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八大名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3456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的八大名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医的八大名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医的八大名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医的八大名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医的八大名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的八大名方.docx

《中医的八大名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的八大名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的八大名方.docx

中医的八大名方

中医的八大名方

中医的八大名方

1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始见于《伤寒论》,为张仲景所创,作为少阳病的主方,临床应用方证对应,疗效显著,故一直沿用至今。

少阳病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语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为主要脉证。

本症的产生,因邪入少阳,位居半表半里,正邪分争,枢机不利而致。

半表半里是指病位,即邪正相搏“结于胁下”。

其外可兼见太阳表证,内可兼见阳明之里证。

正邪分争,各有偏性,是一个动态变化。

故表现为往来寒热,邪结胸胁,影响肠胃,故有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语饮食。

枢机不利可见口苦、咽干、目眩;弦细脉是少阳病主脉,这些都是少阳病的主要表现。

张仲景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畅枢机,治疗少阳病,故为少阳病症之主方。

小柴胡汤有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

方中柴胡舒达少阳之表邪,疏解气机的壅滞,黄芩清少阳之里热,二药配合,解除寒热往来,口苦咽干,为本方中的主药;生姜、半夏和胃降逆,主治心烦喜呕,并助柴胡疏结胸胁郁结苦满;党参、甘草扶正和中,使邪气不得复转入里;大枣配生姜不但能助半夏和胃止呕,更有调和营卫,协助柴胡解表的作用。

从药物的功用来看,本方除具备清热解表的作用外,还具有和里、疏散胸胁郁结、补虚的作用,故前人誉为“少阳输机不利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

下面就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略抒己见如下:

一、小柴胡汤是解热剂张仲景论伤寒指的是外感病,只要是外感风寒之邪,风寒之邪袭表,卫阳郁闭,营卫不和,正邪分争于表,即恶寒发热。

其重者为太阳伤寒,轻者为太阳中风。

伤寒用麻黄汤,中风用桂枝汤,重在发汗解表逐邪。

若失治误治,则邪热结于少阳,并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用小柴胡汤解表和里,重在清解邪热。

若表邪入里结于阳明则但热不寒,在经则用白虎汤,在腑则用承气汤,总以退热为要。

若病邪在三阳经不除,累及三阴,病程延长,正气受损,则生诸变。

所谓六经传变,即是指外感病的疾病过程。

故外感病的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早期治疗的重点就是退热,以防病情迁延传变。

张仲景在原序中指出“余宗祖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可见当时外感病发病之多,其死亡率之高。

引起张仲景的重视,著成《伤寒杂病论》。

而在《伤寒论》398条中前272条在三阳病中,而太阳病篇占了178条,说明病在阳经治疗的重要性,又把重点放在太阳病。

而太阳病的治疗重点是退热解表,以防传变。

小柴胡汤初见于《伤寒论》37条,主方证则见于96条。

在太阳病篇条文开头即为“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说明小柴胡汤是退热的主方。

退热是通过汗出,即发汗,可以用于外感病高热不退。

柴胡性苦辛,微寒,《本经》谓诸“寒热邪气,推陈致新”。

《滇南本草》谓“伤寒发汗解表更著,退六经邪热往来……”。

仲景小柴胡汤用柴胡半斤,按照每两约合14克计算,约合今之110克左右,可见用量之大,原方曰分三次服,每服应在30克以上,可见小柴胡汤退热主用柴胡,而且用量宜大。

柴胡作为退热药,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其中成药柴胡注射液一直被用于临床发烧病人,有较好的疗效。

在临床上,用小柴胡汤治疗发烧病人,不必仅限于病在少阳,只要有小柴胡汤主证所见,均可用之,不必拘泥于中风、伤寒。

正如仲景所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

余在临床上用小柴胡汤治疗外感发热,内伤发热,或肝胆经热,无论热势高低,酌情调整柴胡用量,适当加减,均可取效。

这样就扩大了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符合张仲景创方原意,就不限于伤寒证,而仲景本身也用小柴胡汤治疗杂病,如治疗“呕而发热”证、“热入血室”证。

只是用小柴胡汤治发热疾病,柴胡用量一定要够。

我认为柴胡用量不足30克,退烧无效,可供参考。

小柴胡汤是和解剂小柴胡汤作为和解剂,应从广义和法去认识。

广义的和法,是指和解的治疗作用,祛除寒热,调其偏胜,扶其不足的治疗原则。

即包括治则和治法。

仲景用小柴胡汤原意应该是退热剂,前已论述,原因之一是小柴胡汤作为太阳病篇之主方,意在退热;其二是仲景用大量柴胡不在和解;其三仲景用小柴胡汤无论在伤寒病,还是在杂病都言明发热一证。

后世医家在注解小柴胡汤时多以和解剂论之,目前也被作为和法方剂而广泛用于临床。

我认为这是对小柴胡汤临床应用的发挥。

和法是八法之一,是指通过和解的治法,如和解枢机,调和营卫,调和脾胃,调和升降,调和内外等达到治疗的目的。

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之主方,少阳主枢,枢者枢纽之意,为气机枢转之要机,正邪分争之地,故治少阳病以和解法,使枢机和畅,三焦通利,病邪得除,正气得复,脏腑安和,疾病可愈。

外感病用和法是指和解法,重在祛邪以和,如《伤寒论》230条曰“……可与小柴胡汤。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

”此应为和解法之原意。

内伤杂病用和法是指调和法,调的是肝胆、脾胃之不和。

如肝脾不调,脾胃不和,胆胃不和等证。

内伤杂病用小柴胡汤适应以下病证:

其一,用于肝胆郁热证,如胸胁苦满或痛,口苦咽干,呕恶食少,或有低热等证,重在疏肝利胆,用小柴胡汤去人参,合用金铃子散或二金散(郁金、内金)等;发热者重用柴胡以清热,大便干者加生大黄以通腑。

其二,用于肝(胆)胃不和证,如胸胁胀满,嗳气吞酸,呕吐口苦等证,重在凉肝(胆)和胃,用小柴胡汤去人参和二陈汤等。

呕吐者重用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口苦者加小量龙胆草以利胆。

其三,用于肝脾不调之证,如胁腹胀满,食则胀加,纳谷不香,情志抑郁,大便不爽等证,用小柴胡汤去黄芩。

肝郁重者加香附、川芎以疏肝;脾虚重者加白术、茯苓以健脾;中阳不振者加干姜、桂枝以通阳。

其四,用于内伤发热证,见于多种低热证,或不明原因低热病人有柴胡证者。

仲景在《伤寒论》265条中讲“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

”故对于少阳郁热病人,用小柴胡汤可取得显著疗效。

小柴胡汤作为和解剂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内伤杂病,疏利肝胆,调和肝脾有显著疗效。

只是在用小柴胡汤时应注意柴胡用量,仲景用柴胡量大,意在退热,若用和法应减量,和法用柴胡意在疏肝。

个人经验柴胡用量15克以内意在疏肝,15克以上意在清解,30克以上意在退热,可作参考。

三、小柴胡汤类方小柴胡汤证有七个或然证,方后注有七个加减法,在于提示后学,若用成方应当随证加减用之,不可拘泥于原方原量,故原文中经常出现“随证治之”、“以法治之”等提示语。

张仲景用小柴胡汤加减有五方:

即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大柴胡汤见于《伤寒论》103条、165条和《金匮要略》腹满痛病中,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芍药三两、枳实四枚、大黄二两组成,具有和解少阳,兼通里实之功,治少阳郁热,胸胁苦满,心下急迫,郁郁微烦,频频呕吐,大便秘结,脉沉弦有力,舌苔黄腻,或伤寒发汗,汗出热邪不解,内结阳明,上逆而呕,下迫而利等少阳郁热而兼阳明里实的病证。

临床上大柴胡汤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尤其是在肝胆系疾病中,如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或急性胆系感染、肝胆结石发作等疾病,以胁痛、发热、黄疸、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表现为特征者疗效显著。

在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而具有大柴胡汤主证者用之皆效,特别是对于急性胰腺炎禁食病人用本方后达到通腑泄热,清肝和胃,缓解消化道症状,降低血淀粉酶等有显效。

大柴胡汤的特点是解少阳经郁热,清泄肝胆;通阳明腑实,和解胃肠。

退热重用柴胡,通腑重用大黄。

柴胡桂枝汤是用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用半量合剂而成,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散邪,以治太阳之表证,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宣展枢机,以治少阳半表半里证,为太阳少阳并病双解之轻剂,主治太阳病表证未解,邪已入少阳,证见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等太阳证,又见微呕,心下支结等少阳证,临床用于外感或肝胆胃肠疾病表现为内热不重,又有微恶风寒见证者。

柴胡加芒硝汤为小柴胡汤取其三分之一量加芒硝二两组成。

小柴胡汤用小剂量说明少阳郁热较轻,加芒硝在泄阳明里热,软坚通便,适用于少阳郁热,正气已虚而里实为甚之证,较之大柴胡汤,不取大黄、枳实之荡涤破滞,而留人参、甘草以益气补中,且药量较轻,为和解枢机兼通里实之轻剂。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少阳郁热而兼中阳不振,水饮内停证而设。

伤寒发汗而热不解,又用下法伤中阳,热邪入少阳见胸胁满,往来寒热,心烦等证,中阳不展则水饮内停见有小便不利,头汗出,口渴等证,治疗应清解少阳郁热,温中散寒化饮。

本方用柴胡、黄芩清解少阳之邪,桂枝、干姜、甘草振奋中阳,温化寒饮;栝蒌根、牡蛎逐饮开结,因不吐,故去半夏、生姜;水饮内结,故去人参、大枣之滞补。

柴胡桂枝干姜汤为温清并用之代表方,辛凉清热,温通化饮,服后使阳气通,表里和,“汗出便愈”。

以上四方之用药用量变化,在于提示后学者,在临床用方时应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体质强弱,病邪性质不同,而适当增减药量,调换药味,灵活辨治。

同为少阳郁热证,又有热郁轻重之分,热郁重者用重剂,即柴胡、黄芩用原量,热郁轻者用轻剂,即柴胡、黄芩用半量或用三分之一量。

同为阳明热结,有燥热结聚轻重之分,重者加大黄、枳实荡涤热结,轻者用芒硝咸寒软坚清热润下。

同为少阳郁热而兼胃肠病变,其热结兼用通下法,用大黄、芒硝;其寒饮内停兼用温化寒饮法,用桂枝、干姜。

虽然加减举例数方,足以看到仲景辨证论治之精细处,实为后世方剂加减变化之典范。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治疗伤寒病病入少阳,而反用下法出现惊悸谵语,即仲景《伤寒论》264条所说“少阳中风,……,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郁热,上扰胸膈,心神受扰,则烦乱不安,惊惕谵语,枢机不利,则一身尽重,小便不利,用小柴胡汤半量以疏解少阳郁热,加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除惊悸,桂枝、茯苓宁心安神而通阳利小便,加大黄通下祛瘀,“安和五脏”。

本方后来多用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只是铅丹有毒,目前已不用。

总之,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广泛,方书多以和解剂论述,重温仲景《伤寒杂病论》,悟仲景组方用量原意,结合临床多年实践,认为小柴胡汤应以解热剂为主旨,临床用大剂柴胡退烧有效。

作为和解剂在于调和肝胆脾胃之不和,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用柴胡在于疏肝,故用量宜小。

对于小柴胡汤的临床加减,剂量变化应用等,仲景已举例详述,谈经典应谈其原意,研其用药用量,了解其方后注解,方能活用古方,随证施治,不为后世方书所误

2龙胆泻肝汤

组成

  龙胆草(6克)黄芩(9克)山栀子(9克)泽泻(12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当归(8克)生地黄(20克)柴胡(10克)生甘草(6克)

功用

  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

  肝胆实火上扰,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症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

(本方常用于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睾丸炎、腹股沟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属肝经实火、湿热者。

禁忌

  本方药物多为苦寒之性,内服每易有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或多服、久服皆非所宜。

  方解本方治证,是由肝胆实火,肝经湿热循经上扰下注所致。

上扰则头巅耳目作痛,或听力失聪;旁及两胁则为痛且口苦;下注则循足厥阴肝经所络阴器而为肿痛、阴痒。

湿热下注膀胱则为淋痛等症。

故方用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本方泻火除湿两擅其功的君药。

黄芩、栀子具有苦寒泻火之功,在本方配伍龙胆草,为臣药。

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除。

肝主藏血,肝经有热,本易耗伤阴血,加用苦寒燥湿,再耗其阴,故用生地、当归滋阴养血,以使标本兼顾。

方用柴胡,是为引诸药入肝胆而设,甘草有调和诸药之效。

综观全方,是泻中有补,利中有滋,以使火降热清,湿浊分清,循经所发诸证乃克相应而愈。

  化裁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以助泻火之力;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强利湿之功;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甚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以泻火解毒。

3乌梅丸

同名方约有55首,现选《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方。

组成: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上药各为末,合治之。

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

纳臼中,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食前服,以饮送下,一日三次,稍加至二十丸。

乌梅丸

乌梅丸,适应于脏寒,蛔上入膈,烦闷不安,手足厥冷,得食而呕,腹痛,吐蛔,时发时止,或久利不止。

主治伤寒,下痢腹痛,久痢,诸药不愈,数10年者;久疟,往来寒热,经年不愈,形体瘦弱;亦治劳疟;寒热劳疟久不愈,形体羸瘦,痰结胸堂,食饮减少,或因行远,久经劳役,患之积年不愈。

4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是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统称。

因由六位中药材组成,其中熟地黄为君药,故名为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源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配伍组方上具有“三补三泻”的特点。

中药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加味而成。

现代医学研究,六味地黄丸还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

但畏寒怕冷、痰多湿重之人不宜服用。

六味地黄丸主要适合于肾阴虚或者是肝肾阴虚,中医认为肝肾同源,症状也一起出现。

临床表现为阵阵潮热,盗汗、手脚热、五心烦热,有的病人两颧午后出现发红,或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编辑本段副作用

  不少人视“六味地黄丸”为“补肾秘方”,长期食用,却感觉越补越虚———原有的一些症状越来越严重,有的甚至“补出”胃肠不适的毛病。

据了解,前来医院“投诉”六味地黄丸者,多数是自己在药店购买作为家庭补品的。

六味地黄丸不能“瞎吃”,因为它有着非常明确的适应症,需要根据不同体质进行调整和搭配,才能获得最好效果。

  并且要注意的是,脾胃虚弱的人可以选择在饭后半个小时以后再服用,避免长期服用对胃肠造成的伤害。

同时,服用应该根据身体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像维生素一样每日不停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六味地黄丸并不适用于【肾阳虚】的病人。

肾阳虚临床表现为一年四季手脚发凉,食欲不振,汗冷或房事不力、阳痿不育,宫寒不孕,病人感觉腰膝酸冷、怕凉。

六味地黄丸的多种用途

  六味地黄丸全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有补阴方药之祖之誉,能滋阴补肾,对肾阴不足所致诸般虚症,均有良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它还有以下多种用途。

  1、预防食管癌。

六味地黄丸的成分之一是熟地,能防止可诱发各种癌症的过氧化酶和自由基的生成。

有关研究资料证实,用六味地黄丸对食管癌前期病变上皮重度增生效果良好。

  2、治疗肾盂肾炎。

六味地黄丸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全身及肾脏局部的防御功能,适于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在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可加服六味地黄丸效果明显。

  3、治疗男子不育症。

六味地黄丸可作用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而改善性激素分泌,促进正常精子的生成,从而提高受孕率。

  4、治疗过敏性鼻炎。

六味地黄丸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又能抑制抗体的生成,抑制过敏反应,起到双向调节作用。

用六味地黄丸加色甘酸钠治疗过敏性鼻炎,停药后疗效维持时间长,复发少。

  5、其它。

治疗糖尿病,服药7~10天即见症状减轻;治疗慢性喉炎,饭前用淡盐开水送服;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六味地黄丸能升高更年期综合症患者雌二醇及白细胞雌激素受体水平,使更年期症状明显好转。

另外,还可用于肺癌的放疗期,可提高放疗效果。

5阳和汤

阳和汤,中药方剂。

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组成〗熟地一两(30g)肉桂一钱,去皮,研粉(3g)麻黄五分(2g)鹿角胶三钱(9g)白芥子二钱(6g)姜炭五分(2g)生甘草一钱(3g)〖用法〗以上八味共为细末,开水送服一钱(3g),日二次。

临床效果胜过水煎服。

〖方歌〗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主治〗阴疽。

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见一系列虚寒表现。

治宜温阳补血,化痰通络。

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益精养血,两者合用,温阳养血,以治其本,共为君药。

少佐于麻黄,宣通经络,与诸温和药配合,可以开月腠里,散寒结,引阳气由里达表,通行周身。

甘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诸药。

综观全方,补血与温阳并用,化痰与通络相伍,益精气,扶阳气,化寒凝,通经络,温阳补血与治本,化痰通络以治标。

用于阴疽,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故以“阳和"名之。

运用

  1.本方为治疗阴疽的常用方剂。

诸如贴骨疽、痰核、流注、横痃、石疽,以及骨槽风、脱疽、鹤膝凤等,凡属血虚寒凝者,均可用之。

但阳证及半阴半阳证忌用,阴虚及破溃日久者不宜使用。

正如马培之说:

”此方治阴症,无出其右,用之得当,应手而愈。

乳岩万不可用,阴虚有热及破溃者,不可沾唇。

“(《外科证治全生集》)

  2.如兼气虚不足,可加党参、黄芪等补气之品效果更佳。

  3.用本方治疗骨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疡坐骨神经痛、冻伤、妇女闭经等等,属于血虚寒凝者。

6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要适应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

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等。

  心血管系统病症:

如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无脉症、血栓性静脉炎等。

  消化系统病症:

如溃疡病、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呕吐、呃逆等。

  妇产科病症:

如原发性痛经、流产后腰痛或出血、产后身痛、月经失调、不孕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主治

  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或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

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本方主治胸部的瘀血证。

胸部属肝而包括上焦,肝司营血,性喜畅达,功能疏泄。

今血瘀胸中,肝失疏泄,故症见头痛、胸痛、失眠、心慌、呃逆等证。

治宜调肝逐瘀为法。

故本方除桔梗引药上引,牛膝引邪下行,甘草和中调药外,其余药物均入肝经。

如当归、生地、柴胡养血活血,清热疏肝,适用于血瘀热证;桃仁、赤芍、红花逐瘀活血;血不得气不活,气不得血不行,川芎为血分气药,枳壳擅长理气疏肝,二者合用,助本方理气活血,并有调理肝脾作用,诸药配伍,共成活血逐瘀,理气疏肝之剂。

实验研究

  1.改善微循环,抗休克《中成药研究》1988(7):

29,对微循环作用的观察表明,消化道给药后,能明显改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并可防止由于微循环紊乱而致的血压急剧下降。

证明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的效应。

  2.凝血作用和抗凝作用《浙江中医杂志》1981(10):

428,本方静脉制剂在试管内有缩短复钙时间、凝血酶原和凝血酶凝固时间,对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并能复活肝脏清除能力。

  3.血府逐瘀汤对用血瘀证兔模型血清损伤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将正常组、血瘀模型组、血瘀+中药组和高脂血症组兔血清加入同批培养的正常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中,作用24小时后,观察细胞液中ET、NO的含量和t-PA、PAI及AT-Ⅲ活性的变化。

结果与正常血清组相比,血瘀血清组细胞液中的ET和NO含量都明显升高,PAI活性也明显升高,AT-Ⅲ活性则明显降低,t-PA活性虽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而血瘀+中药血清组细胞液中的ET和NO含量以及t-PA、PAI和AT-Ⅲ活性都未有明显改变。

结论显示血府逐瘀汤能调节血瘀证兔模型血清对内皮细胞ET/NO的释放平衡作用和降低其对抗凝、纤溶功能的影响,对内皮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方诀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桔赤芍熬,柴胡芎枳加牛膝,活血化瘀功效高。

  组方当归三钱(9克),生地三钱(9克),桃仁四钱(12克),红花三钱(9克)、枳壳二钱(6克),赤芍二钱(6克)、柴胡一钱(3克),甘草二钱(6克),桔梗一钱半(4.5克),川芎一钱半(4.5克),牛膝三钱(9克)。

  方剂特点功效本方由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合四逆散(柴胡、枳壳、甘草、赤芍)加桔梗、牛膝而成。

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防纯化瘀之伤正;四逆散疏理肝气,使气行则血行;加桔梗引药上行达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脉。

诸药相合,构成理气活血之剂。

本方以活血化瘀而不伤正、疏肝理气而不耗气为特点,达到运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方剂主治本方为王清任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诸症之名方。

即由于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所致头痛、胸痛、憋闷、急躁、肝气病及用归脾治疗无效的心跳心忙、胸不任物或胸任重物、夜睡多梦、失眠不安、发热、饮水即呛、干呕、呃逆、食从胸后下等症,均可用本方治疗。

其它

  色素沉着、尿血、多汗症、低热、乳房纤维瘤、三叉神经痛、脑瘤、慢性荨麻疹、痒疹、慢性咽炎、盗汗、哮喘、胸壁挫伤、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及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等。

(选自《中国历代名医学术经验荟萃丛书》)

  出处:

《医林改错》

  本方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实、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诸药组成。

用于胸中瘀血,阻碍气机、兼肝郁气滞之瘀血证,证见胸痛、头痛曰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舌质黯红,脉涩或弦紧等。

有活血袪瘀、行气止痛之功。

  本方原为治瘀血内阻胸部,气机失畅以致胸痛胸闷之剂。

王清任认为隔膜的低处,且如池,满腔存血,名曰“血府”。

于是根据“血府”可以产生“血瘀”的理论,创立此方。

本方从桃红四物汤化裁而来,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袪瘀又能生新,使“血府”之瘀逐去而气机畅通,从而诸证悉除,故名“血府逐瘀汤”。

7温胆汤

方剂名称:

温胆汤

  □药物组成:

半夏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各60g)陈皮三两(90g)甘草一两(30g),炙茯苓一两半(45g)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用法:

上锉为散.每服四大钱(12g),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现代用法:

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

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

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病症分析:

  因素体胆气不足,复由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胆胃不和所致。

若胆为邪扰,失其宁谧,则胆怯易惊、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胆胃不和,胃失和降,则呕吐痰涎或呃逆、心悸;痰蒙清窍,则可发为眩晕,甚至癫痫。

  ◇方解:

点此观看方解

  ◇临床应用及研究: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以及眩晕、癫痫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心烦不寐,眩悸呕恶,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心热烦甚者,加黄连、山栀、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