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634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docx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docx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实验中学音乐组郑希

舞动的旋律

——走进舞蹈

教学内容

1、欣赏《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千手观音》等优秀舞蹈作品。

2、芭蕾基本手位组合训练。

3、创编实践《天鹅湖》主题音乐。

知识

能力

1、通过对比、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舞蹈作品的风格和音乐对舞蹈的重要作用。

2、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完美结合。

3、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实践,同时注重对学生音乐感知及综合艺术素养的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通过舞蹈课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舞蹈技能,还能塑造美的气质、提高素养,引导学生有意识的从言行举止、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不断完善自我。

重点

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难点

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教法选择

欣赏法、对比法、讨论分析法、体验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课前播放舞蹈课堂教学片段,以营造课堂氛围。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四分钟)

师:

我们看了舞蹈课的教学片断,感受到了学生们上课时的投入和跳舞时的激情,希望大家也能这样来上好每一堂舞蹈课,大方表现自己,用心欣赏别人。

1、播放无音乐的舞蹈片段《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然后再播放带

音乐的舞蹈片段《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

讨论:

你们看了这段舞蹈片段后,你觉得舞蹈能离开音乐吗?

音乐对舞蹈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总结:

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不仅能更形象、生动的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景色,并对舞蹈作品起到渲染和衬托主题的作用。

师: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舞蹈的世界,感受它的美。

二、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

完美结合。

(十分钟)

1、分别欣赏三段舞蹈动作片段和音乐片段,请同学们找出相匹配的舞蹈动作和音乐。

并从音乐节奏、音乐旋律和舞蹈律动和动作特点来分析作品。

《胡桃夹子》舞蹈动作片段《踏歌》音乐片段

《踏歌》舞蹈动作片段《黄河》音乐片段

《黄河》舞蹈动作片段《胡桃夹子》音乐片段

(学生欣赏,分析、讨论)

师生交流总结:

舞蹈的全部律动都来自音乐的特定节奏,舞蹈动作的抑扬顿挫;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无一不是在音乐节奏中体现的。

但没有音乐旋律的衬托,舞蹈是难以表达情感的,也就谈不上什么真正的舞蹈美。

舞蹈(视觉艺术)需要音乐(听觉艺术)才能达到心灵的震撼,打动观众的心。

当然舞蹈和音乐都是在时间的过程中展示的,这样他们才能够同步进行,结合在一起。

2、体验:

让学生对《黄河》中的一至两个舞蹈动作进行体验。

预设一:

个别有基础的同学进行舞蹈动作模仿。

预设二:

没有学生主动模仿时,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进行舞蹈动作体验。

师:

舞蹈的表现需要表演者有很好的基本功,才能充分的体现作品的内涵。

因此,基本功的训练是很重要的。

让我们从最基本的站姿训练开始。

三、体验实践:

芭蕾手位组合(二十分钟)

1、正确的站资:

要求:

肩部打开后自然下沉,颈部挺直;腿部收紧,挺胸收腹,腰部自然收紧。

可要求孩子贴墙站立,使颈、臀、腿在一条直线上。

2、手的形态:

大拇指尖要轻轻地碰到中指的指根处,其它的手指稍弯一些挨在一起放好。

这种形态只是在初学时才要求这样做。

因为那时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支配,控制自己的动作,因而手指容易紧张。

以后,手的形态变得比较自然,大拇指不必碰中指,而是朝向手心既可。

(学生做动作,老师进行纠正)

3、芭蕾基本手位动作要领讲解。

(一位手)(二位手)(三位手)(四位手)

(五位手)(六位手)(七位手)

4、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教师进行动作上的指导)

5、视唱《天鹅湖》的主题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6、结合音乐体验。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要求:

动作的连贯、流畅性,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吻合。

7、学生展示:

芭蕾手位组合。

(要求:

面带微笑)

美律疏导:

现代社会发展对每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别人对你的评价更多来源于你的印象,实际上也就是你的气质、你的亲和力、你的人格魅力。

考大学许多专业需要面视,找工作面视更必不可少。

所以一个人有好的素养和气质是何等的重要,他将伴随和影响你的一生。

通过舞蹈课的学习,不仅能学习到舞蹈方面的技能还能为你们塑造美的气质。

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每一次练习的机会。

四、创编实践《天鹅湖》音乐主题。

(十分钟)

1、动作创编

师:

同学们感受了《天鹅湖》的音乐,优美、抒情,那么和音乐相吻合的舞蹈动作该是怎样的呢?

哪位同学可以为音乐编配一两个简单的舞蹈动作呢?

预设一、个别学生动作展示。

预设二、没有学生主动创编表演时,老师引导、示范个别动作。

师:

老师也为音乐编配了简单的动作,可还没编完,希望同学们看完后能帮忙把后半部分的舞蹈动作编完。

2、教师表演舞蹈《天鹅湖》片段。

师:

其实老师所表演的这段舞蹈中有很多动作是我们刚学习的芭蕾手位动作,只是加上了脚的动作,所以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是很重要的

3、优秀舞蹈作品欣赏。

师: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需要与其他门类的艺术相结合,音乐、舞美、灯光、服装等始终贯穿其中,并与之共存。

播放经典舞蹈片段《千手观音》、《毕业班》等。

(学生欣赏,教师做必要讲解,加深巩固)

五、课后作业:

(一分钟)

1、为《天鹅湖》主题音乐创编舞蹈动作。

2、以组为单位,收集有关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古典舞的资料,模仿舞蹈中一两个基本动作。

六、归纳与总结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从最基本的站姿、

坐姿做起,从日常的行为规范做起,塑造完美自我。

让美点缀我们的生活,让美伴随我们成长。

七、教后记:

营造气氛

 

提出要求

 

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音乐对舞蹈的重要作用。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通过选择适应的舞蹈音乐加深学生对音乐节奏与舞蹈律动及音乐旋律与舞蹈动作歌唱性的对比。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从最基本的站姿训练,循序渐进,引入本环节的重点:

芭蕾手位训练

 

学生实践

 

教师的讲解、示范,让学生便于掌握动作要领。

 

学生体验、实践,注意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美律疏导

 

注重个体的发展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舞蹈创作初步尝试

 

学生欣赏。

加深对舞蹈的认识和多元文化的了解。

 

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

 

舞动的旋律

——走进舞蹈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实验中学音乐组郑希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音乐与舞蹈是亲密无间的姊妹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舞蹈技能的学习固然是需要的,而音乐感知、体验及综合艺术素养,也不可忽视。

由于本课是高中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的第一堂开门课。

面对学生舞蹈基础的参差不齐;面对大部分同学没有接触过舞蹈而产生的距离感,因此,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成了本课的首要任务。

而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舞蹈的意义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

2、教学内容

(1)欣赏《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千手观音》等优秀舞蹈作品。

(2)芭蕾基本手位组合训练。

(3)创编实践《天鹅湖》主题音乐。

3、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舞蹈作品的风格和音乐对舞蹈的重要作用。

(2)体验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歌唱性的完美结合。

(3)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实践,同时注重对学生音乐感知及综合艺术素养的提高。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舞蹈技能学习及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难点:

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兴趣,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说教法

艺术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修养为目的的基本素质教育。

这是我构思整堂课的指导思想。

本着这个原则,本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对比式教学:

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的对比。

2、示范教学:

教师舞蹈动作示范。

3、启发式教学:

贯穿整堂课的教学。

4、多媒体教学:

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视、听、学有机结合,达到最好效果。

三、说学法

要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首要的任务是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因此这节课将让学生积极实践、积极探索,让学生在活泼的氛围中调动起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

1、对比法:

通过对比,感知音乐节奏和音乐旋律与舞蹈律动和舞蹈动作的内在联系。

2、讨论分析法:

学习中积极参与讨论分析,在讨论中总结新知识。

3、实践法:

通过实践掌握舞蹈技能。

四、说教学程序

各教学环节之间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紧密联系的。

导入新课——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芭蕾基本手位组合训练

——创编体验

五、说课件

以教材为主,参考资料为辅,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欣赏体验作品,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料,至于结论性的东西则必须由学生来总结。

目的:

是为了课型更灵活,课堂气氛更活跃,起到辅助手段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