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课导学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275556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课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2课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2课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2课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2课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2课导学案.docx

《22课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课导学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2课导学案.docx

22课导学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标解读:

1.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小语教第五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课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先将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英雄儿女守卫祖国的南大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好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教学难点:

对于远离海域的学生来说,对文中海水色彩和海域物产的理解缺乏切身感受和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

1教师:

中国地图、西沙群岛的风光图片

2学生:

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学习形式:

三段五环教学模式

课堂预设:

你能说出本文的中心句吗?

课前

学案自学

1、我就搜集了一些关于西沙群岛的资料:

                     

2、为了在课堂上更好地学习这篇课文,我一定要好在课前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经过努力,我不但读通了句子,而且还自学了本课的生字生词。

A、通过查阅资料,我会按笔顺写字了:

威:

                武:

                        

B、通过查字典,我学会了区分“参”这个多音字。

海参   参加

C、我能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

(   )

2.极大的意思。

(   )

3.本课指鸟类停留、休息。

(   )

4.形容色彩鲜艳,颜色繁多。

(   )

D、我会大声朗读这些词语,还要把这些生词抄写一遍。

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富饶、形状、产卵、鸟粪、懒洋洋、渔业工人、祖祖辈辈                                                           

4、当我静下心来,再次默读课文时,我发现课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为了说明这一点,课文从   、   、   、   四个方面,进一步表现了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中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①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

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

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②多媒体播放风光片。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

(播放完)美吗?

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2、小组合作(5分钟)

合作要求: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做到人人参与。

3、班级展示(10分钟)

1、展示交流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2、学习生字,辨析字义。

(学习小组派代表发言,辨析,优胜者,为组里加小红旗。

3、展示朗读,(各小组派代表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读的好的加分,评论好的也加分。

4、质疑探究(10分钟)

你对西沙群岛的总的印象是什么?

(这里学生一定能回答出:

美丽、富饶,再随机问学生,什么是富饶)

本文围绕着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个中心句,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5、自悟自得(5分钟)

读了这一课,你最喜欢西沙群岛的什么?

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6、测评反馈(10分钟)

1、我会拼写

shēnlánxìnɡhuánɡjiāocuòpījiǎwēiwǔyánsè

()()()()()()

xínɡzhuànɡmàomìféiliàolǎnyánɡyánɡfēnɡjǐnɡyōuměi

()()()()()

(二)、火眼金睛

⑴比一比,再组词

篮(    ) 懒(    ) 状(    ) 料(    )

蓝(    ) 嫩(    ) 壮(    ) 科(    )

⑵多音字组词

参 shēn(    )数shù(    )划huá()

cān(    )shǔ(    )huà()

(三)、词语超市

成(  )结(  ) 千(  )百(  ) 四脚(  )(  ) 

(  )(  )丰富 五(  )十(  ) 祖祖()()

(  )邻(  )舍里(  )外(  ) 积(  )成(  )

 

课后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2了解本文的结构,知道本文围绕中心句都写了哪些内容。

3学习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介绍景物。

教学重点:

分析描写海水色彩和海洋物产的语段,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难点:

海水的色彩与海底的地形有什么关系

课前

学案自学

1、读了课文,我知道西沙群岛是个、的地方。

2、研读全文,课文是从、、、这几个方面表现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

3、细读第二自然段,完成习题。

本段共有句话,写了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写,第二层意思是写

这两者之间是关系。

作者在表达时先写什么?

后些什么?

还可以怎样表达?

4、默读第三自然段,有句话,写了、、这几种水产品。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这是一个句,把比作绽开的和分枝的。

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地蠕动。

全身,

划过来,划过去。

样子挺。

5、第四段共有句话。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明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强调西沙群岛的特点。

6、读第五自然段:

贝壳的特点是:

海龟给你的印象是:

7、品读第六自然段,本段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这些词语体现出这里是“鸟的天堂”。

8、最后一段与第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9、我发现,全文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课中

一、小组合作(5分钟)

要求发言一定要响亮,把机会优先送给弱等生,中等生补充,优等生总结评价。

二、班级展示(10分钟)

1师随机挑选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2其他学生对汇报学生的答案作出补充或评价,师规范引导强调正确答案。

3说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师生共同解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质疑探究(10分钟)

1、我们平时都认为大海是蓝色的,但西沙群岛的海水却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这是为什么?

2、本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西沙群岛的?

(学生肯定能回答出,先告诉我们西沙群岛美丽富饶,再具体告诉我们美丽富饶都表现在哪里。

)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要学习这种总分的写作方法,把习作写具体,提高写作能力。

4、自悟自得(5分钟)

我想,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正期待着更多的人去了解她,让我来为她设计一则广告语吧!

我为西沙群岛设计的广告语是

五、测评反馈(10分钟)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有的头上();有的()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有的眼睛(),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象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根据你对课文的记忆把内容补充完整。

2、短文具体写了()种不同样子的鱼。

把文中写鱼多的词语找出来。

你知道这段文字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吗?

请你用“┈”画出来。

再说说你的理由。

3、选出你认为正确的。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象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A、这句话是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多到鱼和水各占一半的程度。

()

B、这句话强调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但并不真是鱼和水各占一半。

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

4、试试看,你能像课文中那样,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也把你身边的事物写得生动形象吗?

相信自己。

你能行!

公园里的花开了,真是好看极了。

课后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分组讨论后,集体交流汇报,由老师给出的知识提示,再整合,跳出过去强调语文知识系统性的老圈圈。

教学中明确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即全员参与,共同研究,力求达到学习成果最优化。

其中老师不是学习的主宰,而是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只是提供相关的资料,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

本节课,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质疑空间,在集体汇报时,让其他组员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学生再自主回答。

一改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

同时教给学生主动向他人请教的学习方法。

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老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

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挑战,培养学生自信心。

由于本人在语文教学中还很稚嫩,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还存在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

1、课堂调控能力有待加强。

2、教师的课堂组织语言不够精炼。

 

《给予树》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读懂课文,了解金吉娅是怎么花出20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3、体会文章最后一节的含义。

4、了解母亲的心情变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

1、了解金吉娅是怎么花出20美元购买圣诞礼物的。

2、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心教育。

三、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相互交流。

四、课时划分:

两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课前准备:

1、把学生分成7个小组。

<4人一组>

2、小黑板一块。

课前

学案自学:

1、自学生字词:

yǔshèngdànxiǎngmòtáng

予圣诞享默糖

guàngyuánréncháng

逛援仁偿

给予:

诚挚:

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2、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3、预习课文,理解大意。

课中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讲讲西方的圣诞节。

2、板书课题,给予树,正音并解释,给(jǐ)予(yǔ)。

二小组合作:

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交流。

要求:

在组长的组织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人人发方,相互学习。

三、班级展示:

展示学习成果。

1、生字词。

2、对课文内容的大致理解。

四、质疑探究。

学习到此,你对本文里的生字词及主要内容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小组质疑,自主解疑进行解决。

五、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达标测评:

1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

给予圣诞节分享沉默不语棒棒糖

()()()()

游逛援助仁爱如愿以偿

2、填空。

这篇课文主要写()在()节前,把妈妈分给自己的钱买()的故事。

课后

课后反思:

这种方法很好,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生字词学的好,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概括的好,这种学法值的发扬广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感悟课文。

2、体会“我”的心情变化。

课前

学案自学:

1、熟读课文1--2节后,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读了第3节后,你了解到孩子们的表情如何?

金吉娅的表情怎样?

妈妈的感情有了什么变化?

3、读了第4--5节后,你知道了金吉娅把多数的钱买了什么?

送到了哪里?

这是你体会到了什么?

4、妈妈知道了金吉娅用钱买了布娃娃送给了援助中心后感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5、最后一段是什么意思?

课中

一、小组合作:

学生要把自学的收获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要求:

组长要切实负责,组织好本组成员,针对每一个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

二、班级展示:

展示学习成果。

重点是第2、3、5题。

三、质疑探究:

同学们,学习到此,你还有什么疑难不能解决吗?

(如果有就让学生自主解决。

四、自悟自得: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感悟?

(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总结,学生感悟、情感态度、写作技巧等)

五、达标测评:

1、母亲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你学习了本篇课文后,受到了什么教育?

3、小练笔:

我要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

4、辨字组词。

予()担()盼()

矛()胆()纷()

猜()仁()买()

情()任()卖()

课后

课后反思:

 

《古诗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读会默写《望天门山》,了解古诗的大意。

   2.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学习重点和难点

   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形式

自学和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质疑探究、教师引导

课前

学案自学

一.自读古诗,了解内容

1.自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并给加点字注音

中断楚江孤帆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以下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中断:

开:

至此:

回;

诗句的意思: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

孤帆:

日边:

诗句的意思:

二.品读古诗,体会作者情感

1.吟诵第一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

读了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A:

结合实际(动作)理解:

断、开。

B:

结合注释理解:

楚江

C:

用自己的话说说句意。

D:

想象: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E:

这儿主要写的是什么?

什么样的山?

借山写了什么?

什么样的水?

哪一个字给你印象最深?

F:

感受着山水的气势,我们来读一读吧

2、下面我们来品味第二行诗。

A:

看图想象,理解:

回:

回旋。

出示课件,直观理解。

B:

想象: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景象呢?

C:

第一句中“断”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水劈山断的壮观画面,那么这一句中哪一个字也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意境呢?

你通过“回”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D:

这一句主要是写什么?

什么样的水?

借水又衬托了什么?

什么样的山

3.讨论后两行。

完成以下问题:

有感情读后两句诗。

这两句写了什么景物,如何把它读好?

A:

理解字意:

B:

我们平时写作中,一般怎么形容高山的?

能不能换成“两岸青山相对立”?

这儿为什么李白用了个“出”呢?

C:

想象这两句的意思。

D:

在这两句中,写了几种景物?

E:

面对这么美的景物,我们应该怎么来读这两句。

4.回顾全诗

作者就是乘帆从日边而来,远远看山,渐渐观山,细细赏山的,所以李白为这首诗取名“望天门山”。

“望”字可以换成“看”吗?

现在就让我们随李白一起泛舟,远望天门山吧。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画面,吟诵这首山水诗吧。

课中

【小组结合】

1、学生初步展示学案自学中的第一题自学情况。

2、针对第二题,学生要进行小组结合学习,要求在学习组长的组织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

【班级展示】

1、请同学们展示第一二大题,教师指导。

2、教师总结。

【质疑探究】

通过前四个环节学习,再次质疑,进行探究。

【自悟自得】

1、通过本节课谈你的收获。

2、你都掌握哪些学习方法?

达标测评

1.背诵并默写《望天门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课后

课后反思:

注意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

课文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时,应该在课前给学生补充介绍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古诗两首》导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学习重点和难点

    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形式

自学和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质疑探究、教师引导

课前

学案自学

一.自读古诗,了解内容

1.自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并给加点字注音

潋滟亦淡妆浓抹相宜

3.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以下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潋滟:

空蒙:

亦:

奇:

诗句的意思: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

西子:

相宜:

诗句的意思:

二.品读古诗,体会作者情感

(一)感受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光山色。

     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

     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

 短短两句诗,两幅神奇的画卷就在我们眼前出现了。

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

  1.水光潋滟

  

(1)借助注释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2)你从诗句中那个词知道西湖水面波光闪闪?

  (3)潋滟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4)是什么让西湖水面波光闪动?

想像一下,假如你现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西湖,就在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点?

      

  (5) 西湖的景物在晴日里这样鲜艳明媚,如果你就是苏轼,你会怎样吟诵这句诗?

 2.方好

  

(1)面对这样美丽的湖光山色,请你用一个字来赞叹。

诗人怎么表达?

  

(2)老师用了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这个“方”字。

我们一起来看看字典上关于“方”的解释。

①正直;②正当,恰好;③一种形状。

请大家选择一下。

  (3)是怎样的景致让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

    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

 1.山色空蒙

(1)正当诗人和友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突然,天气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2)在晴天里西湖的山是什么样的景象?

现在呢?

 (3)这朦胧迷茫的景象用诗句中的一个词语表达就是()。

 2.亦奇

 

(1)闭眼想象一下这西湖雨天的美景,看见这样的西湖雨景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带入诗句当中读一读。

 

(2)晴空万里下水波粼粼的西湖十分奇妙!

雨天里这朦朦胧胧的西湖奇妙吗?

 (3)从哪个字当中你读出了“也”?

亦就是也的意思,在古诗文当中常常用到。

 (4)西湖的美景是这样的出神入化,带着你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领略西施之美

 

(1)一天之中,诗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两种美,真是高兴。

这时他由西湖想到了什么(谁)?

 

(2)西子是谁?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3)插入图片和资料,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老师补充的有关西施的小材料。

   (材料补充: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位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

 (4)通过材料,西施你读到了西施是怎样的美丽?

所以我们夸赞一位美丽的女子常常说她有沉鱼落雁之美。

 2.淡妆浓抹总相宜

 

(1)从古诗当中找一找诗人是怎样赞美西施的,哪一句?

 

(2)淡妆浓抹是几种装扮,有什么特点?

舞台上那些漂亮的演员们鲜艳的妆扮是()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妆扮叫做()。

 (3)总相宜

   A.那西施是着淡妆好呢还是浓抹好,看看诗人的怎么赞美的?

你如何知道?

B.这句话仅仅在赞美西子么?

如果不是,说一说这句话是在赞美谁?

  

课中

【小组结合】

1、学生初步展示学案自学中的第一题自学情况。

2、针对第二题,学生要进行小组结合学习,要求在学习组长的组织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

【班级展示】

1、请同学们展示第一二大题,教师指导。

2、教师总结。

【质疑探究】

通过前四个环节学习,再次质疑,进行探究。

【自悟自得】

1、通过本节课谈你的收获。

2、你都掌握哪些学习方法?

达标测评

1.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课后

【课后反思】

课程的改革,为我们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学,学生学会,而且要学生会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能力,可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一节课内,学生提前预习做的不太好,没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有些同学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积极性也不是太高。

不过我相信在逐步的过程中,我们会真正用好导学案。

    

 

主备人张莲花

27《陶罐和铁罐》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27.陶罐和铁罐107页

课标解读:

1.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

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会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学习重、难点:

掌握生字词。

学习形式:

小组合作

课堂预设:

根据本课的生词,你能说出几组形近字吗?

学习过程:

课前

一、初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且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御厨懦弱掘开流逝宫殿羞耻

倒掉兴奋奚落和睦相处

2.学习生字,按要求给田字格里的生字归类,并且加拼音组词。

A.左右结构:

B.上下结构:

C.半包围结构:

D.注音组词。

陶谦虚

嘴恼怒

吵感荒

捧朴素

值受

3.解释词语:

奚落:

懦弱:

轻蔑: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羞耻:

掘:

(学法指导:

本课生字较多,可以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本文是一则()故事,我能试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国王的御厨里是两只罐子,骄傲的看不起,常常他。

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为,而铁罐却被,消失得。

2、课文哪些段落是写铁罐经常奚落陶罐?

哪些段落是写两个罐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况呢?

 

课中

第一课时

一、小组合作

交流生字词学习情况。

二、班级展示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卡片,让学生读生字、新词。

2.采取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