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随堂作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847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随堂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随堂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随堂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随堂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随堂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随堂作业.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随堂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随堂作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随堂作业.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随堂作业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随堂作业——练双基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知识点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1.“到1956年初……迫切需要制定一个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

”对此,毛泽东提出(  )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C.文艺工作者到农场、干校“改造”,接受“再教育”

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信息“1956年”“正确领导科学和文艺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的总方针”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A项是“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提出的“二为”方向;C、D是“文革”期间极“左”思想对科学文化事业的冲击。

2.毛泽东曾说:

“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

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

”这表明毛泽东(  )

A.在艺术问题上坚持“百花齐放”

B.在学术问题上坚持“百家争鸣”

C.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D.坚持学术的自由化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毛泽东谈的主要是学术问题,故排除A项,选择B项。

在这里,毛泽东强调的是学术发展问题,不是真理问题,排除C项。

在学术问题上并非自由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排除D项。

3.“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  )

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百花齐放”指不同风格和不同形式的文学艺术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不同学派的科学技术可以自由讨论,通过分析可知选C。

4.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时,明确提出:

“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双百”方针出台的背景包括(  )

①“三大改造”的完成 ②正在“向科学进军” ③社会主义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④出现资本主义复辟危险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当时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排除含④的选项,故选D项。

5.1963年有人批评说: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者。

……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这表明(  )

A.艺术领域出现了封建主义的复辟

B.艺术领域出现了“左”倾错误

C.阶级斗争依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D.许多共产党人脱离了社会主义理想

答案:

B

解析:

从时间和题干材料来看,当时的艺术领域出现了“左”倾错误,故本题选B项。

6.有文章认为,新编昆曲“《李慧娘》这个剧本就是一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作品,就是一株反动的毒草”。

并据此认为“目前我国国内正在进行激烈的阶级斗争”。

据此判断(  )

A.“双百”方针遭到破坏

B.“双百”方针得以贯彻

C.文章作者具有强烈的革命性

D.“文革”已经开始

答案:

A

解析:

从题干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来看,昆曲《李慧娘》遭到批判,这说明学术问题被当成了政治问题来解决,故A项说法正确。

知识点二 曲折的年代

7.开始于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是我国新诗歌发展史上非常奇特的现象。

据统计,安徽肥东县半年内民歌创作51万首,全国诗集出版量远远超出五四运动以来几十年的总和。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

A.新中国的成立促进了诗歌的发展与繁荣

B.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群众创作热情高涨

C.“双百”方针调动了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

D.“左”倾思想蔓延并影响到文学艺术领域

答案:

D

8.“文革”期间,出现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

A.大量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劳动改造

B.传统戏剧失去了观众群

C.“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

D.戏剧艺术得到了空前提高

答案:

C

解析:

“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使当时的文艺界出现了僵化局面。

知识点三 文艺的春天

9.新时期以来,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考更加深入,一种新的文学类型应运而生。

下列属于该文学类型的是(  )

A.《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B.《蔡文姬》

C.《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D.《青春之歌》

答案:

C

解析:

从题干描述的特点来看,这种新的文学类型应当属于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属于改革开放以后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反思的文学类型。

A、B、D均属于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只有C项属于新时期的反思文学。

10.有关《茶馆》的命运,如图所示。

其中《茶馆》的重生主要得益于(  )

《茶馆》的命运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二为”方向的指导

C.政府设立的戏曲艺术方面的奖励措施

D.破除“文革黑线专政”的鼓噪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据图可知《茶馆》的重生是在新时期。

新时期,在“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指导下,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

同时,原有文学艺术再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国家设立的一批文化艺术将也推动了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繁荣。

D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排除。

11.《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提到:

2020年文化产业成支柱产业。

我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应遵循的原则或指导方针包括(  )

①“双百”方针 ②与社会主义制度和先进生产力相适应 ③文学艺术为人民群众服务 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或指导方针,以上表述都正确。

上述方针都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大发展。

12.观察图中的电影海报,该海报最有可能出现于(  )

A.建国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

D

解析: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文艺作品,因此,D项是符合要求的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他指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

”4月28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总结发言,正式提出了“双百”方针。

材料二:

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5月26日)

(1)联系材料一结合历史背景探究“双百”方针的提出与毛泽东的讲话有何关系?

(2)材料二表明调动文化界和科学界建设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制定方针?

(3)结合材料二分析“双百”方针的实质和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案:

(1)“双百”方针的提出是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摆脱苏联模式)上的一个重要尝试,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

目的是要调动一切因素,包括调动文化界和科学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

(2)制定一个正确的文化工作方针可以使文化与科学走上正轨,保证正常的学术自由,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实质是承认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性格局。

基本精神就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史学界就中国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开展广泛讨论,出现了诸如“生产力说”“让步政策说”“阶级斗争说”等多种史学观点。

材料三:

1965年《光明日报》发表青年学者孙达人《应该怎样估计“让步政策”》的文章。

毛泽东十分赞赏:

“现在出了个小将孙达人,写文章反对翦伯赞所谓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实行‘让步政策’……”。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的御用文人借孙达人的学术观点对范文澜、翦伯赞等著名史学家进行迫害批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题词发表于何时?

其内涵是什么?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史学界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研究上出现了许多学术观点,你如何认识当时的这种学术氛围?

(3)“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的御用文人借孙达人的学术观点,对范文澜、翦伯赞等人进行批判,实质上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思潮?

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4)“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请举两例说明。

答案:

(1)1956年春。

艺术问题上要“百家齐放”,学术问题上要“百家争鸣”。

(2)党和国家以“双百”方针作为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活跃了思想,有利于形成学术气氛相对宽松的局面,有利于知识分子学术研究的深入。

(3)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潮。

危害:

“双百”方针遭到冲击和破坏;知识分子遭到歧视和压迫;学术空气窒息,学术研究停顿。

(4)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出现了反映丰富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遗忘的角落》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1)问属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难度较小;第

(2)问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双百”方针的推动指导下,许多学术问题得到了深入研究,活跃了思想;第(3)问要抓住限定信息“文化大革命”期间,回答社会思潮与危害;第(4)问要注意所举的例子应是新时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