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育心理心理学有关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46451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育心理心理学有关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育心理心理学有关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育心理心理学有关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育心理心理学有关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育心理心理学有关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育心理心理学有关名词解释.docx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育心理心理学有关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育心理心理学有关名词解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育心理心理学有关名词解释.docx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育心理心理学有关名词解释

教育学:

1.广义的教育:

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广义的教育包括: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1.狭义的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终身教育(保罗*朗格郎):

与人的生命有共同的外延并以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3.全民教育: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4.人力资本(舒尔茨):

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5.义务教育:

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6.苏格拉底"产婆术",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用反诘的方法,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荒谬,然后教师用种种事例启发学生得到正确的答案,为启发式教学奠定的基础;

7.学校文化(华勒):

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8.教育现代化:

就是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9.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意识的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9教育的历史继承性:

指的是每一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教育有着传承与连续的关系。

人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要求,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要求。

10.遗传:

上一代将种系特征传递给下一代的活动。

10.遗传素质:

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上一代的解剖生理特点。

11.环境:

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人的生存与生活,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

11.教育目的:

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12.培养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

13.教育方针:

包含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总指针。

13.教学目标:

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特定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14.素质教育:

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14.创新教育:

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

15.教师职业道德:

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1997《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008《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15.师生关系:

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16.广义的课程(朱熹):

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

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他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17.学科课程:

按各种不同学科划分门类,并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加以设计的课程。

18.活动课程:

也叫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18.隐性课程:

又叫潜在课程,是指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

18.学校课程,又称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行研究开发的课程,它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9.课程设计:

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19.课程计划:

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20.课程标准:

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1.课程资源:

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22.课程实施:

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3.课程评价:

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

24.研究性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在开放情境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获取知识并加以综合利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

2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25、教学:

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26.教学过程:

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27、教学原则: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六大原则)

28、教学方法:

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9大方法)

29、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30、谈话法:

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

31、教学组织形式: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32、班级授课制:

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或掌握知识与能力发展的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固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为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33、教学评价:

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34、绝对性评价:

也叫目标参照性评价,是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别为目的。

35、相对性评价:

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36、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是以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地工具与途径,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36.信度:

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36.效度:

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

36.区分度:

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37、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教育。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38、德育过程:

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的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

39、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或基本准则。

(五大原则)

40.德育途径:

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

40、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6个方法)

41、说服教育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42、情感陶冶法:

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潜移默化的,使受教育者在思想情操等方面,受到感染熏陶的方法。

43、班级(埃拉斯莫斯):

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由学校按学生的发展水平所组成的、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生活的基层学生组织

44、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字眼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44.班主任:

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学校中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45、操行评定:

是按一定的标准,以等级和评语等形式,定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和文体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评价

46、班级管理的原则:

是根据班级管理规律和实践经验制定的,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46.班级管理计划: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目标及相应活动方案的设计和谋划。

47、班会:

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由学生自己主持进行的全班性会务活动。

48、教育科学研究:

就是以教育现象或问题为对象,通过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队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机器客观规律的活动。

49.教育(教师)行动研究:

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实行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是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常识和解决问题。

50.教育质性研究:

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研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51.教育叙事研究:

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与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教育心理学:

1.学习过程:

指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心理发展:

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观察力:

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感知的能力。

2.同化: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

2.顺应:

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3.最近发展区:

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4.个别差异:

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5、学习风格:

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策略和学习倾向。

6、认知风格:

是指学生在加工信息时(包括接受、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信息)所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持续性和一致性)

7、广义的学习:

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8、学生的学习:

是人类学生中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9、刺激泛化:

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10、刺激分化:

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11、强化:

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12.正强化:

呈现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

12、负强化:

是通过取消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13、消退:

是指有机体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

14、惩罚:

是指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眼无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15、观察学习:

又称替代学习,是反映通过他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是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

16、替代性强化:

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17、自我强化:

个体可以参照一定的社会情境对自己的行为形成某种预期的标准,当他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进行自我奖励,这同样对行为具有强化作用,这种强化就是自我强化。

18、有意义学习:

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适当观念建立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

19、先行组织者:

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19.建构:

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19.发现学习:

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19.接受学习:

实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19.合作学习:

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沟通、相互合作、从而达到共同目标的互助性学习。

20、知识属于人们的认知经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

21、陈述性知识,是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

22、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

23、图式:

就是关于某个主题的一个知识单元,它包括与某一主题相关的一套相关练习的基本概念,其构成了感知、理解外界信息的框架结构。

24、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而言,它是某一个学习者的全部观念及其组织,狭义地说,它可以是学习是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知识领域内的观念及其组织。

25、知识的学习,指学生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占有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构建相应的认知结构。

26、理解:

是个体逐步了解事物的各种关系、联系直到认识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27、概念:

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

27.概念学习:

就是要理解某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28、知识的巩固,指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对教材的持久记忆。

记忆是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9、广义的知识的应用:

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客观现实中一切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

狭义的知识应用: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已经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课题的过程。

30、技能:

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31、操作技能:

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形式。

32、心智技能:

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形式。

33、态度: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34、品德:

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35、道德:

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

36、从众:

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37、服从:

是指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愤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3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

39、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40、问题:

给定的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分为:

有结构的问题、无结构的问题。

41、问题解决:

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42、定势:

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对一般性问题解决其积极作用,对创造性问题解决其消极作用。

42.功能固着:

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4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43.头脑风暴训练: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互相碰撞、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44、动机:

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45、学习动机:

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46、耶克斯---多德逊定律:

一般来说,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高些,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低些。

这就是耶克斯---多德逊定律。

47、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这些行为原因的过程。

48、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

49、成就动机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通过练习和使用某种力量克服障碍,完成某种任务的愿意或倾向。

49.学习需要:

个体对外部生活条件要求的反映。

50、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

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51、复述策略:

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

52、精细加工策略:

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53、组织策略:

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

54、元认知:

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55、元认知知识:

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以及来源的意识—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

56资源管理策略:

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57、学习迁移:

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58、正迁移:

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8.负迁移:

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59、心理健康:

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60、心理辅导:

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61、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的应验了,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62、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心理学: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兴奋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神经过程。

3、抑制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神经过程。

4、反射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4.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5.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能,生来就会,从遗传获得的反射活动,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等。

5.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

6第一信号系统:

有具体的刺激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引起的条件反射

6.第二信号系统:

以语言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叫第二信号系统。

(人类特有的)

7、意识就是凭借语言而实现的心理反映,其核心因素是:

语言与思维。

8、注意: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或集中。

9、无意注意:

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0、有意注意:

又称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1、有意后注意:

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2、分心:

即注意分散,是指心理活动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离开当前应该注意的对象。

13、注意的广度:

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1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4.知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4.知觉的恒常性:

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不变。

15、感觉阈限:

指引起感觉秉持需一定时间的客观刺激量。

15.感受性:

指人的感官对各种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16、感觉后像:

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就是感觉后像。

17、感觉适应:

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

18观察:

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和知觉现象。

19、观察力:

个体有目的,有计划进行观察与感知的能力,是一种心理能力。

20、记忆:

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认识,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21、记忆策略:

主体控制自己的记忆活动,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

22、记忆表象: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在大脑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23、记忆恢复现象:

延缓会议的数量超过直接回忆的数量。

24、遗忘:

对过去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重现。

25、前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26、后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27、再认:

对过去识记的事物,再次遇到它,能够认出来的称为再认。

28、回忆:

根据一定的目的,把存储保持在大脑中的事物提取出来,成为回忆。

29、联想:

由一个事物想起与之相关的其它事物。

30、想象:

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31、有意想象:

事先有预定目的的自觉性的想象。

32、无意想象:

一种没有目的的、不由自主的想象。

(梦是极端形式)

33、再造想象:

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34、创造想象:

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不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的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35、幻想:

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与未来的想象。

(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36、理想:

可能实现,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幻想。

37、空想:

脱离现实、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无法实现的幻想。

38、思维:

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的间接的、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