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4820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质学实习报告.docx

地质学实习报告

 

实 习 报 告

 

姓名:

李昌洁

班级:

资环1001班

学号:

100400106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交通位置及经济自然概况

 

第二章 地层

 

第三章 构造

 

第四章 岩浆活动

 

第五章 外动力地质作用

 

第六章 总结

 

前言

一、实习的性质和任务

认识实习是为了理论联系实际,加深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

这次实习,是该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这次认识实习的任务是:

1、让学生体会地质工作的方法和特点。

2、观察、认识主要煤系地层、地质构造。

3、认识岩浆侵入体。

4、认识地表水体、河流地质作用以及喀斯特地貌。

二、路线安排

路线一  仁义村一黑龙洞

路线二  隆山一口上水库

路线三  洺河一沙河一牛庄天梯山

三、实习的目的

1、观察地层问的接触关系。

2、认识上古生界地层。

3、认识逆断层的存在。

4、认识几种碎梢岩。

5、认识洪洪山岩体的岩性特征。

6、识别球状风化。

7、识别断层的存在。

8、地表水体的特征。

9、认识河流中游沉积物、阶地。

10、观察河滩植物。

11、观察喀斯特地貌。

四、实习时间安排及工作量。

时间:

1月3号-1月6号

教学安排:

1、在仁义村,观察石炭系中统与奥陶系中统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

2、观察“山西式铁矿”及“G层铝土矿”。

3、由山坡向东行进,沿途观察本溪组地层,注意其岩性组合特征。

4、继续向东,观察太原组岩性及各标志层(石灰岩、煤层)特征。

5、在公路西侧,观察逆断层,寻找断层存在依据,并作素描图。

6、在隆山,观察洪山岩体的岩性特征以及接触带的特征,并作剖面图。

7、识别球状风化的特征。

8、在武安城北,观察断层,判断断层性质,然后作剖面图。

9、在口上水库,观察地表水体。

10、在临洺关洺河大桥东侧,观察河流中游沉积物、阶地。

11、在沙河河滩,观察河流沉积物,并与河流上游沉积物对比。

12、在牛庄天梯山观察喀斯特地貌,并描述其特征。

五、组织状况

本次实习由两名老师带队(李老师和关老师)实习学生共30人,均为资环专业。

 

第一章  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概况

实习区位于邯郸市,邯郸地处河北省最南端,西依巍巍太行山,东依华北大平原,邻接晋鲁豫三省。

l、地理位置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北纬36°10′至37°2′,东经113°30′至115°28′。

(见图1—1)西依太行山,东临华北平原,北距省会石家庄150公里,离首都北京450公里。

邯郸市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57平方公里。

邯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各等级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是连接晋冀鲁豫四省的交通枢纽。

邯郸市地势西高东低,是太行山隆起与华北平原沉降区之间的过渡带。

大致以京广铁路为界,东部地区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西部为侵蚀剥蚀地形,山脉、丘陵、盆地相间,河谷辗转穿越,地表形态差异很大。

境内最高点是太行山中的老崖寨主峰,海拔1898.7米;最低点是曲周县五间房村,海拔仅32.7米。

图1—1

2、资源环境

邯郸市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主要资源有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

邯郸市水资源总量为8. 63亿m³。

区内由南向北分布有漳河、滏阳河、洺河,均属海河水系。

漳河源于山西省,平均天然径流量为19.3亿m³,区内建有岳城水库,库容10.9亿m³。

滏阳河源于峰峰,平均天然径流量为3.98亿m³,区内建有东武仕水库,库容1. 52亿m³。

洺河源于武安西部山区,属季节性河流,上游建有口上水库(京娘湖)、四里岩水库、车谷水库等中小型水库,总库容量0. 82亿m³。

邯郸矿产资源蕴藏丰富,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达40多种,主要有煤矿、铁矿、水泥川灰岩、铝矿、粘土矿等。

其中煤和铁矿石储量相当丰富,是全国著名的焦动力煤和铁矿石产区之一。

金属资源有:

铁、钴、铜、汞、钼。

非金属资源:

煤炭、铝土矿共生耐火粘土矿、石灰石、瓷土、石膏、水泥用黄土、大理石、重晶石、石墨、兰石棉、石英岩、玄武岩、钾长石、斜长石等。

邯郸是国家级历史名城,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现有名胜古迹500多处,主要占迹和游览景点有武灵丛台、黄梁梦吕仙祠、娲皇宫以及响堂山石窟等,还有新开发的长寿村、京娘湖、武当山等民俗风景区。

3、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邯郸的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3. 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6. 6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32. 11亿元;分别增长4.0%、11. 7%和10. 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7712元,增长9.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02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214元,人均消费性支出498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 4%和6.8%。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61元,比上年增长3. 6%。

200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9.0亿元,比上年增长5.0%。

粮食总产量达373.1万吨,比上年下降3.2%;棉花产量79812吨,下降2.5%;油料产量195903吨,下降3.0%,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邯郸工业在占有能源、交通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以冶金、机电、建材等重工业为主,轻纺、制药等轻工业为辅,门类齐全的工业格局。

2002年,全市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417. 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 0%。

年产钢668万吨,比上年增长24.7%产铁819万吨,增长16.6%;产原煤1601万吨,增长5.2%;纱11.7万吨,增长14.2%;年发电量211亿千瓦时,增长27. 5%。

随着国家对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邯郸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0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占全市GDP比重的35.3%。

全市第三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4、人口

邯郸市2002年末总人口849.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9.8万人,非农业人口161.4万人。

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64‰,市区人口1 36万人。

城市人口居河北省第三位。

5、气候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春燥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最低气温-21。

C(1951年1月3日),最高气温42.5。

C(1 955年7月24日),年平均气温在12.6℃~14.1℃,年降水量189~585㎜,其中7~8月份占56%,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时期。

 

第二章  地层

【地质历史上某一时代形成的层状岩石成为地层,它主要包括沉积岩、岩浆岩以及由它们经受一定变质的浅变质岩。

】地层是指在某一地质年代因岩浆活动形成的岩体及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层的总称。

(所谓的地层是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和非成层岩石的总称。

从岩性上讲,地层包括各种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的概念。

)地壳中具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

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没有固结的堆积物,包括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

在正常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居下,后形成的地层居上。

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可以是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也可以是由于岩性、所含化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的变化导致层面不十分明显。

地层问的接触关系:

1、整合接触关系:

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它们之间是连续沉积,没有沉积间断。

2、整合(平行不整合):

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但它们之间并不是连续沉积,曾有过或长或短的沉积问断,因此地层有缺失。

3、不整合(角度不整合或斜交不整合):

新老两套地层有一定交角,其间有地层缺失,有明显的侵蚀面。

不整合和假整合反映了当时所发生的地壳运动,它们是划分地层的重要依据。

在仁义村,地层(见图2-1)是石炭系中统与奥陶系中统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

在这里观察了“山西式铁矿”及“G层铝土矿”。

 

图2-1   仁义村地层

仁义村的地层中下边是铁质岩、含铁质岩,再向上是铝质岩、泥岩、粉砂岩、页岩。

本次实习中,在仁义村我们观察到了石炭系中统与奥陶系中统之间的平行不整合面两套地层之间相差奥陶系上统地层、志留系地层、泥盆系地层以及石炭纪下统地层。

主要原因是在相应的地质时期内华北平原地壳上升导致在该历史时期内整个华北地区未接受沉积。

在以后的历史时期中华北平原没有发生大的构造运动,各地层之间保持了平行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平行不整合的地层接触关系。

接着观察了石炭系中统的本溪组和上统的太原组。

观察本溪组地层时观察了“山西式铁矿”和“G层铝土矿”的地层。

其中“G层铝土矿”在本溪组上部,“山西式铁矿”在本溪组的下部。

华北地区的“G层铝土矿”铝含量较少不具开采价值。

“山西式铁矿”的成因是铁元素在低洼的地方富集成矿。

在京娘湖地区,该段地层为整合(见图2-2)

 

图2-2 经娘湖地层

 

第三章 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质体(geologic body)或地壳中的岩块受到应力作用造成永久变形的产物。

地质体泛指天然的岩石块体,而不论其规模大小、形状、内部结构和成因。

地质体在地面上直接露出部分称为露头(outcrop)。

露头上往往赋存有地质构造的一些信息,因而成为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调查研究的重要对象。

 

在应力作用下,地质体有的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变位),如平移和平稳的升降;有的出现形体改变(形变和体变)和方位扭转。

这些变化后的产物统称为地质构造,常见的地质构造有水平构造(horizontal structure)、倾斜构造(dipping structure)、褶皱(fold)、断裂(fracture)以及岩浆岩作用产生的构造等。

为了研究地质构造,首先要确定它的空间位置,也就是确定地质构造的产状。

岩层的产状即岩层在空间的位置,以其层面在三维空间中的延伸方向和与大地水准面(水平面)的交角关系来确定,即用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变量来度量。

这三个变量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图3-1)。

褶皱是岩层在应力作用下产生连续弯曲的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产物,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没有破坏。

褶皱的基本类型有两种:

背斜(anticline)和向斜(syncline)。

其规模有大有小,小的须用显微镜观察,大的可宽达几千米,延长达几十千米(图3-2)。

根据轴面和两翼产状的分类 根据褶皱轴面和两翼产状可将褶皱分为直立褶皱(upright fold)、斜歪褶皱(inclined fold)、倒转褶皱(overturned fold)、平卧褶皱(recumbend fold)和翻卷褶皱(facing down fold)(图3-3)。

其中倒转褶皱是其一翼地层的层序已发生了倒转;平卧褶皱的轴面近于水平;翻卷褶皱是早期褶皱的轴面再发生弯曲的褶皱。

图3-3 根据轴面和两翼产状分类的几种褶皱

a-直立褶皱;b-斜歪褶皱;c-倒转褶皱;d-平卧褶皱;e-翻卷褶皱

断裂是地质体受力发生破裂的变形,小的断裂须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大的断裂可延长几千千米。

断裂又分为节理和断层。

节理是一种没有明显位移的脆性断裂(brittle fracture),它是地壳表层的岩石中发育最广泛的断裂构造。

在岩石露头上相间几米至十几米都可以见到一条节理。

有些地段节理的密度可达每米10条以上,岩石显得非常破碎。

自地表向下随深度加大,节理的密度逐渐降低。

但即使在深入地下2km的采矿洞内的岩壁上仍然可以见到节理。

节理的成因有多种。

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节理称为原生节理(primary joint),如喷出岩在冷凝固结过程中产生的柱状节理(prismatic joint)(图3-4)。

成岩后形成的节理为次生节理(secondary joint)。

岩石经风化作用而产生的节理即是次生节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