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464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实验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实验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实验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实验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实验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实验讲义.docx

《高中物理实验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实验讲义.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实验讲义.docx

高中物理实验讲义

高三物理实验复习讲义

说明: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植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1、长度的测量

[例题]

1.游标卡尺的读数:

主尺最小分度是1mm,则图中三个卡尺的读数为:

甲图中的游标是10分度,则读数为mm;

乙图中的游标是20分度,则读数为mm;

丙图中的游标是50分度,则读数为mm。

答案:

29.8,10.70,8.30。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图中甲为mm;乙为mm,丙为mm。

答案:

0.900,8.600,8.480

2、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实验目的]

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

此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与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即:

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器材]

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一段,细绳,弹簧秤两个,三角板,刻度尺,量角器。

[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用两条细绳套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3.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

4.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在白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椐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5.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

按同样的比例用刻度尺从O点起做出这个弹簧秤的拉力F'的图示。

6.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7.改变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和夹角。

再重复实验两次,比较每次的F与F'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

[注意事项]

1.用弹簧秤测拉力时,应使拉力沿弹簧秤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2.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O必须保持不变。

[例题]

1.在本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答案:

ACD

2.某小组做本实验时得出如图所示的图(F'与A、O共线),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图中______是F1与F2合力的真实值,______是F1与F2合力的实验值,需要进行比较的是______和______。

通过本实验可以验证______。

答案:

F',F,F',F,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做本实验时,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张,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的大小。

(3)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秤拉时相同,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指出错在哪里?

(1)中是________________。

(2)中是________________。

在(3)中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两绳拉力的方向;

(2)“的大小”后面加“和方向”;(3)“相同”之后加“橡皮条与绳的结点拉到O点”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习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学习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即时速度和加速度。

[实验原理]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电源频率是50Hz),因此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点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2.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如图所示,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3.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1)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即根据s4-s1=s5-s2=s6-s3=3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1=、a2=、a3=,再算出a1、a2、a3的平均值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2)用v-t图法:

即先根据vn=求出打第n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后作出v-t图线,图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实验器材]

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确定好计数始点0,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

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作v-t图线,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注意事项]

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例题]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

如图所示,A是______,B是______,C是______,D是______,E是______,F是______。

答案:

交流,4至6V,线圈,振动片,限位孔,振针,永磁体,接线柱。

2.如图是某同学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从若干纸带中选中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他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图上注明了他对各计数点间距离的测量结果。

(1)为了验证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请进行下列计算,填入表内(单位:

cm)

s2-s1

s3-s2

s4-s3

s5-s4

s6-s5

 

各位移差与平均值最多相差______c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小车的位移在________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的运动是________。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______m/s2。

(3)根据an-3=,可求出

a1==______m/s2,a2==______m/s2,a3==______m/s2,

所以,==______m/s2。

答案:

(1)1.60,1.55,1.62,1.53,1.61,1.58,0.05,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在误差允许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1.58;(3)1.59,1.57,1.59,1.58。

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1)根据________计算各点瞬时速度,则

vA=______m/s,vB=______m/s,vC=______m/s,

vD=______m/s,vE=______m/s。

(2)在如图所示坐标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

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答案:

(1)vn=,0.53,0.88,1.23,1.58,1.93;

(2)3.50m/s2,0.53m/s,开始计时小车的速度,即vA。

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目的]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装置,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桶内砂的质量,从而改变细线对小车的牵引力,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作出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图线,验证加速度是否与外力成正比。

2.保持小桶和砂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作出加速度和质量倒数的关系图线,验证加速度是否与质量成反比。

[实验器材]

小车,砝码,小桶,砂,细线,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托盘天平及砝码,米尺。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M和M',把数据记录下来。

2.按如图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挂小桶用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

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垫木,反复移动垫木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从纸带上打的点是否均匀来判断)。

4.在小车上加放砝码,小桶里放入适量的砂,把砝码和砂的质量m和m'记录下来。

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桶,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取下纸带,在纸带上写上编号。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的质量(要用天平称量),按步骤4再做5次实验。

6.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的值。

7.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作用力,即砂和桶的总重力(M'+m')g,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描出相应的点,作图线。

若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证明了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它所受作用力成正比。

8.保持砂和小桶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上面的实验,并做好记录,求出相应的加速度,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总质量的倒数,在坐标平面上根据实验结果描出相应的点并作图线,若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证明了研究对象所受作用力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注意事项]

1.砂和小桶的总质量不要超过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的。

2.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悬挂小桶,但小车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

用手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如果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的间隔是均匀的,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跟它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

3.作图时应该使所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