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之路 薛瑞萍文摘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63060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归之路 薛瑞萍文摘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回归之路 薛瑞萍文摘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回归之路 薛瑞萍文摘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回归之路 薛瑞萍文摘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回归之路 薛瑞萍文摘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归之路 薛瑞萍文摘选.docx

《回归之路 薛瑞萍文摘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归之路 薛瑞萍文摘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归之路 薛瑞萍文摘选.docx

回归之路薛瑞萍文摘选

回归之路

————读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引子

写过《不读者说》,陈述不读教育书籍的理由。

除了“自负且胸无大志”和“一切阅读,皆关教育”之外,第三条理由是:

当时所见教育论著,文字大多比较糟糕。

曾经慕名邮购一位几被圣化的“大师书”,其文字的粗卑不仅败了胃口,而且糟蹋了他在我心中旧有的形象——因为他是教语文的。

我知道,对文字的敏感必使我错过了许多“内容”很好的著作——这确乎是一种局限;然而我更知道,这种局限,恰恰是我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优势所在。

情况的改变起因于2003年夏天。

那时我和玫瑰正借着网络提供的便利,鸿雁纷飞,日吐千言。

7月某日的一封短信里,我读到: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

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令我激动不已——震源还是来自文字本身。

激动的我击键如飞,当即回复:

关于教育,这是我听过的最为美妙也是最为确切的表述。

——这样的好书,我怎么就没有读到呢?

自身的拒绝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啊。

我是一向厌恶“灰色”理论的,为此我还理直气壮写过《不读者说》呢,现在想想真是惭愧。

看来,我是得补补教育理论这一课了。

激动之后,是不动。

毕竟积习难改;毕竟觉得:

渺小如我放弃旧有的小小乐趣,不辞辛苦啃理论太傻,是属于吃饱了撑了的一类。

“一个优秀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开阔的人文视野,精深的专业功底,一定厚度的教育理论修养。

薛老师,你现在就缺第三块。

但这一块补起来很快——前两块的积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必定使你对教育理论有独到的理解和阐发。

和另一个朋友的谈话发生在03年冬天。

放下电话——倍受鼓舞。

当时正读《里尔克诗选》。

“超越了歌德就是超越大师,超越了里尔克即超越诗歌”,当时的我可谓沉醉不知归路。

想:

读完这一本,立即就“补课”。

可是,接着又重温《泰戈尔诗选》、《悲惨世界》、《美的历程》、《哲学的故事》……依然是沉醉不知归路。

终于在04年夏天,打开了《给教师的建议》。

工作20年来,这是我第一次读教育书籍。

说实在的,那书的文字实在不怎么样。

“苏大师”对于我的意义,与其说是受启发,不如说是被证明——证明我从前的阅读、思考是对的——比如“警惕庸俗化的师生亲昵”,比如“不必要的直观手段”,比如对于思维沉睡的孩子“放松更好些”——又一次倍受鼓舞。

就这样一路读下去:

《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学会关心——另一种教育模式》(内尔·诺丁斯)、《教育漫话》(约翰·洛克)、《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范梅南·马克斯)、《课程理论》(施良方)、《学校生活社会学》(刘云杉)和刚刚合卷的——《童年的秘密》(玛丽亚·蒙台梭利)。

大约因为翻译存在的天然障碍吧,总体感觉译作文字不够好。

何止是“不够好”,有的连文从字顺都没能做到。

可是,我还是读进去,读出味道来了。

文字的粗糙,没能阻挡我看见其间蕴涵的思想的光芒,这令我意外又高兴——或许,我从世界汲取能量的力道增强了?

喜欢写读书笔记,这是一个把所读内化、个体化——“本土化”的过程。

喜欢引用原文,目的是想引着朋友也去读原著。

可是朋友往往跳过“黑体”,只读我的故事、我的解读。

一个重要原因:

我的文字比较有趣。

没有兴趣的阅读是不会对读者发生作用的。

可否这样理解:

对于朋友而言,原著是精盐,我的解读是用盐做成的一锅美味汤——是喝汤,使朋友在不知不觉和有滋有味间,吸收了宝贵的盐分?

一段原文,一种见解,在笔记里、报告中,经了我的转述,往往变得明白晓畅、叩人心扉——更能激起共鸣、更易撩起同行阅读原著的欲望。

这种情形,大约是作者、译者愿意看见的——哪怕是歪读呢,毕竟也要好过束之高阁。

更何况,或许我能歪打正着,引朋友踏上正读的路呢?

一切写作,都为潜在的读者做;网络写作的特点在于,一个论坛呆久了,究竟哪些人在读,写者自己其实是很知道的。

人是需要共鸣和认同的,朋友喜欢与否,必定影响了我的写。

既然朋友不喜欢硬梆梆的黑体,从这一本开始,我就试着彻底用自己的话来说。

因为,如同《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一本译得也确实不怎么样。

辛苦敲出的“黑字”,朋友一定觉得疙里疙瘩——“干脆跳过去算了!

”。

但我依然要感谢译者。

有那么多的文学名著在,原本,我就不该到教育理论里寻找文字之美。

但我依然期待着有幸读到美丽的教育文字。

因为教育应当是美丽的——至少应当是孜孜不倦追求美丽的。

在我看来,美和真一样重要。

5月12日11:

10

一,双重本性

很早以前,人就被认为具有双重本性。

第一种本性是人在创造之初被赋予的。

第二种本性意味着人最初的罪恶,即违背了规律而产生的结果。

在这之后,人就像一只船漫无目的的到处漂流,受他环境和心理幻觉的支配。

“顺天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

”(《中庸》)

蒙台梭利对于人类的贡献在于:

拂开历史沉积的误解,拂开由成人的愚昧和罪恶织成的假象,透过“第二重本性”的遮掩,发现童年的秘密——看见儿童真实美好的天性,从而改造社会环境,帮助儿童顺利实现正常化,这是朝向的伊甸园的虔诚追寻——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回归之路——幸福之路。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先学工科,后改学医学,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907年1月6日,她在罗马圣洛伦佐区创办第一所“儿童之家”,开始了闻名世界的教育实验活动,并对当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第一所“儿童之家”,招收的是3—6岁的正常儿童。

当时的蒙台梭利及其助手一无所有——把孩子委托给她照管的那些父母,几乎都是穷苦的文盲。

把这五十多名衣衫褴缕、胆怯、沮丧的儿童招集并管理起来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不让他们弄脏公寓的墙壁或者产生令人烦恼的混乱。

也就是说,蒙台梭利最初的学生或研究对象,是被成人世界驱逐的一群弃儿。

社会、家庭嫌恶他们,唯愿他们不要打扰自己,在看不见的角落里,悄悄长大——然后,作为现成的、有用的人,进入紧张忙碌的社会。

因此,第一所“儿童之家”,并不是真正的学校。

儿童和老师没有桌子;没有办公室或者一个住家应有的设备;教师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妇女——她没有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职能,也就没有教师通常所有的偏见。

对她,蒙台梭利没有任何约束,也没有强加任何特殊的责任。

仅是要求她指导孩子使用感性材料来进行工作——对教师来说,这是轻松有趣的事情。

物质高度匮乏;环境高度宽松;蒙台梭利是研究儿童心智发展的专家;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却没有教学任务,可以和从容不迫地和蒙台梭利一起观察、探究;“师生”远离了“正规学校”对儿童和教师的禁锢与扭曲——这是偶然得之、堪称纯净的实验环境,在这接近自然状态研究环境里,蒙台梭利和她的助手,一点一点发现了童年的秘密——觅到了长期以来横遭误解的儿童天性。

当“儿童之家”最终遍布世界的时候,蒙台梭利回忆说:

“我就像愚蠢的阿拉廷一样,手里拿着一把钥匙,但却不知道这就是打开隐藏珍宝大门的钥匙。

作为一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长期的教育实验活动中,收集了许多生动具体的例子。

认真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使她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童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最重要的时期。

除了生理的发展之外,幼儿心理的发展更需要得到重视。

因为幼儿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形成了个性,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成为了他自己的创造者——“儿童是成人之父”。

总的来说,本书文字朴素、叙述平实,偶有动情之处,也是有节制地表达。

这便赋予了《童年的秘密》以特有的科研味道——这是它吸引我的重要原因。

心理分析的一个惊人发现,就是精神病可能起源于婴儿期。

从潜意识中所唤起的一些被遗忘的事情表明,儿童是尚未被认识到的痛苦遭遇的牺牲品。

这个发现令世人难以平静,因为这和他们从前的想法完全不同。

人类心理的探究还没有书写出来,因为在蒙台梭利之前,还没有一个人如此客观、细致地描述过儿童成长所遇到的障碍。

童年的秘密,其实就是人类精神的秘密——儿童正常化所遇到的困难,正是人类进步遇到的困难。

蒙台梭利认为:

儿童研究不仅要把儿童作为一个肉体的存在,更要作为一个精神的存在,从而给人类的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刺激。

所以,蒙台梭利坚信:

在儿童心灵里,我们也许可以发现人类进步的秘密,也许它还可能引导人类进入一种新的文明。

探究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走的是一条溯源之路,一条回归之路。

作为一个希望事业有成的教育者也好,作为一个稀里糊涂长大的成人也好,读读她的一路见闻,不仅对我们的工作有所帮助,而且对于我们理解自己——解放自己,也很有帮助。

5月12日17:

00

二,敏感期敏感性

荷兰科学家德佛里斯在一些动物的生活中发现了敏感期的存在。

幼虫必须吃嫩叶,蝴蝶就把卵产在靠近树干的树枝的角落,那里既安全又隐蔽。

当幼虫刚刚钻出外壳的时候,是什么东西告诉幼虫:

它们必需的嫩芽可以在树梢找到呢?

是光线!

幼虫对于光线特别敏感,光线吸引着它,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召唤它、命令它——沿着树枝蠕动前行,直到树木最高的地方,直到找到这一时期它必须的食物。

令人惊讶的是,当蝴蝶幼虫长到可以吃其他食物的时候,它对光线的敏感性就失去了。

受德佛里斯启发,蒙台梭利观察儿童的学习、工作、游戏、生活,第一次发现了幼儿的敏感期,并且把它运用于教育工作。

蒙台梭利发现:

服从不可违背的天性,处于敏感期的儿童内部具有生机勃勃的动力,这一时期的儿童会以一种特别强烈的方式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

当环境适合的时候,成长,或者向着高一阶段的发展将变得热切、容易和充满活力。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兴致勃勃、全力以赴。

每一次努力的结果都是力量的增加,每一次热忱的付出都迎来更充沛的热情。

一股激情接着一股激情,一种征服接着一种征服。

生命的火焰熊熊燃烧,却没有耗竭的迹象——儿童就是这样,实现着成长;人就是这样,创造了自己。

内在敏感性决定着儿童从一个复杂却又适宜其生长的环境中选择他所必要的东西;内在敏感性使儿童对某些东西产生敏感,对其他东西却漠不关心——就像有一道来源神秘的光线,照在一些东西上,其他东西却处于黑暗当中。

在这一特殊时期,这些被照亮的东西,就构成了他的整个世界。

他从中汲取,形成特定的能力、品性和素质。

婴儿的学习说话就表现出这种情况。

开始,环境中的那些声音是杂乱无序的,如同灰蒙蒙的大海。

突然,婴儿心灵听见了一种清晰的、富有魅力的声音,有一座明亮的岛屿浮出海面,以明媚的风光吸引着孩子的全部身心——那是人在说话。

其实,人一直都在说——但只有到了这个时候,这种特别的声音在婴儿尚无思考能力的心灵听来,才如同音乐响彻世界——震撼、吸引、召唤着婴儿。

于是,婴儿的力量被激发出来,他的耳朵在努力地捕捉、分辨;原来仅仅用于吮吸的唇舌有了新的运动。

因为一种神圣的力量,因为一种无法表达的快乐与冲动,他以成人难以企及的状态,忘我地——忘情地倾听、汲取、模仿、学习、组合、创造……一个音节,又一个音节;一个词语,又一个词语;一句话,又一句话。

于是他学会了回答、提问、反驳、请求、申诉、抗议、辩论、陈述……他拥有了表达自己的能力。

作为肉体存在的婴儿,从物质的世界里吸取养料,一天天长大并强壮。

同时,作为精神胚胎的婴儿,也从精神的世界寻觅营养,朝着“实体化”方向,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儿童就是这样,实现着成长;人就是这样,创造了自己。

相反的情况是令人痛惜的。

当外部环境反对正在秘密起作用的内在本能的时候,儿童的心理将失调并发生畸变。

如果处于敏感期的婴儿不能受到敏感性的正常指导,那么他就失去了一次自然成长的机会——而且永远失去了这次机会。

当一些东西在环境中阻碍儿童内在本能发挥作用的时候,敏感期的存在是通过一些激烈的反应表现出来的。

这种无因的绝望,通常被认为是“任性”和“发脾气”——“发脾气”表示一种内在的障碍、一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候的心理紧张状态。

儿童的哭喊与焦灼不安,是他在为急需的东西而大声疾呼。

婴儿的第一次“发脾气”也就是他心理上的第一次生病。

关于敏感性、敏感期,关于成长关键阶段的机不可失,我想再说一个例子。

在七、八年级,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一些学生基本没有解题能力,在那里痛苦无望地捱过一课又一课、一天又一天。

经过观察,他发现,这些高年级学生真正缺乏的,不是学习数学、物理、生物的具体本领,而是阅读理解能力。

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当这些七、八年级的学生是一、二年级的小孩子,从头开始,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事实的结局让苏霍姆林斯基震惊万分:

同样的时间过去,同样的努力付出——大孩子的阅读水平的提高远远不如小孩子;大孩子的阅读热情及感悟能力也远不如小孩子。

好像他们大脑里主管阅读理解的那一部分已经功能萎缩。

教师的劳动好比播出的种子,小孩子是一片疏松的热土,大孩子却是一片板结的硬地。

于是苏霍姆林斯基感叹:

原来,阅读能力的获得与增长,是与人脑的生理解剖发育过程密切相关。

同一个符号世界,在小孩子眼中明亮、美丽、新鲜,在大孩子那里却是一片遥远的模糊——只因为,也曾经照临文字的神奇之光,没有人帮助他们好好把握——他们没能沿着光所指引的方向前行。

人误地一季,地误人一年。

很多事情,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

05年5月13日11:

15

三秩序

内心深处,我们都希望有这样一个环境:

在那里,我们闭着眼睛也可以到处走动,仅仅伸手就能拿到需要的东西。

对于平静而幸福的人生而言,这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外界多么凶险,无论奋斗多么疲倦,我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安全、舒适、踏实、自由的感觉——就像安泰可以随时偎在大地的胸怀。

这种环境的基石是定位,是物件的井井有条。

这种环境的升华是和谐,是人群中的每一个各安其位,大家快乐有序地生活在一起。

然而我们竟不知道:

同样的感觉,弱小的儿童比我们更为迫切地需要?

蒙台梭利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

儿童天生是杂乱无序的。

这一致命的误解造成两个结局:

一方面是自以为热爱秩序的成人把儿童看作混乱的根源,避之犹恐不及;一方面是自以为了解儿童的教师没有认识到在孩子当中建立秩序,恰是对儿童天性的回归与尊重。

因之,表面看来源于儿童的无序状态就成为横亘在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天堑,成人和儿童站在天堑的两边,一起忍受着混乱带来的痛苦。

儿童不知道自己身上藏着的巨大秘密,不知道追究成人的责任;成人对孩子或抱怨,或容忍,却不知道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自己真正该做的怎么。

蒙台梭利发现:

最幼小的儿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秩序的热爱。

一岁半或者2岁的儿童能清楚地指明一些东西,他们需要自己周围的环境是井然有序的。

这种对秩序的热爱和依赖,远远胜过主妇对整洁的偏好,达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婴儿不能在杂乱的环境中生活,在那种地方,他烦躁不安,他绝望地哭喊,甚至会用生病来表达痛苦和焦虑。

然而,这种内在的需要却无人了解。

长大一些,他对于环境的敏感性就消失了——但他在敏感期所承受的轻视与伤害,却作为最隐蔽的伤痛,长久地留在了心灵的深处。

混乱和无序,恰是病痛复发的表现。

那些抱怨孩子难以约束的父母,他们做梦也想不到:

不驯的孩子自己也是痛苦的,因为他们的内心与环境总是处于冲突之中——而这种痛苦,正源于幼年时期所受的创伤。

自然规律通过孩子的任性和放纵,报复成人对自己的违背。

在敏感期,当特殊的光亮照临幼儿,以神秘的语言告诉他们:

“秩序就是东西放在规定地地方;在缺乏秩序的环境里,你无法生活。

”——当他们需要在光线的指引下,慢慢爬升,获得稳定的秩序感,成人却没有为他提供攀登的树干——成人,像一个败家子儿,粗暴地糟蹋了儿童从上帝那里带来的高贵品行的种子,却反过来抱怨孩子不服管教。

在“儿童之家”,蒙台梭利看到一个2岁的孩子会以平静主动的方式表达他对秩序的热爱:

任何东西摆错了位置,小孩子会热切地将它们归于原位。

这样做是出于内在需要,因为零乱给他带来不安的信号;对他来说,这是难以忍受的刺激。

每一个母亲大约都可以忆起:

把东西摆放整齐,这样的工作给孩子带来了安宁与快乐。

自然赋予儿童对秩序的内在敏感性,这种敏感性得到了满足,孩子就能在关键时期学会适应环境、理解环境、在环境中确认自己的位置。

先是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确认物件和自己的位置,安舒地生活在里面;然后在社会环境中寻找、确认自己的位置——这是拥有愉悦人生的前提。

记住物件的位置,是儿童了解事物之间关系的第一步。

这种本能是自然赐予的“指南针”,依靠并发展这种内在的本能,只要环境适宜,孩子就能像一条船,挣出风雪雨雾的困扰,朝着确定的方向勇敢前进、成长——从而拥有适应世界、调整自己的能力。

人的心灵的力量不是凭空得来的,是儿童在他的敏感期所打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错过敏感期,秩序感没有获得正常发展的孩子,是世上的迷路之人,他们给别人带来混乱,也给自己制造痛苦。

值得庆幸的是:

在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生物身上,敏感性是具有周期性的——在蒙台梭利看来,这是儿童一次又一次地原谅了成人的傲慢与愚昧,等待着成人知道他们的需要,伸出手来帮助他们,为他们营造适宜的生活环境——真正理解他们,由共同的喜好作连接,真正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作为教师,个人以为:

一年级是帮助孩子恢复、建立秩序感的关键时期。

“看云,你怎么看待纪律和秩序的差别?

那天的电话里,萧玲问我。

《学秩序的孩子们》是她的博士论文;《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则真实地记录了我们师生从最初的混乱中建立秩序的艰辛历程——是共同的兴趣把我俩联结到一起。

这时候,我才想起:

即将出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洋洋洒洒十几万字,几乎包罗了一年级学生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秩序在其中举足轻重——然而通篇,我没有一次提到“纪律”。

这当然不是巧合。

我说:

“生成秩序,是尊重学生曾遭遮蔽的天性,是服从于孩子个人的、内在的需要;强调纪律则意味着为了班级,为了一个外在于孩子的高高在上的目的,逼迫他们服从规范。

两者的价值取向存在巨大差异。

我很骄傲,在读蒙台梭利之前,我就知道了这一点。

“或者可以这样说:

正是这种潜在的一致性,使你喜欢并认同了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05年5月13日1

四工作本能

花被人折了,花在风雨中凋零,可是花朵仍要执着的开放。

蜜被人取了,蜜的多半不能自己享用,可是蜂儿仍在孜孜不倦地劳动。

如果自然听到我们所说的一切知足的话语,/江河就不去寻找大海,冬天就不会变成春天。

/如果她听到我们所说的一切吝啬的话语,/我们有多少人可以呼吸到空气呢?

(纪伯伦《先知·沙与沫》)

世间生物都在产出多于它们自身所需的东西,结果造成一种剩余——那远远超出自身需要的产品,便造成了地球的繁富和生物圈的欣欣向荣。

这是自然赋予生命的内在本能,是一种伟大的天赋——人作为自然之子,不可能不拥有这种本能,这种伟大的天赋。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以为游戏是童年最重要的事情,玩具必不可少——甚至是多多益善的,游戏和玩具构成了儿童的幸福世界。

尽管成人看见儿童很快就厌倦已有的玩具,把它们弄坏;尽管成人明白那些不断更新、不断被丢弃的玩具,每样只能暂时拴住儿童的心。

很少父母会思考:

这种周而复始、此起彼伏、短暂的、旋生旋灭的乐趣,到底能为孩子成长提供怎样的帮助?

蒙台梭利认为:

可以促使儿童正常发展的是这样的活动——它使儿童身心与外界现实密切联系。

只有当儿童专注于将他与外界现实密切联系起来的活动的时候,儿童的正常发展才能发生。

玩具使儿童理解力在现实中失去了方向。

儿童是富于幻想的,玩具吸引孩子的优势恰在于为儿童提供了与现实脱节的幻境——而幻觉绝不能使孩子的精神力量获得实质性的增长,不能培养孩子全神贯注的品性。

玩具所激起的儿童活动的兴趣,就像隐藏在余烬之下的微火冒出来的烟雾。

这种火焰将迅速熄灭——玩具很快遭厌弃。

“神游”——对于过分依赖玩具的儿童,蒙台梭利用这个词形容他们的心理状态。

意思就是他们被玩具支配,在现实环境中缺乏动力。

可惜的是,他们的任性和无序往往被误认为天真活泼。

由玩具和游戏培养出来的反常的想象力,其实上是儿童对逃避现实的武器,是发展滞后的表现。

他们的注意力从一个玩具转到另一个玩具,没有片刻留恋,他们的运动没有目的,缺乏对安静和秩序的热爱——也就是说,他们在环境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值得倾注热诚与体力的“正事”;他们不断地要又不断地抛弃,总是盯着别人有什么东西——像一群羊似的互相跟来跟去。

有趣的是,洛克也反对在玩具上满足儿童的要求。

他认为玩具消磨儿童的意志,培养儿童的贪婪,毁了成长中的绅士。

“如果实在需要,一把钥匙,一根小棒也能给他带来充分的乐趣。

”——严峻的先生如是说。

那么,儿童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是工作。

游戏、玩具在儿童生活中的位置,应当和郊游、桥牌在成人生活中的位置相当——执有这种观点,才是对儿童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工作是人的内在需要,工作是使人获得平静与满足的重要源泉——对此,成人很容易理解。

工作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则,不工作就不可能形成个性——这是蒙台梭利向世人揭示的一个重大秘密。

儿童需要有事可做——“能做事”使他获得能力、尊严、成就感和自我意识。

这类崇高的感觉一旦获得,必将产生强大的内在力量,引领着儿童不断向高处上升。

就像牙齿长出了一颗,必定会长出第二颗、第三颗。

“儿童之家”有很多奇妙的玩具,但是没有一个儿童愿意选择他们。

蒙台梭利曾把那些有趣的玩具演示给孩子们看,孩子们只表现出片刻的兴趣,然后就各自走开了。

因此蒙台梭利认识到:

在儿童生活中,玩玩具只是很小的部分,只有当没有更好的事情去做的时候,儿童才去玩。

儿童不断地从一个较低的阶段发展到一个较高的阶段,他的每一分钟都是极其宝贵的。

儿童不断地成长,受本能的指导,他迷恋于对其成长有帮助的每一件事情,而对休闲不感兴趣。

在“儿童之家”,儿童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某些同类的教具,以至于有些教具很少被注意到,积满了灰尘。

这样的观察结果使蒙台梭利认识到:

教具不仅应当井然有序,而且应当适应儿童的内在需要。

为了更好的激发儿童兴趣使他们专心致志,一要消除教具的混乱状态,二要去掉不必要的教具。

井然有序和清除不必要的东西——这是遍布全球的“儿童之家”的共同特点。

看看我们的小学教室,往往花团锦簇——这是否符合儿童成长的内在需要呢?

儿童发自内心的崇拜成人,乐于服从、摹仿成人——发自内心地想替自己、帮成人做事情。

回忆一下,“慈爱的父母”和“任性的孩子”,他们之间为此发生过多少“爱的冲突”?

很多时候,父母宁可孩子抱着玩具远远离开自己,一边玩去。

为什么成人不能理解儿童对工作的需要呢?

也许,在成人的社会里,由于贪婪、自私、竞争、懒惰、剥削……人生来固有的工作本能已经退化——成人的心理已被占有欲、权利欲、冷漠感、厌倦感引入歧途。

现实生活中,成人的工作多是强制性的劳动,是谋生的手段,工作往往是艰辛繁重和令人厌恶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有人能从工作本身得到新鲜的快乐了。

那些仍然认为工作富有魅力且不可抗拒的人,是未遭异化的幸福的家伙。

在人群中,他们显得如此非凡、强健和富有朝气。

他们兴致勃勃,他们阳光灿烂,他们看起来像是永远不会老去的孩子——这种工作和心理状态,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才是世界充满生机的原因。

这股纯净神圣的源泉,涌自创造之初——涌自未遭阻碍和曲解的童年。

蒙台梭利说:

儿童是成人之父。

5月14日11:

20

五不同的工作不同的节奏

一个大约3岁的小女孩不断地把一系列圆柱体放进孔里,然后取出来。

这些圆柱体大小不同,就像软木塞一样。

一遍又一遍,小女孩不知疲倦地重复一样的练习,这让蒙台梭利感到惊讶。

她试图干扰孩子,想看看孩子的专心能达到什么程度,蒙台梭利先是让教师带着其他孩子在小女孩身边唱歌、走动,然后把孩子连同椅子一起放到自己的膝盖上——孩子仍在工作,重复了42次,最后才停下来。

仿佛梦中刚醒,她甜蜜而满足地微笑着,眼睛炯炯有神地环顾四周。

是这样的工作,使孩子学会了专心致志;学会了双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