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说课导学案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4028946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说课导学案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说课导学案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说课导学案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说课导学案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说课导学案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说课导学案反思.docx

《五说课导学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说课导学案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说课导学案反思.docx

五说课导学案反思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导学案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数大小还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用利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

学习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学习重点:

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学习难点:

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

卷尺、四张长方形白纸、四条一米长的绳子、若干个小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

(板书:

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

(板书:

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板书):

师:

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学习分数的产生。

2、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

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

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总结:

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

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

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

用什么分数表示?

三、学习分数的意义。

师:

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

(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

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它表示什么意思?

2、师:

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

为什么?

如生说可以,则问:

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

生说理由。

(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

平均分)

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师:

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

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

师:

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

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小组交流。

(3)认识单位“1”。

师:

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

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生:

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平均分。

师:

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课件显示:

一个物体)

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

(课件显示:

一个计量单位)

把6个小方块、4根绘画笔平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课件显示:

一些物体)

师小结: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课件显示)

师:

(投影出示):

我们可以把这3只象看作一个整体吗?

我们可以把这6颗草莓看作一个整体吗?

这4只老虎呢?

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也看成一个整体呢?

(学生举例。

师:

象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课件显示)强调说明:

①单位“1”不仅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如:

一个苹果、一枝铅笔、一个计量单位、一堆煤、一仓库粮食等等,把什么平均分,就应把什么看做单位“1”。

②单位“1”和自然数“1”的区别:

自然数1是一个数,只表示一个具体事物。

如:

一个人、一本书、一间房子……它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

而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还可以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体。

概括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

(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分数中的什么?

(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5)师:

接下来我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①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生:

1/2

②师:

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

③师: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2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10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④师:

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6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

是几支铅笔?

⑤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

是几支铅笔?

为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师:

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四、学习分数单位。

师:

自然数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

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显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

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师举例说明后,并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

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练习:

1、3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它的分母是(),表示();分子是(),表示()。

2、67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1)五

(1)班的三好生人数占全班的29。

(2)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

4、课本练习十一第9题。

5、判断(对的打“√”,错的要“×”)。

(1)一堆苹果分成4份,每份占这堆苹果的14()

(2)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57()

(3)14个19是914()

(4)自然数1和单位“1”相同。

()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你有哪些收获?

反思: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对具体情境中分数的意义做出解释,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

而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怎样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

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抽象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两个重点问题。

因此,练习课中我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引导学生领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通过复习分数的意义,让学生了解分数、分数单位等知识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二)注重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本节课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较丰富的学习材料,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而且还注意让学生经历分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过程,如把1、头部的高度约占身高的八分之一,长江干流约五分之三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死海表面的水层中含盐量达到十分之三。

说说各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

这样学生在应用中不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而且把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其实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主创造出分数,自己先谈谈对分数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适时点拨,归纳总结。

还有在学生进行汇报时,教师有些操之过急,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没能顺利的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是教师取而代之。

在时间的安排上过于平均、松散,以致后面的拓展练习未能进行。

其次,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比较缺乏,课堂气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等等这些都需要今后在教学中不断地磨练。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内容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从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由此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2根小棒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判断的能力。

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分数的产生

  课件展示P60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读到什么?

  可能回答:

“在进行测量时,有不足整数的线段。

”或者“两个学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

”此时,我会指出:

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时不能正好用正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

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产生的必要性,更让学生体会出数学就在身边,随时应用于生活之中。

  2.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课件展示“一块饼平均切成2份”,并说明这是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产生的,并让同学举例说说生活中各种存在1/2的情形,有的学生可能会说:

一个苹果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1/2……之后对比任意切成两份的情形,让同学们意识到平均分的概念。

然后课件展示“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一条线段平均截成5段”,由此深化强调平均分的概念。

  (通过学生的回顾已经知道的“分数“知识,使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3.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P61主题图,结合图中的5幅图分别说说1/4各代表的含义,并让同学们说说将这五幅图归类(注重引导学生说出前三幅图是将一个物体平均分,后两幅图是将多个物体平均分)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把平均分一个物体和平均分一些物体联系起来,从而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二)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1.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个整体”和构建单位“1”,因此展示了下面的例题:

  “6颗草莓能否平均分成若干份,要平均分,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首先,课件展示6颗草莓,问学生:

有几种分法,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稍后请每组派出代表进行回答,这时候,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比如:

我把6颗草莓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1只,其中一份就是这6颗草莓1/6。

也有可能说:

我把我把6颗草莓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只,其中一份就是这6颗草莓的1/3。

还有的同学说:

我把我把6颗草莓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3只,其中一份就是这6颗草莓的1/2。

在同学们回答后,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

这三种分法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通过观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三种分法是把6颗草莓看成是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2.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12根相同大小的小棒,问: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能把这12根小棒平均分成若干份吗?

怎样用分数表示?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快就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这时候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多媒体演示每种情形。

  小结:

通过上面例题的讲解,我会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

以前我们把一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通过平均分得到分数。

现在我们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也可以通过平均分得到分数。

像这样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积分都可以用分数表示,而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板书:

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后称为单位“1”。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单位“1”的概念,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3.强化训练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和理解分数单位,我通过多媒体可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刚才同学们在平分12根小棒的时候得出了多种分法,将他们平均分成了3份,其中的1份是总体的1/3,其中的2份是总体的2/3,其中的3份是总体的3/3。

同样等分成4份或6份,也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分数。

  (课件展示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各部分的名称)除此之外,像这样的1/2,1/3,1/4,1/6,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

  (板书: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称为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加深应用

  为了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课件展示几组练习:

  练习一:

看图形分别用分数表示每组的阴影部分:

1/4,3/,8,5/9,5/6,并说明每组分数表示的意义。

  练习二:

用分数表示绿色部分,并说明把什么看做单位“1”。

  (这样的设计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体现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吸收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

  接下来出示课本P62做一做。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后,请同学回答,在学生回答完后,请同学分别说出1/2,2/3,3/4,4/5,5/6的分数单位,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四)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知识?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单位“1”的概念,分数的意义。

  反思:

与学生共同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知识?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如何?

  作业:

课后练习P63-64。

  (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可以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或是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后称为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称为分数单位。

  

(二)设计说明:

  本节课立足于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平均分一个物体过渡到平均分多个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推理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单位“1”与分数单位的概念;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促成知识的形成,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