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620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8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3、知道吨、千克、克的实际意义及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4、培养学生操作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

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观念。

难点:

正确地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关键: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和比较克、千克、吨这三个质量单位。

第1课时

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5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了解质量单位

课前,老师布置让大家到农贸市场、药房等地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指出:

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

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

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认识工具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启发学生说出:

电子秤、台秤、磅秤、天平、杆秤、地秤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介绍天平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称盐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

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

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分组活动:

用精度高的电子秤称一称。

(也可以就用天平称)

例如:

一小块橡皮、一团棉花、一大粒花生、一小段粉笔、10粒黄豆……

称完之后,用手掂一掂。

引导学生感受:

同样都是大约1克重的物品,有的看上去大,有的看上去小。

物品的轻重,不能只看大小。

6.讨论:

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小结:

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三、课堂活动

分组活动:

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

五、课后延伸

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简易天平。

六,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6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

2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千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台秤、电子秤、体重秤、两袋500克的盐、大米、水果糖、苹果、萝卜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上一次的体检中,你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教师记录:

30千克、32千克、40千克、46千克……

教师:

我们班最重的同学都没有老师重,我的体重是50000克。

板书:

50000克

教师:

看了老师的体重,你有什么感觉?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说出的数大,同时启发学生说出老师用的单位和同学们用的单位不一样。

教师:

为了便于比较,也为了记录简便,老师用来表示体重的单位应该与你们的一样,都用千克作单位。

教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克。

(板书:

认识千克)

二、探索新知

1、认识1千克

(1)出示一袋500克的碘盐,用手掂一掂,再估一估它有多重。

请学生读出包装上的数据。

再出示一袋同样的碘盐,问学生:

两袋这样的碘盐重多少?

启发学生说出两袋是1000克,500克+500克=1000克。

告诉学生1000克就是1千克。

教师板书:

1000克=1千克

千克用kg表示。

1kg=1000g

(2)将这两袋盐放在台秤上,请学生看指针所指的刻度是1千克。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重1千克?

将学生说到的一些物品放到台秤上称一称。

(每组至少一种)

(3)学生一只手拿一枚2分硬币,另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掂一掂,说出自己的感受。

(4)讨论:

你认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

小结:

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2、操作活动,称物品

每组拿出自己准备的秤。

(1)称出1千克盐、3千克大米、2千克水果糖。

(也可以用作业本、数学书等代替)用手掂一掂。

(2)称8个苹果、3个萝卜,掂一掂,估计一下这些物品有多重,再称一称。

学生交流:

你用什么工具称?

怎样称的?

3、克与千克的换算

(1)这袋大米重3千克,如果用克作单位,怎么表示?

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

1千克是1000克,3千克就是3000克。

3kg=3000g(板书)

这3个萝卜重2000克,如果用千克作单位,怎么表示?

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

1000克是1千克,2000克就是2千克。

2000g=2kg(板书)

比较这两个式子:

3kg=3000g2000g=2kg,你发现了什么?

千克与克的进率是1000。

把用克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要去掉3个0;把用千克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克作单位的数要加上3个0。

(2)填一填。

(教科书第3页)

(3)老师的体重是50000克,真的比全班所有的人都重吗?

50000克就是50千克,全班最重的是48千克,老师比全班的同学都重。

三、课堂活动

(1)对口令。

(教科书第5页)

(2)填一填。

(教科书第6页:

第3,4,5题)

(3)分组活动,称一称。

选择一件你想称的物品,估计一下有多重。

用台秤、电子秤、体重秤等,与同学合作,称出物品有多重。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全班交流:

你用什么工具称出什么物品有多重?

四、全课小结。

五、课后延伸。

小猪重30千克,小猫重5千克,大公鸡重3千克,母鸡重2千克,两只小鸡分别重500克。

它们要坐船去游玩,大木船规定不能超过33千克,小木船规定不能超过9千克。

它们怎样坐船?

六,板书设计

第3课时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7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践、观察与推算的活动中,认识1吨物品有多重,建立吨的概念。

2掌握千克与吨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实际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

1请学生课前去调查货车的载重量。

2教师准备体重秤、1桶水、1袋大米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2吨、4吨……

教师:

我发现了一辆长安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1000千克,另一辆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1吨,哪辆车的准载量大?

引发学生的争议,引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吨。

(板书:

认识吨)

二、建立概念

1认识1吨

(1)请一个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学生站上体重秤。

告诉大家,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

同桌互相抱一抱,或者背一背。

说一说对25千克的感受。

(2)请4个学生上台,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样?

100千克重不重?

(3)请40个学生起立,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这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

1000千克重不重?

(4)1000千克就是1吨。

1吨重不重?

板书:

1吨=1000千克。

2算一算,加深对1吨的认识

(1)出示重20千克的一桶水,放在体重秤上。

请学生用手拎一拎,说一说感受。

推算一下,多少桶水重1吨?

(3)出示重50千克的1袋米。

请学生用手提一提(先请一个学生提,再请两个学生一起提,然后请三个学生一起提),说一说感受。

推算一下,多少袋米重1吨?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吨

启发学生举例:

如大象约重4吨,大黄牛约重1吨,家中上月用水约5吨……

与克、千克相比较,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吨作单位?

小结:

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认识进率

1吨=1000千克。

(1)出示两辆车的图片,其中一辆车身上写着2000kg,另一辆车身上写着4吨。

填一填:

2000kg=()吨4吨=()kg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1000千克是1吨,2000千克就是2吨;1吨是1000千克,4吨是4000千克。

吨与千克的进率是1000。

把用千克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吨作单位的数,要去掉3个0;把用吨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要加上3个0。

(2)判断。

(教科书第6页:

第6题)

(3)解决问题。

①看图(教科书第4页算一算),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提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

有5吨橘子,运走2000kg,还剩多少吨橘子?

②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

③教师: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你遇到了什么情况?

怎样思考的?

组织学生汇报

小结:

可以统一成用吨作单位,也可以统一成用千克作单位。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第6页:

第8、9题。

六、课后延伸:

做一个小调查。

(参考第7页进行)

七,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较为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3能结合现实情况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

  4在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

  5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数学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重点:

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难点:

1正确计算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的应用。

关键:

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例题的直观图,讲清算理和算法,明确计算过程和注意问题。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整十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会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

把单元主题图制成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6+6+6+6=()×()=()

3+3+3+3+3+3=()×()=()

4×5=4+()+()+()+()=()

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