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07995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docx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docx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创设了具体生动的情境和一系列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

我在教本节课时重视了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明白算理。

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整堂课,我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开始,通过书本提供的情景图,让学生先提出问题,备课前我预设了几个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然后,出示,让学生帮助我解决,而不是要求他们解决,提升学生的位置,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然后通过学生间互相讨论,总结出多种计算方法,最后把学生的发现再做整理即可。

如为了在加法教学中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明白算理。

我引导学生使用摆小棒的方式。

边摆边说,再摆、说给同桌听,再全班摆说交流。

然后进行算理的研究。

明白10+20就是1捆小棒加2捆小棒得3捆小棒,也就是1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次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的练习时注意到了这样几点:

a.讲究练习的形式;

b.多进行口头练习;

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里也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

”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一系列富有情趣的练习,如:

通过闯关练习,进入游戏环节(钓鱼游戏;

摘苹果游戏;

找家家游戏)。

目的是既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自己更好的串连教学。

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让学生以无比愉悦的心情投入练习活动,同时也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但也有不足,如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让他们也能够掌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

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该重视。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采用愉快教学法,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并且让这一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前,我进行了调查研究,我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只是说不清算理。

所以我认为,这节课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只要发挥好辅助作用,使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了。

同时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并熟练计算,我设计了大密度的练习。

为了吸引学生我把练习题设计成各种有趣的游戏:

小猫钓鱼、蝴蝶送信、松鼠过河、摘苹果等,把枯燥的数学练习变得充满生气。

并且给每个学生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做一道题,使第一名学生都不掉队。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能表达。

该如何引导呢,为了节省时间我在课堂上是直接告诉他们计算方法的。

事后回想,或许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比如摆小棒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说理,明理。

大密度的练习虽然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但出暴露出一些问题。

比如习题过多过难,给一些学生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

再如练习的形式变了,但习题的内容单一,只是把平时开火车的练习赋予了新的名字。

如果练习的内容再新颖多变一些,我想效果会便更好。

通过本次计算课研讨,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方法的指导,习题的精心设计十分重要。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好的吃透教材,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的"氛围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周,学校举行的数学优质课比赛如期进行,此次,我选择了一节计算课《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展示。

本节课我的授课流程是,先以游戏方式导入带领孩子们复习本节课会用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然后复习数的组成这一部分,由数的组成里面涉及到的数字引出曾经学习过的整十数,进而导入课题。

明确课题之后,通过出示课本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在孩子们列出算式以后提出疑问:

你们是怎样这么快速准确地算出来的?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之内借助学具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进行计算的,进行方法的讨论与交流。

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让学生们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并且从中进行算法的优化,选出方便的方法。

之后通过整十数加整十数过度到整十数减整十数,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迁移,将方法灵活运用。

之后通过对例题的解决,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所学的内容与方法,同时让他们自己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出题并计算,进行适当的发散。

最后利用一些闯关环节,让学生再次巩固练习并进行总结。

在整个的授课环节中,孩子们的表达能力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在这节课整个备课过程中,最无法预设的就是孩子们对于小组讨论结果的一个表达。

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各式各样,但是有时候他们无法正确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想法。

而这一点也是我在平时的上课中着重对他们进行训练的地方。

我希望他们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自己,同时也让能够聆听者明白他们所表达的含义,所以我会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话组织好,完善好,可能他们第一遍不能完整的说好,那么在我给了适当的引导之后,我会让他们自己再完整的说一遍。

并且,在平时的上课中,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是我经常强调的地方,比如遇到50里面有几个十这样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回答5个十,这个时候我会小声地提醒他,完整吗?

他们都能够迅速反应过来,并且完整清晰的再说出来,50里面有5个十。

到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完整地进行问题的回答。

我想,这样的训练对他们之后学习如何写解决问题中的“答”会产生些许积极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节课算理的表述中,面对10+20=,他们能够说出“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10+20=30”,也能够说出“先把10和20的十位相加,1+2=3,所以10+20=30”。

这些经过他们的理解深化所表达出来的内容,给了我太大的惊喜。

但是,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最后的开火车练习环节,本应该顺利进行下去的小火车,到中间的时候突然停顿了,原因是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孩子没有认真听,不知道进行到哪一道题目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的内心有些急躁,这也导致了我没能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

在这个孩子不知道讲到哪了,不知道如何回答的时候,我没有给他思考的机会,没有进行些许提示,匆匆忙忙地往下进行,让这次提问变成了一个无效提问。

正是因为他没有集中注意力,我才更应该去检测他的掌握情况,我应该给予他再一次的机会,看看他是否掌握住了本节课的内容,是短暂的走神还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认真参与,并且在他没有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想办法激发他的思维,把他的注意力拉回课堂。

通过这一节公开课,让我明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对于一些细节问题的把控,要更加注意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要更加注意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学无止境,身为教师,通过“教学生”我们也能够学习经验、反思提升,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魅力所在吧。

课后思考,为了防止单调,我觉得可以试试利用善意而恰倒好处的激励语,不断地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的的火花,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当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

当学生认真倾听时,“你听得最认真!

”“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而且说得也好!

”当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时,“你的发现让大家做这一题简单多了,谢谢你!

”“你的眼睛真亮,连这个秘密都被你发现了!

”适时地给予表扬。

同样,当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你有进步,加油!

”及时地送上鼓励。

这样,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

照顾后进生方面,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

例题是一道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道整十数减整十数,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理解了算理,但对于后进生来说,要直接进行独立的练习仍有一定的苦难。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个说计算过程的练习,通过指名说、男女生说、全班说等形式,使计算方法得以加深巩固以及拓展,让后进生也能跟上步伐。

整十数加减法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

计算课给人感觉总是与“枯燥”相连,其实只要合理安排也是种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

在教学本节课时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

组织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小组交流,使其在交流中明白算理,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如10+20等于多少?

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1摆小棒:

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三捆小棒,所以10+20=30;

2用十作单位:

10里面有一个十,20里面有两个十,加起来一共是三个十,就是30;

3数的组成:

10和20组成30;

4类似竖式的算法。

这样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理念,使学生既在交流中锻炼了语言,明白了算理,又开阔思路。

在巩固练习阶段设计了加减对照练习。

如30+40与70-30,为便于学生掌握,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其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10以内加减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在计算30+4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来摆。

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4捆小棒表示40,然后让学生依次回答:

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

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4算出结果的。

接着,让学生说出算的过程。

在计算时也有出现这种情况50+20=52。

因为学生两位数中每个计数单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还不是十分明确,把第二个加数中2个“十”当作2个“一”来加。

教学中,我对有困难的学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渗透竖式计算时的数位对齐意识。

1、我把“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我认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在本节课中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和算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得以完成。

2、利用小组交流互学活动,在交流中做到小组个别汇报,学习氛围热烈活跃。

3、注重培养学生的算理能力。

比如:

10+20等于几?

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算法:

(1)、摆小棒:

先摆1捆小棒,再摆2捆,合起来是3捆,所以10+20=30。

(2)、用计数器:

先在十位拨1个珠,再拨2个珠,一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3)、数的组成:

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4)、用相同数位相加:

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也可算出得数是30。

从上面可以体现了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也使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了算理,开阔了思路。

4、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对比,从中发现规律:

理解掌握几个一与几个十之间的区别,使学生抓住这个突破点,迅速、正确地进行口算,使学生顺利的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5、存在的问题。

(1)、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很顺利,学习目标最终也完成,但是有些问题还是值得深思的,当学习检测没有在课堂上完成时,我想是在开始和中间学习过程中,时间分配不均先松后紧,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

但95%的学生是能够正确计算的。

(2)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做但是不会表达。

说明了学生平时说的少了,应该让学生多说。

通过课多样性的课堂练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练习的形式、方法的指导、都应好好设计,练习是为了巩固新知的,精心的练习设计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会更好的吃透练习的目标,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学习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欢乐中学习和巩固的新知识。

通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以后,有很多反思,整理如下:

成功之处:

1、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以发书的实际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计数器直观实物,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形成计数单位“十”的丰富表象,便于学生以“十”为单位,探索计算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同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2和10+20,观察、对比,从而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进一步理解。

2、注重教学的层次性。

在第二环节探究算法的过程中,10+20我采用了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并抽象出算法。

而在探究30—20的算法时我提高了一个层次,让学生把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迁移到整十数减整十数上来的,让学生独立说一说计算方法,并通过小棒和计数器来验证此方法的正确。

不足之处:

1、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

2、时间分配上,练习部分显得匆促。

由于课堂上正课部分生成问题较多,又必须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后边的练习时间挤少了。

如何把握课堂的时间分配,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3、语言上要更加的简练为好。

不要替孩子说话。

让孩子把自己的话语表述完整,由于怕孩子说的慢,总是提醒孩子说,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愉快,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

继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