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林行业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7603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园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园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园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园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园林行业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园林行业研究报告.docx

《关于园林行业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园林行业研究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园林行业研究报告.docx

关于园林行业研究报告

 

园林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目录1

一、行业简介2

(一)行业定义、基本概念2

(二)我国园林行业发展历程2

1、起步阶段(1949-1992年)2

2、全面发展时期(1990-1999)3

3、蓬勃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4

二、园林行业发展概述4

(一)我国园林行业发展现况4

1、行业集中度低,变革正在酝酿5

2、区域内竞争激烈,跨区域经营仅为少数5

3、上市破除资金瓶颈,行业格局有望蜕变6

(二)我国园林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7

1、园林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7

2、缺乏专业化的行业协会和中介咨询机构7

3、缺乏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效益的系统研究7

4、注重园林建设,轻视养护管理8

(三)我国园林行业发展前景8

1、政府公共投资稳定增长,市政绿化发展前景光明8

2、房地产园林快速发展,空间依然巨大9

3、政策赶不上变化,园林标准将越来越高9

一、行业简介

(一)行业定义、基本概念

园林行业主要可以分为市政绿化、地产园林和生态修复等三大类。

其中市政绿化主要指的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公共、小区休闲基地、生态湿地等园林工程或事业单位附属的园林工程等项目。

地产园林主要是由房地产公司投资建设的高档小区、别墅、酒店、度假村等周边园林绿化建设项目。

生态修复绿化工程主要指通过人为购建植被,对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主要是开采后的矿场废址、开凿公路和铁路等裸露的山体边坡等)进行辅助修复,从而使其逐步恢复或逐步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目前,地产景观和市政绿化项目占园林绿化工程市场容量的80%以上。

(二)我国园林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在计划经济下开始发展,并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逐步发展。

发展的雏形是苗圃生产,发展壮大靠的是政府实施的园林工程的市场化。

迅速兴旺借助的是政府投入以及社会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的迅速增加。

1、起步阶段(1949-1992年)

新中国诞生以后,不少城市人民政府把原来仅供少数人游玩的场所,改造成公园绿地。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建筑工程部,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城市建设工作会议,城市园林绿化进入恢复和有计划、有步骤的建设阶段。

全国各地开始新建公园,加强苗圃建设,进行道路绿化,并开展了工厂、学校、机关等单位以及居住区绿化工作。

一些城市为了园林建设工作的需要,组建了园林工程处、绿化处等园林建设单位,这些单位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成立最早的园林施工企业。

1959年12月,建筑工程部召开第二次全国城市园林绿化会议,确定了城市绿化工作的重点:

广泛开展种树活动,实现城市普遍绿化;贯彻园林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继续发动群众,发展苗圃,全面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在这十年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59年园林苗圃已达9182公顷。

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发出了《关于当前城市工作若干问题的指示》,从此,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有了明确的固定资金来源,为以后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企业的创建、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978年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各城市都要搞好园林绿化工作,要大力发展苗圃,尽快做到苗木自给,逐步实现城市园林化。

从此,全国开始了大规模地苗圃建设和苗木培育工作。

至此,全国省会城市和其他大城市基本上都成立了园林绿化公司。

1982年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召开了第四次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确立继续把普遍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重点,继续加强苗圃建设,从此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进入了高潮。

1989年全国园林绿地总面积已增至381,129公顷,这一数字是1975年的6倍。

一些重点城市的园林公司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

2、全面发展时期(1990-1999)

1992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绿化条例》,使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真正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保证了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同年,建设部在全国开展了建设园林城市、园林单位、园林小区活动,狠抓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城市外围的大环境绿化建设、城市公园和动物园等为重点的城市公园建设,加强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强化园林科研与园林工程管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管理水平。

在这个时期中国私营的园林绿化企业相继诞生。

1996年-1998年建设部召开了创建园林城市暨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和全国园林绿化工作座谈会,提出进一步提高创建园林城市重大意义的认识,加快园林城市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这一时期,园林绿化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园林绿化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从量的增长转变到质的提高,截至1999年全国共建设国家园林城市(区)20个,其中包括一大批省级园林城市、园林小区和园林单位,这大大推动了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到1999年底,城市固定资产投资由1981年的19.53亿元增加到1590亿元,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由1981年的3.77%增加到22.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981年的1.5平方米增加到6.52平方米。

这一时期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迅速发展,据统计全国具有一定的规模的园林绿化企业总量超过5万家。

1995年7月建设部下发383号文件,颁布实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和《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

为进一步维护城市园林绿化市场秩序,建设部于2006年5月印发经修订的《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市场监督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建设部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工作规程》等规定,2006年8月建设部印发《建设部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报和审批工作规程》,进一步规范了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申报和审批工作规程。

3、蓬勃发展时期(2001年至今)

2001年2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使得各级政府对城市绿化工作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全民绿化热潮开始形成,城市绿化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1年的37,21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8,773亿元,完成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由2001年的2,35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602亿元,政府直接用于大型公共绿地建设的资金由2001年的163亿元增加到411亿元,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2001年的4.56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7.89平方米。

巨大的市场培育了大批的城市园林绿化企业,使得这个时期成为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发展最快、数量增加最多的一个时期。

在这个时期一些国有企业也纷纷改制,把过去的绿化工程处改制、重组,组建成股份制的园林绿化企业。

国务院会议以后,各地加强了城市绿化的监管,提高城市绿化实效,坚持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突出城市绿化的生态效益,注重园林规划建设的布局的合理性、规划的科学性,加强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了国家重点公园和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制度。

各地通过强化城市绿化全行业指导与监督管理,实行了绿化工程招投标制度和园林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确保城市绿化质量,提高了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的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园林绿化的市场秩序。

二、园林行业发展概述

(一)我国园林行业发展现况

我国园林绿化规划建设领域,具备不同等级资质的从业企业众多,竞争比较激烈。

根据建设部统计,目前我国园林企业数量总计已达15,000家左右。

截至2011年11月30日,共有园林规划设计院和设计公司1,800余家,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二级以上资质的企业超过3,000家。

其中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185家(截止到2011年5月20日),其注册资金达到22.6亿元,年绿化产值近百亿元,从业人员四万多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集中度低,变革正在酝酿

我国园林企业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即体制出身和民营出身。

一是由园林局下属事业单位改制设立的企业,它们资产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人才储备丰富,与政府部门有着历史渊源和广泛联系,在政府公共园林项目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而受制于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该类企业在社会投资项目领域(如房地产园林行业)竞争力较弱。

而在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通常将主营业务定位于市场化程度高的房地产景观等社会投资项目领域,该类企业凭借低成本、高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初始阶段,由于缺少政府背景,该类企业较少涉及政府公共园林工程项目,在企业逐渐壮大以后,此类企业也开始逐渐抢占大型市政园林项目等。

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

2009年全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前50强占行业整体规模比重仅为12%左右,前十大企业市场份额均不超过1%。

根据《2006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和《2007年六家联合行业调查报告》统计,被调查的82家和102家园林绿化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分别为72.02亿元和109.38亿元,平均分别为8782万元和1.07亿元。

其中,2007年营业收入超过三亿元的仅有5家,占102家企业总收入的18.02%,表明我国园林绿化企业整体偏小,少数企业相对较大。

2、区域内竞争激烈,跨区域经营仅为少数

截至2010年6月23日,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企业共411家,具有城市园林绿化二级以上资质的企业2000余家。

全国各地区园林市场竞争并不平衡,绝大多数一级资质企业均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其中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内分别拥有73、60、58、37、24家一级资质园林绿化企业,占到全国总数的61.31%,而甘肃、青海、新疆等7个省(区)尚无一家一级资质企业。

根据《2006年六家联合行业调查报告》统计,82家被调查企业中,仅有48家在外省市设立了分支机构,19家在外省市设立了4家以上分支机构,其中仅有3家(北京东方园林、广东棕榈园林、杭州萧山凌飞)年营业收入超过了1亿元。

根据《2007年六家联合行业调查报告》统计,102家被调查企业中,82家设立了分支机构,25家在外省市设立了4家以上分支机构。

其中,仅有3家(广东棕榈园林、杭州开天、陕西红叶)年营业收入超过了2亿元。

发展跨区域经营,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季节因素对主营业务的影响,有力分散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经营风险。

3.上市破除资金瓶颈,行业格局有望蜕变

我国目前大部分园林工程施工项目经双方约定,由发包方按照项目进度分期付款。

业务规模的扩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资金的周转状况。

其中包括市场开拓和方案设计时的资金运用、投标中及中标后的保函及保证金的资金运用、主要材料备料的资金运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补充正常的周转资金(发包方支付工程款与承包商实际发生的款项支付之间往往存在时间差)以及完工、竣工验收及结算后的质量保证金等。

由于园林行业资产结构主要为流动资产,难以抵押贷款,因此资金瓶颈是园林企业发展壮大的另一个障碍。

而融资渠道单一有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困难,使园林企业很难快速发展壮大。

这种“大行业、小公司”的局面有望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加而改变。

目前园林工程每年市场容量2000多亿元,东方园林、棕榈园林和绿大地等已先后上市。

在上市公司中,已经形成了“南棕榈,北东方”的格局。

棕榈园林的业务主要在长江以南的华东和华南地区,而东方园林则主要集中在华北和华东,绿大地90%以上的业务集中在云南省。

由此可以看出西南市场区域性竞争激烈,还没有形成区域性龙头企业。

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加,公司融资渠道打通,资金瓶颈不复存在,人才也有望可以聚集,苗木基地得以扩大,接单能力将迅速提升,行业格局必然会发生巨大变化。

更远得看,大型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落后小企业淘汰出局,并促使行业发生全面整合,从而出现若干大型公司。

(二)我国园林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园林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

一个行业的标准化程度,代表这个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自1992年建设部开展创建“园林城市”和2001年国务院召开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以来,我国园林行业标准化虽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存在标准化程度很低、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系统性不完善、标准体系总体发展不平衡、标龄过长、技术含量低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在建设部已颁布的近1200个标准当中,涉及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不到20项,仅占1.7%。

我国园林绿标准体系未能涵盖风景园林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专业领域,难以真正反映行业的结构和特点,尤其在资源和生态区域等方面的关注不够。

有的领域发展快,标准比较全面,有的领域标准少,例如花卉领域标准多而全面,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安全、管护标准却很少。

有些标准随着行业的发展,许多内容已经满足不了需要,比如,市场管理、项目管理、招投标管理、施工设计以及风景园林师制度的确定等都应该有进一步的改进。

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快速发展,建立健全园林绿化行业标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缺乏专业化的行业协会和中介咨询机构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作为政府、市场、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具有政府行政管理不可替代的作业。

协会可以利用其组织优势和组织效率,为政府提供准确的行业信息,协助政府实施园林国内扶持政策,行业协会还可以通过与国内企业的沟通,协调园林产品国内国际市场价格,加强与国际联系,帮助行业开拓国际市场,拓展生存空间。

从我国园林行业看,目前基本没有或尚缺乏能统合各方面的实力,代表各方面利益与要求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

园林企业的发展要依赖整个行业的进步。

我国有待大力培养育和发展专业化的园林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帮助园林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缺乏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效益的系统研究

园林行业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经济的关系相辅相成的。

园林绿化是对社会环境资本的投入,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其形成的“经济波澜”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

园林绿化所形成的环境效益,不受疆域的约束,具有普遍性等特点。

但是,目前对绿化的环境效益,还处在有认识无评价或有评价无计量的状况,多数单位对绿化的效益还停留在从概念到概念的水平上。

中国园林行业应从法制和管理上推行绿化环境效益的评价、计量,以便比较具体地反映绿化的经济效益,这是确立园林行业的作用、地位,促进园林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4、注重园林建设,轻视养护管理

“三分建,七分管”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一种长期、反复的工作,园林绿地的建成并不代表园林景观的完成,只有高质量、高管理的园林养护,园林景观才能逐渐的形成与完美。

在我国很多城市绿化建设中,经常可以看到“重建轻养”现象,能有上亿元的建设投入,却不考虑日常维护上的投入,使得辉煌一时的国际或国内“一流”,维持不了“一流”的水平,发挥不出“一流”的效益。

(三)我国园林行业发展前景

我国园林绿化水平在2001年开始迅速发展,一方面,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城市居住舒适感和房地产消费升级的要求刺激了园林绿化率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国家城市规划政策和“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等标准也让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园林的营造,这是园林行业可能出现“井喷式”发展的外在动力。

1、政府公共投资稳定增长,市政绿化发展前景光明

园林绿化建设对于一个城市是至关重要,成为评价一个城市人居环境、生活水平、生态建设等的重要指标。

发达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不仅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满足感,而且有利于招商引资和旅游开发。

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县区将园林绿化建设作为发展规划的重点之一,不断加大园林绿化的投入。

其中园林绿化投资占到35%以上。

全国城市绿化固定资产投资额从2001年的163.20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49.90亿元,8年间增长了近3倍。

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等先后出台了国家园林城市(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园林城镇、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评审办法,并分别以城市街道绿化普及率、达标率、居住区绿化面积、园林式居住区占比、园林绿化达标单位、城市公园绿化面积、城市森林覆盖率、城市森林自然度、水岸绿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作为考察内容,督促各个城市(区、县)加大绿化建设投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园林、绿化建设上的投入越来越大,申请相关称号的城市(区、县)越来越多,直接带动了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

2、房地产园林快速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房地产园林景观是衡量生活品质的新标杆,也成为当前开发商给地产项目增加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园林设计的创意在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创意能够使园林景观有持久的使用寿命和艺术寿命,成为了楼盘包装的主要卖点,往往能够带来“投入一元、回报五元”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的驱动下,住宅区园林景观的投入越来越大。

200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开发非常迅速,与之相伴的是房地产景观、星级酒店和别墅园林、旅游度假区的投资力度加大。

同时,随着房地产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良好的景观园林建设能够大幅提升房地产项目的价值,因此房地产开发商在园林景观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

通常情况下,地产项目配套的景观园林的投资占地产总投资额度的1-4%,其中高层、小高层住宅投资比例为1-3%,别墅类和星级酒店的比例略高,达到2-4%。

2001年到2009年的9年间,房地产开发总投资额度从7736.4亿元增长到36231.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24.68%,而同时期的公共园林绿化投资复合增长率为21.82%。

房地产景观园林等社会投资的力度逐年加大,并超过公共市政园林建设的总投入

截止2009年,中国有城镇居民6.07亿人,到实现“全面小康”的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5%~60%,城镇居民将增长到8亿至8.5亿人。

在此期间约有近2.5亿左右的新增城镇人口需要解决住房问题。

同时原有城市人口同样存在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

2005年末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不到27平方米。

根据建设部要求,2020年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要达到35平方米,以2020年中国8亿城镇居民的保守数字计算,将增加住房面积80亿平方米,房地产投资额按照每平方米2000元计算,房地产投资高达16万亿元,对应1600亿房地产园林投资的市场空间(按2%的比例)。

因此中国房地产园林仍将保持持续发展势头。

3、政策赶不上变化,园林标准将越来越高

1992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第一次直接对城市绿化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和管理,将城市绿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鼓励和加强城市绿化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随后,建设部相继颁布并实施了《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1992年)、《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办法》(1995年)、《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标准》(1995年,2006修订)、《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2000年)、《国家园林城市标准》(2000年)、《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00年)、《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2001年)、《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2005年)、《国家重点公园管理办法》(2006年)等配套的部门规章和相关规定。

更进一步,这些政策也对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提出了明确的指标:

到2005年,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4平方米以上;到2010年,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平方米以上。

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和实施将有力的推动我国景观园林行业的发展。

 

中国园林行业与国际园林行业比较分析

    2011-4-811:

17:

08   郑州沁园春花卉租赁公司     15

    我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自东方体系在此诞生已有四千年历史,其中从宋至清作为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期,名园举不胜举。

但是我国现代园林行业发展相对较晚,虽然发展速度在一步步加快,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在园林行业标准体系方面

    国外先进园林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技术标准规范体系不仅程度高,而且完善合理,在新优品种、新材料、新产品开发上有着成熟的经验。

而我国建设部已颁布的近1200个标准当中,涉及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不到20项,仅占1.7%。

有的内容已经与现在园林绿化快速发展内容相悖。

    在行业协会和中介咨询机构方面

    发达国家园林行业具有专业化的行业协会和中介咨询机构,能够充分满足园林企业信息及知识的咨询。

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

我国园林企业在遇到发展难题时缺乏专业化的机构进行可以咨询。

我国有待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的园林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帮助园林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园林建设和养护方面

    美国等西方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追求环境质量的量的同时,更加关注的是质,在园林建设日后的养护问题上可以说为我们做了榜样。

据美国园林苗圃协会数据推算,2007年美国园林景观产值达到582亿美元,其中,,35%的产值来自于园林工程建设,7%的产值来自于园林设计。

58%的产值来自于园林维护保养。

我国则注重园林建设,轻视养护管理。

上百亿园投入建设中,却忽视日常维护上的投入。

一直都在建,短命园林工程却很多。

    此外,我国园林行业大型企业不多,而且科研能力薄弱,创新能力不强。

自主品牌意识弱,苗木的规格与质量无保障,盈利模式单一,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这些都不利于企业成长与发展。

    与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园林行业相比,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制度和管理上不断的完善,在技术和品质上不断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缩小差距,同时促进我国园林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