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管理处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524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9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电管理处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无线电管理处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无线电管理处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无线电管理处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无线电管理处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线电管理处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docx

《无线电管理处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电管理处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线电管理处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docx

无线电管理处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

 

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

承办单位:

建设地点:

项目负责人:

2、承办单位介绍

主要任务是管理国家频谱资源,维护电波秩序:

(1)贯彻国家的无线电管理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无线电管理部门的规定,拟制本地区的贯彻执行的具体措施;协调处理本地区无线电管理方面的事宜;

(2)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无线电频率,呼号分配范围,负责地区频率、呼号的指配、审批;(3)按权限审批本地区的各类无线电台站和发射设备,统筹安排各类无线电台站的定点布局;核发电台执照;按国家规定收取频率占用费;(4)监督检查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科研、生产、销售购置和使用;(5)、审批无线电台的报废和销毁;(6)负责本地区内的无线电监测,维护电波秩序。

3、编制依据及原则

3.1编制依据

(1)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试行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无线电管理“十一五”规划》、《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

(3)国家《无线电监测网技术体制》;

(4)***无线电管理“十一五”建设规划;

(5)***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定额、标准;

(6)国家现行的行业规定,法律法规,设计标准,技术规范;

(7)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3.2编制原则

(1)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遵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方针,服从***无线电管理“十一五”建设规划的需要。

(2)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必须结合***的实际情况,充分留有余地,适应***无线电通信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具备适度超前意识。

(3)符合国家颁发的《无线电监测网技术体制》、《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计算机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和有关规定的要求,保证无线电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有利于无线电频谱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

(4)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应确保其先进性、可靠性、兼容性、经济实用性和可扩展性,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5)项目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完善配套的原则,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节约投资,尽量做到实用、创新、简洁、大方。

(6)平面布置,功能分区要明确、布局紧凑、流线合理、使用舒适;竖向布置要现代、新颖、活泼大方,富有时代气息;同时与周围已有建筑物保持协调一致。

(7)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周边道路绿化合理均衡,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环保、消防等规定、标准和规范。

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位于***省北部,北邻内蒙,东望河北、距北京380公里。

全市辖四区七县,总面积14127平方公里,城市面积136平方公里,总人口257万,城市人口101万。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蒸蒸日上,***无线电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截止到2002年底,全省共有各类无线电台站近1.99余万,公众移动电话用户465余万,无线寻呼用户49余万,各类双向通信地球站239个,广播电台、电视台、差转台557座。

由于设台数量急剧增加,频率供需矛盾日趋紧张,电磁环境日益恶化,无线电干扰越来越严重。

因此,无线电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

无线电监测是无线电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承担着空中电磁波的监听、测量、测向和定位,无线电台信号的识别和干扰查找等工作,为无线电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执法依据和技术支持。

因此,着力加大无线电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十分迫切。

建设单位结合***实际情况,经过周密的分析与研究,审时度势,提出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十一五”规划,必将改变***传统的无线电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无线电管理水平。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选项位于***御东区迎宾大道以南,东邻规划路,南西均邻齐家坡村民住宅用地,北邻***监狱干警宿舍。

2、项目建设的内容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

(1)土建工程(含设备安装调试工程)

(2)给排水工程

(3)电气工程

(4)暖通空调工程

(5)消防工程

(6)综合布线网络数据工程

(7)设备间和计算机系统工程

3、主要建设条件

***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管理处B级监测站综合大楼建设项目符合***规划要求;项目选址落实,场地满足建设和施工条件,规划区内的给排水、供电、通信、供热等系统设施建设完善,资金已落实。

因此本项目的各项配套条件良好,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及建成后发挥应有的作用。

4、项目概况

本项目建设用地5586.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132平方米;总投资3382.88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2793.75万元,建设工程其他费397.65万元,基本预备费191.48万元。

三、研究结论

1、项目选址位于***御东区迎宾大道以南,交通便利,规划区内原有的供水、供电、供暖设施均能满足新建综合楼的需要。

2、项目的建设标准合理,采用设备先进,符合国家及地方各项政策要求,有利于提升***乃至整个***无线电监测水平。

3、项目建成后,可以加强无线电频率资源和各类无线电台站的科学管理,有效维护空中电波秩序,提高***无线电管理水平,使宝贵的无线电频谱资源得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使无线电技术设施建设能够基本适应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需要。

而且,本项目的建设对维护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其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综上,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无线电及其监测

1、无线电简介

无线电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电磁波,是其中的一个有限频带,上限频率在300GHz(吉赫兹),下限频率较不统一,在各种射频规范书,常见的有:

3KHz-300GHz(ITU-国际电信联盟规定),9KHz-300GHz,10KHz-300GHz。

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信号的技术。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

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

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

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

无线电的应用迅速扩大,无线电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各种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遥测遥控、射电天文等无线电业务的应用遍及国防、公共安全、商用和工业等各个部门,其业务量在日益增大。

在一些情况下,当在移动状态不能使用其他通信方式时,在农村、海岛等边远地区有线通信不方便的情况下,或者在紧急情况及救灾时有线通信被中断时,水上和航空的紧急遇险和安全通信等,无线电通信就成为必不可少或唯一的通信手段。

由于无线电波可以穿越国界,许多无线电系统可在世界范围内支持国际间的通信、贸易和旅游。

无线电被广泛地应用到诸如通信、导航、雷达、物体加热、天文研究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其用途广泛。

随着无线电技术和业务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线电频率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国家的无线电管理局统一分配和管理。

它是一种有很大潜力的资源,如果正确地开发,可提高国家劳动效率和生产力,同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频谱能快速、高效、全国性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用于个人和商业通信服务,如蜂窝移动通信、无线寻呼、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等;

(2)促进基础设施的发展和业务设施的革新,如卫星通信、微波通信、无线接入业务等;(3)为国家安全和国防服务,如无线电导航、雷达、无线电定位、卫星地球探测等;(4)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无线电导航、无线集群通信、无线电定位等;(5)防止犯罪和加强法律实施,如无线集群通信,卫星探测、无线侦察等;(6)支持国家和国际运输系统,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7)促进保护自然资源,如气象业务、卫星地球探测等;(8)提供传播教育、综合性和公共事业的信息及娱乐,如广播、电视、卫星广播等;(9)促进科学研究、开发和探索,如射电天文、卫星地球探测等;(10)促进社会与经济进步,如无线通信、广播、远程教育等。

2、无线电监测

无线电监测为无线电管理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为无线电频谱管理提供技术上和执法上的支撑和支持。

无线电监测包括日常的电波监听、测量、测向和定位、电台识别和干扰查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识别发射信号的相关技术参数和操作特性,查找和验证未授权的无线电发射机或无线电台站,确保符合或遵守国家无线电管理有关规定;调查、记录有关干扰源、背景噪声等电磁环境情况,判明并解决干扰问题,保护合法无线电台站用户的权益,查处非法无线电台站的干扰;论证无线电信道和频道的可用性,验证频谱工程中的有关技术分析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为频率指配提供依据;验证正常的无线电台站的技术参数和操作特性,确定是否遵守执照核定的项目;监测有关频谱的占用情况,进行有关频率、发射功率、天线增益、调制类型、占用带宽、信道载荷和占用度、场强等的测量,进行有关的信号与系统分析,其相关频谱数据将用作频谱规划、划分和分配的依据。

无线电管理监督检查主要是确保无线电管理的规定得到有效的遵守,查处非法设台与非法使用、租用、转让频率,查处有关干扰源,处理有关干扰或违法活动的投诉,查处已设电台技术参数的超标情况,检查已设无线电台站的站址、技术参数和操作特性是否遵守执照核定的项目,检查无线台站的运作是否符合执照的规定,是否从事授权范围以外的业务活动;检查台站的维护、每信道移动台的数量(如集群要求每信道带80个移动台)、信道承载的话务量(或数据量)是否符合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查处超过有效期的或未缴纳频率占用费的无线电台站和频率,查处未经国家型号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的使用、进口、生产和销售。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各部门对通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通信电路量和各种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趋势显然冲击无线通信,促使无线通信迅速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的无线电台站数量猛增,对频率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使可用的无线电频谱资源越来越难于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

站台数量的迅速增加,有限的频率资源日益拥挤,电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电台之间互相干扰逐渐增多,使频谱的最佳分配及使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无线电监测就是通过对地面无线电通信业务、固定业务、移动业务、船舶运输业务、广播业务和安全业务等台站的发射特性进行监测,对无线电台站进行测向、定位,并按国际无线电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的规定来处理,帮助迅速消除有害干扰,确保各种各样的无线电设备正常运行,为频率指配提供技术依据,使有限的频率资源得到合理的、科学的、经济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二、无线电监测的必要性

1、满足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广泛运用,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层出不穷,业务种类不断扩大,已由单一业务发展至地面固定和移动、广播电视、气象、雷达、航空导航、卫星通信、水上固定与移动、民用移动通信、遥控遥测、数据传输等几十种业务。

无线电通信使用工作频率从中波、短波、超短波发展到微波甚至更高频段。

无线电台站设备快速增长。

无线电事业的蓬勃发展使无线电管理任务越来越重,协调难度越来越大。

“十五”期间,***无线电管理机构在省委、省政府及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的领导下,在计委、财政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软、硬件”建设显著加强,全省的无线电管理工作上了一个台阶。

但是,全省的无线电管理工作和技术管理的手段仍然滞后,不能完全适应无线电通信的迅猛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频率资源的分配不够科学,无线电频率的利用率比较低,供需矛盾日趋紧张;

(2)无线电干扰,特别是对航空导航和水上安全通信以及防火、防汛、气象通信等重要业务的干扰时有发生;(3)频率规划、法制建设、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