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7458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整组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是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编排的,生动的文字,精美的插图,可谓图文并茂,篇篇文章引人入胜:

茫茫的夜空,璀璨的群星,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能否数得清?

移居到月球,旅游在星空,这难道仅仅是阿德的梦?

几面镜子聚拢微弱的烛光,昏暗的房间顷刻变得明亮,小小年纪的爱迪生竟然挽救了妈妈的生命!

不可一世的恐龙,巨大而凶猛,这庞然大物,缘何今日无影无踪?

一个个奇特的大问号,吸引着孩子们,也等待着我们和学生一起去朗读课文,感悟语言,探索发现。

教学时,可以把生字的学习融入理解课文之中,我们自己也融入学生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识字、写字、朗读、感悟,培养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情趣。

如,学习《数星星的孩子》,可以把生字融入课文的“天空”,引导孩子们去摘星星;学习《阿德的梦》,我们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走进阿德的梦,感受美好的科幻梦境,还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做做美梦”,再畅谈“美梦”。

当我们走进科学的世界,踏入幻想的“梦境”,学习生字、朗读课文,一切都会变得十分愉快、十分轻松。

教学目标

1.掌握本单元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能从科学家的故事中受到启发,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想象未来科技的发展。

4.通过“口语交际”能吧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主动与同学交流,能耐心而诚恳地回答别人的提问,写话要求能根据所提供的内容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爱观察和思考的品质,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情感。

课时安排

29《数星星的孩子》…………3课时

30《爱迪生救妈妈》…………3课时  

31《恐龙的灭绝》……………………3课时     

32《阿德的梦》………………3课时    

语文园地八………………………4课时

29数星星的孩子

一、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探究张衡小时候是怎样观察和研究星星的。

3.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学习准备

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四、学习时间:

三课时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3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张衡的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课件演示(星空)启发:

小朋友,每到晴朗的夜晚,当你看到这满天的星星,你想说什么?

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数星星的孩子。

示课题——《数星星的孩子》(一起来读读课题)

2.读了课题,能告诉老师,你想知道些什么吗?

预设: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

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他为什么要数星星?

师:

小朋友真能干,都很会提问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文。

好,让我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多读几次,尽量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

读完课文,你们发现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啊?

请5个小朋友来分段读读课文,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地听同学们读对,读正确了没有。

读后检查:

听了几位小朋友的朗读,你知道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了吗?

(板书:

张衡)教学“衡”:

“衡”字怎么写呢?

仔细看看书告诉老师(生讲师板书)请小朋友仔细看着老师写这个字(“行”中加一条大鱼)学生讲。

谁来喊喊他的名字?

(指名读注意这两个生字都是后鼻音。

——齐读)

你是从课文中的哪里发现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就是张衡的?

指名读。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教学一部分生字新词。

1.出示句子: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

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2.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汉朝人:

汉朝是中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谁知道汉朝离我们现在有多少年啊?

(离我们现在有一千七八百年。

学习生字“汉”怎么记住的?

它还有哪些朋友呢?

告诉你们还有一个词是汉江,现在你们知道它为什么是三点水了吗?

(汉本义就是指一条江水的名字)

是天文学家:

研究什么的人是天文学家呢?

(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这些天体分布在哪儿,怎么运行的专家,叫天文学家。

理解刻苦钻研:

“研”是什么意思?

怎样的研究才叫钻研?

(指名学生说:

认真地研究、细致地研究、刻苦地研究、细心地研究……)

对,这就叫钻研。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3.也让我们认真地研究一下这两个字应该怎么写更漂亮吧!

然后再开始写一个。

(生写是巡——反馈)

4.现在,我们就用这几个词语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出示:

张衡、汉朝、刻苦钻研、天文学家)

5.张衡到底是怎么刻苦钻研的呢?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说一说。

四、学习第一节

师:

是啊,当张衡爱上了天上的星星,他便用心地,着了迷似地刻苦钻研。

让我们读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张衡喜欢数星星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1.课件出示句子: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说理由)

2.那么张衡是怎么数星星的呢,哪个小朋友上来像张衡一样数数看?

(生上来模仿)

张衡是这样数的吗?

读读课文,说说他做得好不好?

哪看出来?

教学生字“仰”

(“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

3.现在让我们也学着张衡数星星的样子来数数这满天的星星。

(生开始数)

让生靠在椅子上,做好动作,指着大屏幕来数星星。

哦,原来你们是这样数的!

“一、二、三、四、五……”

那张衡是怎样数的?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①你发现你们数得跟张衡数的有什么不同?

张衡数得很慢,为什么要数得这么慢呢?

他只是在数有多少颗吗?

他一边数一边还在干什么呢?

多认真的张衡啊,我们来读读吧!

(指名读(你真认真啊、真是数的有滋有味)——分组读)

②你还发现了什么?

他数得比我们多,你数到几?

你数到几?

你们刚才一直仰着头,举起手,一直盯着天空看,有什么感觉?

(眼花缭乱、手发软、脖子酸、头仰疼了)

可张衡呢?

他数得比我们多还是少?

而且时间要比我们久!

并且他在数的时候中间有没有停?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一直数……)是啊,张衡就这样仰起头,指着天空,数啊,数啊,一直数到了一百颗,此时,如果你就在他身边,你会怎么说?

(但张衡没有停,他还是“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他数到两百颗了,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但张衡仍然没有停,他还是“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数到了五百颗,五百颗了,这时,你忍不住对他说什么?

3.到底是什么让张衡这么着迷地去数,现在,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来读读,在脑海中画画,想想你仿佛看见什么了一副什么画面?

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自己读读这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星星?

星星多:

“满天的星星”、“无数”、“撒”(学习生字“撒”,做做,我们是用什么来撒的?

所以这个字就是“提手旁”)

这么多的星星,我们该怎么读呢?

(自由朗读——指名读)

(这个同学的朗读让我们也仿佛看到了满天都是密密麻麻的星星)

(你的“撒”读得真好,我们感觉到了仿佛真有很多很多的星星撒在了碧玉盘)

(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星星多了吗?

再读这句话,你除了看到星星的多,还看到了什么?

亮(美):

从哪看出来的?

“珍珠”

指导朗读:

现在你会怎么读这句话呢?

(你让我们感受到了那夜空中闪着点点亮光的美丽的星星。

读着读着你又看到了怎样的夜空?

“碧玉盘”(孩子说)

是啊,多美的夜空啊,蓝得深邃,晶莹剔透,像碧玉一般的夜空啊!

一起来读读吧!

4.孩子们,你们脑海中的星星还像什么呢?

(课件出示“晚上,满天的星星像。

5.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着美丽的星空,一起来背吧!

五、指导书写。

师:

背会了,就让我们把这美得像珍珠一样的星星的“珍珠”,和像碧玉盘似的夜空的“玉”也很美地写写出来吧!

再来写写“玉”注意点。

“珍珠”,发现两个都是什么偏旁?

为什么都是“王字旁”?

提醒:

珍右下的三撇写成一条直线。

六、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看到了一个数星星的孩子靠在奶奶的怀里,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星星是怎么也数不清的,那他到底数清了什么呢?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学习准备:

课件、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默读生字卡片

2.看课件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

二、学习2、3、4节

第二节:

1.奶奶怎么说。

小朋友自己读读看。

2.现在请女同学当奶奶,读奶奶说的话,注意奶奶是笑着说的,要读得亲切。

女同学朗读第二节。

3.奶奶说的话里,哪个词儿说明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

指点:

“又”,说明他经常数的,今天又数了,一数就数了几百颗。

张衡数星星真刻苦啊!

第三节:

1.张衡是怎么说?

默读张衡说话,看看张衡说了几句话,再说说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哪一句是主要的?

(“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指点:

这说明他数星星不怕苦,决心大。

张衡说“星星数得清”也是有根据的,他的根据就是下面两句话。

(指名两个小朋友读)

突出:

是......不是......

(指导逻辑重音,齐读)

2.张衡怎么会知道这些的呢?

请你们说一句话,说说张衡怎么数星星的。

如果加上“一边......一边......”,又可以怎么说?

(把体会课文内容,指导朗读,说话训练结合。

第四节:

3.爷爷走过来怎么说?

你能把爷爷说的话全部找出来吗?

自由读爷爷说的话。

爷爷讲的知识你们读懂了吗?

(不要求回答。

创设情境。

出示星空的电化教具,结合描述:

现在让我们和小张衡一起数星星。

4.我们看这七颗星边起来成为一组,叫北斗星,离它们不远的那颗叫北极星。

5.这里几颗星连结起来又是一组,样子挺像天鹅,就叫天鹅星。

这两组星在银河两岸,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按电钮:

天鹅星座、牛郎 星、织女星依次闪亮。

6.(出示地球仪转动。

)地球自动转着,我们在地球上,不觉得地球动,而觉得北斗星在绕着北极星转,就像我们坐在汽车里,不觉得汽车跑,而觉得树在跑一样,而这颗星到那颗星之间的位置是不变的。

7.你们看天上这么多星星。

(星座教具上星星全亮了,闪闪烁烁,谁能用“星星”说一句话。

可以说星星眨眼可以打比方,(凭借学生观察所得,及时进行语言训练。

(板书:

星星_________。

结合学生说话的内容,讲读第一段的一个比喻句: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8.现在你们说说,爷爷告诉张衡哪些天文知识?

指名两年男同学扮演爷爷和张衡,正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星星”在谈些什么。

(通过担当角色,带入情境,加深对课文的体会。

指名读爷爷的话,一个人说一句,用讲话的语气说说,以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读讲第四节

1.指名朗读。

2.“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

这句话是张衡心里想的,该怎么读呢?

(指名朗读第一句)

3.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心里怎么想,又怎么做的?

老师给你们开个头,“张衡听了爷爷的话......”你们接下去讲。

4.这里“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

指点:

一夜起来几次,他观察星星多么细致,多么有恒心啊!

指导朗读:

“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几次”要突出,这句后面还得停顿长些,说明张衡在仔细观察星星。

“他看清楚了......”要显出高兴的心情。

齐读本小节。

5.张衡听了爷爷的话,觉也睡不着,几次起来看星星。

下面老师给你们听一断关于星星知识的录音 ,。

看看你们听了以后怎么想又怎么做。

三、总结延伸

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刻苦钻研,所以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1.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2.张衡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方面的仪器地动仪和浑天仪。

他的文章也写得很好。

还是个杰出的文学家呢。

四、书写练习

1.学生在田字格中练写“勺.斗、玉、组、珍、珠”

2.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

五、总结全文

1.出示课文插图,分角色给插图配音。

2.你喜欢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吗?

为什么?

六、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勺、斗、玉、组、数、睡”6个生字。

第三课时

课型:

练习课

学习目标:

巩固生字词和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áoziběidǒubìyùzǔzhǎnɡzhēnzhūshǔshù

()()()()()()

zuānyánshuìjiàojùlí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满天的_______像______________撒在碧玉盘里。

那七颗星,连起来像______________,叫______________。

2.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_________。

北斗七星_______绕着_________慢慢地_______。

3.爷爷说,天上的星星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他们分成______________的,还给起了_______。

4.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_______,是______朝人。

他长大以后__________________,成了_______的______________。

他发明的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_______的仪器。

他的文章写得也很好,他还是个杰出的_________。

三、实践题

1.晚上看看美丽的星空。

板书设计

29.数星星的孩子

数星星

         张衡———————————天文学家

        (汉朝人)坐、靠、仰、指、数(刻苦钻研)

             喜爱、认真、不怕累

30爱迪生救妈妈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生字,规范书写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三、学习准备:

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四、学习时间:

三课时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5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词句。

学习准备:

课件、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一、揭题引课

1.谈话:

出示爱迪生图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

(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

)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板题)

2.演示:

利用课件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

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

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课文内容。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点字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同座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4、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读通顺流利。

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5.指读课文,师生评议。

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6.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7.再读思考:

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三、朗读想像感悟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想想爱迪生是怎样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的?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话练习。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学习准备:

课件、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复习词语:

上一节课我们和爱迪生交上了朋友,这节课他要来考考小朋友:

2.引读第一自然段: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爱迪生是?

二、体“急”学文

1.过渡:

这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走进那牵动人心的一天。

自由读2-3自然段

要求:

请小朋友自由读2-3段,去感受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你感受到当时的情况怎么样?

2、过渡:

你们都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情况很急的?

指生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用用笔划出你感受到情况很急的地方。

交流出示:

一天,妈妈忽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师:

直打滚是什么样子?

谁来读?

交流出示:

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理解情况是多么危急啊!

板书:

危急

快速地指生读这句话。

情况紧急:

3.过渡:

妈妈的病情是如此危急。

因此,爸爸急忙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医生终于——,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但此时,一个更大难题却出现在大家面前,是什么难题?

交流出示:

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

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

这意味着什么?

是啊,当时的情况是多么紧急啊!

板:

紧急

想象一下当时医生和爸爸的表情,动作注意提示语,,三个人一组把这段对话读好。

学生分组,表演。

请第一组同学表演:

这位医生的眼睛看了一下四周,这是课文中的哪个词?

医生当时想了一下,再说,这又是课文中的哪个词?

4.通过两组小朋友的表演,现场危急的情况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

所以,大家急得——

课件出示:

大家急得团团转

指导朗读。

你还会说吗?

大家急得——————。

师:

用一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心情就是(着急)板书:

着急

三、爱迪生救妈妈

1.过渡:

当大家都急做一团的情况下,爱迪生又是怎么做的?

默读第四段,划句:

请小朋友默读第4段,把爱迪生怎么做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轻声地读一读。

2.交流:

1、2句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自由练读:

指生读:

如果你能想到这是在救妈妈的命,你的速度肯定会快起来。

3.交流:

突然,一溜烟,不一会儿,奔(说明他动作很快)(要用着重号点出这些词。

指导朗读。

4.对爱迪生的一系列动作,爸爸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

“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爱迪生到底有没有胡闹呢?

你从哪看出来的?

镜子原理:

5、交流: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你读懂爱迪生的办法吗?

四、学习第5段

医生是怎么夸奖爱迪生的?

指名读。

谁来当医生夸夸爱迪生?

指生读医生的话。

注意读出夸奖的语气。

五、拓展

①收集有关爱迪生的名言。

②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如《爱迪生传》

六、指导书写剩余的生字

斥责、夸奖

第三课时

课型:

练习课

学习目标:

巩固生字词和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óudēnɡjiǎnchátuántuánzhuàncìzéfāyánkuājiǎnɡ

()()()()()()

二、连一连

伟大的油灯

满意的发明

聪明的笑容

点燃的孩子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爱迪生是个伟大的()家,他从小就爱(),常常想出一些好()。

有一次,他还救了妈妈的命。

2.爱迪生想出了这样的办法来救妈妈:

他让小伙伴站在()旁边,由于()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起来了。

这样,医生就能给他妈妈做手术了。

3.爸爸(),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手术做得很(),妈妈得救了,医生()他,小家伙真是个()的孩子。

四、实践题

你有什么小发明吗?

赶快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

危急

紧急急(中生)智

着急

31恐龙的灭绝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积累“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二、学习重、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所假设的恐龙的灭绝的原因。

2.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三、学习准备:

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四、学习时间:

三课时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积累“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学习准备:

课件、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聊聊恐龙

  1.课件出示恐龙图。

师:

小朋友,认识这些动物吗?

你都知道有关恐龙的哪些知识呀?

  2.学生交流有关恐龙的知识。

识记“恐”。

同时,结合恐龙图理解“庞大”。

  3.揭题“恐龙的灭绝”,读读课题。

二、读好课文,提取信息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朗读中的难点(字音或长句),师生共同练读。

  2.同桌互读,读通句子。

  3.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读了课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随意说自己对课文的初次认识。

  4.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随机的引导。

  师:

刚才有些小朋友了解到了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有些小朋友知道了恐龙生活的历史年代,都很好。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恐龙生活的历史年代。

  5.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出示第一句,读句子。

说说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知识点:

“人类的历史三四百万年”“恐龙的历史大约两亿年”。

  对2000000、200000000等数据比较陌生,教师板书成阿拉伯数字,让学生与年龄10岁、100岁比较,体会到恐龙历史的长远。

  

(2)朗读指导,练习。

  体会到恐龙历史的长远,学生就能读好“两亿年”、“短多了”等词、句。

  (3)教师引读,读好问句。

“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呢?

三、以读代答,理解词句

  1.再次自由读课文,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比第一次读要有所进步。

  2.朗读反馈,以读代答:

  

(1)教师引读:

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请一名学生:

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

借冬眠来躲避寒冷耐不住严寒)

  师继续引读:

另一种说法是什么?

请一组学生读:

另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

长句:

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

  师引读:

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请全体学生读:

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

四、读中促悟,悟中积累词句

  师:

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

  1.自由读,有几句?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充分尊重学生的朗读感悟。

教师起好引导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词。

说明恐龙还来不及反应。

第二句了解“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

第三句了解“恐龙没有皮毛来保暖”

  师:

因为以上的几点原因,恐龙耐不住严寒,慢慢地消失了。

理解“耐不住、严寒”。

  2.连起来说说“恐龙为什么耐不住严寒?

  3.出示本段出现的词语,借助词语介绍恐龙灭绝的说法。

(词语:

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严寒消失)

  “第二种说法”

  1.读读“另一种说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节有几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