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69单元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docx
《一年级数学上册69单元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69单元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数学上册69单元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
课题
11-20各数的认识
第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等方法,认识11~20各数,理解数的顺序、大小、并学会数数,掌握各数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充分感知10个一是1个十,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搜集生活中客观存在11~20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树立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教学重点
正确地读出、数出11~20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
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
教具实验准备
电脑课件、图片、小棒。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74页主题图,完成练习十七的第1-6题.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图片、小棒。
教学重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二.新授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比10大一些的数。
(出示课题:
11——20各数的认识)
1.电脑出示教科书P73的主题图。
教师:
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比10多?
揭示课题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
2.教学例1。
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
如果10根分一堆,这20根小棒可以分几堆?
(两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根小棒可以捆成几捆?
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捆,就是几个十?
一捆里有几根小棒?
(10根)。
10根就捆一捆,说明一捆就是一个十,一捆里有10根小棒。
一个十就是10各一,10个一就是一个十。
20里面有几个十?
老师所数学生(111520)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数的组成
手摆小棒。
每个学生摆出10根小棒,再把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根。
问:
1捆小棒表示什么?
1根呢?
现在桌上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
你知道桌上一共是多少根小棒吗?
教师: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全班齐读:
“11”。
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
2个十是多少?
教师:
2个十是20,左边的“2”表示2个十,右边一个1
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
全班齐读:
20。
拍手歌。
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1;1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12;
1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14;
1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15;……2个十,0个一,合起来是20。
3.练习。
你会读这个数吗?
学生读教师板书:
11读作十一
分别出示1213141516171819的小棒图。
学生看图,并说说组成,再读数。
出示:
14、16、19、20。
让全班学生独立摆小棒后,教师讲评。
提问:
1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教学例2。
电脑出示直尺图。
问:
图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10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1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13比15大还是小?
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几?
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哪几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1题。
全班齐读,然后再个别读。
读完后,再让学生从20倒数到7。
2.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书(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2题。
3.数一数。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3题)
4.摆小棒练习。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4题)
要求学生口头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5.连一连。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5题)
6.找页数。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
课题
11~20各数的写法
第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
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教学重点
11——20各数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难点
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
教具实验准备
计数器、小棒、数字卡片、课件等。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主题图及做一做,完成练习十七的第7-11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拍手数数。
从1数到20,从20数到1。
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
(1)一根一根数下去。
(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
3.下面每堆小棒有几个十?
几个一?
4.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
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
板书课题:
11~20各数的写法。
二、讲授新课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
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往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
边数:
“1根、2根……9根,再放1根是几根?
”
教师: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
表示这10根。
教师:
在右边筒里再放4根小棒,谁能告诉
老师现在表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
”(4个一。
)
“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
”
“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
”(1个十。
)
“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
”
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
“那么14该怎么写呢?
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
”
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计数器。
教师:
这是计数器,请同学们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
第二位呢?
计数器右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起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有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几十几。
在写数时,有1个十就在十位写1;有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
让学生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
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再写个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
3.练习。
完成例3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先摆小棒再写数。
讨论:
“20”个位的0该不该写?
为什么?
(因为个位的0
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单位也没有。
)
三、巩固练习
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2.看图填数。
3.听老师读数,学生写数。
121115171620
4.给小马虎改错误。
①十一写成101②十八写成81③二十写成2
5.做一做1-3题。
6练习十七7-11题
四、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
课题
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知道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及数感。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掌握各部分名称。
教具实验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例4、例5及“做一做”,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1 8+2 10-7 5+4
9+0 6-6 4-4 3+6
7+3 6+4 8+2 0+5
2.数的组成。
教师提问,学生口答。
(1)1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3)10和4组成的数是( )。
教师小结:
十几可以分成1个十和几个一;反过来,一个十和几个一可以组成十几。
二、新授:
1、教学例4:
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老师引导。
]
师:
(出示卡片13)这是多少?
师:
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
师:
看着你自己摆的小棒图,说一说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小组讨论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10+3
师:
等于多少?
为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
指导学生看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板书:
13-3=13-10=
师:
怎样算?
2.教学例5
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1,再在个位上添上2颗珠子,根据拨出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师:
说得真棒,我们一起来看加法。
每一个加法家庭里都有几个成员,科学家给他们起的都有名字,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
(边说边板书)你们认识他们了吗?
谁愿意再来介绍一下生
师:
小朋友们起的名字都很好听,但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起的名字,方便吗?
为了使用方便,科学家们也给它们统一起了名字,减号前面的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叫减数,等号后面的叫差。
师:
今天,加法家庭和减法家庭的成员要向我们小朋友挑战,
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师:
请看。
(出示口算卡片)
11+213-210+714-4
11+313-211+28+10
师:
小朋友们真棒,不向困难低头,勇敢地接受挑战,都是小英雄。
我们这一节课以胜利告终。
三、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第78页“做一做”中的题。
2、完成练习十八的第1题。
四、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
课题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混合练习
第课时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十几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能够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实验准备
计数器、小棒、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
完成练习十七的第2、3、4、7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一数,从1数到20,再从倒20倒数到1,2个2
地顺数,5个5个地顺数。
2.出示11—20各数,要求说出数的组成。
3.填空。
(1)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2)6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3)13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4)19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的数字是。
(5)个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十位上有1个十,这个数是。
4.口算。
10+7=13-3=8+2=17-7=14-3=
1+9=15-10=11+6=5+4=
13+2=16+2=16-3=19-9=7+3+5=
15-4-10=12-2+8=2+8-4=
二.巩固练习
1.指导练习练习十八的第2题。
看图,回答你是怎么知道辣椒的个数。
2.练习十八的第3题。
先抽生说说该怎样算,再让生独立做在书上,最后集体订正。
订正时三人板演。
3.练习十八的第4题。
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再让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拓展练习.
练习十八的第7题。
游戏。
(可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
要求学生首先要看清题目的要求,然后很快地算出每一个算式地得数,并根据要求涂上适当地颜色,最后汇报涂出来的是什么?
(涂出来的是一只漂亮的活泼可爱的小猫图案。
)
四、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
课题
排队中的学问
第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具实验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页例6及“做一做”,完成练习十八第5、6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出课题
二、动中体验排队问题,看图体验交流信息
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一下: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小丽排第十,小雨排第几?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你有办法解决吗?
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1.独立操作
2.组交流:
怎么排的?
3.汇报操作结果。
问:
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5两个数。
强调:
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
引导学生说出,题目要求数两人之间的人数,所以不能数10和15.
4.点讲解用列式解决的方法
15-10-1=4
为什么要减1,减10又是什么意思?
三游戏活动,运用新知
请15个同学上台排队,并指定两人说说自己从左往右的位置,台下同学闭眼睛猜测。
再说出两名同学之间有几人。
四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做一做及练习十八第5-6题
五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
课题
数学乐园
第课时
课型
实践活动
教学目的
借助“数学乐园”这一情境,使学生体验到在我们日常游戏活动中,也有数学存在,并引导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复习并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比较大小的方法及顺序等有关内容。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
教学难点
复习并运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比较大小的方法及顺序等有关内容。
教具实验准备
放大图一张。
2—10数字卡,3个信箱。
每人一张口算卡,2人一个小筐、20个圆片。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数学乐园去游玩,喜欢吗?
(板书:
数学乐园)
二、复习、运用知识
1、出示数学乐园的游戏图
2.说明游戏规则。
按顺序走,谁先走到终点就谁赢。
每走一格就要答题。
答错了就倒退一格,不能走与别人相同的路线,
2.前后四人一组开始游戏
3.男女竞赛开始玩游戏。
4.拓展游戏
游戏规则不变,把格子内的题目换成由学生自编的题目。
三活动总结
问:
这节课,我们在数学乐园里玩了哪些游戏?
师:
通过今天我们在数学乐园里玩的游戏,我们懂得了“数数、数的组成、加减法、数序、大小比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用。
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去发掘数学的一些小奥秘,并能用你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
四补充游戏
师:
请大家看,老师手上有9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写着一个数字。
现在老师从中抽出一张卡片,看看上面写着数字几?
(8)
问:
几和几组成8?
还有什么不同的组成方法吗?
按顺序想一想几和几组成8一共有几种?
师:
现在老师要求按桌开火车,老师抽出一个数字,同桌合作,根据抽出的数字,一个同学说出一个数,另一个说出另一个数,然后两人合起来说说几和几组成几。
每桌同学的答案要求不一样。
3、送信游戏
(1)出示3个信箱,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
这是什么?
信箱上都写着什么号码?
(3、7、9)。
师:
每位同学桌面上都有一张口算卡,先请大家算算,把算的得数写在口算卡后面,然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再根据得数把口算卡投到与得数一样的信箱号码中。
如信箱号码与你得数不同,你就把等式贴在黑板上。
(2)老师检查信箱中的等式正确情况。
师:
黑板上找不到信箱的几个算式怎么办?
师:
我们还可以做哪几号信箱?
(1、2、4、5、6、8、10)回去,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做信箱,还可以做其他数字号码的送信游戏。
4、基数、序数
(1)按组把全班同学分成8个纵队。
抽其中一小纵队表演。
师:
从第1位开始,前面4位同学站起来。
师:
从第1位开始,从前往后数第3位同学站起来。
师:
从第1位开始,××同学在第几位?
(全班齐答)
师:
从第l位开始,到××同学为止都站起来,共有几个人?
(全班齐答)
(2)8个纵队同时进行基数、序数训练比赛游戏。
方法同上。
如:
前2位、前5位、第4位、第5位等。
5、比大小。
①两人一队,每人拿10个圆片,站在桌子右边,把一个小篮子放在桌面左边,轮流投圆片,并把投入的个数记下来。
②汇报每队投入的个数情况。
③找几队说一说:
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④按上面说法,同桌同学互相比一比投入个数的大小。
教学后记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
课题
认识整时
第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教学重点
能准确的说出钟表面上表示的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
教学难点
准确区分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
教具实验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页主题图及“做一做”,完成练习十九第1、2、3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录音机放闹钟的声音。
2.教师:
这是什么声音?
3.出示教科书第84页上的学生起床图,提问:
这位同学在做什么呢?
(在起床)你们早晨都在什么时间起床?
(同学们会说出不同的时间)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听到闹钟响了就要马上起床,不要睡懒觉。
那么你们自己会看钟表吗?
二、教学新课
1.初步认识钟面。
教师: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表,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教师:
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
教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钟面。
教师拿着实物钟表,边演示边说:
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
短又粗的针叫时针;钟面上有1到12这12个数,还有12个格。
2.认识整时。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教科书第91页最上面的钟表,所指示的时刻是多少?
请大家每4人一组讨论,你是怎样认识整时的,7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让大家说一说怎样认识整时,整时的时候钟面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教师小结: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7时。
让大家每4人一组相互检查一下拨的对不对。
让拨得不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教师:
现在请同学们拨出8时,然后和教科书第91页下面的钟表图对照一下,看拨得对不对。
订正后让大家看显示8时的数字表示法,讨论:
这是什么?
这钟表示法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完后教师略做小结:
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
然后放手让学生独自练习拨3时和6时,并认读下面数字表示的整时。
最后订正,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正确认识整时。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独立做第85页的练习题。
2.做练习十九的第1~3题。
教学后记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
课题
认识整时练习课
第课时
课型
练习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结合操作进一步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
两种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教学重点
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具实验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
完成练习十九第4—8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拨钟游戏
教师拨钟,学生说时间,问:
怎么认?
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指名上台拨)问:
怎么拨?
2、表示时间
教师拨钟,学生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点人演板,其余做在本子上)。
二、创设情景,指导练习
1、周末就要到了,小明周末怎么过的呢?
你能看图编一个故事吗?
(独立观察——同位交流——全班汇报)
2、练习十九第4题.
先指导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连线。
最后集体订正。
3、练习十九第5题
你会认时间了,小东认得对不对呢?
如果不对,请改正。
4、照样子说一说,练习十九第6题
与我们认识的整时有什么不同?
把下一行的钟,照样子说一说。
5、练习十九第7题
拨钟练习,教师先示范,再指导学生练习。
6、练习十九第8题
最后一个钟的时针应指向___,分针应指向___。
三、总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教学后记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时
课题
9加几
第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1.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通过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通过比较,找到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3.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水平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实验准备
13根小棒。
电脑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页主题图第89页例1及“做一做”,完成练习二十第1、2、3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
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
“还有多少盒?
”
二、新授
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
”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从9接着数。
从4接着数。
②推算出结果。
10加4等于14,9比lO少1,所以9加4等于13。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3、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
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
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
该怎样移动小棒呢?
(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
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
所以9加4等于多少?
)
③问:
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4、解决“踢理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
5、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
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引出课题)
三、反馈练习
1、练习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