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8 说明性文体阅读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606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19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8 说明性文体阅读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8 说明性文体阅读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8 说明性文体阅读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8 说明性文体阅读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8 说明性文体阅读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8 说明性文体阅读2.docx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8 说明性文体阅读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8 说明性文体阅读2.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8 说明性文体阅读2.docx

全国中考试题汇编专题18说明性文体阅读2

说明文2

1.(2015届广东韶关中考)

超越时空的量子通信

一种被称为量子通信的新的通信方式初露端倪。

它是一种不受通信双方空间距离限制、不存在任何传输时延的真正意义上的实时通信,因此,它可望承担起未来宇宙通信的使命。

那么,什么是量子通信呢?

简单地说,量子通信就是根据量子力学关于相互耦合的微观粒子(如电子、光子等)之间存在的超光速关联来实现信息的传递。

量子力学指出,如果我们对相互耦合的一对粒子中的一个粒子进行测量,另一个粒子将会瞬时“感应”到这种影响,并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不管这两个粒子间相隔多远。

上述这种微观粒子间的超光速关联和影响叫做“缠结”,它是一种具有交互作用的粒子之间通过“感应”而建立的神奇连接。

这种连接是实现超光速通信的主要依据。

量子通信的优点很多,首先便是它的零时延,正是由于这个特性,它可望应用于未来的星际通信;其次是它可以不通过双方之间的空间进行,这就避免了环境对通信的干扰;第三,是保密性强,因为信息载体可以只保存在收发信息的双方,使与此项通信无关的第三者无法干扰和窃听。

此外,它还是一种环保型通信,不会产生电磁污染。

量子通信系统由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测量装置组成。

按其所传送的信息是经典还是量子而分为两类。

前者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后者则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的分发。

隐形传态是一种脱离实物的信息传送,它的过程是光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接收地点,接收者再根据这些信息选取与构成原物相同的基本单元,制造出原物完美的复制品。

但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不允许精确地提取原物的全部信息,这个复制品不可能是完美的。

因此“隐形传态”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

1993年,6位科学家提出了利用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

将某个粒子的未知量子态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把另一个粒子制备到该量子态上,而原来的粒子仍留在原处。

其基本思想是:

将原物的信息分成经典信息和量子信息两部分,它们分别经由经典通道和量子测量而获得,量子信息是发送者在测量中未提取的其余信息;接收者在获得这两种信息后,就可以制备出原物量子态的完全复制品。

量子通信的最终实现,需要将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

另外,通过对人脑意识过程的深入研究,还有可能使量子通信的速率大大提高。

以至有一天,可以将生物芯片植入人的大脑,实现人脑间的超光速通信。

(选自2007年第7期下《百科知识》)

(1)下面各项中,对“量子通信”定义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量子通信是一种不受通信双方空间距离限制,不存在任何传输时延的实时通信。

B.量子通信是根据量子力学关于相互耦合的微观粒子之间存在超光速关联来实现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

C.量子通信是具有零时延,抗干扰,保密性强的环保型通信。

D.量子通信是由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测量装置组成的新型通信。

(2)下面各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缠结是指测量相互耦合的一对粒子中的一个粒子,另一个粒子将会瞬时“感应”,并发生相应变化的神奇连接。

B.经典信息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量子信息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的分发。

C.隐形传态的过程是光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并传送到接收地点,然后根据这些信息选取与构成原物相同的基本单元,制造出完美的复制品。

D.量子隐形传态的新方案,在信息传送过程中,传送的仅仅是原物的量子态,而不是原物本身。

(3)下面各项依据原文进行的推断和想象,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量子通信因为具有零时延的优点,所以可用于星际通信。

B.只要利用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就能最终实现量子通信。

C.接收者获得经典信息与量子信息后,就可以制备出原物量子态的完全复制品。

D.通过对人脑意识过程的深入研究,使量子通信的速率大大提高,大脑植入生物芯片后,就可以实现人脑间的超光速通信。

2.(2015届广西柳州中考)现代文阅读

(一)(共6分,每小题2分)

苗族银饰

韩宗树

①苗乡俗语说:

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

当你行走在苗乡时,无论是在人头攒动的集市,还是在石板铺路的村寨,都会有三三两两的苗家阿雅(妇女)、黛帕(少女)穿着由五彩的花边和闪亮的银饰镶成的民族盛装映入你的眼帘,让你感受到苗族银饰悠久、神奇、精美的文化魅力。

②苗族人酷爱银饰,不管在哪里生息繁衍,服饰(特别是银饰)都会成为当地的亮点和人文景观。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秦汉以来,苗族的银饰文化得到一脉相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苗族金银神话的诠释。

苗家人一生中用银处极多,尤其女性更胜,主要有三项。

一是青年男女定情,男方要送女方银镯、耳环等饰品做信物,而在正式出嫁时,如男方送不足一定银两则不能成婚。

二是日常家珍饰银、存银又是苗家富有的象征。

日常生活中,用银子来馈赠也是常事。

为求“长命富贵,驱鬼避邪”,苗人从少年乃至中年,在手、脚、耳等处均系上适量的祀保银钏。

三是给老年人祝寿或送终都离不开银子或银饰物。

总之,“以银为结,以银为彩,以银为荣,以银为贵”,成为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③由于苗族在国内外散居很广,其银饰的品种也纷繁多样,主要有银雀凤冠、银牌耳环、银项链、银手镯、银脚环等等。

在结构上有对称式、均衡式、连接式和放射式。

图案则多为龙凤花鸟等动植物形象构成,造型生动,玲珑精美。

④从古迄今,苗族银饰的工艺水平从粗糙不断走向精美。

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奇葩,都是由银饰工匠们手工制作的,工艺方法铸炼、捶打、编结、刻花、雕纹等。

制作流程大抵经过吹烧、锻打、镶嵌、擦洗、抛光五道工序。

苗族银匠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在造型设计上也堪称高手,他们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并根据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在细节、局部的刻画上推陈出新。

经过银匠精心设计和加工,件件银饰各具其妙。

其中最具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银匠聪明才智的是“呆四连环套梅花戒指”。

它比现代魔方环2巧妙,由四个连环组成,每个连环上有“L”形状物,平折成90度,其上饰有数朵梅花,每环交错套在一起,能分能合。

此戒指若分开后,不熟悉之人难以复原,故名“呆四连环套”。

⑤苗族银饰丰富多彩,天成一韵,就像一首用白银写就的美丽诗篇,那么纯净,那么隽永,那么令人回味无穷,百读不厌。

(1)下列关于“苗族银饰”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苗族银饰品种繁多、制作精美,是苗乡亮丽的人文景观。

B.苗族的银饰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其传承发展得益于苗族金银神话的诠释。

C.苗族银饰的图案由龙凤花鸟等动植物形象构成,与苗家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一致。

D.令人叹为观止的苗族银饰都是由民间银饰工匠手工制作二成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苗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是“以银为结,以银为彩,以银为荣,以银为贵”。

B.银饰文化渗透于苗家人日常生活,男婚女嫁、祝寿送终、遗产继承都离不开银制饰物。

C.苗族银匠锤砧劳作的行家,是造型设计的高手,其所制作的银饰堪称民间艺术奇葩。

D.“呆四连环套梅花戒指”是最具苗族民族特色、充分展现银匠才智的苗族银饰。

(3)下列对文章写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描述苗女的民族盛装,点明苗族银饰之美,引出下文,是全文形成“总—分”的结构。

B.第④段中加点的“大抵”一词准确说明苗族银饰基本的制作流程,符合实际,也不排除例外。

C.第④段中的画线语句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具体而形象地说明“呆四连环套梅花戒指”的特点。

D.第⑤段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展示了苗族银饰的非凡魅力,体现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3.(2015届黑龙江绥化中考)阅读《我们生活中的那只“羊”》一文,回答后面题目。

(8分)

我们生活中的那只“羊”

①12年生肖一轮回,今年又值羊年。

进入中国文化中的那只“羊”,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家畜,更像是一个文化灵物。

他被人们附着了诸多观念,如吉祥、美好、公正等,具有了多样化的象征意义。

②首先,羊是吉祥的象征。

被史学界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国宝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件商代青铜方尊。

尊是商代大型盛酒器,用作祭祀礼器。

在商代人的观念中,“羊”通“祥”,寓意吉祥。

把牺尊铸成羊形,除了有把吉祥献给祖先、神灵之外,恐怕还有对羊等家畜兴旺的一种精神祈求。

③此后,羊为祥瑞的观念一直深浸于中国文化之中。

每逢岁首,中国人多言“三阳开泰”,以示吉祥。

由于“羊”与“阳”通,民间或书作“三羊开泰”,或绘作吉祥图案。

传统的图案则绘3只羊在阳光下吃草来表示,有好运即将到来之意。

又如,广州市“羊城”之说的由来,也与羊兆吉祥有关。

相传周朝时此地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向上天祈求,感动了上苍。

5个仙人骑着口衔谷穗的5只羊降临此地,将谷穗赠与人们,并祝愿这里永无饥荒。

仙人离去后,5只仙羊则变成石头留在了人间。

④其次,羊是美的化身。

按《说文解字》解释:

“美,甘也。

从羊从大。

羊在六畜主给膳也。

美与善同意。

”对此,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或说“羊大为美”,或说“羊人为美”,或说羊的美质在于“交换”,用羊作为等价物,可以换回很多自己需要的东西。

⑤也有研究者认为,人们之所以以羊为美,源于古人对羊生产过程的崇拜。

羊生小羊,胞胎出母体后,母羊咬破胞衣,小羊羔从里面挣脱而出,这种胞胎的产育滑溜顺利,母羊没有太大的痛苦。

人类的生产过程则不同:

婴儿先在母体中挣破胞衣,四肢伸张,形体变大,母亲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

所以,人们就希望人类生产如羊般的顺利。

⑥第三,羊代表着公正。

獬豸(xièzhì)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其原型是羊。

“獬豸,一角之羊也。

”其形状如羊,额上一角,双目有神,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

《墨子》中就有关于齐庄公让獬豸来断案的故事。

⑦有学者研究指出,法制其实起源于远古的游牧部落。

其原初的情境是:

判案都在祭祖的祠堂内进行,让那些作案者在祖先神灵的威慑下产生悔过之心。

獬豸的原型其实是佩戴羊角和羊面具的巫师。

由于獬豸是公平正义的象征,后世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又称为“獬豸冠”。

(1)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羊”的文化象征意义?

(2分)

(2)指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找出关键性词语。

(2分)

(3)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

(2分)

(4)2015年又值羊年,一些“十羊九不全”的“羊年厄运”说法也悄悄在民间流传开来。

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分)

4.(2015届湖北鄂州中考)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米树香香,糖树甜甜

乔娟

①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越来越怀念在真实泥土里生发出的无污染绿色蔬菜,在日月精华里慢慢长成的农家猪。

当注水米、抛光米、含铬含铅米充斥市场,连吃碗米饭都成了奢望时,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爱幻想:

如果有那么一种树,来自自然来自山,不喂饲料不喂药,不结苹果不结梨,结出大米白又白。

你会认为我在异想天开吗?

且慢嘲笑,在地球的某一角,真有这样一种天然纯生专结大米的树。

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着一种棕榈科植物,它并无美丽的身姿,开花也不好看,但超务实、超有爱:

专门向人提供赖以生存的口粮——大米。

不用费心想什么绕口的名字,就叫它米树好啦。

②米树终年常绿,10年就可长到20米,舒展开的叶子比双人伞还要大,足足有6米。

当然,与宽叶相配的是它那直径足有8米的粗壮树干。

长这么粗并不是单纯肥胖,人家粗,粗得务实,是专为大肚能容而生的。

那胖胖的树干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这种淀粉就是当地土著居民最重要的食物来源——西谷大米。

你会问,明明是淀粉,怎么变成大米了呢?

是这样:

土著人把米树砍倒后,将树干锯成均匀的一段段,再把每个段落劈成两半儿,用竹制斧头把段落内的淀粉刮出来,放在水桶里用劲儿搅拌,待淀粉沉到桶底,撇去最上面的水,把沉淀好的淀粉晾干,就变成了洁白均匀晶莹剔透的颗粒物——西谷大米。

用它做成的米饭,清香可口,软糯滑爽。

③大米好吃却不易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