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完整版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教学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31543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完整版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教学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品完整版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教学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品完整版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教学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品完整版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教学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品完整版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教学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完整版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教学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品完整版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教学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完整版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教学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完整版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教学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纵向横杆用十字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2)横向小横杆构造:

在主接点处必须设置小横杆,用十字扣件连接牢固,距离立管中心距离不大于150mm,主接点横杆不能拆除,横向横杆向内伸300mm,向外伸100mm。

3)脚手板板的构造要求:

长度大于2m的脚手板必须铺在3根小横杆上,小于2米脚手板可铺在两根小横杆上。

脚手板探头控制在130~150mm范围内。

两头用Φ12钢筋做压条,用双股8#铅丝绑扎牢固。

(3)立杆构造要求:

立杆底部垫通长脚手板,内排立杆约高于外排立杆。

扫地杆距离地面不大于200mm。

每层设拉接点与柱和预埋件连接。

拉接点按梅花状布置,立杆接高采用对接接头接高,相临立杆不能设在同步内,接头错开间距不小于500mm,接头距离主接点的距离不大于1/3步高。

立杆顶端必须高出女儿墙顶1.5m。

(4)连墙件构造要求:

连墙拉接点间距竖向不大于3步步距,水平不大于3步纵距。

拉接点采用刚性拉接。

拉节点的具体构造见下图。

(5)门洞构造要求:

安全出入口设3.6m高的门洞,门洞具体构造见下图。

(6)剪刀撑的构造要求:

剪刀撑按每6根立杆,角度为50°

具体构造见下图。

(7)马道构造要求:

在1#搂南侧、2#楼东侧和3#楼西侧建立“之”字人行马道:

人行马道按1:

3的坡度搭设,在转角处设置平台,宽度同马道宽度,马道两侧设1.2m高的栏杆,底部侧面设180mm高的挡脚板,马道上满铺脚手板,脚手板上钉防滑条,防滑条宽为20MM,间距为300MM。

(8)安全网构造要求:

密目安全网延外排脚手架内侧满刮挂,用专用绑扎

绳绑扎牢固,水平安全网用大眼网在首层设置一道和在作业层脚手板下设置一道。

必须满挂密实。

6.13.3脚手架搭设要求

(1)基础要求:

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将回填土夯实,脚手架的基础高出自然地坪50mm,架子工长必须对基础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搭设。

(2)搭设施工要求:

1)脚手架的搭设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每搭设完一步架,必须按要求进行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2)底座安装:

底座采用4米长,20厘米宽、5厘米厚的脚手板作垫板。

、通长铺垫。

3)立杆搭设:

相邻两根立杆的接头不得在同一步内,间距不小于50厘米,距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3步距。

开始搭设时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固后方可拆除,立杆高度必须高出坡屋面屋檐1.5米。

当搭设到拉接点位置时,将大小横杆搭设完后立即搭设拉接点。

4)大横杆的搭设:

第一步距地的高度不大于20厘米,以上每1.2米设一步大横杆。

大横杆接头不得在同一跨内,具体要求按照构造要求布置,同一步大横杆必须延楼周围封闭交圈,在转角处必须将内外立杆连接起来。

5)小横杆的搭设:

小横杆向内探出30厘米。

向外探出10厘米,里侧端头距离装修墙面的距离不小于10厘米。

小横杆的间距不大于1.5米,在脚手板的端头130~150范围内必须加设小横杆。

6)连墙件安装:

连墙件按照构造要求搭设,连墙件必须牢固结实,到位时必须即时搭设。

如果作业面在拉结点上第二步杆上,必须作临时固定。

7)剪刀撑搭设:

剪刀撑下必须垫木板,剪刀撑的随架子立杆一起搭设,剪刀撑放在立杆外侧,剪刀撑接长用旋转扣件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80厘米,搭接部位不少于3个扣件。

8)扣件安装要求:

扣件必须采用与钢管规格相符的扣件,安装扣件时,螺栓拧紧扭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大于65N.m,小横杆、大横杆、立杆之间的连接采用直角扣件,立杆、大横杆接高、接长采用直角扣件,剪刀撑接长、与立杆的连接采用旋转扣件连接。

对接扣件的开口向上,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的边缘不小于10厘米。

9)脚手板、栏杆、挡脚板的铺设:

脚手板必须满铺,内侧距墙面的间距不大于15厘米,脚手板用铅丝绑扎牢固。

作业面和马道两侧的栏杆高度为1.2米,设两道横杆。

在作业面平台外侧、马道两边设18厘米高的挡脚板。

外侧防护栏杆及挡脚板的做法下图。

10)脚手板铺设:

脚手板必须满铺、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并用铅丝绑扎牢固,在拐角、马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连接牢固,防止滑动,北搂部分的架子除在作业层铺设脚手板外,在三层应在铺设一层防护板。

11)安全网安装:

密目安全网应延双排架外立杆内侧张挂,密目网采用专用的绑扎绳绑扎,接缝部位应设在大横杆和立杆处,张挂必须平整、牢固、美观。

大眼安全网铺设;

在首层和作业层下铺设大眼安全网,安全网必须铺设严实到位,严禁漏铺和不铺。

安全网张挂必须根据工程的进度及时张挂。

6.13.4脚手架的拆除

(1)拆除脚手架前的准备工作:

拆除前工长做好拆除安全技术交底,并先检查连接件、拉节点等体系是否完整,如不完整必须先采取加固措施,将脚手架上的杂物清理干净。

(2)双排架拆除时必须按照搭设脚手架时的逆向顺序拆除。

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3)连墙拉接点必须随脚手架的拆除逐层、逐个拆除,严禁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在拆除脚手架,分段采出高差不大于2步杆高。

(4)拆到最后一根立杆高度时,必须先搭设临时斜撑加固脚手架后,然后在拆除最后一排连墙件。

(5)拆除脚手架的材料必须采用传运,严禁抛投至地面,然后按要求码放整齐或及时退场。

6.13.5脚手架的主要受力杆件的计算和验算

(1)计算依据:

1)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5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3)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1.20米,立杆的横距1.10米,立杆的步距1.20米。

4)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

3.5,连墙件采用3步3跨,竖向间距3.90米,水平间距4.0米。

5)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4层。

(2)小横杆的计算:

1)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2)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A、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350×

1.200/3=0.140kN/m

活荷载标准值Q=3.000×

1.200/3=1.200kN/m

荷载的计算值q=1.2×

0.038+1.2×

0.140+1.4×

1.200=1.894kN/m

B、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M=1.894×

1.1002/8=0.286kN.m

=0.286×

106/5080.0=56.394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C、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荷载标准值q=0.038+0.140+1.200=1.378kN/m

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5.0×

1.378×

1100.04/(384×

2.06×

105×

121900.0)=1.438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1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3)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用小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

1.100=0.042kN

1.100×

1.200/3=0.154kN

1.200/3=1.320kN

荷载的计算值P=1.2×

0.042+1.2×

0.154+1.4×

1.320=2.083kN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M=0.08×

(1.2×

0.038)×

1.2002+0.267×

2.083×

1.200=0.673kN.m

=0.673×

106/5080.0=132.452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均布荷载最大挠度及集中荷载最大挠度值计算公式如下:

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0.677×

0.038×

1200.004/(100×

2.060×

121900.000)=0.02mm

集中荷载标准值P=0.042+0.154+1.320=1.516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2=1.883×

1516.240×

1200.003/(100×

121900.)=1.97mm

最大挠度和:

V=V1+V2=1.986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4)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

1.200=0.042kN

1.200/2=0.231kN

1.200/2=1.980kN

荷载的计算值R=1.2×

0.231+1.4×

1.980=3.100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

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5)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

取0.1489

NG1=0.149×

24.600=3.665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

本例采用木脚手板,标准值为0.35

NG2=0.350×

1.200×

1.100/2=0.924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

本例采用栏杆、木脚手板标挡板,准值为0.14

NG3=0.140×

4/2=0.308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

0.005

NG4=0.005×

1.100/2=0.003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NG4=4.749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3.000×

1.100/2=3.960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W0——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

W0=0.450

U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采用:

Uz=0.840

Us——风荷载体型系数:

Us=1.000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0.7×

0.450×

0.840×

1.000=0.265kN/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1.2NG+0.85×

1.4NQ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

MW=0.85×

1.4Wklah2/10

其中Wk——风荷载基本风压值(kN/m2);

la——立杆的纵距(m);

h——立杆的步距(m)。

(6)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10.41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的结果查表得到0.31;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1.58

l0——计算长度(m),由公式l0=kuh确定;

l0=2.36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

u=1.70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

A=4.89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

W=5.08

MW——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kN.m);

MW=0.054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N/mm2);

经计算得到

=78.95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N/mm2);

[f]=205.00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7)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其中NG2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

NG2K=1.235

NQ——活荷载标准值(kN);

NQ=3.960

gk——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

kk=0.149

Mwk——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kN.m);

Mwk=0.046

经计算得到,按照稳定性计算的搭设高度Hs=85.227米。

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经计算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50.000米。

(8)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l=Nlw+No

其中Nl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应按照下式计算:

Nlw=1.4×

wk×

Aw

wk——风荷载基本风压值,wk=0.265kN/m2;

Aw——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

Aw=3.90×

4.0=15.60cm2;

No——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

No=5.000

经计算得到Nlw=4.801kN,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Nl=9.801kN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f=

A[f]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i=30.00/1.58的结果查表得到

=0.95;

A=4.89cm2;

[f]=205.00N/mm2。

经过计算得到Nf=95.411kN

Nf>

Nl,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连墙件采用扣件与墙体连接。

经过计算得到Nl=9.801kN大于扣件的抗滑力8.0kN,不满足要求。

(9)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fg

其中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N/mm2),p=N/A;

p=41.65

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kN);

A——基础底面面积(m2);

A=0.25

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N/mm2);

fg=44.00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fg=kc×

fgk

其中kc——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kc=0.40

fg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gk=110.00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

6.13.6脚手架的安全检查

(1)建立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在组织上保证安全生产。

建立制度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制,对于安全问题和隐患必须整改,处理结果要有备案。

建立安全技术保证体系。

投入保证体系,确保相应的施工生产安全工作能够得到资金投入方面的保证。

2)为了确保施工生产安全的各项措施得到落实,要做到做好技术交底,在执行建立交接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操作规范,严格管理。

(2)脚手架搭设质量的检查、验收

检查的内容:

构架设计的各项规定,节点的可靠连接,立杆的垂直度和水平杆的水平偏差,作业层的铺板和安全防护措施。

检查的时间:

在搭设完毕后或使用半年之后,在遭受较大的震动后,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显著的变形或异常情况时。

经常检查卸荷钢丝绳的元宝弯是否有变化,确保钢丝绳锚固结实。

经常检查架子上的钢丝绳拉结点卡扣,避免出现卡扣脱落和滑移现象。

(3)脚手架的使用规定

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结构施工时不超过270kg/m²

,装修施工时不超过200kg/m²

材料应码放整齐,保证通道畅通;

2)禁止随意拆除基本杆件、连接件和连墙件,禁止随意增加作业高度;

3)工人在作业时应加强自我保护,在工作前应检查有无异常情况;

4)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清理架面,在任何情况下严禁向下抛掷材料物品和倾倒

(4)脚手架的安全防护和四口防护

1)脚手架的安全防护:

A、外侧边缘设置挡护高度1.2m的栏杆;

B、建筑物的四周设一道防护栏杆,外立面全封闭立网维护,首层距地面4m设一道平网,悬出宽度3.5m,每隔3层设平网一道,悬出宽度3.0米;

C、上下脚手架的梯道、坡道、爬梯均要设置扶手、栏杆并清除梯道中的障碍;

D、禁止其它不同材料和连接方式的脚手架配件进入施工现场。

2)四口防护:

A、1.5m以内的洞口,采用钢管做龙骨,在龙骨上用厚50mm的木板封严。

大于1.5m的洞口,四边用钢管做护栏,高1.2m,中间挂安全网,护栏钢管用油漆涂刷成红白两种颜色线段标记。

B、楼梯间用钢管沿踏步方向设立栏杆扶手,直至楼顶,沿栏杆应设有挡脚板。

C、建筑物出口设置安全出口,并标明安全出口字样,用钢管搭设安全通道,宽度3.5m,通道两侧的防护棚顶应铺木脚手板,非出入口和出道两侧封严。

(5)脚手架的维护与管理:

对于脚手架必须加强维护和管理,健全制度,减少损耗和提高效益是脚手架管理的中心环节。

对于脚手架必须及时做好回收、清理、保管、整修、防锈、防腐等各项工作,降低损耗率,提高周转次数,降低工程成本。

(6)脚手架的防雷措施:

选用30mm的避雷针,设在房屋的四角脚手架的立杆上,高度为1.5m,同时将最上层的横杆连同形成避雷网。

脚手架40m设置一个接地极,保证接地电阻不超过20欧姆。

接地线采用4mm的扁钢。

装设完毕后应用电阻表测定。

施工期间当有雷雨时,操作人员应及时离开。

根据结构形式与施工进度的要求,裙房(一~四层)采用外挑架,裙房施工完毕后,A、B栋主体结构施工不需另搭设外架(利用台模自带外操作架)。

裙房幕墙与A、B主楼结构同步施工,施工采用移动式吊篮(局部搭设装修外架)。

A、B栋主体结构施工外架详见台模施工方案,本节主要阐述裙房挑架施工方案。

2.1挑架设计

挑架利用建筑结构外边缘作为支承点,通过挑杆将脚手架的荷载全部传给结构。

挑架的关键是悬挑杆件,它必须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并能将脚手架的荷载传递给结构。

2.1.1立杆

横距为750mm,纵距为1530mm,内立杆距主体间距为150mm。

相邻立杆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接头与相近的大横杆的距离不应大于1/3步距。

立杆的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总架高的1/200以内。

2.1.2大横杆

步距为1350mm。

上下横杆的搭接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近的立杆距离应不大于纵距的1/3,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错开布置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以减少立杆的偏心受压。

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应大于脚手架总长的1/300,且不大于50mm。

2.1.3挑杆

挑杆水平间距1530mm,设置于大横杆下部,并分别与立杆、横杆连接。

挑杆由结构上预埋的里外两道锚环固定。

2.1.4小横杆

贴近立杆布置,搭在大横杆之上,并用扣件扣紧。

与框架柱时小横杆与框架柱用钢管拉紧。

2.1.5剪刀撑

剪刀撑设于架子的两端,中间每间隔6m设一道。

斜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0~600之间,剪刀撑沿架高连续设置。

2.2挑架搭设

2.2.1预留锚筋的加设

在梁上预留锚筋时,要保证锚筋位置准确,埋设深度为梁高的2/3,并且与梁筋绑扎,以防止浇筑砼时锚筋移位或下沉,在关梁侧模前认真检查。

2.2.2挑杆的搭设

在把挑架插入前,应先核实预留锚筋位置,无误后再安装水平挑杆;

安装挑杆时特别要注意与梁内侧背杆的紧固。

梁内侧背杆的根部设通长扫地杆;

为确保挑杆的稳固(挑杆不能里外滑动),除了与竖向背杆牢固连接外,在锚筋内侧加设一道通长水平杆,水平杆紧贴锚筋。

2.2.3挑架的拆除

因为外排架不断地从下向上循环搭设和拆除,所以拆架时必须更加严格管理,并随时检查外架是否有异常情况。

(1)搭、拆架子需与其它工序进行合理安排,避免交叉作业,并列入周生产计划中。

(2)拆除前应检查架子上的材料,杂物是否清理干净,拆下的材料转到上面楼层,严禁从高空抛掷。

外架拆除时必须保留两层斜撑。

下面楼层一定要搭设水平安全网。

(3)搭、拆架子均应划出安全区,没警戒标志,地面有专人警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