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教程文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0052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教程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教程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教程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教程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教程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教程文件.docx

《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教程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教程文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教程文件.docx

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教程文件

 

工程地质-1、2、3章复习思考题

第1章复习思考题

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与研究方法

2.什么是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的类型有哪些?

3.什么是变质作用?

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叫做震级,什么叫做烈度,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5.基本烈度、场地烈度、设计烈度的概念

1、工程地质学

基本任务:

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合理开发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使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协调相处是工程地质学的最基本任务。

主要任务:

①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并指出对建筑物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

②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作出确切的结论。

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并根据场址的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各个建筑物。

④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其发展演化趋势,并提出对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建议。

⑤根据建筑场址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有关建筑物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的合理建议以及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所应注意的地质要求。

⑥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研究方法: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方与它的研究内容相适应的,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

四种研究方法各有特点、应互为补充综合应用。

其中自然历史分析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研究方法是其它研究方法的基础。

2、地质作用是指由于天然动力使地壳的形态、成分、结构和构造产生变化的作用。

天然动力主要包括内动力和外动力。

内力地质作用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等。

(能量来源:

地球自转动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

3、变质作用:

地球内力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以及矿物成分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影响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为:

温度、压力和化学成分的加入。

4、震级:

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烈度:

某一地区发生地震时地面及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

关系:

地震等级(震级)可以影响地震烈度的大小。

5、基本烈度:

在一定时期内(50年),某一地区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概率为10%地震烈度。

场地烈度:

区域内某一场地的烈度,指建筑场地内因地质构造、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引起的基本烈度降低或提高。

(半度到1度)。

设计烈度:

针对某一具体建筑物而言,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不同而提高或降低的烈度。

设防烈度:

一个地区经有关部门批准的设防依据。

附:

1、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热能、重力位能、日月及天体引力

表现形式:

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作用等

作用结果:

削平高山,填平凹地

2、地壳运动是指地壳的隆起和拗陷,自然力作用下地壳产生的变形和相互移动。

3、岩浆作用:

岩浆从形成、运动、演化直至冷凝成岩的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4、侵入作用:

岩浆由地下深处侵入地壳中冷凝成岩的全过程,称侵入作用。

由此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5、火山作用或喷出作用:

岩浆喷出地表的全过程称为火山作用或喷出作用。

6、外力地质作用: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7、外力地质作用与内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地壳上升与剥蚀,地壳下降与沉积,地壳物质组成相互转化。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

1.矿物、岩石的定义

2.结构与构造解理与断口层理构造与片理构造

3.自色、假色、他色的区别

4.手指甲、玻璃片、小钢刀等的硬度

5.三大岩类的结构和构造都有哪些?

他们是如何分类的

6.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和其形成环境有何联系

7.熟悉三大岩类中的常见岩石

1、矿物:

指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

岩石:

由一种矿物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自然集合体称为岩石。

2、结构:

主要指岩石中矿物颗粒本身的特点及颗粒之间的联系。

构造:

主要指岩石中不同颗粒集合体分布与排列特点,即某一部分颗粒与其他部分颗粒的关系,是比结构较为宏观的组构。

3、自色、假色、他色的区别

颜色:

矿物对各种波长的可见光吸收和反射程度不同的反映,它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晶构造。

颜色可分为自色、假色和他色。

1)自色:

矿物本身所固有的颜色。

2)他色:

由于矿物混入了某些杂质所引起的,与矿物的本身性质无关。

3)假色:

有的矿物具有裂痕、表面的氧化膜和解理面,当对其转动观察时,由于光的干涉而造成的与矿物本身无关的颜色。

4、硬度:

常用指甲(2~2.5)、玻璃片(5~5.5)、钢刀片(6~6.5)来测定矿物的相对硬度。

5、岩浆岩结构:

(1)按结晶程度

(2)按矿物颗粒大小(3)按矿物颗粒相对大小

构造:

(1)块状构造;常见于深成岩中。

(2)流动构造;喷出岩特有的构造。

(3)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

喷出岩特有的构造。

分类:

(1)按产状分

喷出岩

侵入岩:

浅层侵入岩(<3km)深层侵入岩(>3km)

(2)按岩性分

酸性岩浆岩:

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

中性岩浆岩:

闪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正长岩正长斑岩粗面岩

基性岩浆岩:

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沉积岩:

主要结构:

结晶结构生物结构

碎屑结构(砾状结构(>2mm)、砂质结构(0.05~2mm)、粉砂质结构(0.005-0.5mm)泥质结构(<2mm)

主要构造:

沉积岩的最重要特点是成层产出,即都有层理构造,这点决定了沉积岩的主要构造特点。

每一层的顶、底面称层面。

层面上的构造标志叫层面构造。

层理构造:

由于沉积环境变化,使先后沉积的物质组分的颗粒大小、形状、成分、颜色发生变化,而显示出成层现象。

(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

分类:

按成因分为:

碎屑岩(碎屑结构):

砾岩(砾状结构)砂岩(砂状结构)粉砂岩(粉砂状结构)

粘土岩(泥质结构):

泥岩页岩

化学及生物化学岩(化学结构或生物结构)如岩盐、煤和某些灰岩

变质岩结构:

变晶结构变余结构压碎结构

构造:

片理构造(板状片状、千枚状、片麻状)块状构造

分类:

区域变质岩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

主要的变质岩:

(1)片麻岩

(2)片岩(3)千枚岩(4)板岩(5)石英岩(6)大理岩。

6、.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和其形成环境有何联系

地壳上各种岩石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是各不相同的,岩石的矿物组合关系也不同,使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

岩石不同的结构和构造不反映了岩石形成的环境,也将直接影响岩石的强度和稳定性。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是岩浆岩生成时所处外界环境条件的反映,也是岩浆岩分类和命名的依据之一。

7、常见的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花岗岩--流纹岩--闪长岩--安山岩--辉长岩--玄武岩--橄榄岩

沉积岩:

砾岩--砂岩--粉砂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

变质岩:

角岩--大理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斜闪岩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1、地层与岩层的概念及区别

2、确定地质年代的方法有哪些?

3、岩层产状三要素熟悉方位角表示法

4、褶皱、向斜、背斜、节理与断层;褶曲的要素及分类;节理的分类

5、了结褶皱断层的野外识别

1、地层:

把某一个地质时代形成的一套岩层(不论沉积岩、火成岩还是变质岩)称为那个时代的地层。

岩层:

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岩层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岩层。

区别:

岩层是沉积岩的基本单位而没有时代含义,而地层与岩层不同,它有时间含义。

2、地质年代的方法:

相对地质年代:

对于沉积岩:

地层层系法、古生物比较法(通过标准化石来确定)、岩性对比法、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假整合)、角度(斜交)不整合]

对于岩浆岩:

岩浆岩与地层的接触关系(侵入接触、沉积接触)、岩浆岩之间的穿插关系

绝对地质年代:

同位素测定

3、岩层产状的三要素:

走向、倾向、倾角(走向和倾向之间的关系)

方位角表示法:

一般指记录倾向和倾角。

如200°

30°SE,表示某岩层的倾向为SW200°,倾角为30°,其走向可用倾向加减90°得出,即走向为290°或110°。

4、褶皱:

地壳中的岩层在褶皱运动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向上和向下的波状弯曲,并保持其连续完整的变形称为褶皱构造简称褶皱。

向斜:

下弯、两翼倾向相向、中新外老

背斜:

上弯、两翼倾向相反、中老外新

断裂构造:

地壳中的岩石受到构造应力作用将产生变形并达到一定程度,使岩石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产生破裂或沿着破裂面发生位移而形成断裂构造

褶曲:

褶皱中的一个弯曲,褶皱的基本单位

褶曲要素及分类

褶曲要素:

核部、翼部、轴面、轴、枢纽

褶曲的分类:

按轴面的产状:

直立、倾斜、水平、倒转

按枢纽产状:

水平褶曲、倾伏褶曲

节理(裂隙):

节理就是岩石中的裂缝,沿破裂面没有明显的位移,又称裂隙

断层:

基本概念:

岩石中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的形态要素(面、线、盘、距)

节理(裂隙)的类型

按形成机制:

构造裂隙,

非构造裂隙(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

构造节理按力的性质:

张、剪

5、褶皱构造的野外识别:

(1)线路踏勘,观察地层出露规律

(2)依据地层新老关系确定褶皱类型

(3)一般在野外有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断层的野外识别

地貌特征:

断层三角面地形、山脊错断、断开,河谷跌水瀑布,河谷方向发生突然转折等。

地层特征:

岩层发生不对称的重复或缺失,岩脉被错断,或者岩层沿走向突然中断,与不同性质的岩层突然接触等。

断层的伴生构造:

牵引弯曲、断层角砾、糜棱岩、断层泥和断层擦痕。

其它标志:

湖泊、洼地呈串珠状排列;温泉和冷泉呈带状分布,线状分布的小型侵入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