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优秀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461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优秀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优秀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优秀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优秀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优秀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优秀教学教案.docx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优秀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优秀教学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优秀教学教案.docx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学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学习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2.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品读讨论,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与学习上的重要作用。

3.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并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争做注重实践与实验,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难点】

1.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及其在科学与学习上的重要作用。

2.学习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

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丁肇中教授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联系现实和自己的学习经验,在他的一个报告中,以漫谈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他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教授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走近丁肇中教授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三、默读文章,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疏通字词(幻灯片展示)。

(1)给生字词注音。

肇(zhào)裔(yì)埋没(mò)彷(páng)徨(huáng)儒(rú)

(2)理解运用词语:

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

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

真心。

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

端正心思。

修身:

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彷徨: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田地:

地步。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默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

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关键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

从探察物体而获得知识。

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原因有: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四、研读感悟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回答,教师点拨: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3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的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引用论证方法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索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举例论证方法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是探讨自己,终因头痛而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对比论证方法

五、拓展反思

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和有趣的经历吗?

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说说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畅所欲言。

例:

下雪了,我伸手接过飞舞的雪花,不久就不见了,只有手中水珠滴滴,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就成了水。

我对钟表的工作原理产生了好奇,于是拆开它,按照图纸重新安装好,虽然不准了,但是我却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

……

教师小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有无这种意识。

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思维才更开阔,我们的生活才更多彩。

【作业布置】

课文中说: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思考一下,为什么“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

请把你的看法写成400字左右的片段作文。

【资料宝藏】

1.作者相关资料

丁肇中小传:

由于和里希特各自独立发现一种新型的J/A粒子,而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

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是由于一次“意外的出生”而成为美国公民的。

他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

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

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

他在回忆中说:

“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

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

”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12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

外祖母性格刚毅且果断,她丈夫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了,从那以后她回到学校当教师,把丁肇中的母亲抚养成人。

丁肇中在童年经常听到外祖母回忆那些艰难岁月里度过的窘迫生活,外祖母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13岁去台湾上学,那时他父亲是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

20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

“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

在国内的时候在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

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

当1956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

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

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

”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

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

三年之后的1959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

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

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

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

每隔两个星期,他坐飞机回到美国麻省莱克新顿自己的家里看望妻子凯·路易丝·库恩和两个女儿。

1964年,丁肇中离开日内瓦回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执教,直到1969年。

在那里他和斯坦伯格、希瓦兹、吴健雄和李政道等在内的第一流物理学家工作。

这个时期,丁肇中发现了“抗氢同位素”,使他初露头角。

美国各大报刊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项发现。

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这些年里,他开始对“电子和正电子对”的生成发生了兴趣。

这时丁肇中又接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之聘,主持该学院的布鲁克海汶实验室,他负责的研究小组分别在美国布鲁克海汶实验室、瑞士欧洲核予研究中心和德国汉堡电子回旋加速器实验室三处进行类光子粒子的衰变探索,并且寻找衰变成电子对和lL介子对的新粒子。

这一研究夜以继日地整整进行了五年。

1971年,丁肇中带领他的研究小组回到美国,开始在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进行试验。

经过将近三年的锲而不舍的努力,终于在1974年8月次觉察到一种新粒手存在的迹象,其质量约为质子的三倍。

由于丁肇中的小心谨慎,他们当时没有公布这一发现1974年11月10日,丁肇中到美海岸出席斯坦福大学的一次会议时,得知该校加速器实验室的里希特小组也刚好独立地发现了同一现象,并已将新粒子命名为中粒子,于是丁肇中立即通知他的助手发表他们的发现,并将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J/A粒子的发现,很快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

这一发现在物理学上的重大意义是:

他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存在着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

从夸克模型看,J/A中粒子是由粲夸克和反粲夸克组成的强子。

以前,人们认为所有已知强子都可由三种夸克:

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以及它们的反粒子以各种形式组成。

丁肇中和里希特发现J/A中粒子的卓越成就支持了当今的弱相互作用理论,他们两人分获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1979年,在德国汉堡,丁肇中领导他的小组又找到了胶子,这是量子色动力学理论的一种重要证明,为统一强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丁肇中已成为当代世界第一流的实验物理学家。

他主持的德国汉堡电子回旋加速器研究小组,首先接纳了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去西方工作。

他每次到中国讲课,听众都是致以千计。

他大部分时间是在汉堡工作,同时又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教授。

他说:

“在汉堡,我的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

对于我的小组,我尽量挑选那些也喜欢刻苦工作的人。

”他不抽烟,不喝酒,不玩,也不看小说。

当丁肇中还没有从事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时候,他偏爱科学史。

他把法拉第看作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敬佩法拉第取得的科学成就及其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立志做第二个法拉第。

2.相关文章

之一:

丁肇中:

故国情深

中国可以为世界科技做出更多贡献

丁肇中虽然少小离开中国大陆,然而,他对自己的父母之邦却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无论是在顺利的时候,还是登上科学高峰时,他都没有忘了自己的根。

除了在获得诺贝尔奖时那篇著名的演讲中,他讲过的那番寓意深情的话外,在各种场合,他都不时地流露出对祖国的深情厚意。

他说过: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有过影响深远的科学发现的国家。

我相信随着稳定,对科学事业的不断鼓励和支持,在未来的年代里,中国必将会对科学做出许多十分重大的贡献。

1987年,丁肇中在香港接受中文大学颁授的荣誉理学博士学位期间,接受了香港大公报记者的采访。

记者问他说,你曾说过,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