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安庆治疗湿温病经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714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安庆治疗湿温病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吴安庆治疗湿温病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吴安庆治疗湿温病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吴安庆治疗湿温病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吴安庆治疗湿温病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安庆治疗湿温病经验.docx

《吴安庆治疗湿温病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安庆治疗湿温病经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吴安庆治疗湿温病经验.docx

吴安庆治疗湿温病经验

吴安庆治疗湿温病经验

   吴安庆,江苏已故名医。

   江南,气候潮湿,是以六淫暂感之病,以余临证所得,湿温恒居十之七八。

而其为病,或从阴化,或从阳化,伤气伤血,灼津耗液,亦最为繁苛。

若能循余所拟之医案而细玩之,亦可得治湿温病之梗概。

至若曲折变化,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

  一、湿温病正局治法湿温一候,身热有起落,汗出不彻,胸闷头重,人迎脉跳动,下利溲赤,渴不引饮,骨节酸痛,辗转难安,舌苔白腻,脉来沉糊。

湿与热合,邪已攻蔓三焦,症有化疹、化痦、耳聋、神昏之变。

治以辛淡合剂,透热渗湿。

  光杏仁10g厚朴3g赤茯苓12g飞滑石(包)12g薄荷(后下)3g炒香豉10g青蒿梗10g梗通草3g青连翘10g生米仁12g白蔻仁(后下)1g淡竹叶10g湿温病,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与热合,阴阳交混,如罨豆造酱,内外表里,茶饭不思,惰于动作而已。

至一候后,诸恙始渐渐显露。

湿与热争,热胜则身热起,湿胜则身热落,然其起落之热颇热。

湿伤于外,致阳气被抑,故汗出不彻,上蒙清阳而头重特甚;胸中为阴阳升降之道路,湿热不攘,清浊混淆,故痞闷窒塞,懊恢不宁;湿热每以肠胃为薮,肠胃受其浸淫而下利,溲少而赤;湿阻于中,津凝不布,故渴不引饮;湿性重著,善流关节,故骨节既酸且疼,辗转难安也;湿温将愈,势必化燥,当其化燥之际,或伤气而透痦,或伤荣而透痧,而于透痧透痦之际,邪每上蒙清阳,耳聋神昏,势所必致。

  湿温初起之脉或细数,或大涩或沉糊,而指下总觉郁滞不畅;湿温舌苔无有不腻,湿胜则腻白,热胜则腻黄。

至若初步治法,四字可以赅之,曰透热渗湿。

盖湿温之为病,无非湿包热外,热郁混中,湿热两分则病解,湿热两合则病剧。

透热于湿中,渗湿于热外,使其分而不使其合,吴鞠通之三仁汤,可谓独具只眼矣。

杏仁理肺,以宣上焦之湿,厚朴疏脾,以开中焦之湿,赤苓、滑石、梗通、米仁、竹叶以渗下热膀胱之混。

东垣云:

治湿而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故渗利之药较多。

薄荷、香豉、连翘之辛凉以透汗,蔻仁辛湿芳香以逐秽,不欲其助热,故其量只用1g足矣。

  二、湿温病之化燥而愈投辛淡合剂后,汗出颇畅,胸次渐展,身体舒和,夜能安睡,下利已止,小便赤热,脉转浮缓,苔亦渐化。

此热从外透,混由下泄,不过余邪未清而已,疹痦可免矣。

改予苔淡,以竟全功。

  六一散(包)12g淡子芩6g生米仁12g净连翘10g白梗通3g焦山栀10g赤苓块12g淡竹叶6g活水芦根(去节)33cm此条所受之病本轻,而其人之正气尚充,得药之助力,湿热自难逗留,即由表里分消,为治湿温病之最顺手者。

然亦百中仅得二三而已,不多见也。

病湿热既合,湿之不去,热难透达,热既不透,则湿亦难化,纠缠交混,朋比为奸,往往历尽波折,累月而始告痊,《难经》五种伤寒,要以湿温为最难治疗。

  畅汗之后,伏热透发殆尽,湿无所恋,势必随苓、滑之淡渗而自寻出路。

湿热得分消,则清浊之升降自如而胸次得展,气血之运行无阻而身体舒和。

湿浊化而下利止,胃气和而睡自安也。

至于小便赤热,乃余邪下趋膀胱也。

黄芩、连翘、山栀、竹叶、芦根之苦寒,用以廓清余热;六一、米仁、梗透、赤苓之味淡,用以渗利余湿也。

  三、湿温将欲透痦湿温病,两耳渐渐失聪,神志沉糊,身热不扬,胸脘痞满,日晡如疟状,苔腻脉数。

湿蒸热郁,痦透在即。

予前法加芳香之品,以宣浊治闭。

  光杏仁10g鸡苏散(包)10g赤茯苓12g制川朴3g青连翘3g炒全蒌12g姜半夏6g细川连3g白蔻仁(后下)1g广郁金2g省头草2g石菖蒲6g青蒿梗6g鲜佩兰6g湿温病之耳聋,为湿热蒸腾,清阳蒙蔽而然,既不得援液脱之例而予增液,又不可谓少阳枢机不利,妄投和解。

  热入心包,则为昏谵;热在阳明,则为狂妄,然皆知觉全失。

至于湿湿,乃湿热增塞神明,每于假寐之际,手有妄动,口有妄言,呼之使醒,问犹能答,不过沉糊而已,故又不可用清宫、承气之法也。

湿温病之热,为热郁湿中,故身热而不扬,惟较常人为热耳。

湿热相争,每有似疟之烦热,实非疟也。

湿为有形之邪,一起即舌苔白腻,脉虽数,总觉不畅。

凡此种种现象,无非湿蒸热郁,白痞将透之候。

  故以六一、赤苓、川朴、光杏、连翘、青蒿通彻三焦表里之湿势;全蒌、姜夏、川连,以开胸脘之痦塞;蔻仁、郁全、菖蒸、佩兰,以启蒙蔽之神明,且气之香者,其性必燥,香燥之品,足以防腐。

  四、分消湿热治法昨得畅汗,痞布颇密,胸次渐开,神亦清朗,惟两耳尚聋,小便赤热,痛如淋状。

  盖伏热已泄,蕴湿都趋于膀胱,再予宣化,因势利导之。

  飞滑石(包)10g潼木通5g净连翘10g甘草梢2g山栀(打)10g鲜车前1棵光杏仁10g鲜佩兰10片鲜佛手6g淡竹叶10g湿湿之欲解,不得不有此畅汗,惟欲得此畅汗,不若寒伤于表之用麻、桂、羌、防以取汗,必须光以芳淡之品,拨动其湿,解其外围之邪,而后热得透泄。

白(疒咅)每见于汗后,形圆色白,其细如黍,外包薄膜,内贮清水,搔之即破,杳然无迹,系随汗而出之征象。

故病之得痦而解者,非由痦而愈,实由汗而愈也。

耳聋为清阳之未启,小便赤热,痛如淋状,乃湿热借膀胱为出路。

《内经》曰:

“在下者引而竭之”。

故用因势利导之法,如木通、连翘、清石、甘草梢、鲜车前、山栀,引湿热从下而出,通其尿道;竹叶、佩兰、光杏、蔻仁,清宣上焦蒙蔽之邪,以聪其耳也。

  五、湿温化燥伤荣透痧湿温病,汗出遍体,身热尚炽,红痧已透,渴不引饮,咳引胸胁痛,痰稠带血,舌红脉数。

湿已化燥,入荣而出。

  治予肃脉清荣,化病泄热。

  大力子(炒打)6g霜桑叶5g玉桔梗5g生紫菀5g光杏仁10g象贝母10g瓜蒌皮10g橘络3g金银花10g赤芍药6g热山栀10g侧柏炭10g湿温之在气分者,苟得畅汗,则热从外泄,透痧身凉而愈。

若其人阳气素郁,荣分本热,感受湿温,最易化燥伤荣。

邪既入荣,其热不为汗解而反为汗炽。

邪入于荣,虽不从汗解,亦须出气还表,乃可告愈。

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邪涉之故咳作,外达皮毛故痧透。

肺为华盖,邪既涉之,则络伤而清肃不行,此胸胁之所以引痛,病之所以带血也。

治病贵在不失病机,前条湿趋于下,故借膀胱为出路,此条邪还于表,故借肺为出路。

大力、桑叶、桔梗、紫菀肃肺透表;杏仁、象贝、蒌皮、橘络化痰止咳;银花、赤芍清荣热;焦栀、侧柏弭血络。

若痧现不齐,胸闷不舒者,加皂角针4g以透之;若痧透紫暗不鲜,目赤,舌红碎,或中有黑苔者,血热已极,须加犀角尖4g,紫草茸5g,解生地12g,凉血化毒。

  六、湿湿化燥伤津湿温病,汗大出,烦热口渴,舌黄糙,脉洪大。

湿骤化燥,阳明气分火燔。

拟白虎汤法。

  生石膏30g肥知母10g炙甘草2g麦冬10g西洋参6g淡竹叶10g粳米l合前条为湿温化燥伤荣,此条为湿温化燥伤气。

凡湿湿病得畅汗后,邪之轻者,热退而愈;邪之重者,得汗之后,身暂渐凉爽,胸渐舒展,惟逾半日或一日后,热又陡增,胸腹窒闷,往往至一汗而汗,甚至四五汗而热退脉出,胸舒舌净而愈,正如剥茧抽丝,层出不穷。

若投辛淡剂后,汗出,烦热不解,口之渴不引饮,一变而为渴饮,苔之白腻,一变而为黄糙,脉之细郁不扬,一变而为洪大,则为湿已化燥,邪归阳明,烁津耗液,非借“白虎”之威,不足以退此炎热。

故以石膏、知母、竹叶清其热,麦冬、洋参保其津,炙草、粳米和其胃,务使热退之后,津不伤而胃气复振。

倘舌苔尚白腻,未转黄糙,虽有口温烦热之症,究仍热伏温中,此方不可误投。

盖甘寒之剂,宜于燥热,而不宜湿热,湿热得此,温转盛而热更伏,每遭内陷之祸。

  七、湿温化燥透癍气血两燔湿温病,汗大出,热不解,口渴且赤,皮肤晕红,舌苔黄糙,底质鲜绛,脉滑数。

  湿温化燥,阳明气血两燔。

宜化癍汤加威。

  生石膏30g肥知母10g鲜生地12g粉丹皮10g犀角尖3g京玄参10g炙甘草2g湿湿虽须化燥而后告痊,然燥化太过,有伤气、伤荣者。

有气血两伤者。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脏,燥化太过,必归阳明。

汗大出,热不解,口渴,燥伤阳明之气也;目赤,皮肤晕红,燥伤阳明之血也。

证具气血两燔,故取化癍汤之石膏、知母以清气;生地、犀角、丹皮、玄参以凉血;甘草调诸药以和胃。

邪在气,故舌苔黄糙脉清;邪在血,故舌质红绛脉数。

必斯脉证,乃可用是方。

他若阴绝如阳之烦揭,劳伤正脱之阴癍,脉虽洪大,按之杳然,面虽红赤,总嫌娇嫩,则温补之不暇,此方误投,则误事矣。

  皮肤晕红,连成爿。

是谓癍;细如芥子,粒粒红点,是谓痧。

痧者高出于皮肤之上,癍者隐现于皮肤之内。

痧从脉治,故宜辛凉;癍从胃治,故宜甘寒。

痧而色紫,血液沸热,须加犀角、生地,十中可治一二;癍而色黑,热极胃伤,较难治。

  八、胃燥脾湿湿温,汗大出,热不解,口渴,身疼重,苔中黄糙,两边白润,脉大而濡。

此属胃燥脾湿。

宜苍术白虎法。

  生石膏30g肥知母10g炙甘草2g苍术6g姜半夏6g生米仁12g汗大出,热不解,口渴,燥化太过,病在阳明,其身不当疼痛,而今疼痛者,盖脾主肌肉,脾为湿困,则脱肉受病而癍也。

今之苔中黄糙,两边白润,脉大而濡,胃之燥者自燥。

脾之湿者自湿,燥湿处于对立地位。

治其湿则妨子燥,而胃汁竭;治其燥则碍于湿,而脾阳漓。

惟脾喜燥而胃喜湿,脾恶湿而胃恶燥,阳明燥化,太阴湿化,病分水火,药有专功,治即在其中矣。

故以石膏、知母、甘草之苔寒入阳明者,以救其燥;苍术、姜夏、米仁之苦温入太阴者,以祛其湿。

投之中肯,收效亦速。

  九、脉燥脾湿湿湿一候,身热不扬,胸闷泄利,于咳无病,咽喉作痒,口燥不欲多饮,苔中白燥,两边白润,脉来濡数而涩。

  此属肺燥脾湿。

宜润肺燥脾法。

  光杏仁10g生紫菀5g京川贝10g款冬花6g霜桑叶3g赤茯苓12g生米仁12g飞滑石(包)

  12g梗通草3g大豆卷12g白蔻仁(包下)10g苍术片3g青蒿叶6g湿温至六七日之交,身热不扬,乃为热郁湿中之常态。

  若于此时而忽增咳嗽,则病虽重必轻,为因邪欲借肺以出路,方书谓之还表是也。

  然其咳声必扬,痰涎易吐。

今乃胸闷而干咳无痰,咽喉咳呛,咳声不彻,此非还表之咳,乃肺燥而咳也。

究其脾何以燥,盖因湿热困于中焦,肠气濡而下利,津液不能输肺归肺,于是肺系失润,清肃不行,其气逆而难降。

肺燥欲饮水以自润,而肺湿又不能消水,故口虽渴而不引饮也。

湿热淫于水中,故脉来濡数;燥又伤于肺,故脉又带涩。

苔中干白为肺之燥,两边白润为脾之湿。

故以光杏、款冬、川贝、紫菀、桑叶,辛润以宣肺,肺气清而咳自平。

滑石、赤苓、米仁、梗通,淡渗以利其小便,小便长则下利自止。

豆卷、青蒿、苍术、蔻仁,辛温芳香,透湿中之热,兼以化浊防腐也。

  十、热胜干湿湿濡一候,发热头汗,渴喜热饮,身疼痛,小便赤浊,面有油垢,苔黄腻,此热胜于湿。

拟泄热为主,渗湿佐之。

  细川连3g淡子芩6g青连翘10g焦山栀10g苍术片5g青蒿尖6g六一散(包)12g赤茯苓12g淡竹叶10g鲜车前1棵温湿之为病,因其阴阳之进退,而为湿热之偏胜。

偏于热者,其人阳气素盛,湿易化燥。

其来骤者,其退亦速,较湿胜于热者,易于就痊。

然于热胜之际,尚来化燥,尤当借泄热渗湿之剂,冀其邪之速达,以免劫伤津液,而为燥化太过之伤气伤血。

热胜当渴而欲饮,湿为阴邪,须藉热以开,故渴欲热饮。

热既胜于湿,其皮肤之发热,自亦较湿胜于热者为盛。

湿包热外,不能外达而上越,故而有油垢,汗出齐颈,而身无汗也。

以其无汗,身中之废料,无由发泄,致碍气血之运行而身疼痛。

  小便之赤浊,正证其湿热之盛,而为热胜于湿之候。

故以川连、子芩、山栀、连翘之苦寒,以清湿中之热;苍术、青蒿之辛温芳香,以透热中之湿;清石、赤苓、鲜车前之淡渗,不但用以利湿,抑且借以导热也。

  凡人未病时,面不油垢,病而面始油垢者,纵为温病,亦必挟湿,无甚差忒者也。

  十一、湿胜子热湿湿经旬,肢节酸痛,恶寒胸闷,下利无度,而色萎黄,苔白润,脉濡细。

此湿胜于热。

拟崇土燥湿法。

  苍术5g蔻仁(后下)1g姜夏6g广皮5g桂较3g制川朴3g六一散(包)10g赤白苓(各)10g米仁12g大腹皮10g广郁金5g湿湿至旬日之后,病之顺者,能化燥而愈。

若其人脾阳式微,热渐退伏,阴霾四布,湿气弥漫,流于关节则酸痛。

外浸卫阳则恶寒,内扰膻中则胸闷;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