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81财务报表分析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88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81财务报表分析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东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81财务报表分析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东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81财务报表分析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东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81财务报表分析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东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81财务报表分析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81财务报表分析_精品文档.doc

《东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81财务报表分析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81财务报表分析_精品文档.doc(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81财务报表分析_精品文档.doc

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2015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3-2015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任课教师: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上交时间:

一、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1

(一)公司概况 1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2

二、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3

(一)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 3

(二)东风科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7

(三)东风科技发展前景预测 9

三、报表分析 9

(一)利润表分析 9

1、结构百分比分析 9

2、趋势分析 13

(二)资产负债表分析 14

1、东风科技流动资产占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分析表 14

2、东风科技资本结构百分比分析表 21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 23

1、水平结构分析 23

2、垂直结构分析 28

四、财务指标体系分析 36

(一)盈利能力状况分析 36

(二)营运能力状况分析 38

(三)偿债能力状况分析 39

五、杜邦分析 41

六、结论 42

(一)面临的挑战 42

(二)存在的问题 43

(三)解决措施 44

一、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一)公司概况

公司法定中文名称

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定英文名称

DONGFENGELECTRONICTECHNOLOGYCO.LTD.

公司的法定英文名称缩写

DETC

公司法定代表人

高大林

公司注册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金桥路828号

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所

上海A股

股票简称

东风科技

股票代码

600081

所属行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风科技,创立于1997年6月,由原东风汽车公司仪表公司改制组建东风汽车电子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同年7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00年8月,东风汽车电子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辖有“汽车制动系统公司”一家分公司和九家控股公司、六家参股公司,按地域分主要有上海、湖北、广东三个基地。

本公司目前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持股20,381.40万股,占总股本的65%,社会公众持股10,974.60万股,占总股本的35%。

目前,东风科技普通股在外流通总数为31,356万股。

以下图是东风科技有限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关系: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随客户实现就近配套,在整车厂商临近区域设立生产基地,并逐步形成以长三角、珠三角、中部等汽车产业基地。

2.公司电子业务、饰件业务、制动业务与国内外行业实力企业合资合作,使公司在运营管理、产品技术、市场竞争方面的优势得以快速提升。

3.公司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根据本公司各主要生产产品的汽车零部件领域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为仪表、电子、制动等业务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开发提供支持;同时寻求与国际知名企业在研发方面的合作,提升公司在研发和技术方面的优势。

4.东风汽车为目前国内最大整车生产厂商之一,公司及下属分子公司作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为东风汽车配套汽车仪表系统、饰件系统、制动系统、汽车电子系统及金属铸件产品,所以拥有长期稳定的客户。

5.公司配套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使得公司的关键技术岗位、核心管理人员长期稳定,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及关键技术岗位在近五年内无辞职离岗现象发生。

6.知识产权工作成绩显著:

全年共获得专利8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6项、外观专利18项)。

二、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

1、汽车电子产品。

(1)、行业现状

乘用车传感器、电控发动机传感器、后处理系统传感器等技术含量高、价值高,并多为外资企业垄断。

仪表国内生产厂家近百家,乘用车多为合资品牌、商用车以国有、民企为主,年产10万套以上的有十余家。

车载电子类产品众多,包括车载信息终端、影音娱乐系统、导航、收音机、行驶记录仪、整车控制器、车身控制器、遥控钥匙、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各种电控单元等。

市场以外资占主导,产品高端,技术含量高。

(2)、发展趋势

传感器OEM市场需求稳步提升、售后市场保持较大需求。

安全法规、环保法规的陆续升级,汽车电子化等使传感器系列品种不断增加。

对制造、质量控制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研发投入大,见效慢,市场准入困难。

随着汽车产量进入微增长,市场需求量趋于稳定。

仪表技术不断升级换代,向步进电机、全屏、虚拟、TFT、CAN总线等更高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发展。

车载电子市场需求高速增长。

安全法规、环保法规的陆续升级,汽车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新能源车的迅猛发展等带来越来越多的汽车电子产品需求。

2、汽车内饰产品

(1)、行业现状

汽车内饰随汽车行业面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市场增速放缓的市场环境,成本控制越来越受到整车厂的重视,部分整车厂为了加快新车型的开发速度和降低开发成本,在进行新车型开发时,同步将汽车内饰件的部分开发设计任务转移给内饰件供应商,并要求内饰件供应商配合整车开发的计划和框架实施内饰件的开发设计。

(2)、发展趋势

①.安全方面:

对汽车塑料的应用不能盲目进行,只有在保证汽车整体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才能考虑最大限度地采用塑料材料,对塑料而言,主要表现在能量吸收和破碎尖角两个方面,如采用GMT制作的副保险杠材料能有效的吸收冲击能量,气囊材料、仪表板、B柱护板则要求材料有较好的韧性,破碎时不允许产生尖角等。

②.轻量化:

车身重量减轻10%意味者燃油消耗量降低6-8%。

③.面对需求增长,关注环保:

避免采用对环境有污染,对人的健康有危害的材料及加工工艺,材料可以实现无害化处理,增加可再生材料、热塑性材料及燃烧能比较高的材料使用量,减少PVC和热固性塑料的使用量。

④.汽车内饰环保与健康,车内空气质量控制:

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因素一般有内饰件挥发性物质、发动机排放的尾气进入室内。

⑤.装饰装璜,材料的单一化与多样性:

根据不同的车型定位,进行不同的用材选择原则,一般在经济型和紧凑型轿车中,采用单一化材料较为有利;在中、高档轿车,尤其是高档轿车中,采用多样化选材模式,有利于提升整车质量与档次。

如A、B门板低压注塑,发泡等。

3、汽车制动产品

(1)、行业现状

国内汽车制动行业基本摆脱了“数量多,规模小,质量差”的格局,制造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形成了为国内整车厂供货配套的体系。

部分企业已经具备自主开发和系统供货的能力,并且开拓了海外市场,进入了国际采购体系,出口量逐年增长。

另外,外商投资我国汽车制动行业力度继续增强,他们掌握着部分关键汽车制动产品的核心技术,基本垄断了为主机厂配套的市场。

国内汽车制动企业数量过多,规模太小,整体水平较差,缺乏竞争力的局面依然存在。

汽车制动企业的重组整合缺乏机制和动力,集团化发展的趋势远远不如整车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涨价,物流成本过高,主机厂压低采购成本,导致汽车制动企业的利润空间缩小,部分汽车制动厂的生存环境堪忧;出口汽车制动仍然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以售后市场为主,出口缺乏管理,价格相互倾轧,导致出口数量增长较快,但效益增长不明显;大部分企业不具备自主开发能力,难以介入主机厂的前期开发过程,进入为主机配套十分困难;众多企业普遍缺乏与国际企业交往的能力,不能适应系统化,模块化供货的要求。

外国汽车制动企业在我国投资正在发生三个转变,即从参股向控股转变,从合资向独资转变,从占有市场向垄断市场转变。

而外资企业具有技术实力强、规模大、丰富的跨国经营的经验,开发能力强等优势。

而且,外资汽车制动企业掌控着关键汽车制动的核心技术,拥有为主机厂优先配套的优势,具备比其他厂家更强的竞争力。

(2)、发展趋势

①.通用化。

标准化、通用化的零部件生产是工业生产的基础,汽车零部件技术有大力向通用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以便为给更多整车车型提供配套服务。

②.模块化。

模块化就是将零件和总成按其在汽车上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度集中的、完整的功能单元,模块化设计思想已贯穿在汽车的开发、工艺设计、采购和制造等环节的全过程之中。

③.智能化。

未来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汽车用局域网络(LANS)、微处理器(CUPS)、发动机控制、机电接口、ABS和行驶控制、电子控制传动系统、抬头显示系统、HUDS、音识别系统、行车导视系统、多媒体技术、撞击传感技术、智能交通系统、网络汽车等方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将成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最重要的用户,智能化的汽车将进一步促进汽车产业、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环保化。

汽车零部件的环保技术内容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

在零件设计上提升效率,降低能耗,减小排放。

在原材料选用上,立足于开发零部件的新型替代材料,使汽车零部件轻量化,以减少燃料的消耗。

在材料再生利用上,重视汽车报废后零部件材料可再生利用,以减少污染。

⑤.轻量化。

轻量化是未来汽车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⑥.全球化。

随着仿真技术、三维数字化CAD/CAE/CAM技术在汽车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数字技术正在改变汽车的设计开发方式,汽车工业将掀起一场数字化革命,实现全球同步开发。

可以明显提高开发效率,缩短开发时间。

4、汽车压铸产品

(1)、行业现状

汽车压铸件行业同中国汽车年2000万台规模相一致,在较高平台上,保持微增长。

但伴随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压铸业务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将在很长期间承担国际有色金属铸件及其制品的生产制造任务,世界压铸生产的重心向东方转移已成必然趋势。

(2)、发展趋势

汽车压铸件行业的发展速度与汽车整车基本同步并略微高一点,但竞争压力加大和盈利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轻量化促进压铸生产持续发展。

铸件的轻量化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汽车轻量化的迫切需要为压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有部件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都对压铸技术加速升级提出更高要求。

5、汽车贸易

(1)、行业现状

2015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汽车行业也进入微增长时期。

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较为严重,汽车经销商承担了较大的库存压力;在产品越发同质化的情况下,价格竞争激烈,价格倒挂;在不利的经营情况下,同时又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汽车经销商正经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2)、发展趋势

①.互联网对汽车整车及后市场服务正在产生持续的影响。

未来新业务模式将对传统汽车销售服务模式带来冲击;

②.《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和《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有利于汽车经销商多种业态的共同发展和消费者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汽车维修服务,但是会对现有的4S店业态产生影响;

③.新能源汽车将会快速增长。

(二)东风科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1.政策及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可能造成的风险

公司主要生产包括汽车仪表系统、饰件系统、制动系统、供油系统产品及汽车电子系统等产品,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与汽车行业的景气程度密切相关。

其一,近年来,中国汽车产销保持快速增长。

但我国汽车保有数量迅速增加,给资源与环境带来的压力日益增大,部分地方政府对车辆使用采取了限制措施;受到国内经济政策的影响,国内建设、投资规模放缓使得商用车及商用车产销的增长速度放缓。

其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将加快,在结构调整下,行业的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会继续严格执行,行业监管更加严格,行业整合继续推进。

2.原材料价格波动及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3.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加剧,会给公司的市值管理带来风险。

公司二级市场的价格波动不仅取决于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