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文说明07附录F.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4655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条文说明07附录F.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条文说明07附录F.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条文说明07附录F.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条文说明07附录F.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条文说明07附录F.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条文说明07附录F.docx

《条文说明07附录F.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条文说明07附录F.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条文说明07附录F.docx

条文说明07附录F

7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

7.1一般规定

7.1.1考虑到黏土砖被限用,本章的适用范围由黏土砖砌体改为各类砖砌体,包括非黏土烧结砖、蒸压砖砌体,并增加混凝土类砖,该类砖已有产品国标。

对非黏土烧结砖和蒸压砖,仍按2001规范的规定依据其抗剪强度区别对待。

对于配筋混凝土小砌块承重房屋的抗震设计,仍然在本规范的附录F中予以规定。

本次修订,明确本章的规定,原则上也可用于单层非空旷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适用范围,随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89规范删去了“底部内框架砖房”的结构形式;2001规范删去了混凝土中型砌块和粉煤灰中型砌块的规定,并将“内框架砖房”限制于多排柱内框架;本次修订,考虑到“内框架砖房”已很少使用且抗震性能较低,取消了相关内容。

7.1.2砌体房屋的高度限制,是十分敏感且深受关注的规定。

基于砌体材料的脆性性质和震害经验,限制其层数和高度是主要的抗震措施。

多层砖房的抗震能力,除依赖于横墙间距、砖和砂浆强度等级、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质量等因素外,还与房屋的总高度有直接的联系。

历次地震的宏观调查资料说明:

二、三层砖房在不同烈度区的震害,比四、五层的震害轻得多,六层及六层以上的砖房在地震时震害明显加重。

海城和唐山地震中,相邻的砖房,四、五层的比二、三层的破坏严重,倒塌的百分比亦高得多。

国外在地震区对砖结构房屋的高度限制较严。

不少国家在7度及以上地震区不允许采用无筋砖结构,前苏联等国对配筋和无筋砖结构的高度和层数作了相应的限制。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砌体房屋的高度限制是指设置了构造柱的房屋高度。

多层砌块房屋的总高度限制,主要是依据计算分析、部分震害调查和足尺模型试验,并参照多层砖房确定的。

2008局部修订时,补充了属于乙类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按当地设防烈度查表7.1.2的高度和层数控制要求。

本条在2008年局部修订基础上作下列变动:

1,偏于安全,6度的普通砖砌体房屋的高度和层数适当降低。

2,明确补充规定了7度(0.15g)和8度(0.30g)的高度和层数限值。

3,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不允许用于乙类建筑和8度(0.3g)的丙类建筑。

表7.1.2中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最小砌体墙厚系指上部砌体房屋部分。

4,横墙较少的房屋,按规定的措施加强后,总层数和总高度不变的适用范围,比2001规范有所调整:

扩大到丙类建筑;根据横墙较少砖砌体房屋的试设计结果,当砖墙厚度为240mm时,7度(0.1g和0.15g)纵横墙计算承载力基本满足;8度(0.2g)六层时纵墙承载力大多不能满足,五层时部分纵墙承载力不满足;8度(0.3g)五层时纵横墙汞载力均不能满足要求。

故本次修订,规定仅6、7度时允许总层数和总高度不降低。

5,补充了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的定义。

对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其总层数应比横墙较少时再减少一层,由于层高的限值,总高度也有所降低。

需要注意:

表7.1.2的注2表明,房屋高度按有效数字控制。

当室内外高差不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限值按表中数据的有效数字控制,则意味着可比表中数据增加0.4m;当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虽然房屋总高度允许比表中的数据增加不多于1.0m,实际上其增加量只能少于0.4m。

坡屋面阁楼层一般仍需计入房屋总高度和层数;但属于本规范第5.2.4条规定的出屋面小建筑范围时,不计入层数和高度的控制范围。

斜屋面下的“小建筑”通常按实际有效使用面积或重力荷载代表值小于顶层30%控制。

对于半地下室和全地下室的嵌固条件,仍与2001规范相同。

7.1.3本条在2008局部修订中作了修改,以适应教学楼等需要层高3.9m的使用要求。

约束砌体,大体上指间距接近层高的构造柱与圈梁组成的砌体、同时拉结网片符合相应的构造要求,可参见本规范第7.3.14、7.5.4、7.5.5条等。

对于采用约束砌体抗震墙的底框房屋,根据试设计结果,底层的层高也比2001规范有所减少。

7.1.4若砌体房屋考虑整体弯曲进行验算,目前的方法即使在7度时,超过三层就不满足要求,与大量的地震宏观调查结果不符。

实际上,多层砌体房屋一般可以不做整体弯曲验算,但为了保证房屋的稳定性,限制了其高宽比。

7.1.5多层砌体房屋的横向地震力主要由横墙承担,地震中横墙间距大小对房屋倒塌影响很大,不仅横墙需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而且楼盖须具有传递地震力给横墙的水平刚度,本条规定是为了满足楼盖对传递水平地震为所需的刚度要求。

对于多层砖房,历来均沿用78规范的规定;对砌块房屋则参照多层砖房给出,且不宜采用木楼、屋盖。

纵墙承重的房屋,横墙间距同样应满足本条规定。

地震中,横墙间距大小对房屋倒塌影响很大,本次修订,考虑到原规定的抗震横墙最大间距在实际工程中一般也不需要这么大,故减小(2~3)m。

鉴于基本不采用木楼盖,将“木楼、屋盖”改为“木屋盖”。

多层砌体房屋顶层的横墙最大间距,在采用钢筋混凝土屋盖时允许适当放宽,大致指大房间平面长宽比不大于2.5,最大抗震横墙间距不超过表7.1.5中数值的1.4倍及18m。

此时,抗震横墙除应满足抗震承载力计算要求外,相应的构造柱需要加强并至少向下延伸一层。

7.1.6砌体房屋局部尺寸的限制,在于防止因这些部位的失效,而造成整栋结构的破坏甚至倒塌,本条系根据地震区的宏观调查资料分析规定的,如采用另增设构造柱等措施,可适当放宽。

本次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尺寸不足的小墙段的最小值限制。

外墙尽端指,建筑物平面凸角处(不包括外墙总长的中部局部凸折处)的外墙端头,以及建筑物平面凹角处(不包括外墙总长的中部局部凹折处)未与内墙相连的外墙端头。

7.1.7本条对多层砌体房屋的建筑布置和结构体系作了较详细的规定,是对本规范第3章关于建筑结构规则布置的补充。

根据历次地震调查统计,纵墙承重的结构布置方案,因横向支承较少,纵墙较易受弯曲破坏而导致倒塌,为此,要优先采用横墙承重的结构布置方案。

纵横墙均匀对称布置,可使各墙垛受力基本相同,避免薄弱部位的破坏。

震害调查表明,不设防震缝造成的房屋破坏,一般多只是局部的,在7度和8度地区,一些平面较复杂的一、二层房屋,其震害与平面规则的同类房屋相比,并无明显的差别,同时,考虑到设置防震缝所耗的投资较多,所以89规范以来,对设置防震缝的要求比78规范有所放宽。

楼梯间墙体缺少各层楼板的侧向支承,有时还因为楼梯踏步削弱楼梯间的墙体,尤其是楼梯间顶层,墙体有一层半楼层的高度,震害加重。

因此,在建筑布置时尽量不设在尽端,或对尽端开间采取专门的加强措施。

本次修订,除按2008年局部修订外,有关烟道、预制挑檐板移入第13章。

对建筑结构体系的规则性增加了下列要求:

1,为保证房屋纵向的抗震能力,并根据本规范第3.5.3条两个主轴方向振动特性不宜相差过大的要求,规定多层砌体的纵横向墙体数量不宜相差过大,在房屋宽度的中部(约1/3宽度范围)应有内纵墙,且多道内纵墙开洞后累计长度不宜小于房屋纵向长度的60%。

“宜”表示,当房屋层数很少时,还可比60%适当放宽。

2,避免采用混凝土墙与砌体墙混合承重的体系,防止不同材料性能的墙体被各个击破。

3,房屋转角处不应设窗,避免局部破坏严重。

4,根据汶川地震的经验,外纵墙体开洞率不应过大,宜按55%左右控制。

5,明确砌体结构的楼板外轮廓、开大洞、较大错层等不规则的划分,以及设计要求。

考虑到砌体墙的抗震性能不及混凝土墙,相应的不规则界限比混凝土结构有所加严。

6,本条规定同一轴线(直线或弧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包括与同一直线或弧线上墙段平行错位净距离不超过2倍墙厚的墙段上的窗间墙(此时错位处两墙段之间连接墙的厚度不应小于外墙厚度)。

7.1.8本次修汀,将2001规范“基本对齐”明确为“除楼梯间附近的个别墙段外”,并明确上部砌体侧向刚度应计入构造柱影响的要求。

底层采用砌体抗震墙的情况,仅允许用于6度设防时,且明确应采用约束砌体加强,但不应采用约束多孔砖砌体,有关的构造要求见本章第7.5节;6、7度时,也允许采用配筋小砌块墙体。

还需注意,砌体抗震墙应对称布置,避免或减少扭转效应,不作为抗震墙酌砌体墙,应按填充墙处理,施工时后砌。

底部抗震墙的基础,不限定具体的基础形式,明确为“整体性好的基础”。

7.1.9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部分,其抗震要求原则上均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的要求,抗震等级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框支层相当。

但考虑到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高度较低,底部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应按低矮墙或开竖缝设计,构造上有所区别。

7.2计算要点

7.2.1砌体房屋层数不多,刚度沿高度分布一般比较均匀,并以剪切变形为主,因此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属于竖向不规则结构,层数不多,仍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简化计算,但应考虑一系列的地震作用效应调整,使之较符合实际。

自承重墙体(如横墙承重方案中的纵墙等),如按常规方法进行抗震验算,往往比承重墙还要厚,但抗震安全性的要求可以考虑降低,为此,利用γRE适当调整。

7.2.2根据一般的设计经验,抗震验算时,只需对纵、横向的不利墙段进行截面验算,不利墙段为:

①承担地震作用较大的;②竖向压应力较小的;③局部截面较小的墙段。

7.2.3在楼层各墙段间进行地震剪力的分配和截面验算时,根据层间墙段的不同高宽比(一般墙段和门窗洞边的小墙段,高宽比按本条“注”的方法分别计算),分别按剪切或弯剪变形同时考虑,较符合实际情况。

砌体的墙段按门窗洞口划分、小开口墙等效刚度的计算方法等内容同2001规范。

本次修订明确,关于开洞率的定义及适用范围,系参照原行业标准《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多层砖房抗震技术规程》JGJ/T13的相关内容得到的,该表仅适用于带构造柱的小开口墙段。

当本层门窗过梁及烈上墙体的合计高度小于层高的20%时,洞口两侧应分为不同的墙段。

7.2.4、7.2.5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是我国现阶段经济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结构。

强烈地震的震害表明,这类房屋设计不合理时,其底部可能发生变形集中,出现较大的侧移而破坏,甚至坍塌。

近十多年来,各地进行了许多试验研究和分析计算,对这类结构有进一步的认识。

但总体上仍需持谨慎的态度。

其抗震计算上需注意:

1,继续保持2001规范对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的要求。

按第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的比例相应地增大底层的地震剪力,比例越大,增加越多,以减少底层的薄弱程度。

通常,增大系数可依据刚度比用线性插值法近似确定。

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二层以上全部为砌体墙承重结构,仅底层为框架-抗震墙结构,水平地震剪力要根据对应的单层的框架-抗震墙结构中各构件的侧移刚度比例,并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来分配。

作用于房屋二层以上的各楼层水平地震力对底层引起的倾覆力矩,将使底层抗震墙产生附加弯矩,并使底层框架柱产生附加轴力。

倾覆力矩引起构件变形的性质与水平剪力不同,本次修订,考虑实际运算的可操作性,近似地将倾覆力矩在底层框架和抗震墙之间按它们的有效侧移刚度比例分配。

需注意,框架部分的倾覆力矩近似按有效侧向刚度分配计算,所承担的倾覆力矩略偏少。

2,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地震作用效应调整原则,同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3,该类房屋底部托墙梁在抗震设计中的组合弯矩计算方法:

考虑到大震时墙体严重开裂,托墙梁与非抗震的墙梁受力状态有所差异,当按静力的方法考虑两端框架柱落地的托梁与上部墙体组合作用时,若计箅系数不变会导致不安全,应调整计算参数。

作为简化计算,偏于安全,在托墙梁上部各层墙体不开洞和跨中1/3范围内开一个洞口的情况,也可采用折减荷载的方法:

托墙梁弯矩计算时,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弯矩,四层以下全部计入组合,四层以上可有所折减,取不小于四层的数值计入组合;对托墙梁剪力计算时,由重力荷载产生的剪力不折减。

4,本次修订,增加考虑楼盖平面内变形影响的要求。

7.2.6砌体材料抗震强度设计值的计算,继续保持89规范的规定:

地震作用下砌体材料的强度指标,因不同于静力,宜单独给出。

其中砖砌体强度是按震害调查资料综合估算并参照部分试验给出的,砌块砌体强度则依据试验。

为了方便,当前仍继续沿用静力指标。

但是,强度设计值和标准值的关系则是针对抗震设计的特点按《统一标准》可靠度分析得到的,并采用调整静强度设计值的形式。

关于砌体结构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有两种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主拉和剪摩。

在砂浆等级>M2.5且在1<σ0/fv≤4时,两种方法结果相近。

本规范采用正应力影响系数的形式,将两种方法用同样的表达方式给出。

对砖砌体,此系数与89规范相同,继续沿用78规范的方法,采用在震害统计基础上的主拉公式得到,以保持规范的延续性:

(5)

对于混凝土小砌块砌体,其fv较低,σ0/fv相对较大,两种方法差异也大,震害经验又较少,根据试验资料,正应力影响系数由剪摩公式得到:

(6)

(7)

本次修订,根据砌体规范fv取值的变化,对表内数据作了调整,使fvE与σ0的函数关系基本不变。

根据有关试验资料,当σ0/fv≥16时,小砌块砌体的正应力影响系数如仍按剪摩公式线性增加.则其值偏高,偏于不安全。

因此当σ0/fv大于16时,小砌块砌体的正应力影响系数都按σ0/fv=16时取3.92。

7.2.7继续沿用了2001规范关于设置构造柱墙段抗震承载力验算方法:

一般情况下,构造柱仍不以显式计人受剪承载力计算中,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公式与89规范完全相同。

当构造柱的截面和配筋满足一定要求后,必要时可采用显式计入墙段中部位置处构造柱对抗震承载力的提高作用。

有关构造柱规程、地方规程和有关的资料,对计入构造柱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其一,换算截面法,根据混凝土和砌体的弹性模量比折算,刚度和承载力均按同一比例换算,并忽略钢筋的作用;其二,并联叠加法,构造柱和砌体分别计算刚度和承载力,再将二者相加,构造柱的受剪承载力分别考虑了混凝土和钢筋的承载力,砌体的受剪承载力还考虑了小间距构造柱的约束提高作用;其三,混合法,构造柱混凝土的承载力以换算截面并入砌体截面计算受剪承载力,钢筋的作用单独计算后再叠加。

在三种方法中,对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的取值各有不同。

由于不同的方法均根据试验成果引入不同的经验修正系数,使计算结果彼此相差不大,但计算基本假定和概念在理论上不够理想。

收集了国内许多单位所进行的一系列两端设置、中间设置1~3根构造柱及开洞砖墙体,并有不同截面、不同配筋、不同材料强度的试验成果,通过累计百余个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结合混凝土构件抗剪计算方法,提出了抗震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

此简化公式的主要特点是:

(1)墙段两端的构造柱对承载力的影响,仍按89规范仅采用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反映其约束作月,忽略构造柱对墙段刚度的影响,仍按门窗洞口划分墙段,使之与现行国家标准的方法有延续性。

(2)引入中部构造柱参与工作系数及构造柱对墙体的约束修正系数,本次修订时该系数取1.1时的构造柱间距由2001规范的不大于2.8m调整为3.Om,以和7.3.14条的构造措施相对应。

(3)构造柱的承载力分别考虑了混凝土和钢筋的抗剪作用,但不能随意加大混凝土的截面和钢筋的用量。

(4)该公式是简化方法,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相比偏于保守,供必要时利用。

横墙较少房屋及外纵墙的墙段计入其中部构造柱参与工作,抗震承载力可有所提高。

砖砌体横向配筋的抗剪验算公式是根据试验资料得到的。

钢筋的效应系数随墙段高宽比在0.07~0.15之间变化,水平配筋的适用范围是0.07%~0.17%。

本次修订,增加了同时考虑水平钢筋和中部构造柱对墙体受剪承载力贡献的简化计算方法。

7.2.8混凝土小砌块的验算公式,系根据混凝土小砌块技术规程的基础资料,无芯柱时取γRE=1.0和ζc=0.0,有芯柱时γRE=0.9,按《统一标准》的原则要求分析得到的。

2001规范修订时进行了同时设置芯柱和构造柱的墙片试验。

结果发现,只要把式(7.2.8)的芯柱截面(120mm×120mm)用构造柱截面(如180mm×240mm)替代,芯柱钢筋截面(如1φ12)用构造柱钢筋(如4φ12)替代,则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于是,2001规范对式(7.2.8)的适用范围作了调整,也适用于同时设置芯柱和构造柱的情况。

7.2.9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中采用砖砌体作为抗震墙时,砖墙和框架成为组合的抗侧力构件,直接引用89规范在试验和震害调查基础上提出的抗侧力砖填充墙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由砖抗震墙-周边框架所承担的地震作用,将通过周边框架向下传递,故底层砖抗震墙周边的框架柱还需考虑砖墙的附加轴向力和附加剪力。

本次修订,比2001版增加了底框房屋采用混凝土小砌块的约束砌体抗震墙承载力验算的内容。

这类由混凝土边框与约束砌体墙组成的抗震构件,在满足上下层刚度比2.5的前提下,数量较少而需承担全楼层100%的地震剪力(6度时约为全楼总重力的4%)。

因此,虽然仅适用于6度设防,为判断其安全性,仍应进行抗震验算。

7.3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7.3.1、7.3.2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多层砖砌体结构中的应用,根据历次大地震的经验和大量试验研究,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即:

①构造柱能够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10%~30%左右,提高幅度与墙体高宽比、竖向压力和开洞情况有关;②构造柱主要是对砌体起约束作用,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③构造柱应当设置在震害较重、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本次修订继续保持2001规范的规定,根据房屋的用途、结构部位、烈度和承担地震作用的大小来设置构造柱。

当房屋高度接近本规范表7.1.2的总高度和层数限值时,纵、横墙中构造柱间距的要素不变。

对较长的纵、横墙需有构造柱来加强墙体的约束和抗倒塌能力。

由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墙体的约束,构造上截面不必很大,但需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或现浇楼板连接,才能发挥约束作用。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构造柱须有外露面。

一般利用马牙槎外露即可。

当6、7度房屋的层数少于本规范表7.2.1规定时,如6度二、三层和7度二层且横墙较多的丙类房屋,只要合理设计、施工质量好,在地震时可到达预期的设防目标,本规范对其构造柱设置未作强制性要求。

注意到构造柱有利于提高砌体房屋抗地震倒塌能力,这些低层、小规模且设防烈度低的房屋,可根据县体条件和可能适当设置构造柱。

2008年局部修订时,增加了不规则平面的外墙对应转角(凸角)处设置构造柱的要求;楼梯斜段上下端对应墙体处增加四根构造柱,与在楼梯间四角设置的构造柱合计有八根构造柱,再与本规范7.3.8条规定的楼层半高的钢筋混凝土带等可组成应急疏散安全岛。

本次修订,在2008年局部修订的基础上作下列修改:

①文字修改,明确适用于各类砖砌体,包括蒸压砖、烧结砖和混凝土砖。

②对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明确按增加二层的层数设置构造柱。

③调整了6度设防时7层砖房的构造柱设置要求。

④提高了隔15m内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的要求,调整至12m;同时增加了楼梯间对应的另一侧内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设置构造柱的要求。

间隔12m和楼梯间相对的内外墙交接处的要求二者取一。

⑤增加了较大洞口的说明。

对于内外墙交接处的外墙小墙段,其两端存在较大洞口时,在内外墙交接处按规定设置构造柱,考虑到施工时难以在一个不大的墙段内设置三根构造柱,墙段两端可不再设置构造柱,但小墙段的墙体需要加强,如拉结钢筋网片通长设置,间距加密。

⑥原规定拉结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小于1m,构造柱间距4m,中间只剩下2m无拉结筋。

为加强下部楼层墙体的抗震性能,本次修订将下部楼层构造柱间的拉结筋贯通,拉结筋与φ4钢筋在平面内点焊组成拉结网片,提高抗倒塌能力。

7.3.3、7.3.4圈梁能增强房屋的整体性,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抗震的有效措施,本次修订,提高了对楼层内横墙圈梁间距的要求,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能。

74、78规范根据震害调查结果,明确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不需要设置圈梁。

89规范和2001规范均规定,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允许不另设圈梁,但为加强砌体房屋的整体性,楼板沿抗震墙体周边均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可靠连接。

圈梁的截面和配筋等构造要求,与2001规范保持一致。

7.3.5、7.3.6砌体房屋楼、屋盖的抗震构造要求,包括楼板搁置长度,楼板与圈梁、墙体的拉结,屋架(梁)与墙、柱的锚固、拉结等等,是保证楼、屋盖与墙体整体性的重要措施。

本次修订,在2008年局部修订的基础上,提高了6~8度时预制板相互拉结的要求,同时取消了独立砖柱的做法。

在装配式楼板伸入墙(梁)内长度的规定中,明确了硬架支模的做法(硬架支模的施工方法是:

先架设梁或圈梁的模板,再将预制楼板支承在具有一定刚度的硬支架上,然后浇筑梁或圈梁、现浇叠合层等的混凝土)。

组合砌体的定义见砌体设计规范。

7.3.7由于砌体材料的特性,较大的房间在地震中会加重破坏程度,需要局部加强墙体的连接构造要求。

本次修订,将拉结筋的长度改为通长,并明确为拉结网片。

7.3.8历次地震震害表明,楼梯间由于比较空旷常常破坏严重,必须采取—系列有效措施。

本条在2008年局部修订时改为强制性条文。

本次修订增加8、9度时不应采用装配式楼梯段的要求。

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地震中受到较大的地震作用,因此在构造措施上也需要特别加强。

7.3.9坡屋顶与平屋顶相比,震害有明显差别。

硬山搁檩的做法不利于抗震,2001规范修订提高了硬山搁檩的构造要求。

屋架的支撑应保证屋架的纵向稳定。

出入口处要加强屋盖构件的连接和锚固,以防脱落伤人。

7.3.10砌体结构中的过梁应采用钢筋混凝土过梁,本次修订,明确不能采用砖过梁,不论是配筋还是无筋。

7.3.11预制的悬挑构件,特别是较大跨度时,需要加强与现浇构件的连接,以增强稳定性。

本次修订,对预制阳台的限制有所加严。

7.3.12本次修订将2001规范第7.1.7条有关风道等非结构构件的规定移人第13章。

7.3.13房屋的同一独立单元中,基础底面最好处于同一标高,否则易因地面运动传递到基础不同标高处而造成震害。

如有困难时,则应设基础圈梁并放坡逐步过渡,不宜有高差上的过大突变。

对于软弱地基上的房屋,按本规范第3章的原则,应在外墙及所有承重墙下设置基础圈梁,以增强抵抗不均匀沉陷和加强房屋基础部分的整体性。

7.3.14本条对应于本规范第7.1.2条第3款,2001规范规定为住宅类房屋,本次修订扩大为所有丙类建筑中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6、7度时)。

对于横墙间距大于4.2m的房间超过楼层总面积40%且房屋总高度和层数接近本章表7.1.2规定限值的砌体房屋,其抗震设计方法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1)墙体的布置和开洞大小不妨碍纵横墙的整体连接的要求;

(2)楼、屋盖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等加强整体性的构造要求;

(3)增设满足截面和配筋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控制其间距、在房屋底层和顶层沿楼层半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带,并增大配筋数量,以形成约束砌体墙段的要求;

(4)按本规范7.2.7条第3款计入墙段中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承载力。

本次修订,根据试设计结果,要求横墙较少时构造柱的间距,纵横墙均不大于3m。

7.4多层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7.4.1、7.4.2为了增加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的整体性和延性,提高其抗震能力,结合空心砌块的特点,规定了在墙体的适当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的构造措施。

这些芯柱设置要求均比砖房构造柱设置严格,且芯柱与墙体的连接要采用钢筋网片。

芯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地下部分为砖砌体时,可采用类似于构造柱的方法。

本次修订,按多层砖房的本规范表7.3.1的要求,增加了楼、电梯间的芯柱或构造柱的布置要求;并补充9度的设置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