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班讲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4307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班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培班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培班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培班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培班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培班讲稿.docx

《国培班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班讲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培班讲稿.docx

国培班讲稿

一、引入先进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

(一)经济发展催生中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突飞猛进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国家财政收入、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

发展强大的制造业是推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力量。

然而,就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却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没有一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我国的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仅是制造强国的5%。

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必须走自主创新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来实现我国经济腾飞的目标。

 

统计局局长:

全面认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2011.3.17)分析认为:

 多数企业竞争力较弱。

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生产的多为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品,核心技术主要依赖进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德国、日本、韩国在经济腾飞的过程中,迅速成长起大众、索尼、三星等世界名牌,但我国在成为制造业大国后却依然缺乏享誉全球的“中国名牌”。

虽然2010年《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上榜的中国企业已经达到54家,但多为能源、金融、电信等国有垄断企业。

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新思维面临传统挑战2013-02-2100:

33:

26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中国公司在世界500强榜单上的数量连续上升,直到今年,排行榜中中国内地企业比去年增加了12家,达到69家,再加上两个独立关税区的企业,中国共有79家企业(香港企业4家,台湾企业6家)上榜

德勤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联合发布《2013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当前以及未来5年均位居榜首,仍然主要依靠低廉的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中国制造业和整个中国产业层都必须加强创新能力,掌握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通过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劳动技能指数,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而中等职业教育脱胎于普通教育,长期以来受普教模式的影响,对创新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

“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

200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

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目标由“熟练的劳动者”转变为“创新人才”,教学目标的转变呼唤着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中等职业教育理念的变革势在必行。

(二)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一:

定位不够准确

1.追求白领人才的培养目标2.以学科为导向3.脱离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4.过分强调综合素质或综合能力

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二:

特色不够突出,沿袭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

1.以学校为中心2.以教室为中心3.以教师为中心4.以课本为中心

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三:

质量不够过硬

1.学校未能有效地参与、服务和引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2.毕业生难以高质量就业

(三)行动导向教学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新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性教强,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社会经济、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

课程评价方法较为传统、单一,课程管理统得过多,教师调控权力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技术快速发展、劳动组织方式不断变化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行动导向教学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

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教学设计的理念,并不是一种方法,可以细化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应用较为普遍的、标准的教学方法。

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感,训练学生的社会和民主的行为规范。

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教学上总结出了诸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教学法、试验法等多种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是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统治地位后退到扮演学习伙伴的角色,帮助学习。

行动导向教学目标在于培养职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就是说,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行动导向教学的学习是基于一个完整行为的学习,是一个在认知、情感和精神、价值观层面上的统一,全面发展学生人格和素质,利于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一词来源于德文HandlungsorientiertesLernenundLehren,直译应为“行动导向的学与教”,更突出学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的设计要服从于学的需要。

在德国,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多年来一直在大力倡导行动导向教学。

德国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如果说“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20世纪德国制造业称雄世界的强大支撑,使严谨、理性的德国人在宏观层面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的贡献,那么,面对21世纪知识社会的变革,德国职业教育界在不断反思、完善过程中,经过极富哲理的探究而提出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则是在微观层面拓展了一个新视域。

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挣脱了学科体系内容循序渐进的桎梏,而将职业工作的过程作为了教学组织的参照系。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缘起

1997年,德国16个州的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颁布了新的职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

该框架指出:

为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职业学校要强调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以使青年人在其未来的职业活动中能够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和独立地评价计划。

职业学校教学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对所实施的行动(包括行动计划、行动过程和行动结果)进行反思。

要通过对职业工作的思维性渗透,为学生今后在工作及工作以外的学习中打好基础。

德国的职业教育新“框架教学计划”从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角度,要求职业学校遵循“为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而学习”的原则:

以职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情境作为教学参照系

将行动构成学生学习的起始点

行动必须尽可能地由学生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检查、独立修正和独立评价

行动应该促使学生对职业实践的整体性把握,包括对技术的、安全的、经济的、法律的、生态的、社会的等多种因素的考虑

行动必须与学生的经验整合并反思其社会效果

行动必须与社会进程如礼仪取向、冲突化解等结合起来。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含义

所谓“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指职业学校教师按照职业工作的过程确定学生的学习领域,设置学生的学习情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或者说,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核心,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以便通过解决实际工作过程的“案例”进行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

行动导向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行动是一个有着目标性和意识特征的行为

人的活动总是由行为构成的。

人格发展总是在行为中,并通过行为得以进行。

一个完整的行动包括:

1.导向2.执行3.检验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人类行动的基本结构:

1.以执行学习行动为导向---分析问题,确定目标,获取信息,计划行动,进行决策

2.执行行动

3.检测和评价行动结果,对做法进行反思

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真正的知识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构建,学习效果取决于特定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

学习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学校、教师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应加大情景化考试力度,以发现学生不同于其他人的智能特征,为行动导向教学的评价与考核提供了坚实了理论基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个人意义的学习,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真实的问题环境,在开放式的、协作式的学习过程中,促进个体的发展

⏹杜威“从做中学”的理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

⏹隐性知识理论隐性知识具有默会性、非理性、情境性、文化性、偶然性与随意性等

⏹英国的核心技能是指人们在教育或工作等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培养的通用的、可迁移的技能。

核心技能主要指沟通技能、数字的运用、信息技术、与他人合作、提高学习能力与增进绩效、解决问题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含义

H.Gundjon(1994)开宗明义地指出:

如果只关注具体的教学方法就可能把行动导向教学“误解为堆积着单一技巧的大杂烩”,也就是说行动导向教学不限于也不排除使用某类或某些特定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它也“不是关于教学法的理论”,而是应理解为“具有一定特征的、为教育心理学理论所证明、可以在多种教学情境中得到实现的教学原则”。

赵志群认为:

行动导向教学是通过行动产品引导教学过程,这里的“行动”是达到给定或自己设定目标的有意识的行为,学习者可以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行动方式,可以对行动结果进行预测,可以有意识地、有目标地影响环境。

行动导向教学的关键是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我负责行动导向教学在德语中是Handlungsorientierung。

其教学的基本涵义在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遵循“咨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一整套的“行动”过程序列(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1991),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张浩明认为:

行动导向教学实质上是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构建知识,形成能力,从而使学生适应相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能将构建的能力迁移到其它职业,进而达到学用一致目的的教学方法。

三、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方法

(一)项目教学法

1.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在行动导向教学中是一种宏观的教学方法,旨在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和实施的独立自主性。

其基本特征是:

问题导向,独立决定,与经验密切相关,目标和产品导向。

项目教学法适合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项目中解决的问题和企业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存在确切的联系,项目的完成具有明确的时间规定。

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确定目标或提出工作任务阶段

教师协助学生开发一个与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项目主题,项目中应包含有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元素,项目成果能够明确定义。

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应由所有参与人员共同确定。

(2)计划阶段

学生针对项目工作设计一个工作计划,教师根据需要给学生提供咨询。

工作计划内容包括:

各个工作步骤综述、工作小组安排、责权分配、时间安排等。

(3)决策阶段

项目以大组的形式进行,学生通过调研、实验和研究来搜集信息、决策,将项目目标规定与当前工作结果进行比较,并作出相应调整。

(4)执行阶段

本阶段以小组工作的形式进行,学生通过调研、实验、和研究来有步骤地解决项目问题。

(5)评价阶段

各小组或由各小组选派的一个或多个代表汇报其项目成果,汇报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全体会议的形式,或安排到某个庆祝活动中,向所有学生、家长或企业代表展示学生的项目成果。

评价要根据之前确定的评价标准,教师和学生共同对项目的成果、学习过程、项目经验和经历进行评价和总结。

(6)迁移阶段

将项目成果迁移运用到新的同类任务或项目中。

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一般不能在本项目中直接反映出来,而是在新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体现出来。

(二)引导文教学法

1.引导文教学法的含义

引导文教学法是一个面向实践操作,全面整体的教学方法。

教师提供一个书面的以提问形式出现的任务,学生借助含有提示和必要的专业信息的辅助材料完成任务。

通过此方法学生可对一个复杂的工作流程进行策划和操作。

2.引导文教学法的实施

(1)咨询、获取信息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介绍,了解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操作过程。

学生通过教材、参考书、网络等多种途径独立获取制订计划和执行任务所需要的信息。

(2)制定计划

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引导材料,独立制订自己的工作计划。

(3)做出决定

学生与教师通过专业对话,详细讨论拟定的决策方案,同时教师将会检查学生是否已掌握必要的知识。

(4)实施计划

学生根据工作计划,以团体或分工的形式执行计划任务。

(5)检查

学生根据预先制定质量监控单,独立检查和评估自己的工作结果,并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即是否专业的完成了订单。

必要时增加中期成果检验,引起对工作任务的进程影响的重视。

(6)评价

评价工作以对话形式进行,学生将与教师一起对整个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这将有利于教师开发和制订新的目标和任务,使教学工作再一次回到新的起点。

(三)试验教学法

1.试验教学法的含义

试验教学法是指以一个技术或自然现象为出发点,再被监控和受限的条件下重现或模拟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是一个归纳认识的教学方法。

试验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的探究性,要求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手、动脑、动口,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它是把试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重要手段,要求课堂教学尽可能用试验来展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亲自参与试验,引导学生根据试验事实、从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增进对科学的情感。

2.试验教学法的一般操作步骤

(1)对问题的定位和阐明

定位就是确定一个任务,提出问题。

任何行动都有一个目标,教师要能整合教学资源,能够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试验能力,善于创设情景,由学生介绍试验目标,所需工具,条件和试验过程。

没有好的定位,就没有好的目标和结果。

(2)提出假设

分析问题现象,使知识缺陷更加清晰明了,列出存在的问题,并把期待的结果描述成准备检验的假设。

提出假设是大脑的活动也是行动的一个方向。

(3)制定试验计划

学生根据假设制定试验方案,利用哪些检测或试验能够对假设进行验证?

制定工作步骤,解释并介绍试验装置,绘制结构草图。

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学生已认定某变量无用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时去指导他们。

(4)完成试验

学生按照计划准备试验装置,完成试验并书写试验报告或描述测量顺序,记录试验数据。

(5)验证或证伪假设

学生计算测量,确定测量顺序并绘制图标,口头论述成果,对照假设验证或证伪假设。

对自己在试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并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探究的结果。

(6)将关系或规律归纳成理论

将所获得的各种知识和关系归纳成更高一层的理论,要求学生分析自己的试验过程,确定哪些问题最有效,找出最需要以及没有得到的信息类型。

将试验的范例性转化为基本结论,对自己在试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并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探究的结果。

(四)考察教学法

1.考察教学法的含义

考察法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计划,由学生独立实施的一种贴近现实的活动,它包括信息搜集、经验积累和能力训练,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

考察教学方法的中心是学生独立搜集和整理不同来源的信息,是学生在考察实践与现场实际情况、经验和生产方式等进行有计划的研究。

考查范围、目标、主题和考察的主要方面以及考察执行步骤都由学生自己设计、实施、检查和反馈,教师只提供咨询和支持。

考察法是基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注重在过程中总结方法的一种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式的学习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又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社会性。

由于考察范围的不确定性,考察法又具有跨专业的特性。

考察法一般的是对企业内部、外部环境等的感性的、形象的调研,企业流程和内部联系的概览,内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等。

具体的如考察企业的工作条件和制造流程、具体机械、方法的应用,完成某项工作的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员工协同工作情况,企业的环境保护情况等。

2.考察法的具体应用

(1)准备阶段

教师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当地企业的生产情况等确定参观考察对象,教师简略介绍企业概况,学生提出对企业感兴趣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商定考察目标和考察的预期结果,确定考察主题和目标。

教师就考察主题与相关负责人员建立初步联系,确定考察日期和所需时间,给学生必要的技术和组织方面的支持。

(2)计划阶段

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类,确定考察任务,各小组负责不同类型的任务。

小组成员商定考察流程和确定考察对象领域,组内将任务分解到个人,组内成员进行信息的搜集,材料工具的准备和结果的记录等。

(3)执行阶段

各小组根据考察计划和行动步骤在现场独立开展工作(如:

观察、调查、问卷、报告等),小组内及时协调协商考察中出现的问题。

(4)汇报与评价阶段

小组中各成员就考察的行动步骤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处理搜集到的信息和资料,交流考察感受和成果,然后以小组方式回报考察成果。

(5)信息反馈阶段

结合考察对时间安排、方法步骤、调查内容,及评价等各方面提出进一步改进提高的方法,与企业代表就考察结果进行讨论。

行动导向教学的特征: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本质特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行动导向教学坚持创新性学习的目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不断研究实践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新的目标不断生成,学生需不断地变换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大胆地想象,提出创造性的见解。

行动导向教学的结果是创造性的,学生获得的知识是他们自己首次发现的,甚至是书本上没有的,其结果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行动导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行动导向教学目标在于培养职业行动能力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学生需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在不同的观点中发现学科之间的联系,而按照学科课程来组织专业课程和实践内容显然不能满足行动导向教学对经验知识、构建知识的要求,行动导向教学首先是根据学习的内在逻辑而产生的,其次是根据以学科体系为基础的结构而产生,它是跨学科的。

行动导向教学课程知识内容就意味着只要是能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都必须纳入进来,这就大大拓展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范围,行动导向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实践性。

(三)行动导向教学主体特征是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学生作为行动个体,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并进行反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我决定,独立自主的决定行动目标、路径和手段。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自我决定学习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统治地位逐步后退到扮演学习伙伴的角色,帮助学生。

(四)行动导向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具有多维性和综合性

行动导向教学结果包括学生做出的产品,学生生成的复杂的智力成果,如,学生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工作态度、职业意识等。

教学评价除教学成果的多方位评价外,还有教学过程的评价,教学评价是多内容、多形式、多方法、多主体、多时段的多元评价。

(五)行动导向教学教师角色特征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

行动导向理论基础上的教学中,教学设计首先意味着为学生创造工作情境中的学习环境。

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兴趣发展,掌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并相应提出或设计除个别化的教学方案,要求教师要有极大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应用所需条件

一、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教材

行动导向教学不是单学科教学组织模式的分科课程,与学科体系的逻辑是不一样的,是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教材要求在学科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上,打破传统教材的独立性、系统性、完整性,尽可能多的体现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内容,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实现由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向技能本位、学生本位的转变。

传统教学大纲中的教材是行动导向教学的基础,不是教学实施的范本,它需要融合几个学科的知识才能完成。

但它并不孤立于整个专业和学校教学活动之外,需要有一系列前导教学的支持。

二、专家兼主持人式的教师

行动导向教学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辩论中的首席。

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多种能力水平。

首先应是本专业的专家,教师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多是开放性的问题,不局限于某一章甚至某一学科,需要具有能够融合各种专业知识的能力,要求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教材的能力。

其次教师要对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有充分的研究,必须研究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和形式等,掌握行动导向教学中各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的原则和方法。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己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分析学生的普遍的和特殊的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案例,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再就是教师要有较强的实践工作经验、组织协调能力、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要求教师更多地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尽可能成为职业实践者。

三、善于表达积极参与的学生

行动导向教学的突出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生应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学生应对教学内容有较高兴趣,以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要善于表达、勇于实践、敢于实践,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方法和社会能力。

四、完备的实验实习设施及场地

行动导向教学依托于实验器材、实验场地、校内实训车间、校外实习基地等教学资源,要求场所和设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获得性,保证教学活动的开展,必要时学校还应给以一定的资金支持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强有力的激励性保证性政策

行动导向教学是相对与传统教学的改革与尝试,教学改革需要获得各种激励性政策的支持,如教学资源的利用与调配、教学管理机制的支持,后勤财务政策上的支持,及对教师教改工作的评价、考核方面的激励政策等,以保证教师教改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