一步已非常困难。

“,第三段中的“生物分子之间遵循着化学和物理作用的规律,在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些生物大分子形成了生物电路,这种生物电路具有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传输甚至逻辑运算能力,“可以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结合语段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根据第五段中的“这种生物分子构成的分子集成电路也同一般生物一样,能够自我修复,一旦出现故障,它能自动排除并恢复常态“可以作答。

(3)为了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一个“表明生物技术只是“一个”方面,其他方面的技术也有可能对解决传统电脑面临的难题有作用,如果换成都可以解决,明显与事实不符。

(4)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本文第三段介绍生物电脑的工作原理,第四五六段分别从不同方面具体说明了生物电脑的优点,所以第三段与后三段形成总分关系,而后三段是并列关系。

答案:

(1)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小型化已经到了接近极限的程度,要由此再进一步已非常困难。

②生物分子之间遵循着化学和物理作用的规律,在分子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些生物大分子形成了生物电路,这种生物电路具有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传输甚至逻辑运算能力。

(2分,每句1分)

(2)能够自我修复,一旦出现故障,它能自动排除并恢复常态。

(2分,每点1分)

(3)不好。

要解决传统电脑面临的难题,生物技术是“一个”方面,其他方面的技术也有可能对解决传统电脑面临的难题有作用,原句表述留有余地,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

(本题2分,每问1分,仅答前一问不得分)

(4)第③段说明了生物电脑的工作原理,④⑤⑥段分别从不同方面具体说明了生物电脑的优点;第③段与第④⑤⑥段是总分关系,④⑤⑥段之间是并列关系

【点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

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

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④、作诠释: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

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

⑥、摹状貌:

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

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

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3.阅读《奇妙的克隆》(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奇妙的克隆(节选)

谈家桢

①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②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将鲫鱼囊胚期的细胞经过385天59代的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

在189个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③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

换核卵中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

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蟾。

④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在1978年成功地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试验。

他将黑斑蛙的红细胞的核移入事先除去了核的黑斑蛙卵中,这种换核卵最后长成能在水中游泳的蝌蚪。

⑤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

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率先培育出克隆鼠,英国培育出的克隆羊“多利”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⑥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000美元一升。

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

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

同样,荷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

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

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⑦一些繁衍和生存困难的动物通过克隆得以扩大繁殖。

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么,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

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

⑧除此之外,克隆动物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选文第①段中,作者是如何说明什么是克隆的

(2)第②段的“一切准备”,包括哪些内容?

(不超过40个字)

(3)选文第②段到第⑤段,并没有完全按照时间顺序写,而③④段则完全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为什么?

(4)以下两则材料,分别补充说明了选文中的什么内容?

材料一:

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通过克隆扩大繁殖。

材料二:

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克隆为大熊猫的繁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分析】这篇文章首先由生物的繁殖方式引出说明对象“克隆”,接着介绍了各种动物的克隆方式,然后介绍了动物的克隆的目的和意义,最后指出克隆动物的优越之处。

【解答】

(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内容的提取概括,第一段是两个层次,是分总关系,作者先举例,说“克隆”的特点(无性繁殖),给读者以感性认识,然后再以总结的给“克隆”下定义,给读者以理性的认识。

(2)本题考查对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