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教师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0265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教师版.docx

《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教师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教师版.docx

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物态变化选择题教师版

2020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

物态变化(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熔化形成的是(  )

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2.(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

B.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

C.把蔬菜放入塑料袋内保存

D.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

3.(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种固体都有自己的熔点

B.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C.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D.冰的温度升高到0℃,它就会熔化

4.(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面物质中,具有熔点的是(  )

A.冰B.玻璃C.石蜡D.塑料

5.(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小林根据表一中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得出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物质

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酒精

﹣114

78.5

660

2327

113.5

184.4

1083

2595

水银

﹣38.8

357

A.用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沸水的温度

B.零下10℃的酒精是固态的

C.零下20℃的水银是液态的

D.用来熔化铜的容器可以用铝制成

6.(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

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固

7.(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温度计的四种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B.C.D.

8.(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且都发生在液体表面

B.液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C.利用干冰汽化吸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

D.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9.(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在室温为20℃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B.

C.D.

10.(2020秋•海淀区期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如图所示的常用液体体温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此时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人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11.(2020秋•海淀区期中)如图所示为某些同学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的情景,其中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B.

C.D.

12.(2020秋•海淀区期中)下列物质中,通常情况下没有一定体积的是(  )

A.矿泉水B.空气C.木块D.铁板

13.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护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现象属于(  )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华

14.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立春冰雪消融B.白露露珠晶莹

C.霜降霜打枝头D.大雪白雪皑皑

15.(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下面的物质中,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蜡、沥青、铁B.食盐、玻璃、沥青

C.海波、铝、冰D.松香、塑料、蜡

16.(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  )

A.熔化B.汽化C.凝华D.升华

17.下列是研究酒精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形,其中最能说明酒精蒸发快慢和表面积有关的是(  )

A.温度不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

B.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C.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

18.(2020秋•西城区校级期中)某同学在实验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象如图所示。

其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  )

A.B.

C.D.

19.下列措施中,能加快蒸发的是(  )

A.晾晒湿衣服时用衣架将衣服撑开

B.将蔬菜用保鲜袋封装后放入冰箱

C.酒精灯不使用时要盖上灯帽

D.春天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塑料地膜

20.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

21.两支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内装有相同质量水银的温度计,将它们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升的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

C.内径细的升的高,示数也大

D.内径粗的升得低,但示数相同

22.下列现象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

A.夏天,自来水管管壁上出现小水珠

B.初冬,河面开始结冰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

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

23.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

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020北京初二物理上学期期中汇编:

物态变化(选择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分析】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在六个物态变化中,有三个吸热:

熔化、汽化、升华;三个放热:

凝固、液化、凝华。

【解答】解:

A、冰化成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错误;

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知道前后的物质状态是关键。

2.【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方面: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的快慢。

【解答】解:

A、给盛有水的杯子盖好杯盖,是为了控制表面积和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可减慢蒸发,故A不合题意;

B、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既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又加快了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可使蒸发变快,故B符合题意;

C、把蔬菜放入塑料袋内保存,是为了控制表面积和排除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的影响,可减慢蒸发,故C不合题意;

D、把水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是为了降低温度,可减慢蒸发,故D不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理解和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3.【分析】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是不变的;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时吸热升温。

晶体熔化的条件:

达到熔点,不断吸收热量。

【解答】解:

A、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但温度不断上升。

故A错误;

B、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故B正确;

C、非晶体无熔点,晶体有熔点。

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

故错误;

D、冰的温度升高到0℃,还要继续吸收热量,冰才能熔化。

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的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

4.【分析】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解答】解:

冰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石蜡、玻璃和塑料都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特点,抓住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是解题的关键。

5.【分析】A、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B、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C、由表中得到水银的熔点(凝固点),据此判断;

D、由表中数据可得铜和铝的熔点,据此判断。

【解答】解:

A、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为78.5℃,酒精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不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故A错误;

B、酒精的熔点(凝固点)是﹣114℃,所以﹣10℃的酒精处于液态,故B错误;

C、水银的凝固点(熔点)是﹣38.8℃,所以﹣20℃的水银是液态的。

故C正确;

D、铜的熔点是1083℃,铝的熔点是660℃,用铝做熔化铜的器皿,铜还没有达到熔点,器皿(铝)就熔化、漏了。

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根据熔点(凝固点)、沸点判断物质的状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6.【分析】医生使用镜子的目的是通过牙齿在小镜子里面的像,观察牙齿的情况;口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小镜子会发生液化现象,这样镜子表面会有一层雾导致看不清楚口中病状。

【解答】解:

牙医是通过观察口腔内的病灶在小镜子里面成的像来确定病情的,当冷的小镜子进入到温暖且水蒸气较多的口腔中时,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平面镜上,使人看不清楚成像的情况,也就无法确定病情。

烧一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牙医看清楚牙齿的情况。

故选:

B。

【点评】冬天,小镜子的温度较低,是造成水蒸气液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加热镜子就不会发生液化现象。

7.【分析】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之前,要估计被测物体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并且要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解答】解:

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故A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故B错误;

C、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入被测液体中,故C错误;

D、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在物理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8.【分析】

(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都要吸收热量;

(2)晶体具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

(4)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解答】解: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收热量;但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是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的现象。

故A不正确;

B、液体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故B正确;

C、干冰常温常压下极易从固态直接升华成为气态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故C不正确;

D、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D不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液体凝固的特点、晶体熔化的条件及升华现象,包含的知识点较多,正确应用规律是解答的关键。

9.【分析】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

【解答】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