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0221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docx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docx

三阶提升同步导学案七年级第2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第8课《世说新语》导学案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文言知识。

3.能借助书中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其基本内容。

1.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2.两个咏雪佳句的理解、赏析。

要点填空

知识要点

1.刘义庆,我国期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

除“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外,还有志怪小说《》。

2.《世说新语》是刘义庆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人志人小说集。

记述汉末至晋宋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即所谓“”、“”)。

鲁迅说它“,”,称其为“名士底(的)教科书”(《中国小说史略》)。

 

(答案详见“知识要点”)

1.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约443),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

除“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他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人志人小说集。

记述汉末至晋宋间士族阶层人物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即所谓“魏晋风度”、“魏晋风流”)。

内容主要意在展示名士风度、崇尚清谈,但也有一些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残暴奢淫、表彰美德懿行的记述。

其艺术成就较高,语言精练,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模仿它的著作不断出现。

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称其为“名士底(的)教科书”(《中国小说史略》)。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为言谈、轶事的笔记体短篇小说。

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世说新语》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差可拟()

太傅()韫()

雪骤()无奕女()

尊君在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君与家君期日中

(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待君久不至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陈太丘与友期行()

(4)去后乃至()

(5)元方时年七岁()

(6)元方入门不顾()

4.通假字

尊君在不(fǒu)()

5.古今异义: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

今义:

指儿子和女儿。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

()

今义:

日期,名词。

③太丘舍去

古义:

()

今义:

前往。

④下车引之

古义:

()

今义:

引用。

⑤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

()

今义:

照顾或顾客。

《咏雪》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

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

”元方答道:

“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

“真不是东西!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学习《咏雪》思考下面问题。

6.“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7.为什么“公大笑乐”?

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8.“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思考下面问题。

9.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10.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

11.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咏雪》中谢道韫(yùn)“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以风中轻舞飞扬的柳絮来喻指飞舞的雪花,潇洒飘逸,传神而富于美感,为人称道。

体现了谢道韫聪明智慧、富有想象力、才华出众。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落落大方的孩子。

他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在先,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

1.有人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描写雪景比“柳絮”一句更贴切,请为他谈谈理由?

2.假设你也参与了谢太傅一家对雪的讨论,请仿照文中句式再写出一两句。

例句: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4.你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哪些咏雪佳句?

请写出一两句来。

(时间:

40分钟分值:

45分)

一、基础知识(1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俄而雪骤()

D.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即公大兄无奕女(就是)

B.与儿女讲论文义(和)

C.白雪纷纷何所似(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像)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即公大兄无/奕女

D.公/大笑/乐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欣然曰       欣然接受

B.友人惭,下车引之抛砖引玉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不期而遇

D.太丘舍去舍生取义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

B.下车引之思援弓缴而射之

C.元方入门不顾江春入旧年

D.白雪纷纷何所似水何澹澹

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元方/入门/不顾

B.陈太丘/与友/期行

C.元方时/年七岁

D.君与家君/期日中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8.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等词语表示过了不久,一会儿。

B.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C.“已而”表示过了一些时候才发生;“适”“向”是“刚才”的意思;“食顷”指一顿饭工夫;“既而”相当于“不久”“紧接着”的意思。

D.二十四节气中反映气温变化的有: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

二、课内精读(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9.下面加点的词古今词义差别不大的一项是()(2分)

A.去后乃至

B.下车引之

C.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日中不至

10.下面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11.如果陈元方父亲的朋友不说出“非人哉”这句骂人的话,那么元方可能会怎么说呢?

请发挥想象,把他要说的话写下来。

(4分)

三、课外阅读(15分)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

袁公问曰: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

”元方曰: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久而益敬。

”袁公曰:

“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⑤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候:

拜访,问候。

②履行:

做,实践。

③绥:

安,安抚。

④孤:

封建时期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⑤法:

仿效。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远近称之(______)

(2)孤往者尝为邺令(_____)

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断三处)(4分)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久而益敬

14.陈元方第二次的对答有何巧妙之处?

(4分)

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3分)

(1)尝与诸小儿游(_________)

(2)诸小儿竞走取之(_______)

(3)取之信然(_________________)

15.王戎凭什么断定“此必苦李”?

(3分)

16.从故事中看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分)

【参考答案】

第一阶段

1.柳絮(xù)差可拟(nǐ) 太傅(fù)韫(yùn)雪骤(zhòu)无奕女(yì)尊君在不(fǒu)

2.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君与家君/期日中

(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待君久/不至

3.

(1)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

(3)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4)去后乃至(才)

(5)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6)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4.尊君在不(fǒu)不通“否”

5.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今义:

指儿子和女儿。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

约定,动词。

今义:

日期,名词。

③太丘舍去

古义:

离去、离开。

今义:

前往。

④下车引之

古义:

拉。

今义:

引用。

⑤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

回头。

今义:

照顾或顾客。

6.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7.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

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8.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9.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从信用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从礼貌方面,是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

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

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向元方道歉。

10.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副得对方无言可答。

11.为人处理,待人接物要讲究诚信、礼貌,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第二阶段

1.认为“撒盐”一喻好:

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2.梨花飘落差可拟。

未若鹅毛风中舞。

3.元方聪敏过人、率真方正、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我觉得元方的做法值得赞赏:

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

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

(或者我觉得元方的做法不太好:

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谢道蕴《咏雪联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第三阶段

一、1.D【解析】因:

趁、乘。

2.D【解析】若:

如,及,比得上。

3.D【解析】正确划分应为:

A项,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项,与儿女/讲论文义;C项,即/公大兄/无奕女。

4.B【解析】引:

拉,牵拉/引出;A项,然:

……的样子;C项,期:

约定;D项,舍:

舍弃。

5.D【解析】何:

代词,什么/副词,多么;A项,与:

连词,和;B项,之:

代词,他,它;C项,入:

动词,进入。

6.C【解析】正确划分应为:

元方/时年/七岁。

7.D【解析】“小弟”是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

8.D【解析】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情况,表明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二、9.D10.在内容上,既表现出小孩子玩耍的天性,也暗示了那么小的孩子竟那么聪明。

在结构上,与下文“元方入门不顾”相照应,为他的护礼而失礼作了“他还小”的隐性说明。

11.提示: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9.考查文言词语中古今异义的理解。

A项“去”古义:

离开;今义:

往、到。

B项“引”古义:

拉;今义:

引导,带领。

C项“委”古义:

丢下、舍弃;今义:

委屈、委托。

D项古今都是“到”的意思。

10.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这个背景的交待,你内容上,说明元方还很小,正值贪玩年纪;结构上,为后文元方向客人陈述“信”和“礼”的道理进行了强化对比的铺垫。

11.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如果元方父亲的朋友不说出“非人哉”这句骂人的话,友人只是失信,没有无理,元方就不会这么气愤,毕竟理解宽容是美德。

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

“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

“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

“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

”元方说:

“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三、12.

(1)称赞、赞许;

(2)曾经。

13.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久而益敬

1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的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解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

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称”这里读“chēng”称赞、赞许。

13、考查句子的节奏划分。

阅读该句,读懂句意,把握句子的意义节奏,注意句子中“强者……以……”“弱者……以……”结构相同的两处就易于判断了。

14、考查对文章的赏析。

阅读短文,找准陈元方第二次回答的语句,由句子提到了周公、孔子,便可知是举例,再结合袁公所问明确其父与袁公互不效法,并从平等与维护彼此尊严的角度来归结其回答的巧妙。

参考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

“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

”元方说:

“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袁公说:

“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

”元方说:

“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那么一致。

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14.

(1)曾经

(2)跑(3)代词,李子

15.树在马路边,过往的人这么多,不是苦的话早被人吃光了,现在还有这么多,肯定是苦的。

16.王戎幼年就善于观察、推理,通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

【解析】

14、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走”:

跑。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尝”与“之”作为文言虚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5、考查文言文要点的提取。

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如王戎断定“此必苦李”可分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一句,即可得出答案:

过往的人这么多,不是苦的话早被人吃光了,现在还有这么多,肯定是苦的。

16、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从“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语言描写可分析出他是一个善于观察、推理的才童。

参考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其他小朋友出去玩,看到了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多到都把树枝压断了。

许多小孩争相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

“这李子树就长在路边但却结满了那么多果实,其果实必定是苦的。

”后来别人摘来果实一尝,果然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