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09882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沧海》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观沧海》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观沧海》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观沧海》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观沧海》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沧海》阅读答案.docx

《《观沧海》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沧海》阅读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沧海》阅读答案.docx

《观沧海》阅读答案

《观沧海》阅读答案11篇

《观沧海》阅读答案1

  (甲)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乙)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选自《出师表》)

  (丙)贞观初,有上书请去①佞臣者,太宗谓曰:

“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

”对曰:

“臣居草泽,不②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进谏,则是③正人,顺情阿旨,则是佞人。

”太宗谓④封德彝曰:

“流水清浊,在其源也。

君者政源,⑤人庶犹水,君自为诈,欲臣下行直,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朕常以⑥魏武帝多诡诈,深鄙其为人,如此,岂可堪为⑦教令?

”谓上书人曰:

“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卿言虽善,朕所不取也。

”(选自《贞观政要.诚信》)

  【注释】:

①、佞臣者:

奸佞的臣子。

②、的知:

确切知道。

③、正人:

正直的人。

④、封德彝:

人名,太宗身边大臣。

⑤、人庶:

人臣庶民。

⑥、魏武帝:

曹操。

⑦、教令:

教化,命令。

  1、下列句中加粗此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C.深鄙其为人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D.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牺牲玉锦,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2、下列句中的“以”与“以告先帝之灵”中“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为贤

  B.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

  C.朕常以魏武帝多诡诈

  D.不欲以诈道训俗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犹源浊而望水清,理不可得。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描写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表现大海的辽阔壮美;丙文中“流水清浊,在其源也”也是写水的,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历来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乙文中的诸葛亮和丙文中的唐太宗分别是如何评价他的?

读了《观沧海》后,你认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

(1)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

  

(2)这犹如源头混浊却希望水流清澈,是没有道理的。

  4、水何澹澹洪波涌起运用比喻引出下面的议论,说明君王的以身作则重要。

  5、诸葛亮称其为“贼”,唐太宗“常以魏武帝多诡诈”(用自己的话说亦可)曹操是个具有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并且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的人。

《观沧海》阅读答案2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了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苍凉中又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9、请简要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分)

  答

  8、C

  9、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1分)描绘了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

(2分)(意思接近即可得分)

《观沧海》阅读答案3

  一、默写

  二、练习

  1、本诗作者,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2、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5、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6、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8、“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渲染了大海的气势。

“何”字体现了作者面对大海的惊奇,因为他看到了山岛的,树木的,波浪的。

  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03观沧海

  1、曹操政治家

  2、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观树木百草秋风洪波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4、动景:

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静景: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

  5、示例: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只作翻译1分,有想象内容1分)

  6、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7、互文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诗人的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8、苍茫动荡巍峨茂盛汹涌

  9、D

《观沧海》阅读答案4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人观沧海的地点在哪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都写了哪些事物?

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诗人想像的句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曹操这个人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碣石,在现在河北昌黎县的海边。

  2.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从静态事物写到动态事物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这是开放题,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观沧海》阅读答案5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①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观;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②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

洪波涌起③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

苍凉慷慨

  3、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

博大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5、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刮过,平静的海面顿时化作汹涌的怒涛洪波涌起,大海有着掀起揭天巨浪的无穷威力,这句诗句有着明显的旬征意义这两句,体物形象,场景壮大,格调激扬亢奋,表现了一世枭雄的广大胸襟

  6、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日月仿佛是从大海里出来的;灿烂的银河,仿佛也是从海里出来的!

在大海的怀抱中,巨大的日、月、星辰只是它的宠儿而已这四句浅显明白,但意境阔大,气势豪迈真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仿佛大海孕育了宇宙天地,缔造了世界万物,生发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豪迈气概所以沈德潜说:

有吞吐宇宙气象此评确当,洵非过誉

  阅读练习二:

  【试题】

  1.这首诗以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参考答案】

  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2.示例: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阅读练习三:

  相关试题

  1.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3分)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观沧海。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

(3分)

  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3.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的是静景。

(1分)(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写错一处本题即不得分)(1分)

  4.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分)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意对即可)(2分)

  (5)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①观。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②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③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

(3分)

  (6)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

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2分)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想象夸张(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1分)

  四、阅读练习及答案

  1、澹澹是形容的样子,竦峙是写的形象。

丛生、丰茂给人以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A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字统领全篇的写景。

写景的十句中,前句是实写,后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次写海面上的,最后写天空中。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4、这首诗的主旨是

  答案:

  1、水波动荡山岛巍然屹立生机蓬勃

  2、B

  3、观六四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辰海水呈青苍色

  4、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注释】

  ①碣(ji)石:

山名。

碣石山有二,这时指的大碣石山。

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②澹澹(dn):

水波摇荡貌。

  ③竦(sǒng)峙(zh):

耸立。

  ④星汉:

银河。

  【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鉴赏】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歌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观沧海》通过对于沧海的描绘和歌咏,表现出壮阔的胸怀。

  [曹操的诗词大都气魄雄大、情调悲壮该诗亦如此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曹操《龟虽寿》阅读答案及赏析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曹操攻黎阳阅读答案附翻译观沧海简述曹操“许田打围”的故事

  赏析中华古典诗歌理当知人论世。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曹操借许攸之计,挥鞭北指,以少胜多,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是年九月,曹操在归途中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

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

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一中国的壮志豪情。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这6句的描写是写实,是对大海的直接描写,除了刻画海的博大动荡之外,也写出了有关景物的萧瑟气氛。

虽然着墨不多,却使人想见整个海景,并似乎感觉到诗人此时的心情。

这几句诗看起来并不是精心刻画,而只是现现成成地说出了目中所见,心中所感,但却更显得质朴自然,错落有致,了无雕琢的痕迹。

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是大海的全景。

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个宏伟的境界,是对大海的间接描写。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宇宙间的奇观,创造了一个博大宏伟的境界。

这几句是写个想象的境界。

这寥寥16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

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

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

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

这样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

这几句描写使整个海景更有立体性,它不仅是在平面上向远处伸展,而是海与天空浑成一体。

同时海中既有洪波涌起,天上的日月群星又运行不息,所以那浑然一体的海天之景又始终是处于激荡运转之中,这就是通过眼前景物与活泼想象的结合构成了一种极其雄伟的奇观。

  曹操这首《观沧海》生动地描绘了沧海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沧海的形象,同时也写出了它的性格。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作形似的摹拟,而是力求表现沧海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

这样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由于景物不是客观的描写,而着重刻画了诗人对海景的独特感受,所以诗中对于气势雄浑的沧海的歌咏,也正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壮阔胸怀和宏伟气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

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

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

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

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

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观沧海》阅读答案6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的大海、山岛、草木的特点。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写得意境宏阔,请结合画线诗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5.答案示例:

(大海)汹涌澎湃,(山岛)高耸挺拔,(草木)丰盛繁茂(3分。

每点1分)

  6.答案示例:

诗人想象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是从大海的母腹孕育而出,这让我感受到大海的博大壮阔,体会到激荡在诗人心中的豪情壮志。

(4分。

诗句内容2分,体验2分。

意思对即可)

《观沧海》阅读答案7

  观沧海

  曹操

  1.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动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静景.

  2.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以上是07年南京中考题,以下是07年白云中考题)

  3.按要求原诗句中的语句:

  

(1)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2)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3)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4.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

  5.这首诗的主旨是:

  答案:

  1.水何澹澹产,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2.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3.

(1)观沧海

  

(2)水何澹澹……洪波涌起。

  (3)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4.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5.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观沧海》阅读答案8

  【原文】: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

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

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①碣(jié)石:

山名。

碣石山有二,这时指的大碣石山。

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②澹澹(dàn):

水波摇荡貌。

  ③竦(sǒng)峙(zhì):

耸立。

  ④星汉:

银河。

  【阅读训练】:

  一:

  

(1)、①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②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

③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2、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

(1)、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

(2)、本诗的感情基调是?

  3、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5、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6、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二:

  1.这首诗以“”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三:

  1.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3分)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2.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

(3分)

  3.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1分)(动景静景各写一点即可,写错一处本题即不得分)(1分)

  4.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分)

  5.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四

  1、“澹澹”是形容的样子,“竦峙”是写的形象。

“丛生”、“丰茂”给人以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A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字统领全篇的写景。

写景的十句中,前句是实写,后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最后写天空中。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4、这首诗的主旨是

  【参考答案】:

  一:

1: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苍凉慷慨

  3:

博大

  4: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5:

秋风刮过,平静的海面顿时化作汹涌的怒涛“洪波涌起”,大海有着掀起揭天巨浪的无穷威力,这句诗句有着明显的旬征意义这两句,体物形象,场景壮大,格调激扬亢奋,表现了一世枭雄的广大胸襟

  6:

日月仿佛是从大海里出来的;灿烂的银河,仿佛也是从海里出来的!

在大海的怀抱中,巨大的日、月、星辰只是它的宠儿而已这四句浅显明白,但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